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同步练习(含答案)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同步练习(含答案)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0: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图,广口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A.X是O2,Y是Ca(OH)2溶液
B.X是CO2,Y是Ca(OH)2溶液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CO2,Y是硫酸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混合,其混合物中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2
B.铁和锌的混合物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为0.2g
C.将100mL 50%的某溶液与100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25%
D.现有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0g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3.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塔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能充分吸收SO2
B.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Ca(OH)2=CaSO4↓+2NaOH
C.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氧化反应
D.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OH,有利于节约成本
4.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若往左盘烧杯中放入0.22gCaO,欲使天平平衡,应往右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0.36g铝 B.0.22gNa2CO3 C.0.22gCa(OH)2 D.0.24g镁
5.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O(气)、CO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每步气体均吸收完全):

有关上述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取装置A中的固体少量到烧杯中,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
B.装置C的作用是为了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蒸气
C.点燃尾气,产生淡蓝色火焰,则尾气中一定只有一氧化碳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H2,并且CO2、H2O(气)至少有一种
二、选择题
6.推理、归纳、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的金属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活泼的金属
B.离子带电,则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7.在Ca(OH)2 CaCO3转化中所需的M物质可能是 ①氧化物 ②酸 ③盐(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8.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水作冷却剂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用盐酸除铁锈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如果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
D.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灭火也必须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才能完成
10.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稀盐酸溶解鸡蛋壳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D.石蜡熔化
11.下列鉴别实验中关于方法、现象、结论描述存在错误的是
鉴别对象 方法、现象、结论
① 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垢状物少的为硬水
② 一氧化碳和氢气 分别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一氧化碳
③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紫红色高锰酸钾试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
④ 石灰水和食盐水 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水生成的是石灰水
A.仅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仅②③④ D.仅①②④
12.归纳法是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微粒的认识 B.对常识的认识
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②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 ②铁、锌、碘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鉴别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②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二氧化锰 ③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用CO2 ①使紫色石芯溶液变蓝的液体不一定是碱溶液 ②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肥效 ③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13.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镁条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分别制取O2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在食品包装袋内常充入氮气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氮气
B.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5.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氢氧化钠有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B.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
D.稀硫酸有酸性,可用来除铁锈
三、综合应用题
16.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某兴趣小组同学查找到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化学式为FeS2)为主要原料制备FeSO4·7H2O,如图1。
(1)实验前将黄铁矿预处理成粉末,目的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
(2)焙烧过程中,二硫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氧化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 。
(4)上述流程中产生的SO2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的大气污染。氨水、ZnO水悬浊液能吸收废气中的SO2,后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从而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
已知:室温下,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随着SO2的通入,依次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溶液中H2SO3、、的浓度随pH的分布如图3所示。
①氨水吸收SO2,向氨水中通入少量SO2,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
②ZnO水悬浊液吸收SO2,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min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的变化(见图4)。一开始溶液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 ;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是 。
(5)SO2经处理净化后还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SO2可防止其变质,但须严格控制用量,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中规定SO2的含量<259mg/L。为检测某国产葡萄酒SO2中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100mL该葡萄酒于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将SO2完全转化成硫酸。
步骤2:向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该指示剂在pH<7的溶液中显紫色,在pH>7的溶液中显绿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测得锥形瓶中硫酸的质量为14.7mg。
①步骤2中,滴入指示剂后溶液呈 色。
②将30%的H2O2溶液稀释为10%的H2O2溶液,所需30%的H2O2和加入的水的质量比为 。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写出计算过程)。
17.某兴趣小组对4瓶无色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进行鉴别。
(1)甲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①用4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不同溶液,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1支试管中出现红色,则原溶液是
②另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液,各滴加步骤①检验出的溶液。 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是Na2CO3溶液
③另用2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的溶液, 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Ca(OH)2溶液,1支试管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NaOH溶液
(2)乙同学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小敏 用3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不同的溶液,各滴加剩余的另一种溶液 1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小红 1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2支试管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小刚 …… ……
乙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根据小红与小敏的实验现象, 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小刚所滴加的是NaOH溶液,则他的实验现象是
18.实验课上同学们对酸碱盐的性质作了如下探究。
(1)小海探究了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如下图甲所示,当他观察到 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郝对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兴趣,他想探究该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取样后先加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他推断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3)小亮则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物质间关系网络图,并做了相关实验。(“—”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已知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贝壳的主要成分,D微溶于水,A与F反应生成气体。
① 写出物质D的俗称 ;
② 写出C→D 的现象 ;
③ 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
④ 写出物质E的一点用途 ;
参考答案:
1.BC
2.BD
3.BC
4.CD
5.AD
6.D
7.D
8.D
9.C
10.D
11.D
12.C
13.A
14.D
15.D
16.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研钵 减少硫酸亚铁产品损失 反应生成ZnSO3微溶于水,对溶液pH几乎没有影响 HSO 紫 1:2 14.7mg硫酸中硫元素质量等于二氧化硫中硫元素质量,则二氧化硫质量为,100mL=0.1L,故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符合国家标准。
17.(1) 稀盐酸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2) 小红 3支试管中均无现象
18. 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NaOH+HCl=NaCl+H2O 过量的CaCl2 熟石灰 放热 2NaOH+CO2=Na2CO3+H2O 制肥皂、石油工业、造纸、纺织工业、印染 等(写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