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5: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知识清单】
考点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5年5考)
营养素 作用 食物来源
蛋白质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提供人体能量 肉、蛋、奶、某些植物的种子等
糖类 糖类在人体氧化放出能量,是人体的 ,主要包括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葡萄糖(C6H12O6)等 米饭、面食、白糖、冰糖、红糖、马铃薯等
油脂 油脂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植物油脂在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在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 ,人体摄入的能量不足时,会消耗自身脂肪来提供能量;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猪油等
维生素 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水果、蔬菜、动物肝脏、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无机盐 调节新陈代谢、维持机能平衡 食盐、海带等
水 — —
【答案】主要供能物质 备用能源
特别提醒:血红蛋白:由蛋白质和血红素组成,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载体。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血红蛋白易与CO结合并且难分离,与CO结合后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CO。
知识拓展:
  (1)酶: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①催化效率高(高效性)
②高度的专属性(专一性)
(2)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分子在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和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如CuSO4、BaCl2等)]的影响,其结构会被破坏,失去生物活性。
特别提醒:(1)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2)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
(3)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4)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考点2 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5年3考)
  1.组成人体的元素有 多种,含量较多的有 种。
(1)常量元素(含量超过 ),如O、C、H、N、Cl、S、P、Ca、K、Na、Mg等。
(2)微量元素(含量低于 ),如Fe、 Zn、Se(硒)、I (碘)、F(氟)等。
2.人体中元素之最: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3.钾、钠元素的作用: 。
4.钙元素的作用: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 ,老年人缺钙会导致 。
5.微量元素的作用:
铁:血红蛋白中的成分,帮助氧气的运输,缺乏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锌:促进人体发育,缺乏时会导致生长迟缓,食欲不振。
硒:防癌、抗癌,缺乏时易患癌症,摄入量过高时造成人体中毒。
碘:合成甲状腺素,缺乏时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摄入量过高时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氟:防治龋齿,缺乏时会产生龋齿,摄入量过高时易患氟斑牙。
6.人体非必需元素: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
【答案】1.50 11
(1)0.01%
(2)0.01%
2.O Ca
3.维持水分和体液pH正常
4.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6.Al、Ba、Ti等 Cd、Pb、Hg等
考点3 合成材料和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5年5考)
  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化合物主要分为两大类: 和 。
(2)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
特别提醒:有的化合物如CO、CO2、H2CO3和碳酸盐等,尽管含有碳元素,却仍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这类物质看作无机化合物。
  2.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有 、 和 等。
3.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 ,主要指 、 、 等。
4.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 性,有些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 性。常用的塑料有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
5.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应如何封口 。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热修复 。
6.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分别点燃, 会产生有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故不可以用来制作食品包装袋。
7.棉花、羊毛及蚕丝属于 纤维,涤纶、锦纶和腈纶属于 纤维。棉花、羊毛和腈纶制品应如何区别    。
8.合成材料的使用容易造成 污染。解决此问题,应该从减少使用塑料制品、重复使用塑料制品、使用新型塑料、回收塑料等方面着手。
9.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利”: 、 。“弊”: 、 。
【答案】1.(1)两种或两种以上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2)碳
2.棉花 天然橡胶 羊毛
3.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4.热塑 热固
5.热熔封口 不能
6.聚氯乙烯
7.天然 合成 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制品;有烧纸气味的为棉花制品;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腈纶制品
8.白色
9.价廉 耐用 燃烧时产生有害气体 产生白色污染
【核心突破】
重难点一、有机合成材料的鉴别与判断
  例题1 自强敏天行——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1)生活中李国秀用脚削苹果,不锈钢苹果刀的主要成分是 ,苹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填字母)。
A.油脂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2)空闲时,李国秀用脚绣花,绣花线通常含有蚕丝,蚕丝属于 (选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 。
【答案】(1)铁 B
(2)天然纤维 取样灼烧,闻气味
思维破冰 不锈钢是铁和碳的合金,其主要成分为铁;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B。蚕丝属于天然纤维,天然纤维中的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的时候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和麻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灼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时没有这些气味,所以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取样灼烧,闻气味。
变式训练
  变题型 化学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化学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汽车轮胎中的橡胶属于合成橡胶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答案】A
