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清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
2、 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解读人物,理解主旨;
3、 感悟文章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1、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去感受人性的光辉与暗淡。(板书课题)
2、 展示目标:同上
3、 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章,理清情节
1、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板书)
2、 本文体裁是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节、环境,情节又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请同学根据“远窗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将文章分成四个部分。2·1·c·n·j·y
归纳:开端(1——3):关系友好;
发展(4——7):远窗人由享受到困扰,:逐渐感到不平衡;
高潮(8——12):见死不救,嫉妒心发作,为了床位,置同伴性命于不顾;
结局(13——15):惊讶失望,只见一堵光秃秃的墙。
(二)分析研读,把握主旨
1、是什么直接促使远窗人的心理发生变化?(窗外的美景)
近窗人的精彩描述,让他对窗外的景物非常向往,急于占据靠窗的床位。
2、近窗人描述的窗外之景是真实的吗?你从哪里感受到?
不是,是他的想象(编造)。
结局:“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3、 近窗人为何要费尽心思为病友描绘窗外之美景?你觉得近窗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析。
提示:(1)景物的特点:景色优美、和谐、充满勃勃生机——美好心灵的写照;(乐观者看到的是鲜艳的玫瑰,悲观者看到的是花下的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成语之作用:描绘生动、费劲心思、绞尽脑汁——激发病友生之欲望、点燃其生命之火、解除其病魔带来的痛苦;21·世纪*教育网
(3)病情之恶化:本来病得很重、晚上突然大声咳嗽、病情恶化——劳神费力所致
目的:想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丝快乐,鼓舞病友的意志,解除同伴的痛苦。
形象:乐观善良、热爱生活、乐于助人、道德高尚……
4、 远窗人又是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简析。
一开始,也热爱生命(第3节谈话内容)、心地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良(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但私欲的膨胀使他变得冷酷无情、灵魂卑劣、自私自利(见死不救)www-2-1-cnjy-com
5、 本文主要采用怎样的写作手法?对比
6、 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呢?
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贬恶扬善的道德力量。
7、 为何以“窗”为题?(有何作用?)
(1)线索,情节紧紧围绕“窗”展开;(2)比喻,喻指人的心灵(心灵之窗)
(三)拓展延伸,探究结尾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好的故事结尾,往往不是思绪的终结,而是思绪的腾飞。
1、 同样的窗口,为何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归纳:
昔日病友用“心”去看,用心、用感情来描绘生活,他的心灵之窗是打开的,他的心
中有最美的风景;而冷漠的人心灵之窗是关闭的,他心中不会有春天,也看不到春天,只能
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以此结尾,讽刺了自私的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反衬了无私的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
2、“光秃秃的一堵墙”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和感慨,这位病友看到这一堵墙会怎样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他看到“这堵光秃秃的墙”时的情形。2-1-c-n-j-y
(学生续写)
(四)结束语:
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成为了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瞭望台。让我们打开心灵之窗,扫除灵魂的阴霾,去迎接窗外灿烂的阳光吧! 21*cnjy*com
附板书:
扬
近 花园 善
对比 窗
贬
远 光墙 恶
展示:
例1:
他支撑着的胳膊突然松开,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狠狠地砸在枕头上,就是那一瞬间,晶莹的泪珠在空中拉出一条长长的弧线。
他依旧盯着天花板,心灵的碰撞令他痛苦不堪。他不停地哆嗦着。那晚发生的事情又在脑海里回旋:大声的咳嗽、急促的呼吸声、痛苦的表情、颤抖着不停摸索的手……这一切的一切引起他胸口的剧烈疼痛。他不得不用手按住心口,但动作却渐渐僵硬。另一支颤抖的手,在触到电铃的那一刻却缓缓放下,放在自己的心上。
当医护人员发现他时,他已全身冰凉,可那双手依然僵硬地按在心上。没人知道那手势的真正含义。希望他的病友会理解这份心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例2: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他望着窗外,自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语:“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的脑子里浮现起以前的病人给他讲的窗外的一切——一泓湖水,一块网球场,一块草坪,一排商店,一群群野鸭、天鹅,一个个孩子,一对对情侣,一朵朵鲜花,一场场比赛…… 21教育网
这天晚上,病人突然旧病复发,他开始大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我该去找他了,这是我的报应……”想着望向窗外。 21cnjy.com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看到那个病人两眼直勾勾的望着窗外那面光秃秃的墙,医护人员把手放在那个病人的鼻下,他已经死了…… 21·cn·jy·com
例3:
顿时,他明白了——“假的!全是假的!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是谎言。”平静下来后,他的泪水开始从眼眶中一滴一滴地流淌 。他望着那堵光秃秃的墙发呆,他竭力想象着同室病友给他编织一切美丽的谎言的情景。
他开始责怪自己,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莫大的羞愧,他的病情一天天地加重,痛不欲生。可是,医生对他的病情不得而知。白天,他总是呆呆的望着那堵墙;夜晚,他总是呆呆的望着天花板。
忽然,有一天,他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自己一定要活下来!病友既然绞尽脑汁地为自己编织出了一个个美丽的谎言,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活下来,能战胜病魔。“我不能辜负病友的希望,我一定要活下来!是我害死了病友,我恩将仇报!”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只有活下来,才能更好地照顾他的亲人,才能对得起死去的我的病友。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发呆,而是同病魔作斗争。白天,他总是坚持看一些鼓舞精神的小说;夜晚,趁医院的工作人员下班休息了,他总是偷偷下床锻炼,一次一次的跌到,可是他没有放弃。一天天的日子过去了,他的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
