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1 运动系统的组成 ☆☆☆
考点2 运动系统的实现 ☆☆
考点3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
考点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或是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或骨骼肌和骨骼两部分)。蚯蚓运动缓慢,因只有肌肉,没有骨骼。
3、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五部分组成。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又可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4、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5、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至少两块)。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7、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考点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
◇典例1:(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构成
C.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每组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变式训练
1. (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 (2022·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屈肘动作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肱二头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肘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骨的位置改变依靠骨骼肌的牵拉
3. (2022·吉林长春·统考二模)刘畊宏毽子操是继云办公、云上课之后兴起的又一全民云活动。关于健身动作的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②是关节软骨,能使关节灵活
B.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以免肌肉拉伤
C.屈肘时,乙图中的①舒张,②收缩
D.健身过程中呼吸和心跳的变化与大脑的调节有关
4.79.(2023·吉林·模拟预测)从图形、数据中提取各种“信息”,对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都相当重要。如图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1]是 ,[2]是肌腹。
(2)图中2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 。主要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腔和 组成。
(3)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3] 头肌处于 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1.运动完成不仅需要运动系统参加,还需要呼吸、消化、循环系统提供能量,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完成,体现了人体是统一整体。
2.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至少2组肌肉配合共同完成。
3.运动时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考点二:动物的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按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所有的动物都有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小鸟喂鱼是先天性行为,大山雀喝牛奶和黑猩猩摘取食物是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使动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二、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指的是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的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蜜蜂、白蚁、象、狒狒、猴、鹿等。(苍蝇没有社会行为)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狒狒,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3、狒狒群中等级排序,依据是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顺从,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蚂蚁-气味,蜜蜂-动作
6、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时,接受信息的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7、性外激素,蝶蛾类昆虫雌虫分泌,靠气味吸引雄虫。可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为引诱剂,干扰雌雄间通讯,从而诱杀农业害虫。
8、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考点二 动物的行为
◇典例2:(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二模)从获得途径来看,“老马识途”和“鹦鹉学舌”所属的行为是( )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变式训练
1. (2021·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3月至今,长期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名为“断鼻家族”的亚洲象群持续迁移。在迁移中,象群听从“首领”的指挥统一行动,这种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取食行为 D.社会行为
2.(2023·吉林白山·校联考一模)下列诗句中对动物的描述,体现了社会行为的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2.判断动物群体是否具备社会行为,要从社会行为特征判断,如是否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和信息交流,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分化,并不是聚集成群就是社会行为。
3.信息交流不仅存在于生物之间,也存在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体现了生物圈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三位一体,生物与环境为统一整体。
考点三: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1、《寂静的春天》一书,描写了杀虫剂对生态的破坏,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蜜蜂、松鼠等)。
3、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动态的平衡)
4、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6、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7、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可以食用,提供肉、蛋、奶等动物蛋白;2)作为中药材;3)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4)供人们观赏等。
8、生物反应器:科学家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腺生物反应器: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属于转基因生物技术。
9、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成本低、设备简单),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效率高)和环境污染,产品作用效果显著。
10、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仿生例子: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荧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人造地球卫星控温系统与模拟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蛙泳不是仿生)。
■考点三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典例1:【2023湖南怀化真题】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什么作用(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物质循环
C. 维持碳——氧平衡 D. 帮助植物传粉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岳阳真题】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列动物行为能帮助植物繁衍后代的是( )
