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 课时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弹力 课时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3 15:4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 弹力
作业目标 对应题号 答错题号 自我评价
知道弹性及弹力产生的原因 1、2、7、8、13 很棒□ 及格□ 加油□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5、6、11、12、14、15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3、4、9、10
【练基础】
必备知识1 弹性与弹力
1.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时,气球变扁,此时气球发生了 形变,同时手掌也会受到力的作用,手掌受力是由 (选填“气球”或“手掌”)发生形变引起的。
2.下列现象中,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
A.运动员举杠铃时对杠铃的力
B.手拉橡皮筋的力
C.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
D.运动员掷铅球时对铅球的力
必备知识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其读数是 N。
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B.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C.使用前应轻轻来回拉动几次
D.只能测竖直方向上的力
必备知识3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设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C.弹簧的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D.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A、B两根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进行实验,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N;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 N。
(2)当在两根橡皮筋上分别悬挂重为7 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
(3)根据图乙可知,用橡皮筋 (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4)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的力的最大值为
N。
【练能力】
关键能力1 弹力及产生的判断
7.(多选)下列各力中,属于弹力的是 ( )
A.磁体对钢珠的吸引力
B.弹簧对物体的拉力
C.汽车对公路的压力
D.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
8.(2023·石家庄期中) 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足球形变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C.木板形变是由木板产生的弹力造成的
D.木板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关键能力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
9.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现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10.如图所示,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
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3 N
D.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关键能力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探究
11.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学科中常见的一种测量工具,你对弹簧测力计了解吗
(1)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需要把指针 ;若为了避免指针与刻度板之间发生卡壳,还需要 。
(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被测量物体的重力是 。
(3)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是利用 (填选项字母)。
A.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12.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进行探究。下表是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 拉力/N 甲弹簧的 长度/cm 乙弹簧的 长度/cm
0 6.0 6.0
1 6.5 7.0
2 7.0 8.0
3 7.5 9.0
4 8.0 10.0
5 8.2 11.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均选填“A”或“B”)
【练素养】
1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B.支持力是弹力,压力不是弹力
C.弹簧在使用时没有一定限度,可以任意使用
D.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的原理制作的
14.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x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m;弹簧长度为6 cm时,受到的拉力为 N。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处不在的弹簧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旦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
(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 。
(2)胡克的结论是 。
(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 。
钩码重/N 0 0.5 1.0 2.0 2.5
弹簧长度/cm 4 5 6 7 8 9
(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 。(短文中实例除外)
参考答案
7.2 弹力
练基础
1.弹性 气球
【解析】当手放开时,气球会恢复原来形状,所以气球发生弹性形变,压扁的气球对手有弹力的作用,这个力是由气球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C 【解析】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是运动员手部肌肉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A错误;手拉橡皮筋的力是手部肌肉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B错误;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不属于弹力,故C正确;运动员掷铅球时对铅球的力属于弹力,故D错误。
3.力 0.2 4.4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指针在4 N以下两格处,则测力计的示数为4.4 N。
4.D
5.D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这个原理做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6.(1)0~10 0~15 (2)14 7 (3)A (4)22.5
练能力
7.BCD 【解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有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相互挤压且发生弹性形变。其中由生活经验可知磁体对钢珠的吸引力不需要接触也能产生,所以不是弹力。
8.B 【解析】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故A错误;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足球对木板的压力也作用在木板上,因此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故B正确;木板的形变是由足球产生的弹力造成的,故C错误;木板产生的弹力与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方向不同,故D错误。
9.零刻度线上 3.4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搞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 N。
10.D 【解析】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即可,不一定要竖直或水平放置,故A错误;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不在零刻度线的就要校零,故B错误;在弹簧测力计上,1 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 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指针在“4”后第3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 N,故C错误;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避免弹簧与外壳产生摩擦,故D正确。
11.(1)调到零刻度线处 把弹簧来回拉动几次
(2)0~5 N 2.6 N
(3)A
【解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把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若为了避免指针与刻度板之间发生卡壳,还需要把弹簧来回拉动几次;(2)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大可称量5 N的物体,所以其量程应记作0~5 N;从0~1 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为0.2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6 N,即物体的重力为2.6 N;(3)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来工作的,故A正确,B、C错误。
12.(1)①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②小 (2)A B
练素养
13.D
14.2 6 4
【解析】弹簧不受外力时,由图像可知,弹簧的长度为2 cm,此时的长度就是弹簧的原长,L0=2 cm;由图像可知,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长L=8 cm,则弹簧伸长量ΔL=L-L0=8 cm-2 cm=6 cm;由图像可知,弹簧长度为6 cm时,受到的拉力为4 N。
15.(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3)1.5
(4)弹簧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