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健康人体的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尿液与原尿相比,没有的成分是( )
A.水 B.葡萄糖 C.血细胞 D.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人体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虑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余的水分、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故选项B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虑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150升,而每天排出尿液1.5升,原因是( )
A.肾小球对血浆的过滤作用
B.收集管对原尿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尿液作用
D.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尿的排出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原尿中99%的物质会被重吸收,最终原尿仅有1%左右会成为尿液即1.5升。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虑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
A.排出尿液 B.呼出二氧化碳
C.排出汗液 D.排出粪便
答案:D
知识点:排泄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
4、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 )
A.形成尿液 B.输送尿液
C.储存尿液 D.排出尿液
答案:A
知识点:肾
解析:解答: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同时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以及其他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钠离子、钾离子等,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肾脏的主要功能。
5、下列物质中,哪些物质不属于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 )
A.尿素 B.粪便
C.二氧化碳 D.水分
答案:B
知识点:排泄的途径、排泄的意义
解析:解答: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题要明确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
6、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 )
A.静脉血 B.动脉血
C.原尿 D.尿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如图所示:即肾小球里流动的液体是血液,肾小囊腔中的液体是原尿,从肾小管流出的液体是尿液。因此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
故选:D
分析: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内流动脉血。
7、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 )
A.入球血管是小动脉,出球血管是小静脉
B.入球血管是小静脉,出球血管是小动脉
C.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
D.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都是小静脉
答案:C
知识点:肾
解析:解答: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相连,血液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入肾静脉,可见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特别注意: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肾小球的组成.可通过以下示意图记忆:
8、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单位
答案:D
知识点:肾
解析:解答: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9、正常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尿液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ABD、水、无机盐、尿素都是尿液的成分,ABD正确;C、由于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蛋白质,C不正确。故选:C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10、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原因是 ( )
A.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B.大部分水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C.大部分水随粪便排出体外
D.大部分水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分析:本题考查尿的形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11、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 ( )
A.动物 B.植物
C.动物和植物 D.细菌和真菌
答案:D
知识点:人粪尿的处理
解析:解答: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地下设有沼气池.其原理都是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的目的.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的原理,据此答题.熟练掌握人粪尿无害化除理的三种方式,关键是了解其原理.
12、泌尿系统中能暂时储存尿液的结构是 (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尿的排出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可见C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察尿的形成和排出,掌握该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3、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主要是通过 ( )
A.呼气 B.出汗
C.排尿 D.排便
答案:C
知识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故选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排泄的三条途径,这部分内容是重点,需要熟练掌握。
14、若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0.16%,也会出现尿中含糖的现象。这说明 ( )
A.胰岛素分泌过少 B.肾小球发生病变,过滤作用过强
C.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D.肾小管发生病变并失去重吸收能力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尿的排出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0.1%左右,这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功能.若人体刚刚进食后,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但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升高,糖会随尿排出形成糖尿。若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问题时,也会出现糖尿。
题干中是正常人,因此不会出现胰岛素分泌过少、肾小球发生病变、肾小管发生病变并失去重吸收能力的情况。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尿的形成与排除。注意看清楚题干,题干中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达到或超过0.16%时,尿中出现有糖的现象”,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0.1%时,即使没有糖尿病,也会有糖尿出现。
15、若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导致 ( )
A.因体内废物不能排除而患尿毒症 B.患急性肠胃炎
C.患心肌炎 D.患急性支气管炎
答案:A
知识点:肾 排泄的意义
解析:双肾功能衰竭,人体不能排尿,就不能使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保持平衡,也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健康会受到危害。
分析:考查肾脏的功能和排尿的意义。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人体排出尿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二、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三、维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肾衰竭病人不能形成尿,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危及生命。
16、人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
A.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 B.肾小管对无机盐的吸收
C.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答案:C
知识点:排泄的意义
解析:解答:健康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故选C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排尿的意义,首先明确排尿是主要的排泄途径
17、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 ( )
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输尿管
答案:A
知识点:肾 尿的形成
解析: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肾小球。故选A。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1)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肾盂是所有肾单位的肾小管集合的部位,用来把所有形成的尿液集中起来 然后输送到输尿管。
18、原尿中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排出的尿液中却很少了,这是因为 ( )
A.肾小囊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D.肾小球的吸收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尿的排出
