河北南宫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3 地球的运动1——自转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南宫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3 地球的运动1——自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9-06 20: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自转
学习目标:
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记住 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方向、周期、速度;经纬线图的基本类型;经纬线排列的规律。
2.理解经纬网图的特点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情景导入: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战国时代《尸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书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日心说提出之后。今天葛洛斯说,智利的地震可能使地球自转轴线偏移了2.7毫弧秒(milliarcsecond),从而让人类一天的时间缩短1.26微秒,也就是百万分之1.26秒。英国地质研究所学者以“溜冰效应”来解释这种现象,称溜冰选手旋转身体时若将手臂往里收,转速就会越来越快。同理可证,在地球自转时一旦其质量分布改变,自转速率就会变化。你你对地球的认识有多少呢?
学习任务:
(一)知识梳理(列出该节提纲)
(二)思考问题(根据阅读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1.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三类经纬网图,并画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
3.在右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解释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的形成。
4. “坐地日行8万里”你认为是夸大了还是缩小了,为什么?(试用地球运动速度加以说明。)
5.设计实验演示并说明昼夜交替的成因。观看图示说明直射点与昼半球的范围的关系。
6.结合实例,说明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现象表现。
7.当北京地方时为某日15点时,计算西经160度的区时。(写出计算过程)
(三)自我检测
1.读“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2)图中,A在B的________方向,C在B的________方向。
(3)AB之间的距离是 ;BD之间的纬线长是 。
(4)如果C点的经度是0度,则位于西半球上的点是 ,D点的经度是
2.某人自A(29°N,20°W)向北发射炮弹,射程为100km,则炮弹将落到 (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中纬度 D.低纬度
判断过程
3.某人发现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北岸河水较浅,南岸河水较深,于是他推断该地位于南半球,对吗?为什么。
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5.若右图中阴影区表示夜的范围,则晨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度是 ,昏线的经度是 ,赤道上昼半球的范围是 ,
图中B点 小时后,会看到日薄西山;C点 小时后会看到新一天的朝阳。
(选作)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
6.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7.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补充学习材料:
重点提示、难点讲解
1.纬线与纬度
纬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其特点 :每条纬线的形状都是圆;各纬线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极点处表现为点状;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 为了区分每条纬线,规定赤道为0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点为90度,中间依次划分,赤道以南为南纬,记为S,以北为北纬,记为N。如南纬60度(60°S),北纬60度(60°N)。实际上地球表面的每个点的纬度是有几何意义的,为某点纬度数为该点向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的度数。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低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
2.经纬与经度
经线: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个极点的线。
其特点 形状为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为了区分每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遗址的一条经线定为0度经线,而后向东西各分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如东经10度(10°E),西经10度(10°W)。在地球仪上,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都只有一条,其它度数经线都有两条,所以,书写时都要注明东西经或E或W。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相差180度,度数和为180。如0度与180度,10°E和170°W,150°E和30°W都能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
3.经纬网
地球仪的表面分布的经纬线交织成网,我们称为经纬
网。当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时,经纬网的形状不同,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图示,我们平时练习中遇到最多的是
以下两种,分别为侧视图和极点俯视半球图。以后的学
习中我们要能根据不同的经纬网形状去辨别经纬度。经
线与纬线相互交叉
4.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轴是地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自转的方向是不同的,如图所示,如果自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其观察结果是逆时针;相反若从南极上空俯视,则是顺时针。
所以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描述虽有三种方式,但实际都是一种运动。
5.地球的自转速度
读图认识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地球的自转是绕轴自转,地球表面不同纬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的自转形成一个半径不同的圆,即纬线圈,不同纬度的纬线圈的圆心在地轴上。所以不同纬度的纬线圈周长不同,也就使得自转的线速度不同。
观察图可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指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球面上各点在单位时间里绕地轴转过的角度。球面上除南、北极点外的各点绕地轴转动,每日转动360°,故角速度是15°/时。
②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指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球面上各点在单位时间里绕地轴转过的弧长。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处速度最快,南北纬600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南北极点则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赤道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每小时1670km,30度处是1447km,60度处837km,极点处均为0.(可阅读后面阅读积累内容理解原因)
地球的自转线速度 一般来说地球上赤道自转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度为每小时1670km,即赤道上每15度对应的弧长是1670km,由此可得各纬线的自转线速度是每小时1670km。
5.地球的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基本稳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所以形成两个自转周期是因为参照系的不同,当所选参照物连续两次经过地球表面的同一点上空,称为一个周期。如果这个参照物是某恒星,则这个周期是恒星日。若参照物是太阳,则称太阳日。之所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是因为地球除了自转还有公转,且自转与公转同向,在一个自转周期内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有明显的位移,,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角度大于360°。如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的角度正好是360°
7.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①昼和夜的形成:由于地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②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也就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8.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圈),叫晨昏线(圈),如图所示。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即昼半球上的纬线弧段称为昼弧,夜半球上的纬线弧段称为夜弧。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把地球表面平均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半圆线是昏线(如图中的晨昏线实际上是昏线)。晨线和昏线各占一半。两者的分界点是纬度的最高点。
9.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原因是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
比如:自A地(10°N,20°W)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北(沿经线方向)发射的炮弹,炮弹会落到20°W的东边。这是因为北半球向北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发生偏转的缘故。
10.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总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时间要早一些。经度每隔l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例如:东经116度地方时12点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为12点16分。
11.全球时区的划分
日常生活中,各地都使用一个地方时是不行的,容易造成时间的混乱和昼夜情况的对应不准。
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二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晚24小时。
12.全球日期分界线
全球始终会同时存在两个日期,其分界线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分界线)和0点所在经线(自然分界线),其中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固定的,自然分界线随0点位置的移动而自东向西移动,因此形成了地球表面新的一天范围由东12区开始逐渐扩大,当0点所在经线移动到西12区时,地球表面又迎来新的一天。比如:当北京时间5月1日12点时,0点对应的经线是西经60度,所以地球表面5月1日的范围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到西经60度,西经60度以西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为4月30日。
阅读积累
1. 纬线长度的计算
某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与地心的连线和赤道面得夹角。
图中2纬线的纬度就是φ角的数值。所以2纬线的半径r=R*cosφ
进而得到2纬线的长度=赤道周长* cosφ。
2.在经纬网图中判断方向
北极点的位置是北,南极点的位置是南;
站在某点面向北,左西右东;
同一经线,只分南北,同一纬线,只分东西;
东经度数增加的方向是东,减小的方向是西,西经相反;
北纬度数增加的方向是北,度数减小的方向是南,南纬相反。
3.两地经度差的计算
同为东经或西经则相减;
若分别为东经或西经,且度数和小于180度,则度数相加;若度数和大于180度,则用180度分别减去两数后相加。
4、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地方时是北京的经度(116°19′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约16分钟。
5、“国际日期变更线”,原则上把东西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开始和前一天的结束,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是从这条线开始。实际上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这是为了照顾附近国家居民工作生活的方便,避免日界线通过陆地。
东西十二区分别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和东侧,东十二和西十二日期不同但钟点相同(如下图)。
R
φ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