A. 飞蛾扑火 B. 蜜蜂采蜜 C. 蜻蜓点水 D. 蜘蛛结网
2. 【2023山东临沂真题】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 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1. (2023·吉林松原·统考模拟预测)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飞行、游泳 B.奔跑、蠕动 C.跳跃、爬行 D.行走、跳跃
2. 【2023湖北宜昌真题】玩手机时间太长,手指关节频繁活动,会导致患狭窄性腱鞘炎。具有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功能的是图中哪一结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3. (2023·吉林白城·统考二模)下列关于运动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运动就能正常完成
B.运动系统由骨、肌肉和关节组成
C.关节囊和韧带使得关节更加牢固
D.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 (2023·吉林延边·统考一模)小军同学做事情找不到头绪时,就会出现无意识的挠头动作,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收缩 D.收缩,舒张
5. (2021·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黑猩猩钓取白蚁
C.菜青虫取食白菜 D.大山雀偷喝牛奶
6. 【2023山东临沂真题】人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7. (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二模)如图是白蚁群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
B.②表示蚁后,虽然体型大但运动灵活
C.③表示雄蚁,承担觅食、筑巢、饲喂等大部分工作
D.④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8. (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
9. 【2023四川凉山真题】在2023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中国队斩获三金。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 如图中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 躲避对方攻击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10. (2023·吉林·统考二模)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一只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配
C.美国红雀喂鱼
D.蚂蚁找到食物后,会在附近留下气味
11. 【2023四川内江真题】打太极拳是人们喜爱的种健身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打太极拳需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参与
B.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太极动作
C. 除运动系统外,太极动作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参与
D. 打太极拳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练习逐渐学会的,属于学习行为
12. (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如图是我国选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奋力拼搏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冰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完成
B.比赛时选手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促使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C.选手在比赛中动作协调准确,主要受脑干调节
D.滑冰属于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13.(2023·吉林四平·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是与人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一是人体关节及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 和[3] 中的滑液。
(2)图二中,屈肘动作的产生过程是当[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 ] 活动。
(3)图三中,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由两端的 和中间的 两部分组成。
14.(2023·吉林·统考二模)为帮助有冠心病的爷爷康复,小红常常在休息日给爷爷做营养餐,陪爷爷散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和爷爷经常在小区花园中散步,这里空气非常清新,这是因为植物进行 作用释放出氧气。
(2)小红搀扶爷爷时,手臂上肱二头肌的状态为 (填“收缩”或“舒张”)。
(3)爷爷冠心病需要静脉注射某种药物进行治疗,输液时需要将针刺入部位的 (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便于注射。
(4)冠心病患者要经常注意控制血脂(食用富含脂肪或胆固醇高的食物会引起高血脂),参考下表中各种食物营养物质的含量,小红在给爷爷做营养餐选择食物时,应尽量不选择 (填字母)类食物;爷爷还患有夜盲症,应经常给爷爷吃 (填字母)类食物。
食物(100g) 糖类(g) 脂肪(g) 蛋白质(g) 维生素A(mg) 维生素C(mg) 维生素D(mg)
A 88.0 0.1 2.5 0 1 0
B 8.8 9.5 65 7 10 14
C 48.2 7 38 40 12 0
D 18 2 6 3 220 0
E 0.4 90 6 4 7 40
(5)小红很关注爷爷的健康状况,他了解到爷爷为A型血,若爷爷需要输血,可接受的血型有 。
15. 【2023广东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单民族的精神命脉。赛龙舟(如图甲)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人民将众的喜爱。
请回答:
(1)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______和骨骼肌的参与。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______(填名称)收缩、结构b______(填名称)舒张。
(2)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肌和______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______。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______(填序号),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______。
(3)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______调节和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______上形成物像,人们在欢乐的赛龙舟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力量。
16. 【2023湖北随州真题】跳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它能锻炼全身肌肉和多种内脏器官,能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预防多种疾病,被誉为 “最完美的健康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跳绳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______行为。
(2)经常进行跳绳运动能增强神经系统中______(填图中字母)的功能,从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3)完成跳绳动作,需要骨、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4)跳绳是许多地区中考体育考查项目之一,在跳绳测试过程中,同学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对______(填气体)的需求量加大,此时外界气体与______(填器官名称)内气体的交换加强,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5)完成跳绳测试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分解______释放的。激烈的跳绳测试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______中的汗腺会分泌汗液,通过汗液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以调节体温。
(6)要准确、快速地完成花式跳绳动作,需要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统一协调,该过程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调节的影响。
1.在关节的基本结构中,能减少关节面之间摩擦的滑液存在于( )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软骨
