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本章复习与测试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二册2024春高中数学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8.1-8.2 课时分层作业(6份打包)(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二册2024春高中数学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8.1-8.2 课时分层作业(6份打包)(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3:55:03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一、选择题
1.(多选)观察如下所示的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棱柱 B.②不是棱锥
C.③不是棱锥 D.④是棱台
2.在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皆为正方形,其中可以沿相邻正方形的公共边折叠围成一个正方体的图形是( )
A B C D
3.如图,将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固定底面一边后倾斜一个小角度,则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是( )
A.棱柱
B.棱台
C.棱柱与棱锥的组合体
D.不能确定
4.(2022·湖北丹江口一中月考)一个多面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那么这个多面体一定不可能是( )
A.三棱锥 B.五面体
C.六棱锥 D.六面体
5.(多选)(2022·山东临沂二十四中月考)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B.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一定是正棱柱
C.正三棱锥就是正四面体
D.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是直棱柱
二、填空题
6.一棱柱有10个顶点,其所有的侧棱长的和为60 cm,则每条侧棱长为________cm.
7.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则由这四个顶点围成的几何体可以是________.
8.(2022·江西南城二中月考)如图①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面的字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沿图中虚线将3个三角形折起,使点A,B,C重合,重合后记为点P.
问:(1)折起后形成的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
(2)若正方形边长为2a,则每个面的面积为多少?
10.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三棱锥,截面形状是( )
A.四边形
B.三角形
C.三角形或四边形
D.不可能为四边形
11.(多选)(2022·哈尔滨九中期中)如图,我们常见的足球是由若干个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皮革缝合而成.如果我们把足球抽象成一个多面体,它有60个顶点,每个顶点发出的棱有3条,设其顶点数V,面数F与棱数E,满足V+F-E=2,据此判断,关于这个多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共有20个六边形 B.共有10个五边形
C.共有90条棱 D.共有32个面
12.如图所示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后,其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五棱柱的对角线共有________条.
14.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A=VB=VC=4,∠AVB=∠AVC=∠BVC=30°,过点A作截面△AEF,求△AEF周长的最小值.
15.经过三棱柱的三个顶点作截面,可以将三棱柱分割成几个三棱锥?试在如图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中设计出分割方案.(请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案)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1.ACD [结合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可知①是棱柱,②是棱锥,④是棱台,③不是棱锥.]
2.C [动手将四个选项中的平面图形折叠,看哪一个可以折叠围成正方体即可.]
3.A [如图.因为有水的部分始终有两个平面平行,而其余各面都易证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是棱柱.]
4.C [一个多面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三棱锥是正四面体时,满足题意,选项A可能;
正四棱锥的每条棱可以都相等,即每个侧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底面是正方形,
即五面体的所有棱长可以都相等,选项B可能;
如果六棱锥的棱长都相等,则该棱锥为正六棱锥,如图:六棱锥P-ABCDEF,O为底面中心,
则OA=AB=PA,由于PO⊥底面ABCDEF,OA 底面ABCDEF,故PO⊥OA,则PA>OA,与OA=AB=PA矛盾,则正六棱锥的底面边长与棱长不可能相等,所以C不可能;六面体是正方体时,满足题意,所以D有可能.故选C.]
5.AC [对于A,如图:
几何体满足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不是棱柱,
对于B,由正棱柱的定义知: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一定是正棱柱,故正确;
对于C,在正三棱锥中,当侧棱与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不相等时,不是正四面体,故错误;
对于D,由直棱柱的定义知: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是直棱柱,故正确.故选AC.]
6.12 [该棱柱为五棱柱,共有5条侧棱,每条侧棱长都相等,所以每条侧棱长为12 cm.]
7.答案:三棱锥(或正四面体)(答案不唯一)
8.路 [由图①可知,“国”和“兴”相对,“梦”和“中”相对,“复”和“路”相对;
由图②可得,第1、2、3、4、5格对应面的字分别是“兴”、“梦”、“路”、“国”、“复”,
所以到第5格时,小正方体朝上面的字是“路”.]
