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练习题 14.1 故都的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练习题 14.1 故都的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4 19: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蕊(ruǐ)    看护(kān)
领略(lüè) 疏疏落落(lào)
B.陪衬(chèn) 提防(dī)
颓废(tuí) 混混沌沌(dùn)
C.譬如(bì) 幽远(yōu)
萧索(suǒ) 潭柘寺(zhè)
D.椭圆(tuó) 廿四(niàn)
点缀(zhuì) 一椽破屋(chuá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北平秋色通过作者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眷恋、向往故都之秋的愿望。由于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  )。作者将苦涩的心境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去   故都之秋特有的神韵。他不写故都   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   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悲凉的主观色彩,昭示着作者   的情怀。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领略    颓败    体验    落寞
B.领受 颓废 体悟 落寞
C.领略 颓废 体验 寂寞
D.领受 颓败 体悟 寂寞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眷恋、向往故都之秋的愿望。
B.北平秋色通过作者的描绘,再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愿望。
C.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D.北平秋色通过作者的描绘,再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眷恋、向往故都之秋的真情。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夹杂着一些苦涩,流露出作者复杂而无奈的烦恼
B.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流露出作者复杂而无奈的烦恼,夹杂着一些苦涩
C.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夹杂着一些苦涩
D.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夹杂着一些苦涩,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
5.下面是《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然后仿写画横线的句子,必须另选喻体。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6.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文,并表达出郁达夫的感情。(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表露出作者的心境。)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来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 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 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地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吧!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B.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借助想象,用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表达了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
C.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
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通俗幽默,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故都的秋》相比,描写的主要内容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真诚的热爱。
B.《故都的秋》饱含一种悲凉、清静之美;本文描写江南的冬天也隐含着这种情调,但近乎荒凉的风景掩盖不住精神的奢华。
C.文中在描绘江南冬雨图时,远近结合,以动衬静,黑白的画面上点缀红黄的亮色,给人以既古朴又优雅的感受。
D.文中写闽粤的冬天,突出了暖和的特点。一方面和江南的冬天形成了对比,另一方面也给“江南”界定了范围。
9.文章题为《江南的冬景》,开篇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0.《故都的秋》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秋天的特点。本文描写江南的冬景,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请指出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4 故都的秋
1.B 解析 A项,“疏疏落落”中的“落”应读“luò”。C项,“譬”应读“pì”。D项,“椭”应读“tuǒ”。
2.A 解析 第一处,“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语境与“神韵”搭配,应填“领略”。第二处,“颓败”,衰落,破败;腐败。“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语境描写对象是故都,应选“颓败”。第三处,“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悟”,体会;领悟。语境强调对故都之秋的经历和感受,应选“体验”。第四处,“落寞”,寂寞,冷落。侧重表现失落之感。“寂寞”,孤单冷清,清静,寂静。侧重表现孤独之感。语境强调情怀冷落,应选“落寞”。
3.C
4.D 解析 补写时应注意和下文中“苦涩的心境”相呼应。“复杂而无奈的烦恼”表述笼统,且没有和“心境”呼应,排除A、B两项;“心境”放在前面,不能与下句衔接,排除C项。
5.示例 正像奶茶之与咖啡,甜蔗之与辣椒,河贝之与鲍鱼,家鸭之与鸵鸟。
6.示例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7.A 解析 B项,“表达了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分析错误,从第7段“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可知,应是“悠闲、自在、洒脱”之感。C项,“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说法错误,这是作者想象的情景,不是实写,是虚写。D项,“语言通俗幽默”分析错误,应为“清新、纯朴”。
8.B 解析 B项,“本文描写江南的冬天也隐含着这种情调,但近乎荒凉的风景……”中“隐含着这种情调”“近乎荒凉的风景”分析错误,本文的情调是明朗、闲适,风景也是充满生机,与《故都的秋》是不同的。
9.本文以写北国的冬天开篇,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括叙述,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作铺垫,以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表达对江南冬景的赞美、热爱之情。
10.本文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以德国散步正衬江南散步,进而侧面描写江南冬景宜人;引用诗句衬托江南雪景;以搁笔去散步,侧面描写冬景诱人。通过衬托,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