解析:答:原尿中的有益物质全部葡萄糖、大量水分、部分无机盐等有益物质被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回血液,故排出的尿液中有益物质却很少了.A:肾小囊滤过作用不能留住所有的有益物质,故导致原尿中有多种有益的物质.另外除了肾小囊内壁有滤过作用还有肾小球毛血管壁等起过滤作用,故不合题意.B:肾小管把原尿中的有益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的.故此选项正确.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能把有益的物质全部留血液,还需要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才能把原尿有益物质重吸收回血液,故不正确D:肾小球无吸收功能,故不正确故选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方面的知识。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但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分、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以把原尿中有益的成分重新吸收回血液,防止了体内有益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19、健康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的物质是 ( )
A.尿素 B.血细胞
C.无机盐 D.水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尿的排出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综上所述,一个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可能出现大分子的蛋白质,如果尿液中出现大分子的蛋白质应该是肾小球的滤过出现了问题,是由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的,可能患了肾小球炎.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了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但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分、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以把原尿中有益的成分重新吸收回血液,防止了体内有益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20、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 (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尿的排出
解析:解答: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除,要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
21、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D.氧、尿酸、尿素含量不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答案:C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脏之后,肾脏的组织细胞和血液(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流经肾脏之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另外,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只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不重吸收尿素、尿酸,这些物质由输尿管随尿液排出。
分析:本题实质考查了肾静脉和肾动脉中血液成分的差异,可联系尿的形成过程来解答此题。
二、非选择题
22、请你把下列器官与相应的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A.肾脏 a.排出尿液
B.输尿管 b.暂时储存尿液
C.膀胱 c.形成尿液
D.尿道 d.输送尿液
答案: A-c B-d C-b D-a
知识点:尿的形成 尿的排出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组成。
分析:本题考查肾的主要功能以及尿的形成与排除,属于基础题。
23、根据下表三种液体样本成分分析,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各来自哪些器官
样本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钠(%)
① 0 0 0.15 0.35
② 8 0.1 0.03 0.3
③ 微量 0.1 0.03 0.32
答案:样本①是尿液,来源于膀胱;样本②是血浆,来源于血管、样本③是原尿来源于肾小囊
知识点:尿的形成 尿的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根据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可以知道血浆中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原尿中没有蛋白质,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蛋白质、没有葡萄糖.样本②液体含有蛋白质8、葡萄糖0.1,因此是血浆;样本③中蛋白质微量0.03、有葡萄糖0.1,因此是原尿;样本①中没有蛋白质、没有葡萄糖,因此是尿液。因此,尿液来自膀胱、血浆来自血管、原尿来自肾小囊。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鸟的形成,关键点是理解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表格数据判断,①是尿液,②是血浆,③是原尿,因此尿液来自膀胱、血浆来自血管、原尿来自肾小囊。
23、下图是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由 (填序号)构成,其中的[ ] 是个血管球,与紧贴它的[ ] 内壁起过滤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的 不能通过,血浆中的其它物质经过滤形成原尿。
(2)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原因是[ ] 具有重吸收作用,能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 、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
答案:(1)③④⑤,③肾小球;④肾小囊;蛋白质;(2)⑤肾小管;葡萄糖
知识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
解析:解答:(1)在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外面紧贴着肾小囊,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1)③④⑤,③肾小球;④肾小囊;蛋白质;(2)⑤肾小管;葡萄糖
分析:此题考查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的关键是:学会识图以及明确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
24.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 — 1.6 2.0 0.0 — —
样本B 0.1 — 0.75 0.03 0.002 — —
样本C ++ 1.6 1.5 0.02 ++ ++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
答案:(1)B 葡萄糖 (2)A 机盐尿素 (3)C 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1)分析样品A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说明样品A是尿液,样品B中含有葡萄糖,不含蛋白质,应是原尿,样品C蛋白质有两个“+”号应是不正常尿液。(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正常尿液是样品A,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和尿素。(3)肾小球发生炎症病变是通透性增大,正常人不能透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也被过滤到肾小囊进而通过肾小管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样品C是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因为其中含有蛋白质和血细胞.故答案为:(1)B;葡萄糖(2)A;无机盐和尿素(3)C;蛋白质;血细胞
分析:解答题关键肾球滤作用与肾管重吸收作用滤作用量蛋白质血细胞留血液重吸收作用原尿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尿液存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
25.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但肾衰竭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无法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人工肾脏就是根据肾脏工作原理而制成的一种机器。
请你分析:进入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含 多,返回人体的血液 减少,在用过的透析液中 、 含量增多,半透膜相当于肾脏的 和 。
答案:到透析液中,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尿素、无机盐的含量.
故答案为:肾脏工作;尿素;尿素;尿素;无机盐;肾小球;肾小囊壁.
知识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肾衰竭就是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体内的废物特别是尿素等无机盐无法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肾脏工作原理,利用血液透析器,把人体血液内过多的尿素、无机盐过滤到透析液中,使返回人体的血液尿素和无机盐减少,当然,在用过的透析液中尿素和无机盐含量就会增多,人工肾脏的半透膜相当于肾脏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起过滤作用,让人体血液内过多的尿素、无机盐进入到透析液中,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尿素、无机盐的含量。故答案为:肾脏工作;尿素;尿素;尿素;无机盐;肾小球;肾小囊壁。
分析:本题联系实际,以肾衰竭为例解析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突破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透析器的工作原理与肾脏相同。
26.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每天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ml),结果如下表:
汗液 尿液 粪便 呼出气体
休息 100 1800 200 300
运动 2000 500 200 600
(1)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所散失的水分有什么不同?运动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有什么意义?尿液为什么减少了?
(3)运动时因呼出气体而散失的水量为什么增加了?
答案:(1)三(2)多;多喝水(3)多,加快,加深,升高
知识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解析:解答:(1)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2)人在运动时,通过汗液大量排出水分的同时,能带走人体内的热量,降低人体的温度,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才能完成,如人由休息状态变为运动状态时,汗腺活动旺盛,汗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呼吸加快,而尿液的形成减少。这都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3)运动时,呼出气体的失水量多,原因是呼吸的频率加快,呼吸的深度加深,体温也略有升高。故答案为:(1)三(或答出具体条数); (2)多多喝水; (3)多;加快;加深;升高;
分析:排泄是组织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只要熟练掌握了排泄的概念、途径及意义,结合题意,即可解答,解答此题还应该注意区分内外分泌腺和尿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