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导入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什么?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一五计划成就有哪些?
4、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它有社么意义?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我国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过渡时期的含义: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
“过渡时期”的任务是什么
一化三改造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化(提高生产力)
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一化是主体(最终目标是发展生产力)
三改造是两翼(调整生产关系)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主要成就图片
2.基本任务:
1.指导思想:
过渡时期总路线 : “一化三改”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1949-1956年)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
3.建设成就:
1957年超额完成,取得巨大成就
“一五”计划: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国别
项目 中国
(1952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 195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1957年比1952年增长的%
钢(万吨)
135 535
原煤
(万吨) 6649 13000
粮食
(亿吨) 1.6 1.95
棉花
(万吨) 130 164
296 . 3%
95.5%
21.9%
26.2%
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已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国产汽车和国产飞机的投产更是填补了原先的空白。
四工厂
长春汽车制造厂
鞍山大型轧钢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三公路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二铁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二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玉门油矿
一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无缝钢管厂
武汉长江大桥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成就示意图
鹰厦铁路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
康藏公路
宝成铁路
1952年动工兴建鹰(潭)厦(门)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卡车
歼—5战斗机
宝成铁路大巴口桥
修筑康藏公路的战士们在悬崖上攀绳筑路
鞍山钢铁厂重新投产
第一批喷汽式飞机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第一只手表在天津做成
第一艘油轮和机车
二、“三大改造”
1、内容:
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
2、实质: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途径: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途径
变化
实质
结果
意义
走____ 道路
合作化
走____ 道路
合作化
土地、农具私有
集体所有
作坊、手工工具私有
集体所有
以加工订货为主向 __________过渡
公私合营
工厂、商店私有
国家所有
对生产资料 实行变革,使社会主义 ________在国民经济占绝对的优势地位。
私有制
公有制
年,完成了三大改造
1956
标志着 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过渡时期的结束)
社会主义
农业合作社
公 私 合 营
三大改造的完成
公私合营
时的场景
公私合营时的场景
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
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
三
大
改
造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
义工
商 业
合 作 社
赎买政策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1956年底
形式、政策
行业
实质:生产资料 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小结: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制定目的:为了适应……
2.制定经过:
3.时代意义:
过渡时期的特点 (1949、10—1956年底)
总特征:
具体特点:
经济结构
阶级结构
社会矛盾
政治制度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单一公有制
多种阶级成分
单一社会劳动者
阶级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人民政协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通过哪几个方面的努力,使新中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高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三大改造”
——变革生产关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健全政治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A 《共同纲领》
B 国民经济已恢复
C 过渡时期总路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C
3、下列表述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 精神的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B 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 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
A
4.小青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订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5、 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A
6、今年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周年
A.59 B.55 C.60 D.61
D
C
7.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A.1950---1955年 B.1951---1956年
C.1952---1956年 D.1953---1957年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