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3 14: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古代,西亚的农耕、冶铁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地区。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材料旨在强调古代世界文明( )
A.多姿多彩 B.地域性强 C.交融发展 D.独具特色
2.荷马史诗之《奥德赛》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希腊军队对特洛伊城堡久攻不下,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想出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希腊军队得胜班师,奥德修斯因遭海神波塞冬忌恨,途中受阻,阅尽人间不同风俗,引出种种动人故事。据此可知,荷马史诗( )
A.展现了复杂的社会与人性 B.批判神灵,讴歌人性
C.旨在宣扬正义的道德品质 D.开创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3.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4.《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
A.重视历史资料收集 B.地跨亚、非、欧三洲
C.继承融合世界文化 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5.5400年前两河流域出现楔形文字,5000年前埃及出现象形文字,4500-3700年前印度出现印章文字,3300年前中国出现甲骨文,1800年前玛雅人发明象形文字。除甲骨文外,其他文字都已失传或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迁徙
C.异族征服 D.政权更迭
6.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历史目前仍是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罗马的征服使希腊城邦和希腊化王国的主权不复存在,希腊史至晚写到希腊化时代为止;而罗马史的撰写和研究又以罗马国家的发展为显性或隐性的主轴,缺乏以希腊人为本位的系统论著。“两不管”状况形成的原因是( )
A.以国家为古代文明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
B.西方学者不能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C.罗马统治下的希腊人无法维持民族认同
D.希腊文化已经彻底融入罗马的社会生活
7.柏拉图在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后打消了从政理想,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后来在《理想国》中提出“哲王治国”的思想。认为国家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公民教育,“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这反映了( )
A.柏拉图具有平等法治的观念 B.雅典缺少真正的民主
C.雅典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 D.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8.被称为“空中城市”的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尾部,海拔2430米处,是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国遗址。通过考古研究可以发现,马丘比丘城被很好地划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反映出( )
A.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经济中心 B.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精华
C.印加帝国城市化发展水平非常高 D.印第安人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
9.如图是出土于埃及约公元前3100年的纳尔迈调色板:图中鹰代表鹰神荷鲁斯;比其他人都高大威猛的纳尔迈头戴王冠,右手高举权标,左手抓起跪在地上敌人的头发,脚下还有两名敌人正在逃窜。这反映了埃及艺术( )
A.提倡多神崇拜 B.凸显浪漫主义 C.突出主要人物 D.融合罗马文化
10.下表所示为602年日本推古天皇颁行的日本《宪法十七条》节选。据此可推知,《宪法十七条》的颁行意在( )
第一条 以和为贵,无性为宗……是以或不顺君父,乍违于邻里……
第三条 承语必谨。君则天之,臣则地之……是以君言臣承,上行下摩,故承语必慎,不谨自败
第四条 群臣百察,以礼为本。其治民之本,要在乎礼。上不礼而下非齐,下无礼以必有罪
A.推行君主立宪政治 B.打击镰仓幕府势力
C.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D.强化天皇政治权威
11.《萨比天文历表》由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所著,他对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一些错误理论进行了纠正,吸取了托勒密在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该天文历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阿拉伯天文学成就世界领先 B.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C.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 D.阿拉伯人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12.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下列选项中,受罗马文化影响的有()
A.掷铁饼者雕塑 B.人首飞牛石雕
C.羽蛇神金字塔 D.圣索菲亚大教堂
13.有印度学者认为,“印度生活在多层面中,不同世纪并存在我们的土地上,印度有些地区和世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有些地方还固守着传统”“印度社会民主制度与宗教传统、寺庙圣所与科学基地、理性与迷茫都是那么对立地、难以理解地交织在一起,这是印度文化奇异的景观”。这反映印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 B.本土性与世界性结合
C.宗教性与科学性结合 D.多样性与包容性结合
14.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写道:一位秘鲁学者指出,印第安美洲的文化就像一条彩虹,并存着七种文化的颜色,即西班牙文化、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文化、黑人文化、印第安伊比利亚人文化、美洲黑人文化和混血人文化。这段材料描述了
A.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特色 B.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
C.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觉醒 D.拉美人民反殖民争取独立
15.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1出土的甲骨文 图2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图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材料二毗湿摩说: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无论几个妻子,她们生下的儿子地位都是平等的。在婆罗门家庭中,出生于婆罗门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在刹帝利家庭中,出生于刹帝利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首陀罗女为前三个种姓的人所生的孩子,有道行的人是鄙视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他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
——摘自史诗《摩诃婆罗多》
(1)以下是世界伟大的史诗作品,请指出以下史诗分别是哪些古代文化的成就?