9.解:(1)如图,折起后的几何体是三棱锥.
(2)S△PEF=a2,S△DPF=S△DPE=×2a×a=a2,S△DEF=S正方形ABCD-S△DPF-S△DPE-S△PEF=2a×2a-a2-a2-a2=a2.
10.C [按如图①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锥,截面是三角形;按如图②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锥,截面是四边形.
]
① ②
11.ACD [由题意,设共有m个正五边形,n个正六边形,+-=2,解得m=12.B错误;∵顶点数:V==60,解得n=20,∴A正确;面数:F=m+n=32,∴D正确;棱数:E==90,C正确.故选ACD.]
12.B [在图②③中,⑤不动,把图形折起,则②⑤为对面,①④为对面,③⑥为对面,故图②③完全一样,而图①④则不同.]
13.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五棱柱的对角线共有________条.
10 [在上底面选一个顶点,同时在下底面选一个顶点,且这两个顶点不在同一侧面上,这样上底面每个顶点对应两条对角线,所以共有10条.]
14.解:将三棱锥沿侧棱VA剪开,并将其侧面展开平铺在一个平面上,
如图,线段AA1的长为所求△AEF周长的最小值.
∵∠AVB=∠A1VC=∠BVC=30°,∴∠AVA1=90°.
又VA=VA1=4,∴AA1=4.
∴△AEF周长的最小值为4.
15.解:一个三棱柱可以分割成3个三棱锥,有如下六种方案: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二) 圆柱、圆锥、圆台、球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一、选择题
1.(多选)下列几何体中是旋转体的是( )
A B C D
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得到的图形可能是( )
A.矩形 B.圆形
C.梯形 D.正方形
3.(2021·新高考Ⅰ卷)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其侧面展开图为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
A.2 B.2
C.4 D.4
4.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36π和49π,母线长为5的圆台,其两底面之间的距离为( )
A.4 B.3
C.2 D.2
5.(多选)用一张长为8,宽为4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则相应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A.2 B.2π
C. D.
二、填空题
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形,则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
7.一个半径为5 cm的球,被一平面所截,球心到截面圆心的距离为4 cm,则截面圆面积为________ cm2.
8.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π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高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9.已知球的两个平行截面的面积分别为5π和8π,它们位于球心的同侧,且距离等于1,求这个球的半径.
10.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半径的比是1∶4,且该圆台的母线长为9,则截去的小圆锥的母线长为( )
A. B.3 C.12 D.36
11.圆柱体被平面截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
A B C D
12.(多选)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挖去一个以圆柱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而得到的组合体,现用一个竖直的平面去截这个组合体,则截面图形可能是( )
A B C D
13.一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3 cm和8 cm,若两底面圆心的连线长为12 cm,则这个圆台的母线长为________cm.
1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 cm,高为6 cm,在圆锥内部有一个高为x cm的内接圆柱.
(1)用x表示圆柱的轴截面面积S;
(2)当x为何值时,S最大?
15.如图所示,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5 cm,10 cm,母线长AB=20 cm,从圆台母线AB的中点M拉一条绳子绕圆台侧面转到点A,求:
(1)绳子的最短长度;
(2)在绳子最短时,上底圆周上的点到绳子的最短距离.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二)
1.答案:BC
2.B [因为圆锥的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所以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得到的图形可能是圆形,不可能是矩形,梯形,正方形.故选B.]
3.B [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因为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所以2π×=πl,
解得l=2,故选B.]
4.D [圆台的母线长l、高h和上、下两底面圆的半径r,R满足关系式l2=h2+(R-r)2,求得h=2,即两底面之间的距离为2.]
5.CD [如图所示,设底面半径为r,若矩形的长恰好为卷成圆柱底面的周长,则2πr=8,所以r=;同理,若矩形的宽恰好为卷成圆柱的底面周长,则2πr=4,所以r=.故选CD.
]
6.圆柱 [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折叠后,能围成的几何体是圆柱.]
7.9π [设截面圆半径为r cm,则r2+42=52,
所以r=3,所以截面圆面积为9π cm2.]
