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3:4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11课《新型玻璃》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dào xián jiā yàng
( )贼 ( )弃 ( )子 安然无( )
ǒu zhān zào fèi
莲( ) ( )贴 聒 ( ) ( )弃
答案:盗 嫌 夹 恙 藕 粘 噪 废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盗读dào,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 。恙与姜区分开来记忆,恙的下半部分为心,而姜的下半部分为女,不要弄混;藕读ǒu ,这个字书写比较复杂,要注意字形的写法。聒噪,吵闹。客套话。打扰,麻烦。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huá( ) chǔ( ) tiáo( ) jǐn( )
划 处 调 尽
huà( ) chù( ) diào( ) jìn(  )
答案:划破 计划 处理 到处 调节 音调 尽管 尽头
知识点:认识字多音字的读音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理解
分析:划 huá 用桨拨水使船行动:~水。~船。~艇。huà 分开:~界。~分。~时代意义。处 chǔ居住:穴居野~。chù地方:~~。~所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dào qiè xián yì zào yīn lián ǒu
( ) ( ) ( ) ( )
yān chén wèn shì yán zhì fèi pǐn
( ) ( ) ( ) ( )
答案:盗窃 嫌疑 噪音 莲藕 烟尘 问世 研制 废品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盗读dào,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 。恙与姜区分开来记忆,恙的下半部分为心,而姜的下半部分为女,不要弄混;藕读ǒu ,这个字书写比较复杂,要注意字形的写法。聒噪,吵闹。客套话。打扰,麻烦。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阻挡—( ) 调节—( ) 噪音—( ) 坚硬—( )
答案:阻拦 调整 噪声 坚固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阻挡:使不能发展或前进。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噪音:如电噪声、机械噪声,可引伸为任何不希望有的干扰。坚硬:非常硬。
点评: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不难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特殊—( ) 集中—( ) 安全—( ) 坚硬—( )
答案:普通 分散 危险 软弱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特殊:不同于一般的,与别的事物不相同,形容词。罕见的;奇怪的;怪僻的。坚硬:非常硬。
点评: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不难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给下列字组词
央( ) 操( ) 站( ) 璃( )  
夹( ) 噪( ) 粘( ) 离( )  
恙( ) 嫌( ) 盗( ) 偶( )  
羔( ) 谦( ) 姿( ) 藕( )
答案:中央 夹杂 安然无恙 羊羔 体操 噪音 嫌疑 谦虚
站立 粘连 盗窃 姿势 玻璃 离开 偶然 莲藕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操与噪的偏旁不同,学生要注意区分。站与粘要注意区分,两者偏旁不同;璃比离多一个王字旁,两者字音相同;恙与羔要注意,恙是心字底,而羔是四点底;盗读dào,姿读zī,盗为皿字底,姿为女子底;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积累词汇
考察类型:常考题
7、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
dào zuì zào fèi xiāo yán
( )窃 ( )犯 ( )音 ( )水 ( )除 ( )制
答案 :盗 罪 噪 废 消 研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盗读dào,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 。聒噪,吵闹。客套话。打扰,麻烦。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8、填写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名称 特点 作用
(1)夹丝防盗玻璃( )
(2)夹丝玻璃 ( )
(3)变色玻璃 ( )
(4)吸热玻璃 ( )
(5)消音玻璃 ( )
答案:(1)夹丝防盗玻璃:特点:自动报警。作用:防盗。(2)夹丝玻璃:特点:非常坚硬。作用:安全可靠。(3)变色玻璃:特点:随阳光强弱而改变。作用:调节室内光线。(4)吸热玻璃:特点:夏天挡阳光,冬天挡冷风。作用:使室内冬暖夏凉。(5)吃音玻璃:特点:消除噪音。作用:减弱噪音。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1)夹丝防盗玻璃:特点:自动报警。作用:防盗。(2)夹丝玻璃:特点:非常坚硬。作用:安全可靠。(3)变色玻璃:特点:随阳光强弱而改变。作用:调节室内光线。(4)吸热玻璃:特点:夏天挡阳光,冬天挡冷风。作用:使室内冬暖夏凉。(5)吃音玻璃:特点:消除噪音。作用:减弱噪音。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9、 我能在划线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看守(kān kàn)  粘帖(zhān nián) 划破(huā huá)
夹丝(jiá   jiā)  唱和(hè   hé) 调动(diǎo tiáo)
答案:kān zhān huá jiā hè tiáo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看kān 守护,监视:~护。~押。~门。~青 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见。~书。~齐。粘zhān 黏的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糖~牙。 nián同“黏 ( https: / / www. / s src=baike_term_strong&q=%E9%BB%8F" \t "https: / / www. / _blank )”。和hè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hé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夜深了,从一做阵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警报声。
(2)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及细的金属钢丝。
(3)他非常间硬,收到猛击仍安然无样。
