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行》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行》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21: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山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山行,就是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晚唐著名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本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生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也被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咬文嚼字
1.字音
杜牧(mù) 石径斜(xiá) 枫林晚(fēng)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词义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坐:因为、由于。
于:比。
句段剖析
疑难妙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
剖析:“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用得无比精妙,它蕴涵着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2.霜叶红于二月花。
剖析:“霜叶红于二月花”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深秋的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秋天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命力的。他用“红于”二字把经霜的枫叶与“二月花”作比较,意蕴丰富尤值玩味:(1)表明“霜叶”比“二月花”红得更艳丽,赋予秋景以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荡涤了萧条的悲秋气氛。(2)用“红于”更显出意境开阔,情调豪壮。“二月花”不管开得多么繁盛,也不会比叶多。枫树则每片叶子都是火红的“花”,是通体皆红,何况还是整片火红的“枫林”,又映照着夕阳,其妖艳、浓烈自然远比“二月花”壮观。
结构简析
山行
全诗共四句,属于七言绝句,前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以描写为主,后两句有了议论的成分。所以从结构上说可以把诗分成两部分去理解,但诗讲究的是一种意境,最好形成一个整体。
主旨探究
从字面意思分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从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去分析,这是一首记游诗,也是一幅优美动人的秋山图,一洗寂寥冷落的悲秋情调,表现了诗人的高怀逸致,英气豪情。
对本诗主旨你有什么看法?
审美鉴赏
景中含理出警句
《山行》全诗情韵飞扬,余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穷。“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清幽、缥缈,为下文艳丽景色作衬托。远景:小径蜿蜒、人家几户。入于无穷,别有天地。擒题:路“远”、天“寒”、径“斜”、时近黄昏,可以投宿的“人家”还远在“白云生处”,写景中见一派行色匆匆。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月花。”这是一幅秋山行进图:那停车而望,陶醉其中的诗人,也成了景色中的一部分,而吸引他的恰恰是红于二月花的霜叶。
“停”是诗眼,渲染枫林秋夕的艳美。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路转,迎面枫林经秋复逢晚照,红上加红,质朴的配角(秋叶)竟胜于娇美的主角(春花),境界超凡。写景之句天然富于哲理,议论也富有形象性,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样以不经意得之而妙。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准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提示: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略)
2.解释诗文中加点的词语。
(1)远上寒山石径斜
(2)停车坐爱枫林晚
(3)霜叶红于二月花
提示:准确理解诗文中的内容。
参考答案:(1)寒山:深秋时的山。 (2)坐:因为。 (3)于:比。
3.《山行》的作者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是_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他写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___________”。
提示:准确记忆文学知识,不写错别字。
答案:杜牧 晚唐 “小李杜”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行》所绘之景。
提示:理解诗文的内涵,发挥联想和想象。
参考答案: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车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5.下面是几位作家的字或号,你能说出他们是谁吗?
青莲居士 香山居士 六一居士 易安居士
答案:李白 白居易 欧阳修 李清照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背诵杜牧的《山行》,完成6—7题。
6.“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提示:分析词语的细微差别。
“红于”是“比……红”的意思,而“红如”是“和……一样红”的意思。
参考答案:因为“红如”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7.写出全诗的中心句。
提示:从诗文中找出信息。
答案: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8—9题。
唐诗一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绊;他们渴望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层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
8.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
提示:从风格和内容两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该诗为杜甫的作品。因其具有杜诗沉郁顿挫、深沉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内容上是反映唐朝战乱现实的。
9.为什么说“诗圣”杜甫的现实交响音诗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回答。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可根据杜甫的风格和原文对李白的分析来写。
参考答案:从形式上来说,杜诗把李白那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聚在一起的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然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运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涵了这阶段的停滞与走下坡路,因而,李白和杜甫的诗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
二、语言运用
10.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作适当删减填入上联,使之构成对偶句式。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注意和下联的字数要相等,意思要相对。
答案示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拓展延伸
11.请再找一首杜牧的诗,仔细读读背背,加深理解,同时也加深对杜牧本人的了解。
提示:要掌握这种谜语的形式,即甲出谜,乙猜出后,拿谜底作韵脚,再出谜让甲猜,如此循环,承接上文。
参考答案:乙:葵花。葵花是葵花,身有磨盘大,雨天头前走,晴天不用它。
甲:雨伞。雨伞是雨伞,初看像千山,仔细一观察,厂房在中间。
乙:岸。岸是岸,一字好稀罕,兔逃吴刚走,嫦娥回人间。
甲:腔。腔是腔,有水就肮脏,如果点上头,满屋亮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