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3 16: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2)知道并比较基督教文化与东正教文化间的异同;
(3)辩证认识基督教文化在欧洲文化史上的作用。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知识联网
“三大哲人”
《荷马史诗》
《掷铁饼者》
《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哲学
文学
雕塑
史学
古希腊
古希腊与罗马文化
欧洲文化的形成
中古西欧文化
拜占庭文化
《圣经》;神学;宗教神话、骑士文学、市民文学
法律:《罗马民法大全》
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十二铜表法》
卢克莱修、西塞罗
李《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
万神殿、大竞技场
法律
文学
建筑
史学
古罗马
儒略历
历法
俄罗斯文化
影响
前5世纪
1453年
上古时期
中古时期
近代
罗马文化
希腊文化
东欧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
西欧基督教文化
近代文化
395年
476年
中古时期
古希腊、罗马文化(源头)
中古西欧文化
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
区域文化先后传承且平行发展
继承并发展
继承并发展
注:前5世纪-前4世纪上半叶(古典时代)
(基督教)
(东正教)
时空坐标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典希腊文化
(1)概况:古代希腊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一时期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
(2)成就
①哲学:a.产生: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
b.特点: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c.“三大哲人”
1.爱琴文明
(约前2000年-前12世纪)
2.黑暗时代(荷马时代)--沉寂、封闭、贫穷
(前11世纪---前9世纪)
3.古风时代——古希腊城邦形成和发展
 (前8世纪至前6世纪)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4.古典时代-古希腊奴隶制文明的鼎盛时期
(前5世纪-前4世纪上半叶)
5.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时间,是希腊文化广泛传播时期(前334--前30年)。
梭伦、克利斯提尼、
伯利克里改革
【拓展】起源与发展:古典希腊、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发展阶段、地理范围
思考:联系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思考其为何会成为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经济:生产力进步,奴隶制经济发展;
客观:地理位置优越,吸纳西亚北非优秀文化成果;
政治:城邦制度繁荣,公民阶层活跃;
主观:城邦执政者重视文化
【链接选必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政治制度
(1)城邦国家的形成
①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特点: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2)雅典民主政治: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的民主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官员 主要由抽签产生 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公民法庭 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抽签产生 六千人,司法机关与检察机关,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并监督公职人员、参加立法
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兴起的历史条件。
①地理因素: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多山少平原、地少且贫瘠;海洋资源丰富
②政治因素:小国寡民且独立自主的城邦,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③经济因素: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④思想文化因素:开放、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精神
对政治:众多蕞尔小国纷纷建立;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拓展】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对经济上: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
价值观:商品经济要求有相对自由、平等的环境,这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平原少,土地贫瘠。
山岭纵横和河流交错,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希腊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地中海气候温和,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民族精神:开放、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精神
民主政治
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
拥有一定财产
自备武装服兵役
成年男子
易错提醒 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关系
雅典民主政治是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雅典的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雅典民主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兴起的历史条件。
①地理因素: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多山少平原、地少且贫瘠;海洋资源丰富
②政治因素:小国寡民且独立自主的城邦,使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③经济因素: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④思想文化因素:开放、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精神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制度确立;
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链接选必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政治制度
(1)城邦国家的形成
①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特点: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2)雅典民主政治: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的民主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官员 主要由抽签产生 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公民法庭 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抽签产生 六千人,司法机关与检察机关,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并监督公职人员、参加立法
陶片放逐法
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个人的刻写。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①提高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有利于正确决策,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②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促进了雅典奴隶制文明的繁荣;
③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渊源。
局限:①民主性质的原始性:即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仅限于占雅典人口少数的成年男性公民;
③民主运作的随意性: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政形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利,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实质: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拓展】探究“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1.背景:
2.研究领域:
3.代表:
4.主要观点:
5.影响:
①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②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普罗泰格拉
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积极:智者学派否定了神和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对希腊民众的思想启蒙、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消极: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使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拓展】普罗泰哥拉在收受弟子教人打官司时订下合同,学生入学时先交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时再交付另一半学费。学生欧提勒士学成后一直不肯替人打官司,当然也就不交付另一半学费,普罗泰哥拉决定起诉他。在法庭上,老师志在必得地说:如果你在此案中胜诉,你就应按合同约定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就必须按法院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你都要付给我另一半学费。欧提勒士则针锋相对地回答:老师您错了,这场官司无论胜负我都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胜诉,根据法庭判决我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中我第一次出庭胜诉才付学费的约定,我也不必交付学费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罗泰哥拉悖论”,也称为“半费诉讼”。
