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构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构图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它往往通过外在的视觉作用,引导观者按作者的意图构想来浏览画面。观画的经历人人都有,如去美术馆的专题性的正规化参观,生活中的很多场所也能欣赏到一些画作,甚至平时的美术习作都是观画的对象。如何读懂这些图画,走进画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内心的审美交流,了解一些构图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对于平时的绘画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可以运用简单线条表现物体,并且对均衡、统一变化、和谐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直接或间接的理解。教学时重点让学生从古今中外名画中发现构图方法、原理,领会构图所需的创新意识,并尝试练习,从而创作出形式与内容兼美的、新颖独特的画作。
【设计理念】
1、 遵循“美术与人文”有机融合的美育理念,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作践能力的发展,拓展知识内涵与外延,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2、以“引入构图——分析构图——欣赏构图——借鉴构图——思考构图——领略构图——体验构图——评价构图——创新构图”为主线展开教学,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新颖的构图和丰富的内容来表达情感。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构图的概念、目的,结合名画、童画、范画欣赏了解各种构图形式与特点。
技能:能运用线条表现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做到构图合理、巧妙。
情感:体会画家探索构图的创新精神以及构图的形式美感熏陶,并尝试运用新颖的构图来表达自己独特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结合中外名画以及优秀童画的探索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能运用自己喜欢的一两种构图形式来表现一幅内容形式兼美的画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铅笔线条构图设计示范、古今中外特点鲜明的名画数组、错误构图引导分析图等。
学生:十六开画纸一张、铅笔、橡皮、勾线笔、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 引入构图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老师与学生交流。
(1)师:同学们,今天有幸来到美丽的实验小学罗塘校区,见到我们五(2)的同学非常高兴。初来乍到,老师先作个自我介绍……听了老师的介绍,下面也想听听同学们来介绍你们的美术老师,重点说说老师平时教你们画画都有哪些要求。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有机总结:造型、色彩、构图等。
(3)那在这么多的要求中,你认为哪个要求是绘画的第一步?为什么?
(4)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优美的构图是绘画作品成功的一半。大师们创作时十分讲究作品的构图,因为构图不仅让作品具有形式美,还能传达出作者的独特情感。
2.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观察比较 分析构图
1.分别出示两组图片让学生比较分析,说说每组作品那幅构图比较合理。
(1)视频展示第一组作品(图1、2、3、4),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有机点评并小结:图1表现的是升旗,升旗台和少先队员偏左;图2表现的是快乐运动,小朋友偏下;图3表现的是乘公交,乘客造型偏大,给人臃肿的感觉;图4表现的是生日庆,人物位置、大小适宜,场景丰富,给人美感。
(2)视频展示第二组作品(图5、6),同样是表现航天英雄杨利伟,哪幅作品能胜出参加比赛?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评并小结:图5人物形象偏在左下角,未能突出人物主体;图6人物形象与环境比例适宜,形象突出。
(3)教师小结:画面重心不能偏左、右、上、下或居中。
主要的物体要完整,构图不要太满或太小气。
要有秩序,构图不要太散,变化中求统一。
纵横都要有节奏变化,不可以排队构图 。
2.结合两组作品的比较分析,说说什么是构图?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视频展示构图的含义:构图是指根据绘画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巧妙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构图时要注意形象的大小、位置,给人视觉美感。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绘画经验,说说构图都有哪些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视频出示常见的构图形式与特点(图7、8、9、10、11、12)。
图7:三角形构图——稳定、牢固
图8:井字形构图——严谨、稳重
图9:S形构图——生动、活泼
图10:斜线构图——活力、动感
图11:水平构图——宁静、宽广
图12:圆构图——完整、紧凑
满构图——丰满、热闹 横构图、竖构图、对称构图等
三、名画引领 欣赏构图
1.教师先后出示六组名画作品,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简要说说这些名画的名称和作者,重点说说每幅名画构图特点。
2.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每幅名画构图特点。
第一组名画作品(图13、14、15)——三角形构图
图13: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拉丽莎》,画家运用三角形构图表现了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体现了画家对人性的重视