史诗作品 代表的古代文化
《罗摩衍那》 ①
《吉尔伽美什》 ②
《荷马史诗》 ③
《伊戈尔远征记》 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诗《摩诃婆罗多》对研究印度历史的史料价值。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玛雅文化最兴盛的时期,玛雅人在这个地区(主要以热带雨林为主)发展了许多座城市,蒂卡尔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学者估计在最高峰时,此城能够容纳的人口约10万至20万。他们发展成许多个农业密集、城市集中的城邦。其中最为显著的遗迹是建于宗教中心的金字塔和伴随它们的皇宫。其他重要的考古学遗迹还有雕刻石板,这些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石板主要描述宗谱、战争胜利和其他的成就。帕伦克是古典时期最美丽的玛雅城市,以至人们甚至将它誉为“美洲的雅典”。
材料二 
羽蛇神金字塔
位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古城奇琴·伊察的羽蛇神金字塔,建于9世纪,高约30米,共9层,上有神庙。羽蛇神金字塔每面有91级台阶,加上神庙的1级台阶,整座金字塔共有365级台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玛雅文明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
(2)材料二中,玛雅人创造的“羽蛇神金字塔”验证了玛雅文明的辉煌年代,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玛雅人建造金字塔的作用。
18.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埃及学”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甚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脑海里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卡纳克神庙。由于大多数人读不懂古埃及人的碑文,因此工作毫无进展。直到1822年,被称为“埃及学之父”的法国历史学家商博良发现一块方尖碑,碑上有埃及文和希腊文对译的文字。他是精通希腊文的,通过希腊文,他了解这是记叙托勒密及克娄巴特拉的爱情故事。从一再出现的文字及其特殊位置,他找出了11个埃及字母-他用这几个字母去读拿破仑部队拖倒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Rosetta)石碑,他竟毫无困难地读通了。就这样一块又一块碑文地读下去,20余年工夫,他居然读通了所有发现的埃及碑文,而且还找出了古埃及的其余字母。于是,研究埃及之门就此被打开了。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完成要求
(1)据材料,分析概括“埃及学”出现的历史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学”出现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历史学”的基本要素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19.文明的交流互鉴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的成就(部分)
领域 成就 影响
数学 传播印度的数字符号 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各国通用
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把代数学发展成为独立科学
天文 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 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医学 伊本·西纳《医典》 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文学 《一千零一夜》 吸收各地民间故事,译成多国语言
材料二 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其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充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三
三文化广场是墨西哥著名的历史文化胜地。广场上有三组不同时代的建筑物:阿兹特克文化遗址(图中前景)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图中右后)和现代化的建筑(图中左后)。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历史时作了这样的评述:“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材料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5月15日)
(1)依据材料,概括阿拉伯文化成就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请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介绍;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结合所学,指出影响当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西亚等地的文化、技术等传入北非、南欧等地,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文化、技术融入当地,促进当地文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丰富与传承,反映出古代世界文明在交融中共同发展,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材料中故事既描写了军队作战时的计谋和勇敢,也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神灵与人类的斗争,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复杂人性的展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人性的讴歌,排除B项;宣扬正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而《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时期的文学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 根据材料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印度和马来群岛”“中亚细亚和突厥”“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非洲”等多个地区的商品,可以得出,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C项正确,材料没有巴格达与其他城市的对比,得不出巴格达是否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商品,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不能得出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商品,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但是不能得出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根据“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可得出阿拉伯文化整合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也体现了阿拉伯帝国继承融合世界文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历史资料的收集,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如何,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文学的发展情况,不能看出生活的丰富程度,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两河流域、印度、玛雅文字的消失主要原因是异族入侵导致,C项正确;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字的演化,并不是古文字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文字会随着民族迁徙而转移流传的空间,但并不一定会消失,排除B项;如果是同一民族之间的斗争导致政权更迭,其文字并不会断绝,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历史目前仍是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可知直到目前为止,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世界仍处在国内希腊史和罗马史研究领域之间的“两不管”地带。