[结论]:说明智者学派只重视追求名利,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伦理道德的缺陷。(爱因斯坦: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背景:(1)经济上: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荣的城邦经济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3)文化上:形成了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
(4)地理环境上:海洋文明造就了开拓、冒险、平等、诚信的品质
【拓展】“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普罗塔戈拉
【拓展】结合所学探究苏格拉底的主张
1.背景:
2.目的:
3.主张:
4.意义:
5.易错提醒:苏格拉底不是对智者学派的否定: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退中的城邦制度
①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提出“知识即美德”;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人作恶是因为无知
③提出“认识你自己”,强调“善”和教育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材料: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
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
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
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苏格拉底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
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材料: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人啊,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拓展】探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关注焦点:
(2)著作:
(3)思想主张及贡献:
(4)评价:
2.亚里士多德
(1)关注焦点:
(2)地位:
(3)贡献:
人类社会
《理想国》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①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②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很多错误,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基础
①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和诸多科学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②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更爱真理”
③创立逻辑学;④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
一件大事竞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柏拉图
小结:
智者学派: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创建了严密的的逻辑论证体系
【拓展】 学园门口挂着一个让众多哲学爱好者止步的牌子:“不懂几何者莫入!”在柏拉图看来,不懂数学就无法研究哲学。数学被视作理性主义的基石,古希腊哲学就是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拓展】 《雅典学院》(别名《哲学》),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0~1511年创作的一幅壁画作品。现收藏于意大利梵蒂冈博物馆。
《雅典学院》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之逸事。整个画面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描画了共11群组的57个学者名人。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指着天,亚里士多德指着地,他们边走边谈,引经据典的样子。
亚里士多德
【拓展】③理念论: 人本身和周围世界都是不真实的,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着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典希腊文化
(1)概况:古代希腊中心区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一时期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
(2)成就
①哲学:a.产生: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
b.特点: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c.“三大哲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 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
古希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国家组织形式——城邦。在这些小小的政治实体的基础上,产生了古希腊文明。
此外,希腊还有可供其借鉴的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它以地利之便,自古即与埃及、小亚细亚、腓尼基和两河流域等地经常保持交往关系,能够就近吸纳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素养,取人之长,融会贯通。
①经济:奴隶制经济繁荣——工商业经济发达【史纲下】
②政治:雅典民主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城邦政治【史纲下】
③自然地理因素:地理位置优越
④文化:吸纳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⑤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传播
⑥海洋文明中形成的勇于探索、自由开拓的意识。
为什么?
②文学:a.史诗:《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b.戏剧: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拓展】埃普道鲁斯剧场坐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座山坡上,中心的舞台直径20.4米。歌坛前的34排大理石座位依地势建在环形山坡上,次第升高,像一把展开的巨大折扇,全场能容纳1.5万余名观众。
【拓展】《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 西方学者将《荷马史诗》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值得研究。
②文学:a.史诗:《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b.戏剧: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③艺术:a.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b.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②文学:a.史诗:《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b.戏剧: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③艺术:a.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b.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④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a.希罗多德(史学之父)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b.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政治史之父)。
《历史》详尽地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虽然全书以希波战争为主线,但也是了解早期西亚、北非、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创作的历史著作,全书讲述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几乎涉及了当时整个希腊世界。
修昔底德,提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这一现象被概括为“修昔底德陷阱”
②文学:a.史诗:《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b.戏剧: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③艺术:a.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b.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④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a.希罗多德(史学之父)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b.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政治史之父)。
【拓展】古典希腊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古希腊的自然环境推动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发展,繁荣的工商业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2)雅典城帮的民主制度为哲学家、史学家等的活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3)古希腊从周边国家汲取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4)古希腊城邦的执政者重视文化教育;(5)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传播。
【拓展】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小结】古典希腊文化——西方文化的起源
类别 成就 影响 哲学 三大哲人 ﹨ 文学 ﹨ 艺术 史学 欧洲源头
苏格拉底:探讨人生哲理、社会伦理,他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融会贯通。
为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奠定基础。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
史诗:《荷马史诗》
戏剧(悲剧、喜剧)
雕塑:米隆《掷铁饼者》
建筑艺术:帕特农神庙