(4)燥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棕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费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答案:(1)做—座 阵—陈(2)及—极(3)间—坚 样—恙(4)燥—噪 棕—踪 费—废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1)做—座 阵—陈(2)及—极(3)间—坚 样—恙(4)燥—噪 棕—踪 费—废
点评:考查学生对同音字音近字的区别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服:A.衣服;B.穿;C.吃;D.担任;E.适应;F.服从;G.使信服;H.信服、顺从。  
(1)班长历来以理服人。 ( )  
(2)老师的话令人心服口服。 ( )  
(3)服药以后,病逐渐好起来,我高兴极了。 ( )  
(4)到了西藏,小英发现自己水土不服。 ( ) 
答案:(1) G;(2) H;(3) C (4) E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服:A.衣服;B.穿;C.吃;D.担任;E.适应;F.服从;G.使信服;H.信服、顺从。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和对句子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选词填空
保持 维持  
(1)小明的爸爸靠为人开车( )全家的生计。  
(2)我们要和群众( )密切的联系。
陈列 排列 陈设
(3)教室里的课桌椅( )得整整齐齐。
(4)纪念馆里( )着许多革命烈士的照片。
   打算 企图 愿望
(5)小明今天生病没来上课,我( )放学后去看他。
(6)敌人( )利用这险要的地形阻止我军进攻。
答案:(1) 维持 (2) 保持 (3)排列(4)陈列(5)打算(6)企图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保持:是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的意思。维持:维系;保持 ,维护;帮助 ,主持;保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不是……而是……
(2)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尽管……还是……
答案:(1)挫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尽管今天下大雨,但同学们还是坚持着上学。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
分析: 后半句不是顺着前半句写,而是在意义上做了转折
点评:理解关联词的意思,在造句。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说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噪音像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举例子
知识点:说明方法
解析:
分析:(1)噪音像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举例子
点评:考察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一字组多词
(1)恙—( )( )( )
(2)废—( )( )( )
(3)嫌—( )( )( )
(4)盗—( )( )( )
答案:(1)安然无恙 无恙 病恙;(2)废水 废气 废物废旧;
(3)嫌弃 前嫌 嫌疑 嫌烦;(4)盗窃 盗贼 强盗 盗匪
知识点:组词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好朋友手拉手
(1)夹丝网防盗玻璃  A.消除噪音
(2)夹丝玻璃      B.阻挡强光
(3)变色玻璃      C.自动窗帘
(4)吃音玻璃      D.自动报警
(5)吸热玻璃      E.藕断丝连
答案:(1)D;(2)E;(3)C(4)A(5)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解释给出的词
(1)安然无恙
恙— 。
(2)藕断丝连
连 — 。
(3)无影无踪
踪—
答案:(1)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2)连:牵连。藕断了,但藕丝仍牵连着。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牵连。(3)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知识点:词语
解析:
分析:(1)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2)连:牵连。藕断了,但藕丝仍牵连着。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牵连。(3)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点评:理解词义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 缩写下面的句子。
(1)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噪音像一个来去无影无踪的“隐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里面有网。(2)噪音像“隐身人”。(3)人们想出了办法。
知识点:缩写句子
解析:
分析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点评:了解了缩句的方法,做题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 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并画上“√”
(1) 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
“急促”一词供选择的解释:①指快而短促。( )②指时间极短。( )
(2)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制服的办法。
“对付”一词供选择的解释:①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 )②对人或事物想出办法,采取措施去处理、安排等。( )
(3) 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
“深浅”一词供选择的解释:①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等的距离大小的程度。( )
②比喻做事、说话等的分寸。( )
答案:(1)① (2)②(3)②
知识点:解释词语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阅读理解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写出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夹丝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安然无恙。
(2)第一层:(1、2句)讲夹丝玻璃的特点。第二层:(3句)讲夹丝玻璃的作用。
(3) 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