家人都非常开心,他终于战胜了病魔,可以出院了。每一个医生都为他的奇迹而高兴,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只淡淡的回答了一句:“是谎言的力量,让我从死神的怀抱再次获得了新生,走向了天堂。”从此,他对病友的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悉心照顾,一直到归天。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20、窗
课型:新授 课时1 主备:高向荣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通过两个病人形象,看清人性的美与丑;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
2.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运用;(重点、难点)
3.品味小说精练含蓄的语言。 (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预习·热身
1、读课文,积累词语
俯瞰( ) 一hóng( )清水 充塞( )
胳膊肘( ) 争相斗yán( ) nuó( )到
2、解释词语
扣人心弦 纹丝不动
栩栩如生 津津有味
3、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 、 、 、 四个部分。
二、研读·互动
(一)导入
(二)预习成果展示
(三)整体感知
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和故事中的人物。
2、把握小说情节 :
开端(1-3):
发展(4-7):从“ ”到“ ”
高潮(8-12): 21教育网
结局(13-15):
(四)、精读赏析:
1、分析课文情节发展部分,展示靠窗病人形象
朗读课文第四段与第五段若干句(一个孩童……网球赛)
窗外的景色如何?如此美好的景色是真实的吗?
那靠窗的病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评价靠窗病人?
2、分析不靠窗病人形象,找出理由。
3、你觉得文章结尾有特别的意味吗?
三、提升助推
1、两个病人,怀有两颗不同的灵魂,一个纯洁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好,拥有许多向善的品质;一个灵魂龌龊,行为卑劣无耻,无情无义。小说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21cnjy.com
2、请同学们从人物与情节两方面考虑一下:小说以“窗”为标题有何作用?
3、、假如,病房中又来了一位新的病人,那么原先那不靠窗的病人会怎样做呢?
展开想象,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21·cn·jy·com
(2)
(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剖析人物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真善美;
3.体悟本文“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巧构思。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文中凝练简洁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窗”双关含义,体味作品精巧的构思、精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
1.引诗导入
顾城写过一首诗“我要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窗,光明通透,给我们的眼睛以美丽的憧憬,给我们的心灵以热切的希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关窗的故事,用心去感悟窗内外的世界。
2.了解作者
3.学习生字词
4.概述情节
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预习,我破门熟悉了小说的情节,那么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5.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病理诊断:
假如我们同学是这两位病人的主治医生,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这两位病人填写病历卡(一)。(分成两组选择其一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病人: 远窗者 近窗者
进院状况:
远窗者:病情严重,日夜躺在病床上
近窗者:病情严重,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
病情发展过程:
远窗者:谈天绘景 病情稳定→心生嫉妒 病情加重→独占窗口 只见秃墙
近窗者:分享美景 病情稳定→病发 呼吸急促→呼吸停止
6.探究人物形象特征
两个病人,两种不同的命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窗者存活,近窗者不幸身亡。作为主治医生,请你为这两个病人作一个鉴定,填写病历卡(二),你觉得远窗者和近窗者分别是怎样的两个人?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分成两组选择其一讨论,推荐代表发言)21cnjy.com
病员鉴定:
近窗者:待人友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强乐观,无私善良,心胸开阔。
依据:1.经常和病友聊天,激励自己和病友与病魔作斗争。
2.将虚无的场景编造得如此美妙,描述得如此生动。
远窗者:本性善良,热爱生命→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依据:1.每次都很享受病友给他描述的窗外美景,当他产生自私的想法时,他也感到过惭愧,并竭力想控制这样的想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当近窗人病发时,他却纹丝不动地盯着天花板。
归纳:在这一次心灵的选择中,不靠窗的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显然选择了自私,他的人生也变得灰暗。高尚是近窗者的墓志铭,卑鄙是远窗者的判决书。但是我相信同学一定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21教育网
7.心灵药方:作为主治医生,请你为远窗者开一剂心灵药方,帮助他走出狭隘的自我。
8.总结
1)“窗”
本篇小说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两个病人,那么文章题目可不可以换做《两个病人》呢?
小结: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窗”展开,还有喻指人的心灵的意思。
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瞭望台。
2)小说的结尾
近窗者透过窗户看到的是美丽冻人的生活画卷,远窗者却只能看见一堵光秃秃的墙。
①删一删:
若把结尾这一段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
结尾作用:1 鲜明的对比,突显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2 深化题目含义,发人深省。
②续一续:
你为本文写一个结局,并比较哪一个更好。
9.归纳小小说的特点
让我们打开心灵之窗,去沐浴窗外的阳光雨露,让生命绽放人性的光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