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3 11:1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州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高三地理学科
(完卷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光学天文观测台址是稀缺资源,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专家认为,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下图示意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是指( )
A. 白天观测时间长 B. 更好的观测东半球天空
C. 位于高海拔地区 D. 可以观测到南半球天空
2.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该地区可能对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寒潮 C. 沙尘暴 D. 泥石流
福建省泉州市沿海的山腰盐场有200多半历史,至今仍依靠自然条件制盐。图示意山腰盐场2018~2020年月均蒸发量、降水量、海盐产量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不利于山腰盐场制盐的气候条件是( )
A. 年蒸发量小 B. 风力小 C. 年降水量大 D. 光照弱
4. 与8月海盐产量相比,影响9月份海盐产量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降水量 B. 阴雨天数 C. 蒸发量 D. 海水盐度
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地势平坦。图1为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区域略图,图2表示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完成下面小题。
5. 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6. 科伦巴雨季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汛期在时间上( )
A. 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助涨助落的作用
B. 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
C. 不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
D. 不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
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人口迁移给区域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下表为东北三省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迁移状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东北三省“四普”至“七普”人口迁移状况表(单位/万人)。
省份 四普(1990) 五普(2000) 六普(2010) 七普(2020)
辽宁省 24.50 68.30 77.25 -155.49
吉林省 -9.20 -30.00 -91.64 -341.31
黑龙江省 -26.2 -78.70 -204.73 -641.21
7. 关于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五普”相较“四普”,东北地区开始呈现净迁出趋势
B. “七普”相较“六普”,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变率最大
C. “四普”至“六普”,吉林省人口净迁出总量最少
D. “四普”至“七普”,东北地区净迁出趋势持续加速
8. 人口迁移状况给东北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①阻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 ②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③阻碍制造业的转型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祁连山中部黑河上游山地的森林土壤在冻融期水热状况会发生极大变化。为了解不同海拔、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差异,某研究团队选取了流域内低海拔(2748m)、中海拔(3071m)、高海拔(3250m)三处样本,以10月1日作为距冻结参考日、4月1日为距融化参考日(天数越大即冻结或融化时间距参考日越晚)。图示意研究区域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9. 推测研究区域的自然带为( )
A. 落叶林带 B. 针叶林带 C. 高山灌丛带 D. 高山草甸带
10. 关于研究区域的止壤冻融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冻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B. 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融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C. 低海拔地区最晚冻结,最早融化,冻结时长最短
D. 高海拔地区最早冻结,最晚融化,冻结时长最长
11. 关于中、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性质的差异,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高海拔积雪出现时间更早,土壤冻结滞后 B. 中海拔森林郁闭度更低,土壤热量更低
C. 高海拔土壤孔隙度更小,保温能力更强 D. 中海拔受人为干扰更强,土壤温度更低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无人农场、猪场、鸡场、渔场成为现实,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重点监测。网上办公、网络监督得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下图示意数字乡村结构框架。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数字乡村大脑中地理信息技术最可能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卫星导航系统 D. 5G网络技术
13. 在对某山区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检测中,卫星图像发现疑似扰动图斑,为准确翻译图斑信息,下列措施合理且高效的是( )
A. 利用无人机抵近观测 B. 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定位
C. 调查员前往现场考察 D. 专业人士分析遥感图像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 B. 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 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 宇宙环境不安全