希罗多德《历史》(历史之父)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政治史之父)
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形成产生影响。
史诗故事成后世西方文学创作源泉。
开创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西方史学经典之作
欧洲史学的源头
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西方文学
创作源泉
欧洲史学源头
古希腊哲学
对点训练: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一般以苏格拉底为界,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那么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人与社会 B.宗教与神学 C.科学与理性 D.道德与功利
A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普罗塔哥拉
泰勒斯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人是万物的尺度。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贤人治国理性思考;
理念是本原;
创建“学园”
几何学贡献。
真理高于一切;
“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
创立逻辑学
神-自然-人
人文主义的起源
理性思考 精神觉醒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研究的问题
自然哲学 前6C 泰勒斯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世界本原
社会哲学 前5中叶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的价值
人的哲学 前5C后期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理性与人
前5C末到前4C前期 柏拉图 “理想国”;创建“学园”,几何学贡献。 前4C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创立逻辑学;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知识小结:古希腊哲学成就
【探究】根据所学提炼古典希腊文化蕴含的价值内涵。
人文精神
理性智慧
科学思维
求真意识
【深化】比较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明与古希腊雅典政治文明的差异、原因、特点、影响
(2)原因: 地理:古中国: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且贫瘠
政治:古中国:领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一统帝国;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 经济:古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古希腊:工商业发达
思想:古中国:儒家、法家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希腊先哲重视人的价值
(3)特点:中国,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雅典,公民意识、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城邦至上
(1)差异: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拓展】分散的、脆弱的小农经济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能够凝聚分散的人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大一统国家必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主权在民:①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权利;②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③雅典几乎一切官职向成年男性公民开放。
(2)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
(3)轮番而治:雅典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任期。
(4)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雅典人民广泛参与陪审法庭,对官员和法律进行控制等;五百人议事会受到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制约。
(5)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原则。
(6)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
【拓展】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拓展】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其职责是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对议案具有充分的讨论和决定权,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召开公民大会和提出议案;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审理城邦重要案件、监督政府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陪审法庭终审。
【深化】比较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明与古希腊雅典政治文明的差异、原因、特点、影响
(2)原因: 地理:古中国: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且贫瘠
政治:古中国:领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一统帝国;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 经济:古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古希腊:工商业发达
思想:古中国:儒家、法家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希腊先哲重视人的价值
(3)特点:中国,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雅典,公民意识、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城邦至上
(1)差异: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4)积极影响:中国,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利于大型工程的兴建;有利于保障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雅典,民主氛围所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消极影响:中国,极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成为人类自由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雅典,它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轮流执政的极端民主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导致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雅典民主的消极影响:
①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公民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力,导致庸才误国和权力滥用,产生“多数暴政”。
②民主结果的危害性: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导致雅典城邦走向衰落。
【小结】古典希腊文化——西方文化的起源
类别 成就 影响 哲学 三大哲人 ﹨ 文学 ﹨ 艺术 史学 欧洲源头
苏格拉底:探讨人生哲理、社会伦理,他用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融会贯通。
为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奠定基础。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
史诗:《荷马史诗》
戏剧(悲剧、喜剧)
雕塑:米隆《掷铁饼者》
建筑艺术:帕特农神庙
希罗多德《历史》(历史之父)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政治史之父)
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形成产生影响。
史诗故事成后世西方文学创作源泉。
开创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西方史学经典之作
欧洲史学的源头
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西方文学
创作源泉
欧洲史学源头
【对比】斯巴达: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
斯巴达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王位世袭制 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三十人,终身任职 实际最高权力机关
检察官 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
因而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寡头政治:是一种政制形式,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权利有效地掌握在一小撮特权阶级手上
雅典 产生方式 职责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官员 主要由抽签产生 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公民法庭 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抽签产生 六千人,司法机关与检察机关,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并监督公职人员、参加立法
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文化征服了罗马。——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拜占庭帝国
法兰克王国
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二)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
地理:疆域辽阔,地跨欧亚非三洲,融合了各地的文化;
政治:建立了君主专制大帝国。
经济:工商业经济及海外贸易发达;奴隶制经济繁荣;
文化:利用宗教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法律:注重以法律的方式加强对帝国的管理与统治。
【思考】古罗马文明形成的历史条件?