2.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既牢固又灵活,下图中增加关节牢固性的结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他们之所以能做出高难度动作,与人体关节的结构密切相关。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属于不活动的连结 B.结构②是骨骼肌
C.结构③和⑤合称为关节面 D.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4.下列动物的行为需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 蜜蜂传粉 B. 乌贼喷墨 C. 飞蛾扑火 D. 蚂蚁搬家
5.冰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下图是冰球运动员击球图,从运动系统组成分析,运动员击球时动力来自( )
A.骨骼肌 B.骨 C.关节 D.韧带
6.下图展现的是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右臂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B. 一块骨骼肌应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 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 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7.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小猴骑车 C.蜻蜓点水 D.孔雀开屏
8.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树枝钓取白蚁
B.马戏团里的小狗经过训练学会了钻火圈
C.刚出生的小袋鼠,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育儿袋中吃奶
D.小鼠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通过“迷宫”吃到食物
9.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 一块骨骼肌就可以独立完成某种动作
D.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1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 参与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促进植物生长
11.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12.说到“排球”,人们会不由自主想到“中国女排”。“中国女排”是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队伍,是一个广为传颂、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一个鼓舞人心、坚守延续的精神符号。中国女排运动员靠精湛的技术,在运动赛场上顽强拼搏和巧妙配合,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
(1)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是由肌腱和 ______组成。女排运动员在比赛时,骨骼肌会牵动骨绕 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当女排运动员伸出手用力扣球瞬间,此时肱二头肌 ______(填“舒张”或“收缩“),肱三头肌 ______(填“舒张”或“收缩”)。
(3)女排运动员在比赛时,各种动作的完成,除了依靠运动系统外,还需要 ______系统的调节。
备考指南
知识清单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1 运动系统的组成 ☆☆☆
考点2 运动系统的实现 ☆☆
考点3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
考点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或是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或骨骼肌和骨骼两部分)。蚯蚓运动缓慢,因只有肌肉,没有骨骼。
3、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五部分组成。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又可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4、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5、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至少两块)。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7、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考点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
◇典例1:(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构成
C.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每组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答案】C
【解析】A.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错误。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关节头、关节窝称为关节面,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正确。
D.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D错误。
故选C。
◆变式训练
1. (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可见,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④]关节,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2022·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屈肘动作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肱二头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肘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骨的位置改变依靠骨骼肌的牵拉
【答案】A
【解析】A.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肱二头肌等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A错误。
B.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肘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配合,D正确。
故选A。
3. (2022·吉林长春·统考二模)刘畊宏毽子操是继云办公、云上课之后兴起的又一全民云活动。关于健身动作的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②是关节软骨,能使关节灵活
B.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以免肌肉拉伤
C.屈肘时,乙图中的①舒张,②收缩
D.健身过程中呼吸和心跳的变化与大脑的调节有关
【答案】B
【解析】A.甲图中的②是关节囊,可以使相邻两骨牢固的连接起来,A错误。
B.训练前热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关节的运动范围和灵活性,帮助肌肉充血,提升体温,促进肌肉收缩和放松,以及最重要的,那便是防止运动损伤,降低训练时受伤的风险,B正确。
C.屈肘运动时,乙图中的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C错误。
D.人的呼吸和心跳的相关神经中枢,在脑干中,D错误。
故选B。
4.79.(2023·吉林·模拟预测)从图形、数据中提取各种“信息”,对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都相当重要。如图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1]是 ,[2]是肌腹。
(2)图中2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 。主要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腔和 组成。
(3)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3] 头肌处于 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答案】(1)肌腱
(2) 关节 关节窝
(3) 肱三 收缩 神经
【解析】(1)骨骼肌包括1肌腱和2肌腹两部分,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是白色的肌腱。
(2)骨骼肌一般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又分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与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协调配合来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3肱三头肌收缩。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运动完成不仅需要运动系统参加,还需要呼吸、消化、循环系统提供能量,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完成,体现了人体是统一整体。
2.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至少2组肌肉配合共同完成。