【解析】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汽车轮胎中的橡胶属于合成橡胶;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合成橡胶以及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所以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方法归纳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与鉴别
(1)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如下几种:
①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羊毛、棉花、蚕丝等)、天然橡胶。
②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包括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鉴别:加热,观察外形变化,能熔化,冷却后能凝固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
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尼龙)、腈纶等。
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
(2)常见纤维的鉴别(灼烧法):
①涤纶(合成纤维):燃烧时有特殊气味,灰烬呈黑色或褐色硬块,不易破碎。
  ②棉、麻(天然纤维):易燃烧,燃烧时有烧纸气味,灰烬呈灰白色,细软易碎。
③羊毛(天然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呈黑褐色,易碎。
重难点二、材料的分类
  例题2 材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生活用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
A.不锈钢菜刀      B.玻璃水杯
C.陶瓷碗 D.塑料脸盆
【答案】D
思维破冰 不锈钢菜刀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水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碗是用陶瓷制成的,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脸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变式训练
  变设问 “秘色瓷莲花碗”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陶瓷材料属于 ( )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答案】B
方法归纳
  常见的四类材料
①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如铁、钢、生铁、青铜、黄铜等;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指的是除金属材料以外的其他无机材料,如玻璃、陶瓷等;
③有机高分子材料指的是天然纤维(羊毛、棉花、蚕丝等)、天然橡胶、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合成橡胶(比如尼龙、涤纶)等;
④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成型的材料,比如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真题精粹】
考向1 六大营养素
1.(2022·江西)中餐与西餐——烹饪上中国菜主要是蒸和炒,西餐则以煎与炸见长。下列烹饪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 (填字母,双选)。
A.清蒸鲫鱼 B.素炒青菜
C.香煎土豆 D.油炸鸡腿
2.(2021·江西)摄入适量糖类物质可缓解低血糖引起的头晕,出现该症状后最宜摄入的是 ( )
A.矿泉水 B.蔗糖水
C.牛肉干 D.黄瓜汁
3.(2020·江西节选)用餐时,讲营养。如午餐仅食用米饭、红烧肉、鸡蛋汤、牛奶,从均衡营养角度出发还应补充的一种食物是 。
4.(2019·江西)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 ( )
A.甲醛 B.食盐
C.亚硝酸钠 D.一氧化碳
5.(2019·江西节选)“世界稻作发源地”——万年。“万年贡米”盛名远扬,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真题变式
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意义的有机物
5.1我们每天都要注意合理膳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我们应多吃糖果来补充糖类
C.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D.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后,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考向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6.(2022·江西节选)科学用药,健康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双选)。
A.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故服用钙片越多越好
B.钙片嚼食服用,可使碳酸钙与胃酸反应更充分
C.钙片需密封保存,是因为室温下碳酸钙易分解
D.饮用牛奶、豆浆,也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7.(2022·江西)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成就美食,维护健康。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 )
A.食盐——调味剂
B.蔗糖——甜味剂
C.碳酸钙——预防骨质疏松
D.小苏打——预防甲状腺肿大
8.(2021·江西节选)传统型体温计——含汞体温计将在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产,因为汞是人体的 (选填“必需”或“有害”)元素。汞的元素符号是 。
9.(2020·江西)人体缺碘会诱发的疾病是 ( )
A.贫血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10.(2019·江西)“华夏第一硒泉”——宜春。温汤温泉以“富硒”著称,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属于人体中的 (选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考向3 合成材料和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1.(2021·江西节选)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快速筛查人群中的高温个体。该测温仪外壳的塑料是热固性塑料。生活中检验热固性塑料的方法是 。
12.(2020·江西节选)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棉花属于 (选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  。
13.(2019·江西)某品牌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真题变式
各种材料的区别
13.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
A.陶瓷餐具    B.铜质火锅
C.塑料水杯 D.纯棉衬衣
图2 气压-时间曲线
(1)用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白
磷燃烧,与打开瓶口直接点燃白磷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2)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反应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中气压减小
B.恢复至室温,温度降低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
C.装置漏气
(3)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 。
(4)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 mL的水,若集气瓶的容积为200 mL,理论上倒吸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大约为 。
针对训练:
