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练习题 5.2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练习题 5.2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3 20:3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A级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知者不惑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D.欲治其国者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诚其意 ⑥见贤思齐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④⑤⑥/②/③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为“十三经”之一。
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
C.《大学》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明代朱熹又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最终《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D.《大学之道》是儒家进行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三句话是“身修而后家齐,         ,          ”。
(2)《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          ”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认识充分。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4)《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          ”。
(5)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人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          ,          ”形象地说明其对人的重要性。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诸侯将谋救燕。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齐王不听。
已而燕人叛。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乃见孟子,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有删改)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A杀B其父兄C系D累E其子弟F毁G其宗庙H迁I其J重器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B.“诸侯”,是古代郡县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制,诸侯名义上要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C.《书》,也称《尚书》,是中国上古关于尧、舜和夏、商、周至秦穆公的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D.“周公”,亦称叔旦,西周初重要的政治家,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王请教孟轲说: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建议我吞并它。齐王认为,要想五十天攻下燕国,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天意。
B.齐国征讨燕国,燕国的百姓都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齐军,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水深火热一般的统治。
C.齐王听取了孟子的建议,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宝器,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了燕国。
D.燕国人反叛齐国之后,齐王很后悔,叹息道:“我真惭愧没听孟轲的话。”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13.孟子认为齐王“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他建议此时应该释放燕国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宝器,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孟子的“仁政”思想本质是什么 请你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D 解析 A项中“内”同“纳”,结交;B项中“知”同“智”;C项中“然”同“燃”,燃烧。
2.B 解析 B项,应为“平民百姓”。
3.C 解析 C项,都是介词,把。A项,助词,的/代词,它。B项,介词,在/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4.C 解析 ①形容词作动词,彰明。②⑥形容词作名词,完善的境界/贤能的人。③④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
5.C 解析 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6.C 解析 C项中“明代朱熹”错误,朱熹为宋代人。
7.(1)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2)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
(3)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
8.(1)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2)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5)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9.CFH 解析 “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句式结构一致,均为动宾短语,据此可以断句。
10.B 解析 B项中“‘诸侯’,是古代郡县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错误,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
11.C 解析 C项中“齐王听取了孟子的建议……”错误,原文为“齐王不听”,齐王没有听从孟子的建议。
12.(1)吞并后而使燕国人民很高兴,那就吞并吧,古代有这样做的,比如周武王。
(2)古代的君子,他的过失像日食月食,百姓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百姓便更加景仰他。
13.①孟子“仁政”思想的本质是“保民”而王天下,反对武力兼并战争。②以百姓的高兴与否来决定是否发动战争。③让齐王施行仁政,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
参考译文 齐王请教孟轲:“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建议我吞并它。用万乘兵车的大国去进攻另一个同样的大国,五十天就攻下,这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现在我若不吞并燕国,上天一定会降祸怪罪。我把燕国并入齐国,怎么样 ”孟轲回答说:“吞并后而使燕国人民很高兴,那就吞并吧,古代有这样做的,比如周武王。吞并而使燕国人民气愤,那就不要吞并,古代也有这样行事的,比如周文王。齐国以万乘兵车的大国征讨另一个大国,那里的百姓都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齐军,难道有别的原因 只是要逃避水火一般的统治。(如果在新的统治下)百姓处于更水深火热的境地,那也不过是换个人来统治罢了。”
各诸侯国即将谋划援救燕国。齐王又问孟轲道:“各国大都谋划来讨伐我,要怎么对待他们 ”回答说:“我听说过只占有七十里而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汤;没听说过拥有千里之广的国家来使天下畏惧的。《尚书》说:‘等待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解救。’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国人民认为是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他们,都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前来迎接大王的军队。您如果杀了他们的父兄,囚捕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祖庙,掠夺他们的宝器,这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却不施行仁政,那么就会招致天下的讨伐。大王您应该立即下令,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宝器,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这样做还来得及使各国停止用兵。”齐王却没有采纳孟轲的劝告。
不久,燕国人果然纷纷反叛齐国,齐王说:“我真惭愧没听孟轲的话。”陈贾说:“大王不用担心。”于是他前去见孟轲,问:“周公是什么样的人 ”回答说:“是古代的圣人。”陈贾又说:“周公派管叔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在商地反叛。难道周公预先知道管叔会反叛而仍派他去吗 ”孟子回答:“周公预先不知道。”陈贾便说:“如此说来圣人也会犯错误吗 ”孟轲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错误就改;现在所谓的君子,有了错误就听之任之。古代的君子,他的过失像日食月食,百姓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百姓便更加景仰他。现在的君子,哪里只是放任错误不改,反而寻找托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