3.运动时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考点二:动物的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按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所有的动物都有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小鸟喂鱼是先天性行为,大山雀喝牛奶和黑猩猩摘取食物是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使动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二、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指的是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的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蜜蜂、白蚁、象、狒狒、猴、鹿等。(苍蝇没有社会行为)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狒狒,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3、狒狒群中等级排序,依据是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顺从,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蚂蚁-气味,蜜蜂-动作
6、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时,接受信息的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7、性外激素,蝶蛾类昆虫雌虫分泌,靠气味吸引雄虫。可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为引诱剂,干扰雌雄间通讯,从而诱杀农业害虫。
8、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考点二 动物的行为
◇典例2:(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二模)从获得途径来看,“老马识途”和“鹦鹉学舌”所属的行为是( )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答案】A
【解析】“鹦鹉学舌”和“老马识途”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变式训练
1. (2021·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3月至今,长期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名为“断鼻家族”的亚洲象群持续迁移。在迁移中,象群听从“首领”的指挥统一行动,这种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取食行为 D.社会行为
【答案】D
【解析】A.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A不符合题意。
B.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B不符合题意。
C.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C不符合题意。
D.亚洲象群在迁移中,象群听从“首领”的指挥统一行动,说明群体受首领的指挥,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3·吉林白山·校联考一模)下列诗句中对动物的描述,体现了社会行为的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案】B
【解析】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鸟类的繁殖行为,没有组织和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A错误。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大雁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属于社会行为,B正确。
CD.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不能称为社会行为,CD错误。
故选B。
1.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2.判断动物群体是否具备社会行为,要从社会行为特征判断,如是否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和信息交流,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分化,并不是聚集成群就是社会行为。
3.信息交流不仅存在于生物之间,也存在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体现了生物圈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三位一体,生物与环境为统一整体。
考点三: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1、《寂静的春天》一书,描写了杀虫剂对生态的破坏,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蜜蜂、松鼠等)。
3、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动态的平衡)
4、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6、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7、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可以食用,提供肉、蛋、奶等动物蛋白;2)作为中药材;3)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4)供人们观赏等。
8、生物反应器:科学家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腺生物反应器: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属于转基因生物技术。
9、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成本低、设备简单),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效率高)和环境污染,产品作用效果显著。
10、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仿生例子: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荧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人造地球卫星控温系统与模拟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蛙泳不是仿生)。
■考点三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典例1:【2023湖南怀化真题】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什么作用(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物质循环
C. 维持碳——氧平衡 D. 帮助植物传粉
【答案】B
【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故B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岳阳真题】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列动物行为能帮助植物繁衍后代的是( )
A. 飞蛾扑火 B. 蜜蜂采蜜 C. 蜻蜓点水 D. 蜘蛛结网
【答案】B
【解析】A.飞蛾扑火体现了动物的向光性,A不符合题意。
B.蜜蜂采蜜的过程会在不同的花朵上停留,可以实现传粉,实现植物的繁殖,B符合题意。
C.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实现了动物的繁殖,C不符合题意。
D.蜘蛛结网是蜘蛛的主要捕食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3山东临沂真题】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 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答案】A
【解析】A.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物质的循环,A符合题意。
B.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传播种子,C不符合题意。
D.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雄蕊的花粉会粘黏在鸟的身体上,当它飞到另一朵花采蜜时,又会将划分粘黏在雌蕊的柱头上,完成传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 (2023·吉林松原·统考模拟预测)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飞行、游泳 B.奔跑、蠕动 C.跳跃、爬行 D.行走、跳跃
【答案】A
【解析】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爬行。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这种运动方式称为奔跑。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行走。动物还能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跳跃。鹰属于鸟类,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类的运动方式是游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2023湖北宜昌真题】玩手机时间太长,手指关节频繁活动,会导致患狭窄性腱鞘炎。具有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功能的是图中哪一结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答案】D
