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3 20:0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哄骗(hǒng) 闹哄(hong) 起哄(hōng) 叉港(chà)
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
C.撺掇(cuān duó) 凫水(fú) 桕树(jiòu) 旺相(xiàng)
D.皎洁(jǎo) 归省(xǐng) 絮叨(xù) 舟楫(jí)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凫水 皎洁 登时 家眷
B.油馍 欺悔 踊跃 聚拢
C.争讼 嘱咐 褪色 抗奋
D.思暮 羁绊 渺远 束缚
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B.委实:实在。弥散:弥漫消散。
C.自失:丢失了自己。依稀:隐隐约约。
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旺相:茂盛。
4.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B.焦裕禄以改变兰考县贫困的面貌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D.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5.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大量地运用排比、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灯笼》一文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7.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8.读《回延安》,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9.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10.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B.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1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叶笃正、吴孟超两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12.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13.对下列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③即使是最激越、最欢快的歌曲,一个人唱起来,不也有点寂寞吗
④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A.①比喻 ②排比 ③反问 ④拟人
B.①比喻排比 ②反复 ③反问 ④拟人
C.①排比 ②反复 ③设问 ④拟人
D.①比喻排比 ②排比 ③设问 ④拟人
二、填空题
14.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三、综合性学习
《社戏》一文中,作者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说‘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5.为发扬光大中国地方戏曲,让世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让中国的戏曲文化走向世界。
16.下列是某校初中生对戏剧了解情况的调查图,请简要概括其反映的现象。(至少答出2条)
17.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参与保护传统戏曲艺术呢?请你提出两条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四、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8.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9.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②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20.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对于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你是如何评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情怀
冯骥才
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⑥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一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有删节)
21.请给本文两件事分别命名一个小标题,要求准确、新颖。(不超过四个字)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文意,分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3.第⑥自然段中的“怔”和“梦幻般”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24.第⑨自然段作者叙写第二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5.站台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一个主要方面即可)
阅读《社戏》选段,回答下面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④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2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7.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8.你对阿发的行为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回答
29.你怎样看待选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
五、写作题
3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6日”;(2)600~8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起哄”中的“哄”应读“hòng”;C项,“掇”应读“duo”,“桕”应读“jiù”;D项,“皎”应读“jiǎo”。
2.答案:A
解析:B项,悔—侮。C项,抗—亢。D项,暮—慕。
3.答案:B
解析:A项,“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C项,“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D项,“絮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4.答案:D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A项,《社戏》是短篇小说,不是散文。
7.答案:A
解析:A项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
8.答案:C
解析:只有C项属于拟人修辞,把“延河”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情感。故选C。
9.答案:A
解析:A项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余正确。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想”字后的文字不属于具体的心理活动描写而只表示所想的内容时,“想”后一般只用冒号不用引号。A项应去掉引号。
1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B项“忘乎所以”的含义是因为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可以用“如饥似渴”等。
12.答案:D
解析:《安塞腰鼓》一文并不是平实的叙述,全文采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13.答案:B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自己仔细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A将鼓点比喻为骤雨,将流苏比喻为旋风,将脚步比喻为乱蛙,将瞳仁比喻为火花,将风姿比喻为斗虎。这五个共同构成排比。B“隆隆,隆隆,隆隆”构成反复。C“不也有点寂寞吗”是反问。D“雄莺千呵万护”,赋予雄莺以人的特点,所以是拟人。
