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声与电磁波
【考情聚焦】
考试 命题 年份 重要考点 分值 题型 热度
2014~202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3 选择题、填空题
声音的特性
电磁波
课标 要求 2011版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3.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版课标新增要求:知道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
【回归教材】
教材链接 人教:八年级第一章P26~P45 教科:八上第二章P35~P54 北师大:八上第四章P72~P96
知识清单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判断发声体的振动部位
发声方式 举例 发声(振动)物体
打(敲)击乐器 鼓、锣、装水的瓶子 鼓面、锣面、①
拨动弦乐器 吉他、小提琴、二胡 ②
吹管乐器 笛子、箫、口琴 ③
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传声,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
4.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答案】1.振动
2.①瓶子和瓶中的水 ②弦 ③空气柱
3.介质 不能
4.340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① 声音的② 声音的品质
影响 因素 与发声体振动的③ 有关,④ 越高,音调越高 与发声体振动的⑤ 有关,⑥ 越大,响度越大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日常 描述 “飙高音”“尖叫声”“瓮声瓮气” “大点声”“震耳欲聋”“引吭高歌”“声音洪亮” “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
说明 音调和响度两者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音调高响度未必大;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答案】①高低 ②大小 ③频率 ④频率 ⑤振幅
⑥振幅
考点3 电磁波
1.电磁波
(1)产生:导体中 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传播:电磁波 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 m/s。
(3)分类: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2.声波与电磁波
异同 声波 电磁波
相同点 (1)能在空气中传播;(2)能传递信息和能量;(3)能发生反射和折射
不同点 产生 发声体在振动 迅速变化的电流
传播 需要介质 不需要介质
速度 空气中电磁波的速度约为3×108 m/s,声速约为340 m/s
【答案】1.(1)电流 (2)可以 3×108
教材深挖
图说物理
教材图片 考查内容 教材图片 考查内容
如图,在物理课上,同学们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结果发现,闹钟的铃声越来越① 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② 如图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作⑤ ,如果障碍物离车子有1.7 m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超声波从障碍物反射回车子需要⑥ s
如图,把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③ 产生的,如果实验过程中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的④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如图,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声呐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射声波。该声波是⑦ 波,如果经6 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⑧ m(海水中声速是1500 m/s),但是,声呐却不能用于测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⑨
【答案】①小 ②介质 ③振动 ④响度 ⑤回声定位 ⑥0.005
⑦超声 ⑧4500 ⑨真空不能传声(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课堂延伸
1.(RJ教材八上P37T4变式)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沾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听到的哨音是由 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会发生变化。
2.(JKB教材八上P37“观察”改编)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1)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 极。
(2)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 。
(3)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依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 。
(4)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结论: 。
【答案】1.空气 音调
2.(1)N (2)小 (3)振动 (4)真空不能传声
核心突破
声音的特性
方法归纳
例题 小明同学做的水瓶琴如图所示,调节瓶中的水量使它们形成七种音阶,然后用筷子敲击瓶口来“演奏乐曲”,其中调节瓶中的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改变敲击瓶口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 (以上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果在敲击时发出的最高音是i,这个音是在敲击第 个瓶子时发出的。
思维破冰 敲击时,发声体主要是瓶中的 ,发声体的长度不同,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瓶内的水越少,敲击时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敲击瓶口的力越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
变式训练
变维度 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变设问 音乐厅正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
变情境 小钟琴是一种打击乐器,有16个音,声音优美,携带方便,简单易学,演奏方式丰富灵巧,是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孩子们作为音乐兴趣启蒙的一种乐器,如图所示(小钟琴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钟琴靠打击面振动发声
B.“有16个音”是指有16个不同的音调
C.“声音优美”是指音色好
D.从左往右依次敲击图中的E、D、C,音调变高
【答案】
例 音调 响度 8
思维破冰 水
变维度 C
变设问 响度 音调
变情境 D
【真题精粹】
编写说明 (1)真题分类规则:由于河北中考物理选择题的综合性都较强,可能出现一道试题考查多个知识点,故我们将这类选择题归类到其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所在的章节。 (2)“真题拓展”是针对中考真题的情境设计补充设问,“真题变式”是河北一线名师针对高频考向命制的导向性试题。
命题点1 声现象综合(10年3考)
1.(2020·河北)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C.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
D.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真题变式
(科技创新)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当船行驶时,水下20 m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
控制噪声的,“鱼群感觉不到”说明声音的 (填乐音的三要素)很小。船上的北斗定位系统是利用 工作的。
2.(2021·河北)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命题点2 声和电磁波(10年7考)
3.(2023·河北)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
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可以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
4.(2022·河北)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用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歌声是由他们的声带 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 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
【答案】1.D
真题变式 声源处 响度 电磁波
2.A
3.D
4.振动 音色 电磁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