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dài rèn yàn yì zhuāng sù yuē zhǎn
( )眉 ( )力 ( )请 演( ) ( )饰 ( )衣 ( )会 ( )示
答案:黛 纫 宴 绎 装 素 约 展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色。~眉。粉~。~绿。~蓝。~紫;纫注意右半部分不是刀,不要书写错误;宴以酒饭款待宾客:~客。~饮。~席。绎与择区分开不要写错;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dì( ) jī( ) yìng( ) tiǒo( )
的 几 应 挑
dí( ) jǐ( ) yīng( ) tiāo( )
答案:目的 的确 几乎 几个 反应 应该 挑拨 跳水
知识点:字形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
分析:的 dì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有~放矢。众矢之~。目~(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dí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应yìng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yīng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wǔ yàn hé ái dìng gòu zhà lán( ) ( ) ( ) ( )
féng rèn biān zhī yuē dìng xiāo shòu( ) ( ) ( ) ( )
答案:午宴 和蔼 订购 栅栏 缝纫 编织 约定 销售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宴以酒饭款待宾客:~客。~饮。~席。栅栏:这两个字为木字旁,不要与蹒跚弄混;缝纫都为绞丝旁,纫的右半部分不是刀,要注意;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教导—( ) 络绎不绝—( ) 技能—( )
痛哭流涕—( ) 怨恨—( ) 烦恼—( )
答案:教诲 连续不断 技巧 痛哭失声 埋怨 苦恼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教导:(动)教育指导。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技能:(名)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痛哭流涕: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怨恨 :强烈不满或仇恨 烦恼:(名)烦闷苦恼。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找出近义词不难。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推迟—( ) 垂头丧气—( ) 和蔼—( ) 安静—( )
答案:提前 得意洋洋 严厉 喧闹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推迟(动)把预定时间再向后改动。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和蔼(形)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安静①(形)基本义: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②(形)安稳;平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找出反义词不难。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给下列字组词
珠( ) 骗( ) 幕( ) 择( )
蛛( ) 编( ) 墓( ) 绎( )
答案:珠宝 蜘蛛 欺骗 编织 揭幕 墓地 选择 络绎不绝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珠与蛛偏旁不同,蛛为虫字旁,珠为王字旁;骗欺蒙,诈取,用诺言或诡计使人上当:~人。~子。~术。~局。~取。诈~。拐~。诱~。受~。编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结。~织。~扎。幕的底部为巾,墓的底部为土,不要弄混;要注意区分,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同音聚会(填写同音字组词)。
yàn : ( )会 ( ) 倦 检 ( ) ( ) 语
rèn :缝 ( ) 承 ( ) 坚 ( ) 责 ( )
答案 :宴 厌 验 颜 纫 认 韧 任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宴聚会在一起吃酒饭:~会。~集。厌:原义表示嫌恶,憎恶;也作满足解。纫的右半部分不是刀,要注意区分;韧柔软又结实,受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与“脆”相对:坚~。柔~。~性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8、选词填空。
巧妙 美妙
(1)( )的歌声传入耳中,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是游击队增援的信号。
(2)这件毛衣编织得极为( ),穿在我的身上,令人叹为观止。
视察 观察
(3)为了( )别人的反应,我穿着这件毛衣,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
(4)( )了地形后,工程师决定往东边移动路线,让这条公路绕过这棵大橡树。
强烈 热烈 激烈 猛烈
(5)会场上响起了( )的掌声。
(6)这次战斗打得非常( )。
(7)寒冷的冬天,( )的北方呼呼地刮着,
(8)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答案:(1)美妙 (2)巧妙 (3)观察 (4)视察 (5)热烈 (6)激烈 (7)猛烈 (8)强烈
知识点:同音词
解析:
分析:巧妙:精巧美妙 美妙:美好;美好奇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9、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那( )实施走另一条路吧!
(2)这种毛衣的编织方法( )很难,( )在巴黎一定还有别人也会。
(3)( )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但这( )是激发了顾客对我们的设计的兴趣。
答案:(1)如果……就 (2)虽然……但 (3)尽管……还
知识点:关联词语
解析:
分析:(1) 一种假设关系,(2)(3)是转折关系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关联的理解和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 现学现卖(用上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1)红红拿着30分的卷子____________往家走。
(2)今年暑假,到南海禅寺去的游人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_______________织毛衣、绣花什么都会。
(4)一批批救灾物资________________运往地震灾区。
答案:垂头丧气 络绎不绝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知识点:理解理解成语
解析:
分析;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络绎不绝 :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
点评:理解词义,联系句意,填写成语。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比一比,组词语。
蔼( ) 纫( ) 拔( ) 绎( )
霭( ) 仞( ) 拨( ) 译( )
答案: 和蔼 烟霭 缝纫 万仞 拔草 拨弄 络绎 翻译
知识点:词语
解析:
分析:要注意区分,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我能够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
(2)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
(3)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
(4)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
答案:(1)星罗棋布(2)大喜过望(3)心灵手巧(4)络绎不绝
知识点:理解成语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分析: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词语积累能力,学生要注意对数字成语的积累就不难回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判断下面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有: A解释说明; B转折
(1)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
(2)父亲的教育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
(3)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只是一片布样。( )
答案:(1)转折。(2)解释说明。(3)解释说明。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
分析: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
点评:联系句子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把下列词语填写完整。
与众不( ) 源源不( ) 心灵手( ) 依依不( )
络绎不( ) 垂头丧( ) 大喜过( ) 筋疲力( )
答案:同 断 巧 舍 绝 气 望 尽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
分析:与众不同:表示和大家不一样。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点评:考察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句子变脸(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双重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不得不垂头丧气地告辞了。(2)我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知识点:陈述句 双重否定句
解析:
分析: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
点评:掌握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修改病句
(1)织这么一件毛衣,我几乎要花上大约整整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不得不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织这么一件毛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2)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
知识点:改病句
解析:
分析:(1)“几乎”“大约”重复。(2)“只好” “不得不”重复
点评:看语句是否完整,前后是否矛盾,搭配是否得当,有无重复词语。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 )
(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 )
(3)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
(4)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答案:(1)×;(2)√;(3)√;(4)√
知识点:比喻句
解析:
分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包含本体、喻体、喻词。
点评:测试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缩写句子
(1)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毛衣装上货轮。;(2)我与她告辞了。
知识点:缩句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掌握缩句的方法。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 阅读课文,填空:
(1)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2)走另一条路试试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的“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我成功的路上都遇到哪些困难?“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1)答:首先,“我”遇到了订货日期短暂、工期紧迫的困难。于是,我采用一次聘来二十位织工的措施,结果是:按时交货。然后,我又遇到了在参展前女职工因受人挑拨而跑光了的困难。于是,我不得不展出未缝成的衣服。结果,时装展大获成功。订单络绎不绝断。(2)答:我们必须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不要在一条路上吊死,总会有出路走向成功的。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 )
(2)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的原因是( ),好处是( )
(3)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这表现了他( )
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没有到。说明了父亲对我的教育非常严格。
答案:(1) 开凿隧道 (2)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3) 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干。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