16. 青弋江位于皖南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大支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促进了青弋江的发育。青弋江发育的地貌演化过程为( )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暑假,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青少年在斯瓦尔巴德群岛进行北极研学旅行实践考察。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最北界的属地(图左示意群岛聚落分布图),居民约3000人。岛上多山地,峡湾,60%面积被冰川覆盖,30%为荒地。夏季均温4-6℃,冬季均温零下16-12℃,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高20℃左右,年均降水量约220毫米。岛上居民的房屋,都建在深入地下的木桩或水泥柱上,房子被架在高处(图右示意柱桩高屋)。
(1)说出斯瓦尔巴群岛聚落的分布位置并推测原因。
(2)从自然角度分析岛上居民房屋建在柱桩上,架在高处的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深刻影响着中国城乡居民的休闲模式。商业型健身房作为重要的健身体闲场所,在城市中快速发展。研究发现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的区位选择与高房价地区、高档写字楼、住宅小区和购物中心等空间分布保持较高的契合度,甚至已经成为大型购物中心的标配。下图示意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分布密度。
(1)据图描述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的空间分布特征。
(2)根据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的区位选择分析其主要客源市场特征。
(3)分析商业型健身房进驻大型购物中心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图左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图右示意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和乙地“辫状”景观。
(1)推测甲处附近断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2)请你任选其一,说明其形成过程。
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
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对西藏“小江南”形成的影响。
福州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
高三地理学科
(完卷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光学天文观测台址是稀缺资源,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专家认为,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下图示意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是指( )
A. 白天观测时间长 B. 更好的观测东半球天空
C 位于高海拔地区 D. 可以观测到南半球天空
2.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该地区可能对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寒潮 C. 沙尘暴 D. 泥石流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可知,世界著名的光学观测台主要位于西半球,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可以更好地观测东半球天空,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B正确;白天观测时间受纬度、季节和天气限制,无法确定,A错误;天文观测台的选址一般都位于高海拔地区,C错误;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北半球,不能观测到南半球天空,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读图可知,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周边沙漠广布,吹起的沙尘暴会降低能见度,影响观测,C正确;该地区气候干旱,空气干燥云量少,正是在此建设天文观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对其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A错误;受北部山脉阻挡,该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B错误;该地区降水较少,泥石流出现频率较低,D错误。故选C。
【点睛】天文观测站建设的区位条件:一、自然条件:1、纬度:纬度较低,观测星空范围广;纬度高,星空起落变化小,利于观测。2、季节:冬季,昼短夜长,连续观测时间长。3、气象:降水少,多晴天,大气透明度好;风速小,湿度低。4、地形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视野开阔;地势起伏大,利于排水。二、人文条件:1、远离城市,光污染小;2、人口稀少,观测干扰较小。
福建省泉州市沿海的山腰盐场有200多半历史,至今仍依靠自然条件制盐。图示意山腰盐场2018~2020年月均蒸发量、降水量、海盐产量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不利于山腰盐场制盐的气候条件是( )
A. 年蒸发量小 B. 风力小 C. 年降水量大 D. 光照弱
4. 与8月海盐产量相比,影响9月份海盐产量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降水量 B. 阴雨天数 C. 蒸发量 D. 海水盐度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山腰盐场常年蒸发量较大,有利于晒盐制盐,A错误;沿海风力较大,有利于晒盐制盐,B错误;由图可知,山腰盐场年降水量大,3、5、6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余月份中除9月~12月外,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较小,不利于蒸发,C正确;泉州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较低,光照较强,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由图可知,与8月海盐产量相比,9月份海盐产量较低。与8月份相比,9月份降水量较少,海盐产量应较高,A错误;9月份降水量较少,但海盐产量较低,有可能是阴雨天数多导致的,B正确;9月份蒸发量大于8月份,海盐产量应较高,C错误;9月份降水量较少,注入沿海海域的淡水径流量较少,稀释作用弱,沿海海域盐度应较高,海盐产量应较高,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裸露的水域表面积等,光照越强、气温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小,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蒸发。
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地势平坦。图1为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区域略图,图2表示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完成下面小题。
5. 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6. 科伦巴雨季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汛期在时间上( )
A. 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助涨助落的作用
B. 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
C. 不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