【链接选必一】古罗马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政体
①权力机关:a.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b.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c.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保民官:平民选举产生,负责审议和提出法案,任期一年
②局限:a.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b.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
c.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2)罗马帝国
①形成: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②特征:皇帝(元首)掌握国家大权,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皇帝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3. 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局限性):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拓展】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比较
相同点:
①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的都是公民。 ②公民都由成年男子组成。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④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
不同点:①国家政体不同:雅典为民主制;斯巴达是寡头制;罗马共和国是共和制。②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
2.古典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法律 (1)代表: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3)评价:虽然其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但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的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链接选必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古罗马时期---渊源
(1)《十二铜表法》: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
(2)《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①背景: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②时间: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③地位:是古代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法律制度的渊源。
【拓展】背景: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这样,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引发了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拓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背景: 疆域扩大: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到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建立了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区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民族矛盾出现: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民族,由于得不到罗马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 政治经济新问题: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措施: 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帝国对行省上层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3)形成: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公民法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变通,内容侧重公法。
万民法特点:简洁灵活、实用有效,内容侧重私法。
材料: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蔓”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
公民法时代的罗马法程序极其繁琐。例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时,当事人双方必须亲自到场,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规定的动作,交易才能生效。
发展过程的特点:与时俱进、理性
公法指的是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
私法指的是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
积极: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
【小结】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
509年
公元27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
476年
罗马帝国时期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公元前
8世纪
罗马建城
习惯法
公元前450年
公民法
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张和人口的激增
只适用于
罗马公民
成文法
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
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没有政府的明确承认。
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 。
【比较】
公元前
6世纪
公元前
449年
6世纪
公元前3世纪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适用范围
形式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公民法 万民法
产生时间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3世纪中叶 公元前3世纪中叶出现
公元3世纪万民法正式确立
产生背景 经济发展;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和斗争的结果 民族矛盾、
政治经济新问题
适用范围 适用于罗马公民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自由民
内容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公法) 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私法)
形式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联系 “万”是“公”的补充,并逐步取代公民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对比
罗马法的精神:①维护私有财产;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注重程序,无罪推定;
自然法:是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提出来的,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使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原则(如理性、正义、公平、自由等),国家法律应该是自然法的体现。
意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古典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法律 (1)代表: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3)评价:虽然其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但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的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古罗马建筑中的代表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卢克莱修观点: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
西塞罗名言:
法是最高的理性
维吉尔名言:
劳动征服一切。
罗马万神庙﹒正面
罗马万神庙﹒俯视
罗马大竞技场
2.古典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法律 (1)代表: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3)评价:虽然其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但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的契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古罗马建筑中的代表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拓展】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颁布的一种历法。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
因为恺撒七月出生,故将此月改为盖厄斯·儒略·凯撒的名字“儒略”(July)。
因为屋大维生于八月,故将此月改为大月,并改名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August)。
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
思考:古希腊与古罗马对后世的影响?