【解析】⑤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③关节腔内还有滑液,②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故选D。
3. (2023·吉林白城·统考二模)下列关于运动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运动就能正常完成
B.运动系统由骨、肌肉和关节组成
C.关节囊和韧带使得关节更加牢固
D.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答案】A
【解析】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错误。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B正确。
C.关节囊和韧带使得关节更加牢固,C正确。
D.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D正确。
故选A。
4. (2023·吉林延边·统考一模)小军同学做事情找不到头绪时,就会出现无意识的挠头动作,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收缩 D.收缩,舒张
【答案】D
【解析】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挠头动作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选D。
5. (2021·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黑猩猩钓取白蚁
C.菜青虫取食白菜 D.大山雀偷喝牛奶
【答案】C
【解析】蚯蚓走迷宫、黑猩猩钓取白蚁、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菜青虫取食白菜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故选C。
6. 【2023山东临沂真题】人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划龙舟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C正确。
7. (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二模)如图是白蚁群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
B.②表示蚁后,虽然体型大但运动灵活
C.③表示雄蚁,承担觅食、筑巢、饲喂等大部分工作
D.④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答案】D
【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白蚁的群体中,①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④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②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③蚁王与蚁后交尾。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 (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
【答案】A
【解析】母鸡孵卵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A正确。
故选A。
9. 【2023四川凉山真题】在2023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中国队斩获三金。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打拳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 如图中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
C. 躲避对方攻击时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D
【解析】A.打拳的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正确。
B.图示表示屈肘动作,屈肘时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B正确。
C.躲避对方攻击属于复杂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
D.听到哨声后作出拳动作,是人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理论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它是后天形成的,可见听到哨声后作出出拳动作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D。
10. (2023·吉林·统考二模)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一只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配
C.美国红雀喂鱼
D.蚂蚁找到食物后,会在附近留下气味
【答案】C
【解析】A.黑长尾猴通过叫声告诫同伴有危险,这属于利用声音进行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
B.蝶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是用来吸引异性交配产卵的,这属于利用气味进行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C.美国红雀喂鱼仅仅是红雀的繁殖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C符合题意。
D.蚂蚁利用气味告知同伴,食物所在的地点及路径,故属于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2023四川内江真题】打太极拳是人们喜爱的种健身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打太极拳需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参与
B.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太极动作
C. 除运动系统外,太极动作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参与
D. 打太极拳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练习逐渐学会的,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A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打太极拳需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参与,而关节仅是骨连接的一种类型,A错误。
B.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可见,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太极动作,B正确。
C.太极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正确。
D.打太极拳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练习逐渐学会的,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
故选A。
12. (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如图是我国选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奋力拼搏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冰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完成
B.比赛时选手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促使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C.选手在比赛中动作协调准确,主要受脑干调节
D.滑冰属于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动物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A错误。
B.比赛时选手大脑皮层兴奋,促进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促使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B正确。
C. 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因此选手在比赛中动作协调准确,主要受小脑调节,C错误。
D. 学习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D错误。
故选B。
13. 80.(2023·吉林四平·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是与人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一是人体关节及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 和[3] 中的滑液。
(2)图二中,屈肘动作的产生过程是当[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 ] 活动。
(3)图三中,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由两端的 和中间的 两部分组成。
【答案】(1) 关节软骨 关节腔
(2) 6肱二头肌 9关节
(3) 肌腱 肌腹