8.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4π=πl2,所以母线长为l=2,又半圆的弧长为2π,圆锥的底面的周长为2πr=2π,所以底面圆半径r=1,所以该圆锥的高为h===.]
9.解:如图,设这两个截面圆的半径分别为r1,r2,球心到截面的距离分别为d1,d2,球的半径为R,
则====8,
又∵R2===8-5=3,
即(d1-d2)(d1+d2)=3,
又d1-d2=1,
∴解得
∴R===3,
即球的半径等于3.
10.B [设截去的小圆锥的母线长为y,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解得y=3.故选B.]
11.D [结合几何体的实物图,从截面最低点开始高度增加缓慢,然后逐渐变快,最后增加逐渐变慢,不是均衡增加的,所以A、B、C错误.]
12.AD [一个圆柱挖去一个圆锥后,剩下的几何体被一个竖直的平面所截后,圆柱的轮廓是矩形除去一条边,圆锥的轮廓是三角形除去一条边或抛物线的一部分.]
13.13 [如图,O′A=3 cm,OB=8 cm,OO′=12 cm,O′A∥OB,过点A作AC⊥OB,交OB于点C.
在Rt△ABC中,AC=12 cm,BC=8-3=5(cm).
∴AB==13(cm).]
14.解:(1)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cm,
则由=,得r=,
所以S=2r·x=-x2+4x(0
(2)因为S=-x2+4x=-(x-3)2+6,
所以当x=3时,S取得最大值,Smax=6 cm2.
15.解:(1)如图所示,将侧面展开,绳子的最短长度为侧面展开图中AM的长度,
设OB=l,∠AOA′=θ,
则θ·l=2π×5,θ·(l+20)=2π×10,
解得θ=,l=20 cm.
∴OA=40 cm,OM=30 cm.
∴AM==50(cm).
即绳子的最短长度为50(cm).
(2)如图所示,作OQ⊥AM于点Q,交弧BB′于点P,则PQ即为所求的最短距离.
∵OA·OM=AM·OQ,∴OQ=24(cm).
故PQ=OQ-OP=24-20=4(cm),即上底圆周上的点到绳子的最短距离为4 cm.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三)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一、选择题
1.若利用斜二测画法把一个高为10 cm的圆柱的底面画在x′O′y′平面上,则圆柱的高应( )
A.平行于z′轴且大小为10 cm
B.平行于z′轴且大小为5 cm
C.与z′轴成45°且大小为10 cm
D.与z′轴成45°且大小为5 cm
2.(多选)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则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可能是△ABC的直观图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 cm,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周长是( )
A.8 cm B.6 cm
C.2(1+) cm D.2(1+) cm
4.如图为水平放置的正方形ABCO,它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的坐标为(2,2),则在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正方形的直观图中,顶点B′到x′轴的距离为( )
A. B.
C.1 D.
5.(多选)已知水平放置的正方形一条边在x轴上,其由斜二测画法得到的直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一个边长为4,则此正方形的面积可以为( )
A.16 B.64
C.32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6.关于斜二测画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平行于x′轴,长度不变;
②原图形中平行于y轴的线段,其对应线段平行于y′轴,长度变为原来的;
③画与直角坐标系xOy对应的x′O′y′时,∠x′O′y′必须是45°;
④在画直观图时,由于选轴的不同,所得的直观图可能不同.
7.水平放置的△ABC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C′=3,B′C′=2,则AB边上的中线的实际长度为________.
8.水平放置的△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观图△A′B′C′如图所示,其中D′是A′C′的中点,且∠ACB≠30°且∠ACB≠60°,则原图形中与线段BD的长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条.
三、解答题
9.画出水平放置的四边形OBCD(如图所示)的直观图.
10.如图所示,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A′=3,O′C′=1,则原图形是( )
A.面积为6的矩形
B.面积为的矩形
C.面积为6的菱形
D.面积为的菱形
11.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且D′C′
A.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C
B.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B
C.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D
D.最长的是AD,最短的是AC
12.(多选)如图所示,用斜二测画法作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得△A1B1C1,其中A1B1=B1C1,A1D1是B1C1边上的中线,则由图形可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BC=AC
B.AD⊥BC
C.AB⊥BC
D.AC>AD>AB>BC
13.已知用斜二测画法,画得的正方形的直观图面积为18,则原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14.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已知该正方形是某个水平放置的四边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试画出该四边形的真实图形并求出其面积.
