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传统节日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传统节日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3 15: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2
传 统 节 日
chuán tǒng
节 日
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及对节日的认知。
传 统
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世代相传的节日。
学习活动一: “我来闯关”
一听:听范读,在不明白的词语旁边打上问号。
二读:自读课文3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三读:用手遮住拼音读生字。
四考:挑一个自己认为最难的考一考同桌。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并组词
贴窗花 元宵节 大街小巷 祭扫
赛龙舟 艾草香 满堂飘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大街小巷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祭扫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艾香 赏菊
找出“艾”“菊”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它们的偏旁都和什么有关?
草字头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乞巧”是七夕节的习俗,牛郎和织女也在这一天鹊桥相会。
同桌比赛读,互相打星。
传统 统一 贴画 剪贴 元宵 夜宵
祭扫 龙舟 艾草 艾叶 礼堂 课堂
乞求 乞巧 新郎 月饼 赏月 菊花
大街小巷 心灵手巧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学习活动二: “我来挑战”
自己读:读准确、读通顺。
同桌读:比比谁读得棒。
读好句子的停顿与节奏
学习活动三: “巧记儿歌”
圈一圈:儿歌中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想一想:读读联读材料一,了解节日里人们都在干什么。
联读材料一
A.“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B.“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这一天主要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 等。据说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重要传统节日 。
C.“七巧”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 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的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D.“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E.“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有时也会说“九九重阳”, “九九”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一位数中又是最大数,因而有长久、 长寿的含义。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排一排:按照时间顺序,给这些传统节日排序。
春 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4月5日前后)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练一练:完成课堂作业本第四题,排序练习。
2
3
4
5
6
7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围绕“你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当时有什么感觉?”这一主题,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联系自身实际说一说。
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举行,是西 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彝族的火把节
这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流行于云南、 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火把节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 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

左边“贝”的点不要写得过大,右边“占”下面的“口”要写得扁而阔。

中间部分两个“土”要注意横画紧凑、等距,最后一笔横画要变成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