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海水“制碱”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3海水“制碱”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09: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海水“制碱”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中和反应的过程也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碳酸盐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B.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室温下,将等质量的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
D.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常温下,往盛放适量 M 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 N 物质并充分搅拌。下图横坐标x表示N 物质的质量,纵坐标 y 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M N(x) y
A 水 氧化钙 溶液的质量
B 水 氢氧化钠 溶液的温度
C 饱和石灰水 氧化钙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饱和硫酸铜溶液 无水硫酸铜 溶液的质量
A.A B.B C.C D.D
4.实验室内有一瓶没有标签的白色粉末,为探究该药品的成分,某实验小组将该药品分别加入四种实验试剂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该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水 白色粉末溶解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A.碳酸钠 B.碳酸钙 C.氯化镁 D.碳酸钾
5.现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NaC1、Na2CO3、K2CO3、FeCl3、CaC1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小明同学对这包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少量该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向(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3)取13.8g该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4.4g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操作和现象,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该粉末中一定不含FeCl3 B.(2)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和Na+
C.该粉末中一定含有K2CO3 D.该粉末的组成最多有三种情况
二、选择题
6.下列物质能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FeCl3、NaCl
B.HCl、AgNO3、K2SO4
C.BaCl2、NH4Cl、ZnCl2
D.NaNO3、Na2CO3、NaOH
7.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H2SO4与NaOH B.HCl与Na2SO4
C.K2CO3与CaCl2 D.NaCl与AgNO3
8.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均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 5H2O   B.氯化钠,苏打,NaCl
C.氢氧化钠,纯碱,NaOH   D.碳酸钙,生石灰,Ca(OH)2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方法
A CaO(CaCl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O2(H2O) 通入浓硫酸干燥
C Na2SO4溶液(Na2CO3) 加入过量稀硫酸
D CO2(CO) 通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10.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早期曾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碳酸 钠,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改进了原有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根据以上信息及工艺流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流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CO 和HCl,可用水加以吸收处理
C.步骤③中“水浸”时需要搅拌,目的是加快碳酸钠的溶解速率
D.侯氏制碱法更符合“绿色化学”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试剂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NaCl、KNO3 B.Na2CO3、BaCl2、Na2SO4
C.FeCl3、NaOH、NH4Cl D.Ca(NO3)2、K2CO3、NaNO3
12.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K+、OH-、 B.Na+、Cu2+、Cl-、
C.K+、、、Cl- D.Zn2+、Na+、、
1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碱 B.生石灰、铁锈—氧化物
C.臭氧、金刚石—单质 D.生理盐水、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14.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石灰石
15.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木炭还原氧化铜
C.电解水
D.铁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三、综合应用题
16.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实验室可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及尾气处理。
①A装置中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CO、H2O和另一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C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a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④实验结束后,E装置中的溶液中还含有NaOH,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2)下图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
①步骤Ⅲ的操作叫 (填实验名称)。
②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离子间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Ⅱ的反应 。
③步骤V是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和CO2,反应最终得到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杂质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25g,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求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7.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制备工艺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隐形涂料是我国最新一代战斗机“歼20”实现隐形的关键材料。碳酸镁晶体又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某工厂以MgCl2(含少量杂质FeCl2、FeCl3)为原料制备增强剂轻质碳酸镁的工艺流程下:
已知:I.Fe2+在酸性环境下容易被氧化成Fe3+;I.Fe3+、Fe2+、Mg2+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范围见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 OH)3 2.7 3.7
Fe(OH)2 7.6 9.6
Mg(OH)2 9.9 11.1
II. Fe(OH)2沉淀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
①为了得到较纯净的产品,流程中pH调节的范围最好为 。
②“热解”一步温度控制在75 °C左右,其原因是 。
③操作X为 。
④流程中最后一次过滤得到的滤液能回收的盐类物质主要有 ( 填化学式)。
(2)某同学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归纳了氢氧化钙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其中X是胃液的主要成分,Y、Z均属于碳酸盐。
①X的化学式为 ,Ca(OH)2的一种用途是 。
②请写出物质Z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可能含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小组对市售纯碱样品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已知:Ag2CO3为白色沉淀)
步骤Ⅰ:取纯碱样品,加水充分溶解,滴加过量试剂X,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溶液中滴加适量试剂Y,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该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①步骤Ⅰ中所加试剂X可选用 (选填字母之一)。
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②步骤II中滴加的试剂Y是 溶液(填写化学式)。
(2)已知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和两者之一,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 。
②室温下,气体G水溶液的pH 7(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④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⑤写出步骤Ⅳ生成红褐色沉淀K的化学方程式 。
⑥如果要确定溶液B中的溶质,还需取少量沉淀F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产生的现象及结论: 。
参考答案:
1.AD
2.CD
3.CD
4.AD
5.AD
6.D
7.B
8.A
9.B
10.B
11.C
12.B
13.C
14.B
15.B
16.(1) H2C2O4CO↑+CO2↑+H2O Fe2O3+3CO2Fe+3CO2 h i b c d e g f j 取少量E中液体,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当沉淀不再增加,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E装置中的溶液中还含有NaOH
(2) 过滤 Ca2++CO32-=CaCO3↓ NaCl+CO2+H2O+NH3=NaHCO3+NH4Cl
(3)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00g+25g-116.2g=8.8g
解:设碳酸钠质量为x。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质量分数84.8%。
17. 3.7 ~9.9 温度太低,反应速度太慢,温度太高,碳酸氢铵会分解 过滤 NaCl 、NH4Cl HCl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18.(1) B AgNO3
(2) CO2 大于 、、 Na+、Ca2+ 取沉淀F,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溶液B中的溶质为;若沉淀无明显变化,则溶液B中的溶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