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0: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识转换成旧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达成评价 1.能通过前面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迁移到通分变成同分母2.能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先行组织:学习单、课件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1)说一说:和的分母不同,它们能直接相加吗?请说出理由。(2)想一想: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独立计算。(3)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展示。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积极热烈,现在选几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指名学生板演第一种算法:+=+=师:因为和是异分母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利用通分把和转化为分母是20的同分母分数。(出示课件)指名学生板演第二种算法:+=0.3+0.25=0.553.比较异同。师:通过交流比较一下,你们喜欢哪种算法?说说理由。(二)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初步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大家快速地完成教科书P93“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三)概括算法,深化算理。师:异分母分数相加大家都会了,试着做做减法吧,计算并验算-。指名学生板演:-=-= 任务一、完成P93页例1活动1.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讲解会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任务二、分析异分母到同分母活动1.如何化为同分母 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活动2.学生能独立完成,任务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活动1. 完成教材第9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活动2. 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答案。活动3.教师提问题: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讨论,小结。
成果集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作业设计: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备 课教 师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能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达成评价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先行组织:学习单、课件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1.课件出示习题。2.学生独立解答。3.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四)探索规律。1.课件出示习题。有趣的三角。2.引导学生观察图,分析图中的每个数是怎么来的。3.根据发现的规律将图中空白处的数填写完整。4.交流发现的规律。师:仔细观察这些数,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5.运用规律。师:如果从开始,会是怎样呢?学生尝试填数。三、自主练习(一)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四”第2题。(二)同桌之间玩游戏。师:每个同学出4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题,给对方计算,并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同桌之间互相出题计算。(三)自主解答教科书P96“练习二十四”第7题。1.学生自由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2.全班分享提出的不同问题及解答。3.实践活动。完成教科书P96“练习二十四”第10题。 任务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任务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迁移运用:
成果集成: 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异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作业设计: 教材第95页第6题。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课题: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达成评价 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先行组织:学习任务单、课件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历探索、建模、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运算技能。 任务一、
迁移运用:
成果集成:索、建模、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运算技能。
作业设计: 教材第100页第1题。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课题: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达成评价 1.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2.通过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3.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先行组织:学习单、课件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教学过程第3课时回顾旧知识,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家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解决一些新的生活问题。(板书课题: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建立模型师:你们喜欢喝牛奶吗?乐乐也很喜欢喝牛奶,他在喝牛奶时遇到了数学问题。课件呈现教科书P99例3。(一)收集、理解信息。师:你从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集体交流,全班展示。师追问:喝了几次牛奶?第一次喝了多少?第二次呢?两次喝的纯牛奶一样吗?加了多少水?水全喝完了吗? (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师:为了厘清、分析这些数学信息及其数量关系,请你们运用文字描述、列表、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的方法来分析一下。1.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2.学生展示,交流汇报。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分析过程吗?预设1:借助表格分析。预设2:借助示意图分析。3.对比交流,体会关键。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请你们对比一下,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关键点在哪?4.图解关键,厘清关系。师:在大家的分析中,第一次喝掉的牛奶是一杯牛奶的,第二次喝掉的牛奶是半杯牛奶的,这到底是多少牛奶呢?谁能想办法给大家讲清楚呢?学生分析关键点,在纸上画一画,然后集体交流。(1)借助直观图描述关键点。课件动态呈现牛奶和水的变化过程。(2)配合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师:喝了两次,肯定用加法来解答。第一次喝了杯,剩(1-)杯,喝完后加满水,纯牛奶不变,还是只有杯,又喝了加水后的,也就是把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占其中的1份。杯的一半是( )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 )杯,水是( )杯。一共喝的纯牛奶: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板书: 杯牛奶的一半就是杯。+=+=(杯)答:乐乐一共喝了杯纯牛奶,杯水。5.回顾反思,总结方法。师:我们利用画图法得出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师: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三、巩固应用,深化模型(一)师: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师:你能继续填下去吗?(二)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师:喝牛奶问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学问题。我们的古人早就研究过这类问题。我国古代学者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就是长为一尺的东西,今天取走它的一半,明天在剩余的一半中再取走一半,以后每天都在剩下的一半中取一半出来,这样永远都不会取完。
成果集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作业设计: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