1.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右侧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固体    B.硝酸铵晶体
C.氯化钠晶体 D.浓硫酸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如图A),盖好盖子,振荡。
A     B    
C  D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华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认为上述实验现象无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
(3)针对小华的质疑,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传感器测量B装置中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
①首先检查B装置气密性,图像C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两个相同的锥形瓶中收集满CO2,通过注射器分别向瓶中注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图D是实验中同学们用传感器测得的锥形瓶内压强变化情况。其中表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内压强变化曲线的是 (选填“Ⅰ”或“Ⅱ”)。
③为进一步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小宁向变瘪的塑料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塑料瓶重新鼓起。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类型三 利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
1.概念: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初中化学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有
①探究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②探究燃烧的条件;
③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④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⑤探究金属的锈蚀条件;
⑥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方法
(1)研究某实验的影响因素时,“变一即可”。
即对照实验只改变需要研究的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保持相同。
如: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两对比实验中应使用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其他影响因素(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质量等)均保持相同。
(2)研究某反应的发生条件时,“缺一即可”。
即某反应的发生需要2个及以上条件,则研究其中某一条件时,对照实验应该缺少这一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如: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则两个对比实验中,一个实验提供氧气,另一个实验隔绝氧气,其他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保持不变。
  例题3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①       ②
C.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
(1)A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
(2)B实验中,试管 (选填“①”或“②”)中的铁钉会生锈。
(3)C实验中,试管②内反应更剧烈,说明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与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针对训练:
1.对比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②O2含量高低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③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④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的比较
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1)实验一中打开汽水的瓶盖,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2)实验二中产生浮渣更多的是 (选填“硬水”或“软水”)。
(3)实验三中观察到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4)实验四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而碘几乎不溶于水,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1.AD 【解析】A.清蒸鲫鱼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B.素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C.香煎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D.油炸鸡腿中富含蛋白、油脂,符合题意。
2.B 【解析】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缺乏时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低血糖病人需要尽快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最宜先补充葡萄糖或者蔗糖。
3.蔬菜(或水果)
4.B 【解析】甲醛、亚硝酸钠、一氧化碳均有毒;食盐是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5.糖类
真题变式
5.1 D 【解析】A.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错误。B.多吃糖果会引起血糖浓度过高,危害人体健康,错误。C.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能促进肠胃蠕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作用,错误。D.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后,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正确。
6.BD  【解析】A.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但是也不能过多服用,应该合理适量服用,错误;B.钙片嚼食服用,可增大碳酸钙与胃酸的接触面积,使碳酸钙与胃酸反应更充分,正确C.碳酸钙在室温下很难分解,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钙片需密封保存,说明钙片易潮解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等,错误;D.牛奶和豆浆中含有钙元素,所以饮用牛奶、豆浆,也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7.D 【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有咸味,能作调味剂;蔗糖有甜味,可以食用,可以作甜味剂;碳酸钙能为人体补充钙元素,钙元素能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预防甲状腺肿大应补充适量的碘元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小苏打中不含碘元素,不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8.有害 Hg
9.D
10.微量元素
11.取样加热,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
12.天然纤维 取样,燃烧闻气味
13.B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真题变式
13.1 C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铜质火锅是用铜合金制成的,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棉属于天然材料。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