15.如图所示,△A′B′C′表示水平放置的△ABC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A′B′在x′轴上,B′C′与x′轴垂直,且B′C′=3,求△ABC的边AB上的高.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三)
1.A [平行于z轴(或在z轴上)的线段,在直观图中的方向和长度都与原来保持一致.]
2.CD [原等腰三角形画成直观图后,原来的腰长不相等,CD两图分别为在∠x′O′y′成135°和45°的坐标系中的直观图.]
3.A [根据直观图的画法,可得原几何图形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且OB=2 cm,OA=1 cm,AB=3 cm,从而四边形OABC的周长为8 cm.]
4.B [×2×sin 45°=.]
5.AB [等于4的一边在原图形中可能等于4,也可能等于8,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为16或64.]
6.③ [画与直角坐标系xOy对应的坐标系x′O′y′时,∠x′O′y′也可以是135°.]
7.2.5 [由直观图知,原平面图形为直角三角形,且AC=A′C′=3,BC=2B′C′=4,计算得AB=5,所求中线长为2.5.]
8.2 [△ABC为直角三角形,因为D为AC中点,所以BD=AD=CD,所以与BD的长相等的线段有2条.]
9.解:(1)过点C作CE⊥x轴,垂足为点E,如图①所示,画出对应的x′轴、y′轴,使∠x′O′y′=45°,如图②所示.
(2)如图②所示,在x′轴上取点B′,E′,使得O′B′=OB,O′E′=OE;在y′轴上取一点D′,使得O′D′=OD;过点E′作E′C′∥y′轴,使E′C′=EC.
(3)连接B′C′,C′D′,并擦去x′轴与y′轴及其他一些辅助线,如图③所示,四边形O′B′C′D′就是所求的直观图.
10.C [∠D′O′A′=45°,O′C′=1,所以O′D′=,
故在原图中,OD=2,
OC===3,
所以四边形OABC为菱形(如图所示),OA=3,
则面积为6.故选C.]
11.C [由题意得,原△ABC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其中,AD⊥BC,BD>DC,∴AB>AC>AD,
∴△ABC的AB,AD,A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D.
故选C.]
12.CD [由直观图知△ABC为直角三角形,AB⊥BC,AB=2A1B1,BC=B1C1,
D为BC的中点,如图所示,
又A1B1=B1C1,
故A、B错误,C、D正确.]
13.72 [如图所示,作出正方形OABC的直观图O′A′B′C′,作C′D′⊥x′轴于点D′.
S直观图=O′A′×C′D′.又S正方形=OC×OA,
所以=,
又在Rt△O′D′C′中,O′C′=C′D′,
即C′D′=O′C′,结合平面图与直观图的关系可知OA=O′A′,OC=2O′C′,
所以===2.
又S直观图=18,所以S正方形=2×18=72.]
14.解:四边形ABCD的真实图形如图所示,
因为A′C′在水平位置,
A′B′C′D′为正方形,
所以∠D′A′C′=∠A′C′B′=45°,
所以在原四边形ABCD中,
AD⊥AC,AC⊥BC,
因为AD=2D′A′=2,AC=A′C′=,
所以S四边形ABCD=AC·AD=2.
15.解:如图,过C′作C′D′∥O′y′交x′轴于D′,则2C′D′是△ABC的边AB上的高.
由于△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C′D′=B′C′=3.
