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放风筝》
湘艺版 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评价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本课目标
1.审美感知目标:
通过学习《放风筝》,了解不同地域对歌曲的演唱方式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明白地域对歌曲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
2.艺术表现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了解风筝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理解和学习。
3.创意实践目标:
用听、唱、练习、小组大比拼、课后作业等探究性和创造性活动,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文化理解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放风筝》的音乐风格,掌握歌曲中装饰音、衬音和倚音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听歌曲,猜歌名
春天里,除了小鸟在天空自由的翱翔,还有一种东西也在天空翱翔的很欢唱。老师先不告诉大家,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完整的听上一遍歌曲,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听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同学们,写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看得出来,你们一定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这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学们的答案中——叫《放风筝》。
新知讲解
放风筝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由墨家的机关术发展而来。墨子曾用木头制作了一只木鸟,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风筝的材质。
放风筝的来历
新知讲解
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风筝开始以纸为材料,被称为“纸鸢”。南北朝时期,风筝开始被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
新知讲解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新知讲解
了解到了风筝的来历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放风筝的相关经历,或者自己所熟知的风筝的知识。
新知讲解
最适合放风筝的季节是春夏季,因为这段时间风力较大。
我知道最重的风筝是在2014年武汉风筝节的邀请赛上,一个500多斤重、300多米长、1500平方米的章鱼风筝。
新知讲解
风筝之最
1.最重的风筝:2014年武汉风筝节的邀请赛上,曾出现过一个500多斤重、300多米长、1500平方米的章鱼风筝。
新知讲解
2.最长的风筝:目前,世界吉尼斯纪录承认最长的风筝是2500个小风筝组成的中国龙风筝,长5000米,由山东潍的风筝爱好者制作。
3.同时放飞风筝人数最多: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新知讲解
02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了解了这么多的有关的风筝的知识,那接下来,我们在聆听一下歌曲,说说这首《放风筝》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新知讲解
这首歌曲调悠扬,有南方民歌的秀丽委婉。
从歌曲中可以听出人们愉快喜悦的心情。
新知讲解
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流传在河北南皮一带的民歌,表现了春季放风筝的民俗,属小调歌曲。歌曲使用了江南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表现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
新知讲解
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
“南歌北唱”就是将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优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当地民俗。
新知讲解
歌曲中也运用到了装饰音、拖腔、衬腔等演唱手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装饰音:是一种用于装饰旋律的临时音符,或者是带有特殊标记的音符,表示该音符应该以装饰的方式演奏。装饰音通常用于丰富曲调、增加色彩和特色,使乐曲更加有表现力。
2.拖腔:拖腔用于表现情绪,通常是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通过延长某些字音的尾音或者加上衬字或衬词来实现。
3.衬腔:是由衬词构成的唱腔,衬词即“语气词”,常用的有:啊、哎、吧、哪、噢、啦、呣、啰、咪、咿、呀、嘿、嗬、哟、呵、唉、咳、喂哈、咧、咚、嗯。
新知讲解
歌曲中也有多处下滑音、倚音的演唱,同学们先观看下面的视频,然后在练习演唱。
新知讲解
同学们在歌谱上支出倚音、下滑音的音符。
新知讲解
歌曲为七声宫调式,全曲节奏平稳,旋律流畅,委婉细腻,装饰音、腔、衬腔较多,在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同学们根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在歌谱上找出衬词,然后着重的学习一下,以上三种唱腔的方式。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跟随节奏,一起演唱一遍歌曲,并说说歌曲的情绪和河北民歌的旋律特点。
新知讲解
歌曲表现人们愉快喜悦的心情,嬉笑欢娱间带着娇嫩柔婉的气质,简练纯朴中又有细致曲折的表现。
词里多有对风筝样式的描述和赞美,曲中描绘风筝随风荡漾的衬腔,十分传神。各地流传的曲调不尽相同,以用“剪花”调配唱的较为多见。
新知讲解
“剪散花”调是个历史较久的民间曲调,清乾隆年间已十分流行。为三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第一、二乐句是一对上、下句,第二乐句唱两句词,第三乐句前半句是衬腔,后半句是前面音调的重复。
“剪散花”
新知讲解
03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在学习完课内的音乐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怎么制作一个风筝。同志们可以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一边感受民俗,一边感受歌词。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版的“风筝”吧!可以尽情加入自己的设计,看看谁做的风筝最新颖美观。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与放风筝有关的民间小调。
课堂小结
04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放风筝》是一首,流传于河北的“南歌北唱”的经典歌曲之一,我们不仅从歌曲中感受到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感受到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同时也认识到了风筝的来历,以及它的制作,和其他的相关知识。不仅拓展了我们的音乐知识生活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感受歌曲魅力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样式,我们也通过歌曲感受了北方人民的美好生活。
板书设计
《放风筝》 拍子 2/4拍
情绪 愉悦的
作业布置
学会对歌曲《放风筝》进行赏析,学会自己动手制作风筝。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艺版《放风筝》教学设计