【解析】(1)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在关节腔内,减少骨与骨之间的关系,所以图一是人体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④关节软骨和③关节腔中的滑液。
(2)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图二中,屈肘动作的产生过程是当6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关节活动。
(3)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位于两端,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肌腹位于中间,由肌细胞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14.(2023·吉林·统考二模)为帮助有冠心病的爷爷康复,小红常常在休息日给爷爷做营养餐,陪爷爷散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和爷爷经常在小区花园中散步,这里空气非常清新,这是因为植物进行 作用释放出氧气。
(2)小红搀扶爷爷时,手臂上肱二头肌的状态为 (填“收缩”或“舒张”)。
(3)爷爷冠心病需要静脉注射某种药物进行治疗,输液时需要将针刺入部位的 (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便于注射。
(4)冠心病患者要经常注意控制血脂(食用富含脂肪或胆固醇高的食物会引起高血脂),参考下表中各种食物营养物质的含量,小红在给爷爷做营养餐选择食物时,应尽量不选择 (填字母)类食物;爷爷还患有夜盲症,应经常给爷爷吃 (填字母)类食物。
食物(100g) 糖类(g) 脂肪(g) 蛋白质(g) 维生素A(mg) 维生素C(mg) 维生素D(mg)
A 88.0 0.1 2.5 0 1 0
B 8.8 9.5 65 7 10 14
C 48.2 7 38 40 12 0
D 18 2 6 3 220 0
E 0.4 90 6 4 7 40
(5)小红很关注爷爷的健康状况,他了解到爷爷为A型血,若爷爷需要输血,可接受的血型有 。
【答案】(1)光合
(2)收缩
(3)近心端
(4) E C
(5)A型和O型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所用小红和爷爷经常在小区花园中散步,这里空气非常清新,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2)小红搀扶爷爷时,手臂为屈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是舒张。
(3)静脉血管属于从身体各处流回心脏的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在医院输液或抽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因此输液时需要将针刺入部位的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便于注射。
(4)冠心病患者要经常注意控制血脂(食用富含脂肪或胆固醇高的食物会引起高血脂),因此小红在给爷爷做营养餐选择食物时,应尽量不选择E类含脂肪较多的食物;爷爷还患有夜盲症,说明可能缺乏维生素A,应经常给爷爷吃C类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
(5)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爷爷为A型血,若爷爷需要输血,可接受的血型有A型和O型。
15. 【2023广东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单民族的精神命脉。赛龙舟(如图甲)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人民将众的喜爱。
请回答:
(1)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______和骨骼肌的参与。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______(填名称)收缩、结构b______(填名称)舒张。
(2)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肌和______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______。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______(填序号),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______。
(3)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______调节和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______上形成物像,人们在欢乐的赛龙舟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力量。
【答案】(1) ①. 骨连结 ②. 肱二头肌 ③. 肱三头肌
(2) ①. 膈 ②. 减少 ③. ④ ④. 主动脉
(3) ①. 神经 ②. 激素 ③. 视网膜
【解析】(1)人是哺乳动物。结合分析可知,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的参与。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肱二头肌收缩、结构b肱三头肌舒张。
(2)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可见,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少。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可见,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④,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可见,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可见,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16. 【2023湖北随州真题】跳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它能锻炼全身肌肉和多种内脏器官,能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预防多种疾病,被誉为 “最完美的健康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跳绳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______行为。
(2)经常进行跳绳运动能增强神经系统中______(填图中字母)的功能,从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3)完成跳绳动作,需要骨、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4)跳绳是许多地区中考体育考查项目之一,在跳绳测试过程中,同学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对______(填气体)的需求量加大,此时外界气体与______(填器官名称)内气体的交换加强,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5)完成跳绳测试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分解______释放的。激烈的跳绳测试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______中的汗腺会分泌汗液,通过汗液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以调节体温。
(6)要准确、快速地完成花式跳绳动作,需要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统一协调,该过程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调节的影响。
【答案】(1)学习 (2)b (3)B (4)氧气;肺 (5)有机物;皮肤 (6)激素
【解析】(1)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叫先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叫学习行为。因此跳绳是学习行为。
(2)a是大脑,b是小脑,c是脑干。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因此经常进行跳绳运动能增强神经系统中b小脑的功能。
(3)每一块骨骼肌都由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肌腱两部分组成。每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运动时和安静时相比,呼吸频率会加快和呼吸深度会变深,主要原因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体育锻炼需要大量的氧气,而人体中血红蛋白中运输的氧气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所以人要加快呼吸而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此时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的交换加强。
(5)完成跳绳测试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释放出的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激烈的跳绳测试后,皮肤中的汗腺会分泌汗液(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汗液蒸发带走部分热量,以调节体温。
(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激素调节要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进行。
1.在关节的基本结构中,能减少关节面之间摩擦的滑液存在于( )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软骨
