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总结与针对训练
【知识构建】
【单元集训】
易错专训
易错点1 力的概念和力的相互作用性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以卵投石,尽天下之卵,不可毁也”,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C.力只能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2.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一下乙,其结果是 ( )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乙的推力作用
C.甲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3. 甲、乙两个班的学生正在拔河,两队相持了一段时间后,乙队艰难取胜。相持阶段甲队拉绳子的力为F1,乙队拉绳子的力为F2。若不计绳子的质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1>F2
B.F1C.F1=F2
D.无法判断
易错点2 弹力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B.支持力、压力、重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C.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受到的拉力与伸长一定成正比
5.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受到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
A.苹果受到的重力
B.苹果和测力计受到的总重力
C.苹果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苹果的拉力
易错点3 画力的示意图
6.请画出图中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7.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请画出小钢球向右摆动到最右端B点时所受的重力G和细线的拉力F。
8.物体A重为10 N,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8 N,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易错点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9. 某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断掉了一小段,如果将剩下的弹簧安装在原刻度盘上并调零以后继续使用,则测量值与原来的测量值相比 ( )
A.测量值偏大
B.测量值保持不变
C.测量值偏小
D.前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10.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盘面垂直
D.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增加一倍,它的长度增大一倍
难点突破
难点1 力的相互作用
11.爸爸和小煜掰手腕,爸爸获胜。掰手腕时,爸爸对小煜的力记为F1,小煜对爸爸的力记为F2,则 ( )
A.F1大于F2
B.F1先于F2产生
C.F1和F2大小相等
D.F2先于F1产生
12.某校开展了多样化的运动竞赛,部分竞赛项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篮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了手对篮球的推力
B.图乙,跑步时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图丙,运动员将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图丁,运动员将棒球投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难点2 物体的受力分析
13.图甲中,一根弹簧在水平面上自由放置,左端固定在O点,它此时的长度为10 cm,在图乙和图丙中,由于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它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则 ( )
A.在图乙中,弹簧没有产生弹力的作用
B.在图乙中,弹簧作用在手上的弹力水平向左
C.在图丙中,弹簧作用在手上的弹力水平向左
D.在图丙中,弹簧在水平方向上仅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14.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物体重为16 N,乙物体重为12 N,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当它们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
A.12 N B.4 N
C.16 N D.28 N
实践作业
制作弹簧测力计
活动内容 使用生活中常用的器材制作简易弹簧测力计,并进行简单的力的测量
活动建议 (一)实验器材: 一张硬纸板,一根弹簧,一个指针,一个吊环,一个挂钩,若干质量为50 g的钩码,一把刻度尺,一支笔 (二)制作步骤: ①将吊环、硬纸板、挂钩顺次连接在一起,并将弹簧上端固定在吊环上。 ②在弹簧末端粘上指针(指针在水平方向)。 ③悬挂弹簧,使其自然下垂,在指针所指的地方标上零刻度线。 ④仍然悬挂弹簧,在挂钩上挂两个钩码(m=0.1 kg),在指针处标上“1 N”;挂4个钩码(m=0.2 kg),在指针处标上“2 N”;依上所述,继续在硬纸板上标注。 制作过程可以参考标准弹簧测力计的内部构造,如图:
活动交流
参考答案
第七章 力 总结与针对训练
1.A
2.D 【解析】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那么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乙也会对甲有个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因此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
3.C
4.A 【解析】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故A正确;平时所说的支持力、压力的实质都是弹力,但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其实质不是弹力,故B错误;放在桌面的书本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故D错误。
5.C 【解析】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时,测力计内使弹簧伸长的力一定是弹簧受到的,即该力的受力物体一定为弹簧;苹果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故A错误;苹果和测力计受到的总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和测力计,故B错误;苹果对弹簧的拉力,施力物体是苹果,受力物体是弹簧,故C正确;弹簧对苹果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弹簧,受力物体是苹果,故D错误。
6.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点可以画在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
7.如图所示:
8.如图所示:
9.C 10.D 11.C 12.B 13.C 14.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