D. 不一致,因为该河流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
【答案】5. C 6. C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右图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图可知,该地的年降水总量较大,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季多(11月至次年5月多雨),最高值在200毫米到300毫米之间,冬春季少(6-9月少雨)。结合其所在纬度为热带,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可知,湿地面积大,对下游河流的径流有调节作用,使下游河段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图中巴拉圭河流经潘塔纳尔湿地,潘塔纳尔湿地位于巴拉圭河上游,所以潘塔纳尔湿地对下游河流的径流有调节作用,使下游河段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即科伦巴降水量峰值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科伦巴降水量峰值提前于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径流量的峰值,因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湿地的形成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有关。
历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人口迁移给区域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下表为东北三省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迁移状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东北三省“四普”至“七普”人口迁移状况表(单位/万人)。
省份 四普(1990) 五普(2000) 六普(2010) 七普(2020)
辽宁省 24.50 68.30 77.25 -155.49
吉林省 -9.20 -30.00 -91.64 -341.31
黑龙江省 -26.2 -78.70 -204.73 -641.21
7. 关于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特点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五普”相较“四普”,东北地区开始呈现净迁出趋势
B. “七普”相较“六普”,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变率最大
C. “四普”至“六普”,吉林省人口净迁出总量最少
D. “四普”至“七普”,东北地区净迁出趋势持续加速
8. 人口迁移状况给东北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①阻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 ②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③阻碍制造业的转型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四普”期间东北地区的辽宁净迁入24.5万,吉林和黑龙江共净迁出35.4万,此期间东北地区总人口净迁出10.9万人,东北已经开始呈现净迁出趋势,A错误;“七普”相较“六普”,吉林省净迁出人口增长了3.72倍,黑龙江省净迁出人口增长了3.13倍,因此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变率并不是最大的,B错误;“四普”至“六普”,辽宁以净迁入为主,人口净迁出总量最少,C错误;从表中数据来看,“四普”至“七普”东北地区净迁出人口分别为10.9万人、40.4万人、219.12万人、1138.01万人,“四普至“七普”,东北地区净迁出持续加速,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东北三省人口大量迁出,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流失,阻碍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①正确;人口大量迁出,限制了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②正确;东北三省受教育水平较高人口的流出情况较为严重,不利于提升创新水平,阻碍了制造业的转型,③正确;主要迁出人口为适龄劳动人口,这会加重当地人口老龄化问题,④不正确。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祁连山中部黑河上游山地的森林土壤在冻融期水热状况会发生极大变化。为了解不同海拔、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差异,某研究团队选取了流域内低海拔(2748m)、中海拔(3071m)、高海拔(3250m)三处样本,以10月1日作为距冻结参考日、4月1日为距融化参考日(天数越大即冻结或融化时间距参考日越晚)。图示意研究区域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9. 推测研究区域的自然带为( )
A. 落叶林带 B. 针叶林带 C. 高山灌丛带 D. 高山草甸带
10. 关于研究区域的止壤冻融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冻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B. 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融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C. 低海拔地区最晚冻结,最早融化,冻结时长最短
D. 高海拔地区最早冻结,最晚融化,冻结时长最长
11. 关于中、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性质的差异,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高海拔积雪出现时间更早,土壤冻结滞后 B. 中海拔森林郁闭度更低,土壤热量更低
C. 高海拔土壤孔隙度更小,保温能力更强 D. 中海拔受人为干扰更强,土壤温度更低
【答案】9. B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据材料,该地为森林土壤,CD错误;由材料可知,研究区域低海拔处表层土壤冻结期约140天,即约5个月,结合海拔信息可推知,研究区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应为针叶林,A错误,B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冻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推迟,A错误;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融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推迟,B错误;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均低海拔地区最晚冻结,最早融化,冻结时长最短,C正确;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冻结时长最长的均为中海拔地区,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开始冻结时间晚于中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气温最低,积雪出现时间更早,积雪量更大,保温效果好,土壤冻结时间滞后,A正确;中海拔森林郁闭度低,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地温更高,冻结时间会更迟,与图示中海拔表层土壤冻结时间早矛盾,B错误;高海拔土壤孔隙度与中海拔差别不大,且孔隙度小则土壤透气性、保温作用弱,开始冻结应更早,C错误;该区域人类活动不活跃,中高海拔地区均受人类活动影响小,D错误。故选A。