课题 《放风筝》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流传在河北南皮一带的民歌,表现了春季放风筝的民俗,属小调歌曲。歌曲使用了江南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表现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了风筝的来历,以及它的制作,和其他的相关知识。不仅拓展了我们的音乐知识生活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放风筝》,了解不同地域对歌曲的演唱方式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明白地域对歌曲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艺术表现: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了解风筝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理解和学习。创意实践:用听、唱、练习、小组大比拼、课后作业等探究性和创造性活动,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放风筝》的音乐风格,掌握歌曲中装饰音、衬音和倚音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重点 学会听赏《放风筝》,理解风筝的来历及相关知识
难点 学会自己动手制作风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听歌曲,猜歌名 春天里,除了小鸟在天空自由的翱翔,还有一种东西也在天空翱翔的很欢唱。老师先不告诉大家,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完整的听上一遍歌曲,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听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由此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同学们,写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看得出来,你们一定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这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学们的答案中——叫《放风筝》。放风筝的来历放风筝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由墨家的机关术发展而来。墨子曾用木头制作了一只木鸟,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风筝的材质。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风筝开始以纸为材料,被称为“纸鸢”。南北朝时期,风筝开始被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到了隋唐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了解到了风筝的来历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放风筝的相关经历,或者自己所熟知的风筝的知识。最适合放风筝的季节是春夏季,因为这段时间风力较大。我知道最重的风筝是在2014年武汉风筝节的邀请赛上,一个500多斤重、300多米长、1500平方米的章鱼风筝。风筝之最1.最重的风筝:2014年武汉风筝节的邀请赛上,曾出现过一个500多斤重、300多米长、1500平方米的章鱼风筝。2.最长的风筝:目前,吉尼斯世界纪录承认最长的风筝是2500个小风筝组成的中国龙风筝,长5000米,由山东潍的风筝爱好者制作。3.同时放飞风筝人数最多: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解了这么多的有关的风筝的知识,那接下来,我们在聆听一下歌曲,说说这首《放风筝》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这首歌曲调悠扬,有南方民歌的秀丽委婉。从歌曲中可以听出人们愉快喜悦的心情。歌曲介绍这是一首流传在河北南皮一带的民歌,表现了春季放风筝的民俗,属小调歌曲。歌曲使用了江南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表现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南歌北唱”就是将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优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当地民俗。歌曲中也运用到了装饰音、拖腔、衬腔等演唱手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装饰音:是一种用于装饰旋律的临时音符,或者是带有特殊标记的音符,表示该音符应该以装饰的方式演奏。装饰音通常用于丰富曲调、增加色彩和特色,使乐曲更加有表现力。2.拖腔:拖腔用于表现情绪,通常是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通过延长某些字音的尾音或者加上衬字或衬词来实现。3.衬腔:是由衬词构成的唱腔,衬词即“语气词”,常用的有:啊、哎、吧、哪、噢、啦、呣、啰、咪、咿、呀、嘿、嗬、哟、呵、唉、咳、喂哈、咧、咚、嗯。歌曲中也有多处下滑音、倚音的演唱,同学们先观看下面的视频,然后在练习演唱。歌曲为七声宫调式,全曲节奏平稳,旋律流畅,委婉细腻,装饰音、腔、衬腔较多,在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同学们根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在歌谱上找出衬词,然后着重的学习一下,以上三种唱腔的方式。请同学们跟随节奏,一起演唱一遍歌曲,并说说歌曲的情绪和河北民歌的旋律特点。歌曲表现人们愉快喜悦的心情,嬉笑欢娱间带着娇嫩柔婉的气质,简练纯朴中又有细致曲折的表现。词里多有对风筝样式的描述和赞美,曲中描绘风筝随风荡漾的衬腔,十分传神。各地流传的曲调不尽相同,以用“剪花”调配唱的较为多见。“剪散花”“剪散花”调是个历史较久的民间曲调,清乾隆年间已十分流行。为三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第一、二乐句是一对上、下句,第二乐句唱两句词,第三乐句前半句是衬腔,后半句是前面音调的重复。拓展延伸在学习完课内的音乐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怎么制作一个风筝。同志们可以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一边感受民俗,一边感受歌词。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与放风筝有关的民间小调。作业布置学会对歌曲《放风筝》进行赏析,学会自己动手制作风筝。 学生了解风筝的来历学生了解风筝之最学生了解歌曲制作背景,铺垫后续学习学生了解装饰音、拖腔、衬腔的相关知识学生掌握该歌曲的音乐主题和基本旋律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制作风筝 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铺垫拓展延伸学生知识,增加学生知识技能增加学生知识技能拓展延伸学生知识技能音乐主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运用到实践中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版的“风筝”吧!可以尽情加入自己的设计,看看谁做的风筝最新颖美观。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放风筝》是一首,流传于河北的“南歌北唱”的经典歌曲之一,我们不仅从歌曲中感受到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感受到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同时也认识到了风筝的来历,以及它的制作,和其他的相关知识。不仅拓展了我们的音乐知识生活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感受歌曲魅力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各种各样的风筝样式,我们也通过歌曲感受了北方人民的美好生活。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知识
板书 《放风筝》 拍子 2/4拍情绪 愉悦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