(3)现今欧洲建筑历法史学等各个方面均能从古希腊罗马中找到源头。
(1)希腊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2)古希腊民主与古罗马法制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理论源头。
古希腊民主制度和思想、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基督教的宗教文化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三大来源也西方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古希腊民主和思想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基督教文化
西方近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二、中古西欧文化
395年罗马
帝国分裂
476年西罗马
帝国灭亡
1453年东罗马
帝国灭亡
回顾中古西欧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特征。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文化: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中古时期:指的是5-15世纪的世界历史,西欧结束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西欧开始封建社会;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标志中世纪结束。
二、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封建制度确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教会权力: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3)政治格局: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3.表现
(1)神学: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①载体: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2.特点
(1)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并存;
(2)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补充】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普遍文化符号;继承古希腊罗马知识
②目的: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统治
③影响:神学家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托马斯·阿奎纳(1225-1274),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
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大前提:世间万物都有不同的完善程度,而上帝是最完美的存在;
小前提:世界上一定有一种最完美的存在;
结论: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中古西欧文化
特点:①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普遍文化符号;②继承古希腊罗马知识
②目的: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统治
③影响:神学家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拓展】骑士文学大多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抒情诗和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抒情诗的爱情主题是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叙事诗主要颂扬国王的武功伟业和骑士英雄的传奇。歌颂骑士英雄罗兰的《罗兰之歌》是骑士文学的代表。市民文学主要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市民文学体裁多样,有寓言、诗歌和戏剧等,代表作有《列那狐的故事》。
(2)文学
①《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为;
②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4.评价:虽然中古时期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但它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系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最后的晚餐》
《诺亚方舟》
《创造亚当》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 拜占庭文化
(1)背景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基督教会的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 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
②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表现
①宗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②法律: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小结】拜占庭文化形成条件:①政治基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俗称“拜占庭帝国”;②文化基础: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③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
法国巴黎圣母院
圣索菲亚大教堂
天主教式拉丁十字
东正教希腊十字式
③建筑、艺术: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耸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拜占庭皇室的主教堂,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1453年后被土耳其人改为清真寺。教堂屋顶以穹隆覆盖,其中的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
圣索非亚大教堂
穹窿顶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
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包容性、开放性;
●与宗教密切联系;
●融汇东西方文化;
材料: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民法即沿袭了罗马法。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罗马法的原则。
【小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2.俄罗斯文化
(1)特征: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2)表现
①神学: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杰出文学作品;
③建筑: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为东正教的象征。
④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
【链接纲下】俄罗斯
(1)发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被征服: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正式建国: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构,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4)扩展: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基辅罗斯
9C发端
金帐汗国臣属
13C中期
莫斯科公国
16C初
沙皇加冕
1547
地跨欧亚
17C末
特点:受拜占庭文化与蒙古亚洲文化影响,兼具本民族特色,呈现欧亚结合部文化特征
2.俄罗斯文化
(1)特征: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2)表现
①神学: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杰出文学作品;
③建筑: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为东正教的象征。
④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
◎罗斯受洗:
10世纪,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传自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作为国教
拜占庭帝国纹章
俄罗斯国徽
《伊戈尔远征记》,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 。成书于1185~1187年,著者不详。全诗由序诗、中心部分和结尾组成,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为史实依据。《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宏伟著作—— 一部为我们阐明古代俄罗斯文化和在古代罗斯发生的事件的作品,被誉为英雄主义史诗。
圣瓦西里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小结】 基督教的起源与演变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为两派,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俄罗斯东正教会脱离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区管辖,成为势力最大的东正教会,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莫斯科。16世纪,西欧发生了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史称“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后,西欧一些国家建立了独立的新教组织,为区别于原来的天主教会,一般称新教为“基督教”。