【点睛】高大山体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类型的演替顺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寒草甸等。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无人农场、猪场、鸡场、渔场成为现实,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重点监测。网上办公、网络监督得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下图示意数字乡村结构框架。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数字乡村大脑中的地理信息技术最可能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卫星导航系统 D. 5G网络技术
13. 在对某山区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检测中,卫星图像发现疑似扰动图斑,为准确翻译图斑信息,下列措施合理且高效的是( )
A. 利用无人机抵近观测 B. 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定位
C. 调查员前往现场考察 D. 专业人士分析遥感图像
【答案】12. A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图中数字乡村大脑汇集了天、空、地所获取的地理信息,之后加以分析、处理并运用于生产生活,应为地理信息系统,A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图中“天”、“空”信息的获取,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定位与导航,5G网络技术并不具备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BCD错。故选A。
13题详解】
材料中说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但在某山区的监测中,卫星影像发现疑似扰动图斑,为准确解译图斑信息,最好利用无人机抵近观测,该方式合理且高效,A正确;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只能确定位置,B错;因为是“某山区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受地形和其他因素影响,调查员难以到达现场考察,C错;专业人士分析遥感图像也无法准确得到相关详细信息,D错。故选A。
【点睛】3S技术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项技术的集成。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关于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 B. 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 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 宇宙环境不安全
【答案】14. C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②、③位置,C正确;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①、④位置、②、④位置时,月球不在地球和金星中间,BD错误;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①、③位置时,月球虽然在地球、金星中间,但三者位置不呈一直线,A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金星是地内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A错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体积与质量与地球相近,B错误;金星的大气主要是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组成,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没有生命存在,C正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宇宙环境都是相对安全的,D错误。故选C。
【点睛】金星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还包括少量的氮气、水蒸气、氩气和一些硫酸颗粒。大气层非常厚重,厚度约为地球大气层的100倍。
16. 青弋江位于皖南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大支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促进了青弋江的发育。青弋江发育的地貌演化过程为( )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青弋江最初只是冲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河流,只是降水的时候有坡面径流汇入沟谷,在黄山出山口形成洪积扇,如图③所示;随着沟谷的下切进入地下水层,有了稳定的补给后,形成主流河谷,如图②所示;随着河流进一步侵蚀(侧蚀为主),使河床变宽,如图①所示;随后地壳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侵蚀,使新的河床变得更深,并形成河流阶地,如图④所示。由此可知该地区地貌演化过程为③②①④,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暑假,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青少年在斯瓦尔巴德群岛进行北极研学旅行实践考察。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最北界的属地(图左示意群岛聚落分布图),居民约3000人。岛上多山地,峡湾,60%面积被冰川覆盖,30%为荒地。夏季均温4-6℃,冬季均温零下16-12℃,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高20℃左右,年均降水量约220毫米。岛上居民的房屋,都建在深入地下的木桩或水泥柱上,房子被架在高处(图右示意柱桩高屋)。
(1)说出斯瓦尔巴群岛聚落的分布位置并推测原因。
(2)从自然角度分析岛上居民房屋建在柱桩上,架在高处的原因。
【答案】17. 分布位置:分布在西部海岸的峡湾边,原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增温增湿;位于极地东风的背风地带,受寒风影响较小;西部峡湾的天然港口靠近西欧,有地缘优势。
18. 该地有多年冻土;夏季气温回升,防止季节性冻土层融化后房屋沉降;冬季房屋采暖,防止地基冻土融化后房屋沉降;房子架起来很高,既利于保暖,又防止被风雪掩埋。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斯瓦尔巴德群岛为背景材料,涉及聚落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斯瓦尔巴群岛聚落分布在西部海岸的峡湾边,原因: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最北界的属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影响人口分布的最首要因素是温度,西部海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暖流增温增湿;该地区位于极地东风(东北风)的背风地带,受来自极地冷空气影响小,气流下沉增温;斯瓦尔巴群岛峡湾分布,多天然港口,海运便利,靠近西欧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小问2详解】