所以△ABC的边AB上的高等于2×3=6.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选择题
1.长方体同一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1,2,3,则长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分别为( )
A.6,22 B.3,22
C.6,11 D.3,11
2.若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4,16,高为3,则该棱台的体积为( )
A.26 B.28
C.30 D.32
3.如图,ABC-A′B′C′是体积为1的三棱柱,则四棱锥C-AA′B′B的体积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ABCD-A1B1C1D1为正方体,则正四面体D-A1BC1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 )
A. B.
C. D.
5.(多选)(2022·哈尔滨九中月考)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三棱锥高为3
B.正三棱锥的斜高为
C.正三棱锥的体积为
D.正三棱锥的侧面积为
二、填空题
6.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六棱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7.已知一个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1和2,其侧面积恰好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为________.
8.已知棱长为1,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则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9.如图,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截去三棱锥A1-ABD,求剩余的几何体A1B1C1D1-DBC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已知长方体两两相邻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x,y,z,则长方体的体积为( )
A.xyz B.
C. D.
11.如图,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4,动点E,F在棱AB上,且EF=2,动点Q在棱D′C′上,则三棱锥A′-EFQ的体积( )
A.与点E,F的位置有关
B.与点Q的位置有关
C.与点E,F,Q的位置都有关
D.与点E,F,Q的位置均无关,是定值
12.(多选)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得到上、下两部分几何体,且上、下两部分的高之比为1∶2,则关于上、下两几何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侧面积之比为1∶4
B.侧面积之比为1∶8
C.体积之比为1∶27
D.体积之比为1∶26
13.我国有一种容器叫做方斗,方斗的形状是一个上大下小的正四棱台,如果一个方斗的高为3分米(即该方斗上、下底面的距离为3分米),上底边长为6分米,下底边长为4分米,则此方斗外表面的侧面积为________平方分米.(容器厚度忽略不计)
14.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平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AB,EF=2,EF上任意一点到平面ABCD的距离均为3,求该多面体的体积.
15.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高为(a>0),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a,4a,5a.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形中,表面积最小的是一个四棱柱,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
1.A [V=1×2×3=6,S=2(1×2)+2(1×3)+2(2×3)=22.]
2.B [所求棱台的体积V=×(4+16+)×3=28.]
3.C [∵V三棱锥C-A′B′C′=V三棱柱ABC-A′B′C′=,
∴V四棱锥C-AA′B′B=1-=.]
4.B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正四面体D-A1BC1的棱长为,表面积为4×sin 60°=2,∴正四面体D-A1BC1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故选B.]
5.ABD [设E为等边三角形ADC的中心,F为CD的中点,连接PF,EF,PE,则PE为正三棱锥的高,PF为斜高,又PF==,EF=×3×=,故PE==3,故AB正确;而正三棱锥的体积为×3××9=,侧面积为3××3×=,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
6.12 [设六棱锥的高为h,斜高为h0,
S底=×2×2×sin 60°×6=6.
∴×6×h=2,∴h=1,h0=2,
∴S侧=×2×2×6=12.]
7. [设正四棱台的高、斜高分别为h,h′.
由题意得,4××(1+2)×h′=12+22,解得h′=.
根据棱台的高、斜高、边心距构成直角梯形,
可得h2+=,解得h=.]
8. [S表=4××12=,
V体=××12×=.]
9.解:由题图可知△A1BD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a2,
故所求几何体A1B1C1D1-DBC的表面积S=+3S△DBC+3=a2+3××a2+3a2=a2.
几何体A1B1C1D1-DBC的体积V=-=a3-××a×a×a=a3.
10.B [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a,b,c,
则∴(abc)2=xyz,abc=,∴V长方体=abc=.故选B.]
11.D [因为点Q到平面A′EF的距离为正方体的棱长4,A′到EF的距离为正方体的棱长为4,所以VA′-QEF=VQ-A′EF=××2×4×4=,是定值,与点E,F,Q的位置均无关.]
12.BD [依题意,上部分为小棱锥,下部分为棱台,
所以小棱锥与原棱锥的底面边长之比为1∶3,高之比为1∶3,
所以小棱锥与原棱锥的侧面积之比为1∶9,体积之比为1∶27,
即小棱锥与棱台的侧面积之比为1∶8,体积之比为1∶26.]