天主教(包括基督新教)与东正教的区别天主教●中心:罗马●主要区域:西欧、美洲、澳洲●教堂样式:尖顶,顶尖有十字架●教义:天主教规定一切神职人员 不能结婚●祈祷方式:手掌划十字●中心:君士坦丁堡●主要区域:希腊、东欧、俄罗斯●教堂样式:圆顶,是拜占庭风格,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后把它改成了清真寺●教义: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祈祷方式:2个手指划十字→拇、食、中指3个指头划十字。东正教前5世纪
476年
1453年
上古时期
中古时期
近代
罗马文化
希腊文化
东欧拜占庭文化
俄罗斯文化
西欧基督教文化
近代文化
395年




1.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系统
2.古代的自由观念和人文精神
3.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精神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欧洲东部形成了东正教文明区域。
【问题探究】P25,结合所学,古典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中古时期的欧洲文化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①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奠定了欧洲科学知识系统形成的基础;
②古罗马法律体系是欧洲法律制度演进的起点;
③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对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载体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
联系:
区别
①古典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城邦文化;
②中古欧洲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与封建文化并存;城市文化兴起。
中国史学以垂训借鉴为第一要义,致力于寻找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西方史学是为了保存人类功业,以防被遗忘
相同:
不同
都比较真实、系统地记载历史;总结历史经验。
P25
课堂小结
文化 时间 人物及成就 特征
古希腊古典 时代 前5- 前4世纪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欧洲文学史学源头:《荷马史诗》、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人本思想;以理性思维认识和解释世界;文学艺术追求庄重典雅,优美和谐
古罗马文化 前6-5世纪 法律:《十二铜表法》 历史:李维《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 文学家:卢克莱修、西塞罗、维吉尔 建筑艺术:万神殿、大竞技场 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在法律、文学、史学、建筑和历法等领域多有建树,追求务实。
中古 西欧 文化 4-15世纪 宗教:基督教《圣经》;哲学:托马斯·阿奎那经学哲学代表作《神学大全》;文学艺术:宗教题材、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教会控制文化,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拜占庭文化 5-15世纪 宗教:东正教(圣索菲亚大教堂) 法律:《罗马民法大全》 融合欧亚文化
俄罗斯文化 10-11世纪 宗教:东正教(圆顶多塔的教堂建筑) 文学艺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1.16世纪,英国国王专门为文法学校设立奖学金,此外城市商人、手工业者也开始资助创办世俗文法学校,世俗文法学校的数量因而快速增加。世俗学校主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社会各阶层子弟都渴望进入学习,因为文法学校的教育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机会。世俗文法学校的发展( )
A.彻底否定教会的思想专制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C.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D.反映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世俗学校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学校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有利于打破天主教会对教育的垄断,C项正确:“彻底”说法太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时间,是文艺复兴开始后文法学院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快速发展起来,而不是文法学校推动文艺复兴的产生,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商人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2.西方古典历史学家们认为历史学能“开阔我们的想象世界,使我们在思想和感情上成为一个更大的宇宙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公民而已。它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据此可知( )
A.民主政治影响古典史学创作 B.史学理论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C.西方古典史学蕴含理性精神 D.西方历史学家治史注重求真
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西方。根据材料,西方古典历史学家们认为,历史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得出史学蕴含理性精神,C项正确;材料体现西方古典历史学家的史学观,未提及影响史学创作的因素,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在历史研究中重视人,无法得出人文主义,排除B项;材料强调史学功能而非治史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在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其故事失去了多神教的色彩,着重传达了基督教的信念,基督徒的价值观也被植入其中。这反映了( )
A.古希腊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文化
B.拜占庭帝国统治者重视本国文化发展
C.古希腊文化为拜占庭文化提供了营养
D.基督教的发展不利于希腊文化的传承
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可知,《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成为了拜占庭文化中的一部分,说明作为古希腊文化的代表之一《荷马史诗》为拜占庭文化提供了营养,C项正确;只是把《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进行改造,这一件事情,不足以证明古希腊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文化,排除A项;把《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进行改造,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不是统治者重视本国文化发展的表现,排除B项;《荷马史诗》被改造保留在了拜占庭文化中也是对希腊文化的一种传承,排除D项。故选C项。

4.以圣经故事为主体的中世纪英国神秘连环剧,不仅对严肃的圣经故事进行喜剧化处理,如士兵常伴随粗暴的语言、夸张的自嘘,这与其对主子的阿谀奉承,胆小如鼠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反差。还对其进行同时代化处理,如增加了牧羊人之间偷羊和争吵等源于生活的情节。英国中世纪神秘连环剧的出现和发展( )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取向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D.深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影响
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脱胎于圣经故事的神秘连环剧,不仅注重其内容的诙谐幽默,还将民众日常生活琐事加入其中,这摆脱了传统圣经故事的严肃认真,更贴合市民的世俗文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世俗化,未涉及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排除B项;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崇个人的成功和价值实现,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神秘连环剧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5.研究显示,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从未认为自己是“拜占庭人”,而以“罗马人”自称;他们自视为罗马帝国皇帝,延续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拜占庭帝国( )
A.继承罗马帝国的版图 B.改变希腊正教的传统信仰
C.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 D.复制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结合所学,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罗马的法律、建筑、雕塑艺术等,总之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故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以“罗马人”自称,C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只继承了罗马帝国的部分领土,并未完全继承罗马帝国的版图,排除A项;希腊正教会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灭亡、国家教会东罗马正教会解散后,依拜占庭所在希腊人地区发展的独立正教会之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罗马帝国的某些政治制度,并不是完全“复制”,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