可从减少房屋与土地相互影响的角度展开分析。斯瓦尔巴群岛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北半球夏季,白昼时间长,气温回升,季节性冻土层会融化,因此都建在深入地下的木桩或水泥柱上,防止因冻土融化导致房屋倒塌,且冻土融化,地面湿度大,架在高处防潮;冬季温度低,房屋采暖,地面气温升高,防止地基冻土融化后房屋沉降;该地区气候寒冷,房子架起来很高,利于保暖,同时积雪深度大,又防止被风雪掩埋。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深刻影响着中国城乡居民的休闲模式。商业型健身房作为重要的健身体闲场所,在城市中快速发展。研究发现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的区位选择与高房价地区、高档写字楼、住宅小区和购物中心等空间分布保持较高的契合度,甚至已经成为大型购物中心的标配。下图示意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分布密度。
(1)据图描述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的空间分布特征。
(2)根据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的区位选择分析其主要客源市场特征。
(3)分析商业型健身房进驻大型购物中心的原因。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形成核心集聚区;边缘区较少,也形成少量次级核心区。
(2)靠近高房价和高档写字楼,说明高收入群体,特别是高收入青年群体是重要客源市场;靠近住宅小区和购物中心,说明其客源市场逐渐大众化和多元化。
(3)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与其他商家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的吸引消费者。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来考查城市功能功能区的特征和分布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阐释能力等地理实践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整体上,上海市商业型健身房只有市中心部分分布密度大,而上海市边远地区的分布密度低,说明其分布并不均匀,地区差异大;局部上,商业健身房在越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分布越密集形成核心集聚区;而远离市中心的边缘区较少,形成少量次级核心区。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上海市商业性健身房主要分布在市中心等高房价地区,房价高直接造成健身房的收费并不低,说明其客户的经济能力强,特别是高收入青年群体是重要客源市场;其分布在住宅小区、高档写字楼和购物中心,该地区年轻人居多,说明其客户年轻群体居多,客源市场大众化和多元化。
【小问3详解】
购物中心多建在交通便利之处,交通通达度高,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的吸引消费者;购物中心功能齐全,除了健身,购物、吃饭、休闲等服务一应俱全去,靠近购物中心,能够保证消费群体利用碎片化的空闲时间进行健身运动,还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大型购物中心人流量大广告宣传效应强,与其他商家彼此带动,有利于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图左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图右示意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和乙地“辫状”景观。
(1)推测甲处附近断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2)请你任选其一,说明其形成过程。
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
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对西藏“小江南”形成的影响。
【答案】19. 冰川活动时期,(形成U形谷) ,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 (气候变暖) 后来冰川融化,落差增大,谷地中水流下切侵蚀;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形成“V"”形谷底。
20. ①: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泥沙来源丰富。汛期径流量大,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②: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抬升,地势升高;断裂发育,岩石比较破碎,容易遭受侵蚀;丙处降水丰富, 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
21. 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受地形抬升,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资源种类较多;谷畔泥沙沉积,土壤较肥沃。
【解析】
【分析】本题以雅鲁藏布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估计1950年前的谷地形态为U形,现状还有少量冰碛物,说明在冰川活动时期,受冰川侵蚀,该地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特别1950年后,气候变暖加剧,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谷地落差不断增大,谷地中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水流下切侵蚀,形成“V"形谷底。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 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辫状”景观形成在宽谷,“峡江" 地貌形成在窄谷。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根据辫状景观图可知,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乙处河谷以上为窄谷,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泥沙来源丰富。汛期河流径流量大,从窄谷流入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大量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季节,水位下降,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多汊流,形成辫状景观。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雅鲁藏布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抬升,地势高;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丙处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峡江"。
【小问3详解】
小江南说明该地自然环境特征类似江南,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等等。雅鲁藏布江峡谷与西藏其他地方相比,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谷地利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受峡谷两侧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两侧多高山,相对高度较大,气候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带来泥沙在谷畔沉积,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