造成这种状况的潜在原因,也许是人们通常以国家为古代文明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即罗马的征服使希腊城邦和希腊化王国的主权不复存在,希腊史于是至晚写到希腊化时代为止;而罗马史的撰写和研究又以罗马国家的发展为显性或隐性的主轴,对罗马时代希腊人情况的描述至多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更谈不上有以希腊人为本位的系统论著。A项正确;西方学者并非不能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排除B项;无论从希腊史还是从罗马史角度而言,罗马时代的希腊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希腊古典文化中的不少成就是他们创造的。而他们何以能够并且究竟怎样保持自己的民族存在和认同,无疑是理解他们这段历史和这些成就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故罗马统治下的希腊人能够维持民族认同,排除C项;“彻底融入”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之死本身就体现了直接民主制度下权力的滥用误用,而材料“柏拉图在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后打消了从政理想”“‘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体现了部分公民丧失了从政的热情并且对雅典制度进行反思,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柏拉图具有平等观念,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民主都是具有阶级属性的,排除B项;雅典仍是奴隶制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可知,马丘比丘是经过认真规划的,反映出印第安人具有独特的城市规划思想,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马丘比丘是经济中心,且根据材料可知它倾向于一个综合性的城市,排除A项;虽然玛雅文化也有历法、宗教和农业,但仅凭材料不能得出它被印加文化继承,排除B项;仅从马丘比丘一座城,不能反映出印加帝国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比其他人都高大威猛的纳尔迈头戴王冠,右手高举权标,左手抓起跪在地上敌人的头发,脚下还有两名敌人正在逃窜”可得出这一艺术中突出了主要人物,即纳尔迈,展现了他的英勇,C项正确;材料没人体现多神,排除A项;材料与水果主义及罗马文化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君则天之,臣则地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颁布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D项正确;A项错误,此时还没有君主立宪制度,排除A项;镰仓幕府是12世纪,时间不符,排除B项;唐朝还没有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他对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一些错误理论进行了纠正,吸取了托勒密在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该天文历表。”可得出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外来文明,并进行融合创新,B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其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阿拉伯文化的特征,而不是其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受到了罗马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掷铁饼者雕塑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没有受到古罗马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人首飞牛石雕是亚述王国的石雕,而亚述王国是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鼎盛于西亚两河领域的军事强国,其建筑并没有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成就,没有受罗马文化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印度存在“发达”和“传统”“民主与宗教”“寺庙圣所与科学基地”“理性与迷茫”等多个层面文化的对立、交织,反映印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多样性与包容性结合,D项正确;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未准确理解多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印度文化的世界性,排除B项;宗教性与科学性结合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其最突出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印第安美洲的文化就像一条彩虹,并存着七种文化的颜色”可知,强调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特色,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特色,并没有涉及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排除B项;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觉醒、拉美人民反殖民争取独立属于政治斗争领域,与材料中文化特色不符合,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产生了甲骨文,古埃及文明出产了罗塞塔石碑,古巴比伦文明出产了《汉谟拉比法典》,因此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D项正确;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排除A项;罗塞塔石碑是象形文字,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两河流域,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希腊;古代俄罗斯。
(2)史料价值:《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的生活和文化成就,对于研究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详解】(1)文化成就: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西亚史诗,《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人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文化的代表,故表格中对应的文字依次为,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希腊和古代俄罗斯。
(2)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中“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他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等信息,及其出处“史诗《摩诃婆罗多》”,结合所学知识,从《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性质等方面分析可知,《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的生活和文化成就,对于研究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7.(1)成就:农业、城市建设、建筑、文字等。
(2)作用:用于观测天文,传播文化;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支柱;用于安葬国王或首领;传播宗教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他们发展成许多个农业密集、城市集中的城邦。其中最为显著的遗迹是建于宗教中心的金字塔和伴随它们的皇宫。其他重要的考古学遗迹还有雕刻石板,这些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石板主要描述宗谱、战争胜利和其他的成就。”得出玛雅文明在农业、城市建设、建筑、文字等方面成就突出。