14.答案:(1)激动、喜悦;(2)过往生活;(3)崭新面貌;(4)颂
解析:
15.答案:弘扬戏曲文化,演绎经典传奇。
解析:
16.答案:①在传统戏曲剧种中,初中生比较熟悉的是京剧;②将近一半的初中生对戏剧不了解。
解析:
17.答案:①多渠道地学习传统的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②多参加地方戏曲方面的活动,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兴趣。
解析:
18.答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解析:分析作用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作者写小时候喜欢火,喜欢光,联系后面关于灯笼的故事可知,此内容在结构上主要是起铺垫的作用。内容上来看则是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趣味性。
19.答案:①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②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解析:①句要弄清“朱门”的含义。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文中“朱门”褪色则是说原为京官的族姊之家如今成了“破落户”,衰落了。②句首先要弄清“雪夜入蔡”典故的含义,其次作者说这个典故给人的感受是“亮起了人的耳目”,即受到典故中爱国精神的感召与激励。分析句子的含义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的表面含义和引申义。
20.答案: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解析:
21.答案:(1)梦幻红酒;(2)陌生知己
解析:
22.答案:环境描写,渲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开始做年夜饭,共度除夕,迎接新年的温馨气氛,烘托了“我”此时急切的心情。
解析:
23.答案:“怔”表现了老汉瞬间的迟疑,不准备再卖东西,安心过除夕,但我的话又使他深深理解,“梦幻般”表现了我如愿以偿但又喜出望外心情。
解析:
24.答案:更深刻、更有力表现“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一家人团圆。
解析:
25.答案:①恪尽职守:看一个年轻人爬进车窗,拼命地往车里挣扎,站台上工作人员也拼命使劲往外拽他。②善解人意:为了帮年轻人回家过年,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有理有据即可)
解析:
26.答案:归航偷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这个文段,写的是“我们”在月夜看完社戏,划船回家的途中偷豆吃的故事,因此可概括为“归航偷豆”或类似意思的句子。
27.答案:侧面描写,表现孩子们摇船本领的高超。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作用分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是通过老渔父的喝彩来表现孩子们驾船技术的熟练,且突出了航船速度之快,是侧面衬托的写法。
28.答案:阿发憨厚无私,偷豆都捡自家的偷。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我们”一起去看社戏的十几个少年,平时都是好伙伴,再加之还有“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孩子们“偷豆”,一方面是因为“许久没有东西吃”,另一方面是招待“我”这个客人。因此,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写出了阿发淳朴、诚恳、热情的性格,表现了农村少年纯真无私、大方坦诚的品质。
29.答案:“偷”反映了小伙伴们的诚恳待客的热情;显示了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反映小伙伴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理解。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着这一情节表现了小伙伴们的诚恳与热情,也表现了他们的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等来表述。
30.答案:【例文】
写给高中张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
我是今年秋天即将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杭晓舟,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我这份创建心理社团的信。我申请成立心理社团的初衷以及缘由有如下几点:
一、在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面对心理压力,有的同学选择了积极的做法,比如向朋友或父母倾诉。但也有不少同学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的疏解,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我们成立心理社团的理由之一是帮助社员以及同学们以正常的渠道、以正确的方式缓解学习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二、正值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常常会变得很叛逆,不服从家长、老师的管理,拒绝与家长、老师沟通交流,所以经常与父母产生争执,与同学发生争吵,与老师出现碰撞,等。我们往往会因为一小句话、一个动作,而弄得心理郁闷、焦躁,将自己与父母、同学以及老师的关系闹僵,这样不利于我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也不利于我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久而久之,一些同学将自己内心封闭,开始变得自闭,这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我们心理社团成立的另一个目的是加强亲子、师生、同学间的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沟通,培养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们承诺在社团活动期间,会开展和心理方面有关的一系列活动。比如:编排心理短剧、心理测试、制作校园展框,并在校园网站开展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互动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心理问题并开导同学,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室环境,使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
在此,我诚恳希望学校给我们一次机会,让心理社团正式成立,让同学们享受我们心理社团温馨的氛围,拥有健康向上的身心。
再次对您表示感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杭晓舟
6月26日
解析:【写作指导】本题为材料作文题。题目中给的材料是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要求学生以一个即将升入高一级的新生的身份,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如果学校有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如果没有,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加入或创建的目的是“使自已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提示语中提示了两个写作方向,一是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二是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可借鉴如下思路:首先,保证书信的格式正确;其次,正文部分应先是自我介绍,让收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然后可介绍自己的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说明自己加入或创建某一社团的条件。也可以陈述自己加入或创建某一社团的理由和相关设想。因为是书信的形式,所以语言应适当口语化,语气要真诚,感情要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