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藏戏》第一课时表格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藏戏》第一课时表格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3 21: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藏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藏戏》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二、学生分析: 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的雪域神奇特色。介于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藏戏的地域性,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布施、开山鼻祖”等词语。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更好地带入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藏戏的独特艺术魅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情景导入 1.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小学的xx老师,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学习课文4藏戏。课件1 2.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接下来,咱们就走进“戏曲百花园”去听一听。听,这是——;…这是——(藏戏)。播放藏戏音频。 今天,咱们就走近有着600多年历史,被称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 3.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马晨明。课件2:马晨明…… 观看藏戏
检查预习 同学们你们都预习了吗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请自己说一下吧!出示课件3 2.你有信心挑战这些词语吗 那咱们来试一试吧。出示课件4 僧人、脱缰、吞噬、山南琼结、响彻、王妃、一钹、演绎、布施、青面獠牙、朴实敦厚、优哉游哉、开山鼻祖 3.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快自己说一说吧,理解不了的就借用工具解决吧。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同学们,读熟了词语,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藏戏吧。 1.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藏戏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特色?请同学们在文中作出标注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梳理的对不对。(课件5:4-7自然段藏戏的形成,1-3、8-17藏戏的特色。) 结合课件 理清脉络 结合图片 理解词语
自主研读,了解藏戏的形成 师:说起藏戏,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说起!唐东布杰是何许人士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吧!课件6 请同学们默读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 1.课文中有三个关键词连接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请同学们快速浏览4-7自然段,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看看谁最先找到。(课件7:那时候、于是、就这样),你们找对了吗?为自己点个赞吧! 2.说一说。 (1)用上这三个关键词,自己说一说藏戏形成的过程。 (2)学生自由讲故事 抓住关键词 自主讲藏戏的形成
整体了解藏戏特色 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是藏戏的开山鼻祖。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特的藏戏。 1.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藏戏的特色是什么 在书上划下来。你找对了吗?课件8:戴着面具、没有舞台、一演三五天) 2.(课件9出示:1-3自然段)请自读这三个自然段,读后你发现这三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对,连续三个排比式的反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三个特点。课件10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三句话吧,记着一定要读出藏戏的特色来。 反复读反问句,体会表达的色彩
品析藏戏特色 特色一:戴着面具演出 1.藏戏的第一个特色是——戴着面具演出,快速找出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藏戏的这一特色?(对啊,8-14自然段写了戴着面具演出这一特色,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的读一读吧。)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课件11:唐东杰布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出示图片课件12: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出示图片课件13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课件14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特色二:没有舞台 (课件15出示填空)(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让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就是藏戏没有舞台的特色。 特色三:一演三五天(课件10出示17自然段) 1.让我们齐读第17自然段,一起来感受藏戏的第三个特点:一演三五天。 2.咱们再一齐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地读一读。 出示各种面具图片,让学生零距离的认识藏戏面具特色
感悟表达方法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知道作者在写藏戏的三个特色是详写的是——(戴着面具演出这一特色),略写的是——(没有舞台和一演三五天这两个特色),这就做到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课件16: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同学们请你快速的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会发现课文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呢?(对啊,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层次分明) 3.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一下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吧!(课件17:1-3,18内容,) 师:正是因为作者马晨明的精彩描绘,才让我们从文字中感受到了藏戏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今后,咱们在习作中也要多学习使用这些写作方法。 对比阅读掌握结构方式
布置作业 模仿本课的写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山东快书的特色,注意要抓住主要特点,重点突出。鼓励网上搜集资料。(课件18)
七、教学特色: 本课例教学,充分关注学生学情特点,借助图片、录像等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感情认识,在理脉络、读文本,品词句中强化感受,升华认识,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教者奉行“用教材教”—“以学生为本”的理论观点,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引读。教学环节中以悬疑导入引发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中理清文脉,整体把握后再突破“藏戏特色的感受”和“藏戏形成的了解”两大难点。 自读中,通过1-3段与8-17段的对比阅读,感受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及详、略不同的表现手法,努力实现读写结合,整个课堂设计力求层进,力求自主,力求简约。 同时,教者在组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个人自读,师生研读等形式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同时,不蔓不枝,立足文本。注重阅读过程的圈点批画,与注重阅读结果的品词析句,有效结合,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落到课文字里行间的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