【答案】C
【解析】A.关节面指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A不符合题意。
B.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B不符合题意。
C.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C符合题意。
D.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既牢固又灵活,下图中增加关节牢固性的结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②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
使关节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③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④一层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振荡,以及关节腔内的滑液,可以减少摩擦。
故选B。
3.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他们之所以能做出高难度动作,与人体关节的结构密切相关。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属于不活动的连结 B.结构②是骨骼肌
C.结构③和⑤合称为关节面 D.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答案】D
【解析】A.骨连接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关节属于活动的连结,A错误。
B.结构②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B错误。
C.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C错误。
D.脱臼是指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滑脱出来,D正确。
故选D。
4.下列动物的行为需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 蜜蜂传粉 B. 乌贼喷墨 C. 飞蛾扑火 D. 蚂蚁搬家
【答案】D
【解析】A.蜜蜂传粉是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帮助植物传粉,不需要群体中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
B.乌贼喷墨也就是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不需要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
C.飞蛾扑火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具有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
D.在蚂蚁搬家过程中,工蚁会与其它蚂蚁碰撞触角来进行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
故选D。
5.冰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下图是冰球运动员击球图,从运动系统组成分析,运动员击球时动力来自( )
A.骨骼肌 B.骨 C.关节 D.韧带
【答案】A
【解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故选A。
6.下图展现的是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右臂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B. 一块骨骼肌应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 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 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答案】A
【解析】A.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中右臂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
B.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正确。
C.运动员的精准判断、快速奔跑等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在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因此,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使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
故选A。
7.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小猴骑车 C.蜻蜓点水 D.孔雀开屏
【答案】B
【解析】蜜蜂采蜜、 蜻蜓点水、 孔雀开屏是动物一出生就具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小猴骑车,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故选B。
8.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树枝钓取白蚁
B.马戏团里的小狗经过训练学会了钻火圈
C.刚出生的小袋鼠,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育儿袋中吃奶
D.小鼠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通过“迷宫”吃到食物
【答案】C
【解析】A.小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树枝钓取白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马戏团里的小狗经过训练学会了钻火圈,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刚出生的小袋鼠,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育儿袋中吃奶,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
D.小鼠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通过“迷宫”吃到食物,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 一块骨骼肌就可以独立完成某种动作
D.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答案】D
【解析】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主要是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运动,A错误。
B.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错误。
C.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D。
1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 参与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促进植物生长
【答案】C
【解析】A.动物不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植物才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A不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由此可知,题中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粉,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促进植物生长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传播种子
【答案】A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这体现了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
故选A。
12.说到“排球”,人们会不由自主想到“中国女排”。“中国女排”是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队伍,是一个广为传颂、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一个鼓舞人心、坚守延续的精神符号。中国女排运动员靠精湛的技术,在运动赛场上顽强拼搏和巧妙配合,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
(1)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是由肌腱和 ______组成。女排运动员在比赛时,骨骼肌会牵动骨绕 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当女排运动员伸出手用力扣球瞬间,此时肱二头肌 ______(填“舒张”或“收缩“),肱三头肌 ______(填“舒张”或“收缩”)。
(3)女排运动员在比赛时,各种动作的完成,除了依靠运动系统外,还需要 ______系统的调节。
【答案】(1)肌腹;关节。
(2)收缩;收缩。
(3)神经系统。
【解析】解:(1)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2)当女排运动员伸出手用力扣球瞬间,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因此感觉比较累。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备考指南
知识清单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