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18课《慈母情深》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18课《慈母情深》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3:4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18课《慈母情深》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xiàn lù zuàn rèn
( )井 忙( ) ( )拳头 缝( )
答案:陷 碌 攥 纫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陷:掉进,坠入,沉下:~落。~没(mò)。~溺。~于。~入。碌:平凡(指人):庸~。~~(如“忙忙~~”)。攥:握:~拳头。用手~住。这个字书写比较复杂,要仔细观察; 纫要注意有半部分不是刀;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jūn( ) gěi( ) shǔ( )
龟 给 数
guī( ) jǐ( ) shù( )
答案:龟裂 乌龟 送给 给予 数落 数学
知识点:认识字多音字的读音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
分析:龟jūn 同“皲 ( https: / / www. / s src=baike_term_strong&q=%E7%9A%B2" \t "https: / / www. / _blank )”。guī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给gěi 交付,送与:~以。~予。送~。献~。jǐ 供应:供~。补~。~养。自~自足。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xiàn rù zhèng qián máng lù yī dōu( ) ( ) ( ) ( )  
pí bèi shòu ruò zào yīn dān wù
( ) ( ) ( ) ( )
答案:陷入 挣钱 忙碌 衣兜 疲惫 瘦弱 噪音 耽误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陷:掉进,坠入,沉下:~落。~没(mò)。~溺。~于。~入。碌:平凡(指人):庸~。~~(如“忙忙~~”)。兜要注意其中的字为白,不要写成日;耽要注意有半部分的写法;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连续—( ) 疲惫—( ) 耽误—( ) 忙碌—( )
答案:持续 疲劳 耽搁 繁忙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疲惫,是指极度疲劳。疲:疲劳。惫:疲倦。形容非常疲乏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不难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连续—( ) 疲惫—( ) 瘦弱—( ) 忙碌—( )
答案:中断 轻松 强壮 清闲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疲惫,是指极度疲劳。疲:疲劳。惫:疲倦。形容非常疲乏。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不难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给下列字组词
噪( ) 备( ) 逢( ) 淘( )
燥( ) 惫( ) 缝( ) 掏( )
答案:噪音 燥热 准备 疲惫 相逢 缝隙 淘气 掏粪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噪与燥这两个字的偏旁不相同,噪为口字旁,燥为火字旁,要注意区分;备比惫少了一个心字底,要注意掌握;缝比逢多偏旁,组词不同;淘读táo,掏读tāo;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写出破折号的用法。
A、递进 B解释说明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
(2)“妈——”“妈——” ( ) 
答案 :(1)B (2)A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
分析:破折号是一种标号,它的作用是:引进对前文的注释、说明,表示声音的延长或中断,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话题的转换等。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破折号的用法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8、指出下列句子省略号的作用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 D.表示话未说完。
(1)“我……要钱……” ( )
(2)母亲又陷入了忙碌…… ( )
(3)我国的生肖属相有:鼠、牛、虎、兔、龙、蛇……12种动物。 ( )
答案 :(1)A;(2)B;(3)C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
分析: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 ( http: / / www. / s q=%E5%BA%8F%E6%95%B0%E8%AF%8D&ie=utf-8&src=wenda_link" \t "http: / / wenda. / q / _blank )语的省略; 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 ⑥表语言的中断; 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9、读下面的成语,照样子再写几个出成语。
例: 坚如磬石 稳如泰山
了如 ( ) 亲如( ) 恰如 ( )
浩如 ( ) 面如( ) 心如 ( )
答案 : 指掌 一家 其分 烟海 土色 刀绞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了如指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亲如一家 : 形容相互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心如刀绞: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恰如其分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浩如烟海 : 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面如土色 :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缩写句子
(1)这位父亲的双眼直直地看着好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双眼看着人;(2)人受到了伤害;(3)父与子拥抱在一起。
知识点:缩写句子
解析:
分析: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点评:掌握了缩句的方法,缩写句子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我。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事情一定要认认真真,马马虎虎是不行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
答案(1)“把”字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把我深深地打动了。“被”字句:我被《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2)做事情一定要认认真真,马马虎虎怎么能行呢?(3)造型奇特的白云像小船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上悠闲地漂浮着。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
分析: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感叹句一般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喜悦、惊讶等情感。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四种句式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 我能修改下面的病句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
(2)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尽量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把‘的人’去掉,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2)把‘ 不’去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尽量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我能判断两组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大“√”,不同的打“×”
(1)我家在黑龙潭公园附近住。 ( )
我家住在黑龙潭公园附近。
(2)老师完全不同意我们班委会的意见。( )
老师不完全同意我们班委会的意见。
答案:(1)“√”(2)“×”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扩句。
(1)双眼闪着泪花。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议论着。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完成了任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明亮的双眼闪着晶莹的泪花 。(2)、可爱的同学们纷纷地议论着。(3)、他们轻松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知识点:扩句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
点评:掌握了扩句的方法,扩写句子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 照样子写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何好处。
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1)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2)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答案:(1)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2)我的母亲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知识点:改写句子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学僧对句子改写的掌握。原句强调谓语部分,改写后的句子主语部分在前。
点评:本题考察学僧对句子改写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
(2)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失魂落魄: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2)指责,泛指责备、批评的意思。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 照样子,完成下列各题。
例: ①转移 ②转动 ③转身 ④转圈子
转zhuǎn ① ③ 转zhuàn ② ④
(1)挨:①挨近 ②挨骂 ③挨着 ④挨饿
挨āi ( )挨 ái ( )
(2)塞:①赛车 ②要塞 ③塞责 ④塞翁失马
塞sāi ( ) 塞 sài( ) 塞 sè ( )
答案:(1) 挨āi ① ③ 挨 ái ② ④
(2) 塞sāi ① 塞 sài ② ④ 塞 sè ③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这道题考察的事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掌握。挨:①挨近②挨骂③挨着④挨饿。塞:①赛车②要塞③塞责④塞翁失马。
点评:理解多音字的意思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 从课文中摘抄描写母亲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各一句)
神态:
动作:
语言:
答案:神态: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动作: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语言: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方法。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读课文,填空:
那天母亲( )了我一顿。又给我( )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 )用那笔钱再买( )别的东西。无论为( ) 还是为( )。
答案: 数落 凑足 权利 任何 我自己 母亲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课外阅读
①我的母亲——缪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念过尼采没有 ”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沙特呢 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 ”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④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⑤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⑥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4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⑦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⑧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惟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⑨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⑩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第③段“我”向母亲大喊:“那你去读呀!”这句话表明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态度 后来“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当时的言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对母亲没有更多的描写,你能想象母亲“说没有”“还是说不晓得”“在叫”时的神态表情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里的“带子”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成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判断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母亲不满,看不起她;后来回想到自己的罪过,十分愧疚,恨不能就此在她面前,向她请宽恕。
(2)母亲的表情是平静、安详的,依然专注于准备晚餐。因为她的心里只想着让丈夫和孩子吃可口的饭菜,而对“我”的不满毫不在意。
(3)“带子”喻指母亲对家人的爱。
(4)赞成。因为母亲经历了那么多沧桑,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世事的经历深刻而丰富,惟有任何一本哲学书籍能比得上。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从对母亲不满,看不起她;后来回想到自己的罪过,十分愧疚,恨不能就此在她面前,向她请宽恕来写,母亲的表情是平静、安详的,依然专注于准备晚餐。因为她的心里只想着让丈夫和孩子吃可口的饭菜,而对“我”的不满毫不在意。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