13.20 [方斗大致图形如图所示,设点O,O1分别为上、下两底面的中心,M,N分别为AD,A1D1的中点,则MN为等腰梯形A1D1DA的高.根据题意可知MO=3,NO1=2,OO1=3,则MN==,
所以此方斗的侧面等腰梯形ADD1A1的高为分米.所以此方斗外表面的侧面积为4×=20(平方分米).]
14.解:如图,连接EB,EC,AC.
V四棱锥E-ABCD=×42×3=16.
∵AB=2EF,EF∥AB,
∴S△EAB=2S△BEF.
∴V三棱锥F-EBC=V三棱锥C-EFB
=V三棱锥C-ABE=V三棱锥E-ABC=×V四棱锥E-ABCD=4.
∴多面体的体积V=V四棱锥E-ABCD+V三棱锥F-EBC=16+4=20.
15.解:由题意,知这两个直三棱柱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有如下四种情况:
①边长为5a,的面重合在一起,拼成一个四棱柱,表面积为24a2+28;
②边长为4a,的面重合在一起,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表面积为24a2+32;
③边长为3a,的面重合在一起,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表面积为24a2+36;
④两个直三棱柱的底面重合在一起,拼成一个三棱柱,表面积为12a2+48.
因为表面积最小的是一个四棱柱,所以24a2+28<12a2+48,即12a2<20,解得0
一、选择题
1.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比是( )
A.1∶2 B.2∶3
C.1∶3 D.1∶4
2.已知某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7,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该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
A.7 B.6
C.5 D.3
3.如果圆锥的表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那么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
A.120° B.150°
C.180° D.210°
4.在△ABC中,AB=4,BC=3,AC=5,现以AB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则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24π B.21π
C.33π D.39π
5.(多选)如图是一个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一部分),若两个圆弧所在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9,且∠ABC=120°,则该圆台的( )
A.高为4
B.体积为π
C.表面积为34π
D.上底面积、下底面积和侧面积之比为1∶9∶22
二、填空题
6.表面积为3π的圆锥,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________.
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________寸.
(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
8.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一棱长为4的正方体,若在其中一个面的中心位置上,挖一个直径为2、深为1的圆柱形的洞,则挖洞后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AD=2,求四边形ABCD绕AD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将半径为R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则它的体积是( )
A.πR3 B.πR3
C.πR3 D.πR3
11.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的壶型众多,经典的有西施壶、掇球壶、石瓢壶、潘壶等.其中,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如图给出了一个石瓢壶的相关数据(单位:cm),那么该壶的体积约为( )
A.100 cm3 B.200 cm3
C.300 cm3 D.400 cm3
12.已知某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高为2,矩形ABCD是该圆柱的轴截面,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A到C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A.2 B.2
C.3 D.2
13.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
14.如图,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 cm,高为6 cm,在其中有一个高为x cm的内接圆柱.
(1)试用x表示圆柱的侧面积;
(2)当x为何值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请求出这个最大值.
15.某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为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
(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
(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
(3)哪种方案更经济?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五)
1.B [设正方形边长为1,则S侧=2π××1=π,S表=S侧+2S底=π+2π·=π.所以S侧∶S表=2∶3.]
2.D [设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r,则另一底面的半径为3r.由S侧=7π(r+3r)=84π,解得r=3.]
3.C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θ,根据条件得πrl+πr2=3πr2,即l=2r.又由弧长公式得=2πr,解得θ=180°.故选C.]
4.A [因为在△ABC中,AB=4,BC=3,AC=5,所以△ABC是以∠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故以AB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圆锥,所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为5,所以底面周长为6π,侧面积为×6π×5=15π,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5π+π×32=24π.故选A.]
5.AC [设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为r,下底面半径为R,则2πr=×2π×3,2πR=×2π×9,解得r=1,R=3.圆台的母线长l=6,圆台的高为h==4,则选项A正确;
圆台的体积=π×4×=π,则选项B错误;
圆台的上底面积为π,下底面积为9π,侧面积为π×6=24π,则圆台的表面积为π+9π+24π=34π,则C正确;
由前面可知上底面积、下底面积和侧面积之比为1∶9∶24,则选项D错误.故选AC.]
