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练习题--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练习题--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4 10:3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B.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动。
C.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回转。
D.惟觉时之枕席 觉:睡觉。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落叶。
B.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远离故乡。
C.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苦难遗憾。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渌水荡漾清猿啼 B.失向来之烟霞
C.古来万事东流水 D.使我不得开心颜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越人语天姥 D.虎鼓瑟兮鸾回车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梦境中第一眼看到的天姥山仙境的景象:有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有日月照耀的宫阙,景色壮丽,美丽炫目。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或主旨)的句子是“            ,             ”
(3)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            ,            ”。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①
李 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②。
注①此诗写于李白被权贵排挤准备离开长安之际。紫阁,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上一座山峰的名称。②绝:高耸的山峰。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与陶渊明《饮酒》中“悠然见南山”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是相同的。
B.三、四句写终南山山色秀美,景色清幽,令人难以名状,美景日日展现在眼前。
C.前六句重在写景,景中含情,并通过舒卷自在的白云将自己的心迹暗示出来。
D.七、八句写诗人意兴盎然,感到与山中美景融为一体,抒发对山景的喜爱之情。
7.诗人在这首诗中写的幽人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的仙人,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阁  夜①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②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③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该诗是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②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③卧龙跃马:指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代指诸葛亮和公孙述。
8.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岁暮”指冬季,“短景”指冬天日短。一个“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感慨光阴荏苒。
B.颔联视听结合写所闻所见,鼓角声表明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表现出夔州一带的现状。
C.颈联刻画了夔州的典型环境,“野哭”富有时代感,“夷歌”具有地方性。
D.尾联写幸而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世事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9.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发出“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慨叹,本诗也有类似的感情。请结合“艰难”二字具体分析本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登 鹊 山
陈师道①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②,历历数青徐③。
朴俗犹虞力④,安流尚禹谟⑤。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⑥。
注①陈师道:元符三年(1100)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时年47岁。②济泺:济水和泺水。③青徐:指青州和徐州。徐州是诗人的家乡。④虞力:虞舜教化之力。⑤禹谟:大禹的规划。谟,即谋划。⑥医卢:扁鹊家在卢国,所以被称为卢医,这里代指名医。鹊山即因扁鹊而得名。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喜出望外地发现“今年不用扶”,然而在喜悦背后,包含了诗人难以言喻的辛酸。
B.颔联隐含“望远”“指点”两个动作,既符合登高远眺的实际,又含蓄点明要表达的情意。
C.尾联诗人笔墨由景物回到自身,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笔锋陡转,气氛骤变,兴致陡增。
D.这首诗质朴工稳,沉郁顿挫,在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上与杜甫的《登高》多有相似之处。
11.黄庭坚评价陈师道作诗“十度欲言九度休”,请从“言”与“休”的角度,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1.D 解析 D项,“觉”意思是“醒”。
2.D 解析 D项,“苦”意为“极”;“苦恨”,极恨。
3.B 解析 向来:古义,原来;今义,一直以来。
4.B 解析 B项,使动用法,使……战栗。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5.(1)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A 解析 A项,“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是相同的”错误。本诗题为《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结合注释可知,“南山”指长安城南的终南山。而陶渊明的笔下的“南山”泛指山峰,也有说法指“庐山”。终南山与陶渊明的“南山”同名,说明李白有意效仿陶诗意境,但两者在内容上的指代是不同的。
7.同:两者都住在高耸的山峰上。本诗“幽人”栖身绝,《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的“仙人”来自高耸的天姥山。
异:①本诗“幽人”为实写,指代紫阁隐者;《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的“仙人”为虚写,是诗人想象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的场面。②本诗借“幽人”表达诗人对隐者的赞美,也表达自己希望远离尘世、置身自然的心声;《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借梦境表达出自己所向往的仙人之境、极乐世界。
8.D 解析 D项,“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世事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错。“人事”是亲朋的存亡情况,“音书”是消息和书信。该句意思是消息和书信断绝,只好任凭寂寞孤独。
9.①“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兼有对国运和自身命运的慨叹与伤感之情,本诗也有这两种情感。②感叹自身命运,表现在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沦落异乡的凄凉,“催”字使人觉得光阴荏苒、时光催逼,有“天涯”沦落之意;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关怀,“鼓角”“野哭”写出战事不息、百姓凄惨的现实,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③尾联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10.C 解析 C项,“兴致陡增”错误。脚下的山因古代名医扁鹊而得名,诗人虽因赏风景、忆英雄感到了难得的快意,却又马上想到自己疾病缠身,因贫穷而得不到卢医的医治。面对无情的现实,兴致随之锐减。
11.①首联:诗人欲言自己虽在壮年却已经体衰力竭,生活贫寒,却只写到人逢喜事精神舒爽,思想轻松,步履轻快。②颔联:诗人融情于景,面对熟悉而亲切的家乡山水,诗人欲言自己内心的兴奋、愉悦,但只写到山水之景,而写景又没有具体描摹,只是通过动作描写来概括。③尾联:诗人因贫穷而得不到卢医的医治,面对无情的现实,欲言内心的悲哀、痛苦和无奈,可诗人想到一年到头难得有这么愉快的时候,便欲言又止,只暂且享受眼前的风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