(2)根据材料“羽蛇神金字塔”和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建造金字塔用于观测天文,传播文化;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支柱;用于安葬国王或首领;传播宗教等。
18.(1)历史因素:拿破仑远征埃及;埃及文明留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刻有文字的碑文发现;法国学者和技术人员的探索、发现;商博良的敬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价值:有益于埃及文化的整理和传承;是埃及成为世界文明四大文明古国,进入世人的视野;开拓了世学界对埃及历史的研究;提高了非洲文化影响力。
(2)基本要素:史料、史论和史观。基本方法:收集、整理史料,用因果分析、事物对比、现象归纳、概括等多种方法和唯物史观阐释、分析历史事实和人物等。
【详解】(1)历史因素:根据材料中“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可知,拿破仑远征埃及;根据“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卡纳克神庙”可知,埃及文明留有大量的历史遗存;根据“商博良发现一块方尖碑,碑上有埃及文和希腊文对译的文字”可知,刻有文字的碑文发现;根据“(商博良)精通希腊文的,通过希腊文,他了解这是记叙托勒密及克娄巴特拉的爱情故事”“20余年工夫,他居然读通了所有发现的埃及碑文,而且还找出了古埃及的其余字母”,结合材料其它信息可知,法国学者和技术人员的探索、发现,商博良的敬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价值:根据材料中“在‘埃及学’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人们脑海里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研究埃及之门就此被打开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埃及、非洲历史研究和世界文明史探索等方面分析可知,“埃及学”的出现有益于埃及文化的整理和传承,使埃及作为世界文明四大文明古国,进入世人的视野,开拓了世学界对埃及历史的研究,提高了非洲文化影响力。
(2)基本要素:综合材料中“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卡纳克神庙”“读通了所有发现的埃及碑文”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史料、史论和史观。基本方法:综合材料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收集、整理史料,用因果分析、史实对比、现象归纳、概括等多种方法分析史料,用唯物史观阐释、评价历史现象等。
19.(1)特点:各领域成就斐然;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影响范围广。(任意2点)
原因:阿拉伯帝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阿拉伯帝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为文化的交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阿拉伯人广泛吸收东西方文化遗产并进行融合创造;统治者重视人才,支持文化发展。(任意2个角度)
(2)三文化广场是墨西哥的著名历史文化胜地,体现了古代美洲文明、近代基督教文明(殖民文化)和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等不同元素,也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融合。(体现的内涵任选其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使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西班牙殖民者给美洲带来了欧洲文化;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文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高涨,墨西哥实现独立,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卡德纳斯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在上述背景下,墨西哥出现了三文化广场这一颇具特色的建筑群。(3个阶段的原因)
三文化广场是外来殖民侵略与本地区抗争与发展的结果,是不同文明交融的表现;三文化广场的形成启示我们:文明的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各种文明都具有独特性,应该互相尊重。(其他合理认识亦可)
(3)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互相依存度剧增;社会信息化使世界各国更加互相依存、相互影响。(任意2点)
不利因素: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任意1点)
看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文明交流与互鉴是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应该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详解】(1)特点:根据图表中可看到阿拉伯文化在数学、天文、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可分析得出各领域成就斐然;根据材料“传播印度的数字符号”可分析得出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根据材料“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可分析出影响范围广。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帝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结合地理知识可分析得出阿拉伯帝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为文化的交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阿拉伯人广泛吸收东西方文化遗产并进行融合创造;根据材料“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其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可分析出统治者重视人才,支持文化发展。
(2)解说词要结合墨西哥的著名历史文化背景,它融合了古代美洲文明、近代基督教文明(殖民文化)和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等不同元素。论述三种不同文化的内容,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使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西班牙殖民者给美洲带来了欧洲文化;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高涨,墨西哥实现独立,卡德纳斯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最后总结三文化广场是外来殖民侵略与本地区抗争与发展的结果,是不同文明交融的表现;启示我们:文明的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各种文明都具有独特性,应该互相尊重。
(3)有利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互相依存度剧增;社会信息化使世界各国更加互相依存、相互影响。
不利因素: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看法:根据材料“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可得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文明交流与互鉴是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材料“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可分析出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应该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