6.2 [设圆锥的母线为l,圆锥底面半径为r,由题意可知,πrl+πr2=3π,且πl=2πr.解得r=1,即直径为2.]
7.3 [圆台的轴截面是下底长为12寸,上底长为28寸,高为18寸的等腰梯形,雨水线恰为中位线,故雨水线直径是20寸,所以降水量为=3(寸).]
8.96+2π [原正方体的表面积为4×4×6=96,
圆柱的侧面积为2π×1=2π,
则挖洞后几何体的表面积为96+2π.]
9.解:将四边形ABCD绕AD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被挖去一个圆锥的圆台,如图.
由题意可得CD=2,AD=2,CE=ED=2,AB=5,AE=4,BC=5,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π·EC·DC+π(EC+AB)·BC+π·AB2=4π+35π+25π=60π+4π,几何体的体积为V=π·(CE2+AB2+CE·AB)·AE-π·CE2·DE=52π-π=.
10.C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2πr=πR,所以r=.所以圆锥的高h==R.
所以圆锥的体积V=πr2×h=π×R=πR3.故选C.]
11.C [由题图可知,石瓢壶的体积V=π×6×(32+52+3×5)=98π≈300(cm3).故选C.]
12.A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且矩形的长为12,宽为2,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A到C的最短路径为线段AC,AC==2.故选A.
]
13. [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则有×πr2×4+πr2×8=×π×52×4+π×22×8,解得r=.]
14.解:(1)在△POB中,=,即=,
∴DB=x,∴OD=OB-DB=2-x,
∴圆柱的侧面积S=2π·OD·D1D
=2πx=(6-x)x(cm2)(0
(2)由(1)知S=(6-x)·x=-(x-3)2+6π.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当x=3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最大值为6π cm2.
15.解:(1)设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分别为V1,V2.
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则其体积V1=×π××4=π(m3);
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则其体积V2=×π××8=96π(m3).
(2)设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分别为S1,S2.
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半径为8 m,
此时圆锥的母线长为l1==4(m),
则仓库的表面积S1=π×8×(8+4)=(64+32)π(m2);
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此时圆锥的母线长为l2==10(m),
则仓库的表面积S2=π×6×(6+10)=96π(m2).
(3)因为V2>V1,S2
所以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加经济.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选择题
1.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A.2∶3 B.4∶9
C.∶ D.∶
2.若一个实心球对半分成两半后表面积增加了4π,则原来实心球的表面积为( )
A.4π B.8π
C.12π D.16π
3.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
A. B.
C. D.
4.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V,求其直径d的一个近似公式d≈.如果球的半径为,根据“开立圆术”的方法求得的球的体积约为( )
A. B.
C. D.
5.(多选)如图,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它们的高都与一个球的直径2R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圆柱的侧面积为2πR2
B.圆锥的侧面积为2πR2
C.圆柱的侧面积与球面面积相等
D.圆柱、圆锥、球的体积之比为3∶1∶2
二、填空题
6.一个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体积为π的球面上,则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7.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高度为8 cm的水,若放入三个相同的铁球(球的半径与圆柱的底面半径相同)后,水恰好淹没最上面的铁球(如图所示),则铁球的半径是________cm.
8.若两球的体积之和是 12π,经过两球球心的截面圆周长之和为 6π,则两球的半径之差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9.某组合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它的中间为圆柱形,左右两端均为半球形,若图中r=1,l=3,试求该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将棱长为 2 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11.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O的表面积为( )
A.153π B.160π
C.169π D.360π
12.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已知这个球的体积为π,那么这个正三棱柱的体积是( )
A.96 B.16
C.24 D.48
13.圆柱内接于球,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8,则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14.已知过球面上A,B,C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AB=18,BC=24,AC=30,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15.一个高为16的圆锥内接于一个体积为972π的球,在圆锥里又有一个内切球.求:
(1)圆锥的侧面积;
(2)圆锥内切球的体积.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
1.B [设两个球的半径分别为r,R,则∶=r3∶R3=8∶27,所以r∶R=2∶3,所以S1∶S2=r2∶R2=4∶9.]
