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记忆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任务:
(一)知识梳理(列出该节提纲)
(二)思考问题(根据阅读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1.描述地质史时期气候变化特点。
2.读课本图4-21说明近现代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
3.读课本图4-22描述20世纪中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4.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B.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C.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全球气候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波动
D.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
2.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有
A.气温不断下降 B.气候没有变化
C.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 D.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3.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呈上升趋势,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以每年1~3mm的速度上升。对其危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大洪涝威胁 B.引发海水入侵
C.对滨海地区的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 D.导致海洋性气候增强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4.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00年2月,海水淹没了有11万人口的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地方,包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这个1978年才独立,2001年9月才成为联合国第189个成员国的国家,将不得不放弃家园,举国迁往新西兰。图瓦卢的前总统佩鲁悲壮地说,他们是“全球化的第一个受害者”。
(1)图瓦卢被没人海中,是由于
A.海浪的侵蚀日益加重 B.高温加剧了岩石的风化C.地震导致地面下沉 D.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2)造成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________这一气体成分的增加。这种气体增多的人为原因是(不定项选择填空)。
A.工业生产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石燃料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B.海水吸收这种气体的能力降低
C.人们大量地砍伐森林,使全球的森林面积锐减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D.火山喷发释放的气体
(3)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图瓦卢3-5月份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C.西北风 D.西南风
(4)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A.绿色消费 B.减缓工业化进程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D.援助发展中国家
(5)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储量十分丰富,其开发技术也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 file: / / / H:\\files\\zonghelianxi\\第二节%20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htm" \l "aa#aa ) D.它是一种洁净的能源
重点提示难点讲解
1.分析影响雪线高度主要因素的思路和方法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温 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雪线越高;气温越低,蒸发量越小,雪线越低 低纬度高山上的雪线高于高纬度
降水 降水越多,雪线越低;降水越少,雪线越高 天山北坡雪线低于南极
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背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
2.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近现代气候,是指近一两百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近现代的气候观测记录表明,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温呈波状上升的趋势,受其影响,地球上的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平均海平面升高。同期全球降水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世纪增加了约2%。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 变化趋势 变化幅度
气温 波动上升 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l910~1945年和l976~2000年,l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
雪盖和冰川面积 减少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全球雪盖面积减少了10%左右。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
平均海平面 升高 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我国大陆沿海平均海平面大约上升了0.14米
降水 北半球中高纬 增加 平均每10年增加0.5%~l%
热带地区 增加 平均每10年增加0.2%~0.3%
亚热带地区 减少 平均每10年减少0.3%
阅读积累
1、《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都议定书》于l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达成协议,2005年2月16日开始正式生效。日本京都举行了协议生效仪式。
目前,已有141个国家批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该项协议。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在2012年之前,他们还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二氧化碳减排额还将成为一种商品在世界流通。美国和澳大利亚继续否认气候威胁的真实性,并拒绝采取任何行动。他们还以减排温室气体会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不在减排协议框架内为理由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2.厄尔尼诺现象(西班牙语:El Niño),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condition);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episode)。
4.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现象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小女孩”(圣女婴),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或“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