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3: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wù lù āi yùn xuē rǎng
( )扰 ( )巾 ( )饿 ( ) 剥( ) 土( )
答案:勿 漉 埃 晕 削 壤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勿与匆要区分开来记,匆比勿多一个点;漉为三点水旁,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渗~。~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壤: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沃~。~土。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xuē( ) sǎn( ) zháo( ) yùn( )
削 散 朝 晕
xiāo( ) sàn( ) cháo( ) yūn(  )
答案:削弱 削皮 松散 解散 朝霞 朝代 日晕 头晕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削xuē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铁如泥。~足适履。 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 散 sǎn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sàn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gān hé kē lì níng jié guài pí qi  
( ) ( ) ( ) ( )  
dān diào chén āi rì yùn shī lù lù  
( ) ( ) ( ) ( )
答案:干涸 颗粒 凝结 怪脾气 单调 尘埃 日晕 湿漉漉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干涸指夏季的浅塘干涸现象。颗粒要注意粒的写法,不要错写成立;漉为三点水旁,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渗~。~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危害—( ) 消弱—( ) 柔和—( )
答案:损害 减弱 温和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危害:危, 不安全,危险。基本解释:1.危险灾害。 2.使受破坏,伤害。消弱:减弱 。柔和:指温和,温柔,柔软。
点评:理解了词义,找出近义词不难。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危害—( ) 消弱—( ) 柔和—( )
答案:受益 增强 强烈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危害:危, 不安全,危险。基本解释:1.危险灾害。 2.使受破坏,伤害。消弱:减弱 。柔和,指温和;温柔,柔软。
点评:理解了词义,找出近义词不难。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给下列字组词
勿( ) 试( ) 埃( ) 晕( )  
匆( ) 拭( ) 挨( ) 荤( )  
答案:勿扰 匆忙 试题 擦拭 尘埃 挨打 日晕 荤菜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勿与匆要区分开来记,匆比勿多一个点;试与拭同音不同字,都读“shì”两者偏旁不同;埃与挨为同音字,读“ái”偏旁不相同;晕为日子头,荤为草字头;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
wù āi yùn diào rǎng xuē
( )忘 尘( ) 日( ) 单 ( ) 土 ( ) ( )弱
答案 :勿 埃 晕 调 壤 削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勿与匆要区分开来记,匆比勿多一个点;埃与挨为同音字,读“ái”偏旁不相同;晕要与荤字区分开;壤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沃~。~土。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8、选词填空。  
漂浮 飘浮  
(1)几只小船( )在海面上。(2)、白云( )在蓝天,就像羊儿在草原。  
分散 分裂  
(3)到了营地,大家( )开来,分别扎营,准备露宿。  
(4)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 )成细小的颗粒。  
必须 必需  
(5)军训前,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许多( )的生活用品。  
(6)空气中的水蒸气( )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答案:(1)漂浮;(2)飘浮;(3)分散;(4)分裂;(5)必需;(6)必须。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漂浮:在液体表面浮动。飘浮: 随风飞动:飘扬。分散:分在各处;不集中。 分裂:
①整体的事物分开。 ②使整体的事物分开。必须:①基本义:(动)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口语和书面语都用。 ②(副)加强命令语气。必需:(动)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
点评:从词义上区分。 
考察类型:常考题
9、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空中没有灰尘。 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尘是个人人讨厌的东西。 生活离不开灰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就;(2)虽然、但是
知识点:关联词语
解析:
分析:(1)“如果……就”是假设关系(2)“虽然……但是”是转折关系
点评:了解了句意和关联词的意思问题就解决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 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  
A设问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D感叹句 E陈述句。  
(1)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 )  
(2)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是多么单调啊! ( )  
(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 )  
(4)你的作业完成了吗? ( )   
(5)刘胡兰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 )  
(6)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答案:(1)E(2)D(3B(4)B (5) C(6) A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
分析:疑问:指提出问题,请对方回答的句子。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感叹句一般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喜悦、惊讶等情感。
点评:考查学生对五种句式的区别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我能在带点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晕车(yūn yùn) 削弱(xuē xiāo) 分散(sǎn sàn)
朝晖(zhāo cháo) 单调(diào tiáo) 折本(zhé shé)
答案:yùn xuē sàn zhāo diào shé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晕yūn 昏迷:~倒。~厥。yùn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日~。削xuē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铁如泥。~足适履。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散sǎn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sàn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折zhé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shé 断,绳子~了。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同音聚会(填同音字分别组词语)。
yuán :( )因 ( )固 支( ) 资( )
fú :( )从 画( ) ( )拭 ( )视
答案:原因 缘故 支援 资源 服从 画幅 擦拭 俯视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yuán字有缘 员 元 园 圆等,要根据字义找到准确的自行;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慧眼识珠(选择解释,填序号)。
自然:①不呆板;②本身的;③当然;④自然界;
(1)我们要多了解一些自然知识。 ( )
(2)获得了好成绩,父母自然就高兴了。 ( )
(3)面对生人,他表现得稍微有些不太自然。 ( )
(4)事物发展有其规律,要顺其自然。 ( )
答案:(1)④(2)③ ( 3)① ( 4) ②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自然:①不呆板;②本身的;③当然;④自然界;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子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添枝加叶(补充词语)。
( )的灰尘 ( )的阳光 ( )的天空
( )的作用 ( )的夏天 ( )的心情
答案:细小 强烈 蔚蓝 吸附灰尘 愉快 炎热
知识点:词语
解析:考察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之间。( )
(2)人言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的庞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
答案:(1)列数字(2)作比较;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
分析: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我会修改病句
(1)下雨了,小军急忙赶快跑进教室。
(2)我们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
(3)我的铅笔盒里有橡皮、直尺、自动笔、钢笔和文具。
答案:(1)下雨了,小军急忙跑进教室。(2)我们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3)我的铅笔盒里有橡皮、直尺、自动笔、钢笔和文具。
知识点:理解词语
解析:
分析:(1)“急忙 赶快” 重复应删去一个(2)“目不转睛”改为“聚精会神”(3) 文具包括铅笔盒里有橡皮、直尺、自动笔、钢笔。
点评:考察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下面这段话是有关鸡冠花的生长情况的,可是“小马虎”叙述得缺乏条理,我能帮他重新排排队
(1 )又一个月过去了,在它们茂密的叶子里,透出了一朵朵紫红色的花。
(2 )一个多月过去了,鸡冠花越长越大,越长越高,有我身子一半高。
(3 )它的样子和颜色真像大公鸡的冠子,在阳光下,显得那样鲜艳,那样美丽!
(4 )园子里有两棵鸡冠花苗,它们矮矮的个子,长着几片嫩绿的小叶儿,在微风中摆动。
( 5)它们嫩绿的“外衣”也早已脱去了,换上了一件深绿色的长袍。
( 6)每天傍晚,我给小花苗浇水、除草,有时还松一松它周围的泥土。
答案:(4)(6)(2)(5)(1)(3)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我会用不同语气,不同的句式写句子
例:香山的景色很美。
(1)香山的景色真美啊!
(2)香山的景色怎能不让我深深陶醉呢?
 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景观很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景观真美啊!(2)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景观怎能不让我深深陶醉呢?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
分析:感叹句和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感彩更浓。
点评:陈述句变感叹句和反问句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阅读课文,填空:  
(1)古往今来,人们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_________、闲云________、彩虹____________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答案:(1)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2)朝晖 迷雾 日晕
知识点:词语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阅读理解
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紫、蓝、青、白、蔚蓝。(2)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3)、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4)始终是蔚蓝色的。  
知识点:理解课文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