2.B [设实心球的半径为R.由题意可得,2πR2=4π,∴原来实心球的表面积为4πR2=8π.故选B.]
3.A [设球的半径为R,所得的截面为圆M,圆M的半径为r.易知R2=R2+r2,∴R2=r2.
则S球=4πR2,截面圆M的面积为πr2=πR2,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故选A.]
4.D [由题意,得r=,d=,
所以≈,解得V≈.]
5.CD [依题意得球的半径为R,则圆柱的侧面积为2πR×2R=4πR2,所以A错误;圆锥的侧面积为πR×·R=πR2,所以B错误;球面面积为4πR2,因为圆柱的侧面积为4πR2,所以C正确;因为V圆柱=πR2·2R=2πR3,V圆锥=πR2·2R=πR3,V球=πR3,所以V圆柱∶V圆锥∶V球=2πR3∶πR3∶πR3=3∶1∶2,所以D正确.故选CD.]
6.8 [设球的半径为R,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πR3=π,故R=1,由a=2R=2,所以a=,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S=6a2=6×=8.]
7.4 [设铁球的半径为r cm,由题意得πr2×8=πr2×6r-πr3×3,解得r=4.]
8.1 [设两球的半径分别为R,r(R>r),则由题意得解得故R-r=1.]
9.解:该组合体的表面积
S=4πr2+2πrl=4π×12+2π×1×3=10π.
该组合体的体积V=πr3+πr2l=π×13+π×12×3=.
10.A [由题意知,此球是正方体的内切球,根据其几何特征知,此球的直径与正方体的棱长是相等的,故可得球的直径为2,故半径为1,其体积是×π×13=.]
11.C [由于直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可以把此三棱柱补成长方体,其体对角线就是外接球的直径,所以球O的半径R==,所以球O的表面积S=4π×=169π,故选C.]
12.D [由题意可知正三棱柱的高等于球的直径,从棱柱中间平行棱柱底面截得球的大圆内切于正三角形,正三角形与棱柱底面三角形全等,设三角形边长为a,球半径为r,由V球=πr3=π,得r=2.由S柱底=a×r×3=a2,得a=2r=4,所以V柱=S柱底·2r=48.]
13.100π [如图,由条件知,O1A=3,OO1=4,所以OA=5,所以球的表面积为100π.
]
14.解:因为AB∶BC∶AC=18∶24∶30=3∶4∶5,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B=90°.
又球心O到截面△ABC的投影O′为截面圆的圆心,也是Rt△ABC的外接圆的圆心,
所以斜边AC为截面圆O′的直径(如图所示),
设O′C=r,OC=R,
则球半径为R,截面圆半径为r,在Rt△O′CO中,
由题设知sin ∠O′CO==,
所以∠O′CO=30°,所以=cos 30°=,
即R=r,(*)
又2r=AC=30 r=15,代入(*)得R=10.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4π×(10)2=1 200π.
球的体积为V=πR3=π×(10)3=4 000π.
15.解:(1)如图所示,作出轴截面,则等腰三角形SAB内接于圆O,而圆O1内切于△SAB.
设圆O的半径为R,则有πR3=972π,
∴R=9,∴SE=2R=18.
∵SD=16,∴ED=2.
连接AE,又SE是圆O的直径,
∴SA⊥AE,
∴SA2=SD×SE=16×18=288,SA=12.
∵AB⊥SD,D为AB中点,
∴AD2=SD·DE=16×2=32,AD=4.
∴S圆锥侧=π×AD×SA=π×4×12=96π.
(2)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即圆O1的半径为r,
∵△SAB的周长为2×(12+4)=32,
∴r×32=×8×16,解得r=4.
故圆锥内切球的体积V球=πr3=π.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6.2 平面向量的运算
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第七章 复数
7.1 复数的概念
7.2 复数的四则运算
7.3 * 复数的三角表示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8.1 基本立体图形
8.2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8.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8.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第九章 统计
9.1 随机抽样
9.2 用样本估计总体
9.3 统计分析案例 公司员工
第十章 概率
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
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0.3 频率与概率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