图14:中国现代画家周思聪的《总理和人民》,画家运用倒三角构图表现了周总理来到灾区看望慰问群众的真实情景,很好地表现了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图15:法国画家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整幅画表现的是法国一次严重的海难事件,幸存的人们突然看到远处一艘小船争相呼救,上升的人群形成一个三角形构图,很好地表现出画面紧张的气氛。
第二组名画作品(图16、17)——S形构图
图16:中国版画家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画家运用S形构图具有强烈的动感,表现了获得丰收的人们不愿过早回去,在田间欢歌笑语的兴奋情景。
图17:中国现代国画家李可染的《鲁迅故乡绍兴城》,画面中最亮最窄的部分呈S形,一个是街道,一个是河流,与黑瓦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美景。
第三组名画作品(图18、19、20)——井字形构图
图18:意大利画家杨帆艾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画面采用井字形构图表现了一对意大利商人结婚的情景。人物在画面的位置精准,给人严谨的感觉。
图19: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鸡鸣不已图》,画家巧妙地将一只正在啼叫的公鸡表现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之上,而且公鸡的大小与位置恰到好处,不难发现画家构图的独具匠心,富有一定的寓意。
图20: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亚威龙少女》,画家将一群变态的少女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构图饱满、严谨,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第四组名画作品(图21、22)——满构图
第四组名画作品(图21、22)——满构图
图21: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作品以纪念碑式的满构图深深打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
图22:黄胄的《庆丰收》,通过满构图表现了新疆农民丰收后在葡萄架下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画面饱满、热烈。
第五组名画作品(图23、24)——斜线构图
图23:吴昌硕的《三千年结实之桃》,通过斜线构图,让左下角和右上角的桃子呈现出对称、呼应之势,给人美感。
图24:发过画家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通过斜线构图表现了舞蹈演员优美舞姿的瞬间,给人一种稍纵即逝的感觉。
第六组名画作品(图25、26)——水平线构图
第六组名画作品(图25、26)——水平线构图
图25: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通过水平构图把众多的人物安排在同一水平线上,画面多样而统一,也体现了画家对人性的重视。
图26: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画面水平线比较高,目的是突出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充分展现了开国大典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四、童画推介 借鉴构图
1、师:在童画创作中,我们也可以向大师学习,借鉴名画构图,从而让自己的童画作品富有新意,更具魅力。
2、欣赏四组优秀童画作品的构图。重点说说作品的主题与构图的关系。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每幅童画作品的构图特点。
第一组作品(图27、28)——我心目中的老师
图27:小画家运用井字形表现的是美术老师在画室指导学生画画,老是居中,学生分列两侧,构图严谨、匀称。
图28:小画家运用斜线构图表现了一年级李老师上课的情形。这种构图方式突出老师在黑板上认真指导学生写字。
第二组作品(图29、30)——美丽的溱湖
图29、30两幅作品都运用的是水平线构图表现了溱湖美景,但水平线位置不同,所突出的景物也不同。图29水平线较低,突出天空以及远处的雕塑。图30水平线较高,突出湖面上硕大精美的会船。
第三组作品(图31、32)——可爱的家乡
图31运用井字形构图表现了姜堰基督教堂,造型匀称严谨、错落有致。图32运用水平线构图表现了姜堰区人民政府大楼的雄姿以及楼前开阔的广场,近景远景富有层次,给人视觉美感。
第四组作品(图33、34)——丰富的校园生活
图33巧妙利用弧形跑道形成S形构图,把小运动员参加竞赛的激烈、紧张的气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图34同样利用弧形的石径让快乐踏青的少先队员跃然纸上。
五、小组交流 思考构图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准备用自己喜欢的哪种构图形式来表现怎样的画面,以及所要表达的想法。
2、教师参与到小组内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指导如何巧妙利用构图让画面富有美感。
3、大组交流,对所画内容和所思构图相得益彰的介绍给全班同学学习参考,让同学们从中受到启发。
六、 教师示范 领略构图
1、教师以多种构图方式表现一幅风景画(图35):水平构图表现近景与远景,让景物有秩序、有层次;S形构图表现弯曲的小溪,让画面活泼、灵动。
2、教师出示课前设计好的部分构图(图36、37、38、39、40)供学生创作参考,打开学生创作思路。
七、学生练习 体验构图
1、教师视频出示作业要求:
(1)运用构图知识创作一幅画,如静物画、风景画、场景画、人物画等。
(2)构图要简洁精炼、明确有序,避免繁琐杂乱、松散并列。
2、学生创作体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八、作品交流 评价构图
1、学生将创作好的作品有序展示到黑板上指定区域,并点评同学作品:哪幅作品的构图与画面比较新颖独特,或者哪幅作品的构图还需适当改进。
2、同学点评,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课堂学习气氛。
3、教师集中点评。重在鼓励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品。
九、拓展延伸 创新构图
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欣赏优秀摄影作品,学习独特别致的构图方式,并巧妙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附教学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