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3: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4课《最后一分钟》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kòu xiāo zhù chà suǐ
( )头 ( )石 ( )造 ( )那 ( )骨
答案:叩 硝 铸 刹 髓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叩: 敲打:~击。~门。~关;硝:一些矿物盐的泛称:~石。芒~。为石字旁;铸: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铁。~造。~件。熔~。~币。髓要注意字的写法,这个字比较复杂,左边是骨;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chà( ) lǜ( ) qiǎo( ) zhā ( )
刹 露 悄 扎 zhá ( )
shā( ) lòu( ) qiāo ( ) zā ( )
答案:刹那 刹车 露珠 露怯 悄然无声 静悄悄 扎根 挣扎 扎腿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刹:chà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寺庙佛塔:古~。宝~。shā止住:~车。~住这股歪风。悄qiǎo忧愁:~切。~怆。~然落泪。忧心~~。qiāo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不让人知道:深夜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èi téng qí zhì lǐ pào liú tǎng( ) ( ) ( ) ( )  
zuì chún jì liáng xiāo yān xiāng gǎng
( ) ( ) ( ) ( )
答案:沸腾 歧视 礼炮 流淌 嘴唇 脊梁 硝烟 香港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沸腾狐疑这两个字的偏旁不相同,不要写错;脊梁要注意这两个字的写法;硝烟:指爆炸物爆炸后形成的烟雾、射击残留物。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倾听—( )刹那—( ) 崭新—( ) 寂静—( )
答案:谛听 瞬间 簇新 安静
知识点: 词义
解析:
分析:倾听:认真地听取 。刹那:意为最短暂的时间。崭新:很新颖,全新;极新、像刚买来得。寂静:(形)没有声音,很静。
点评:理解了词义,找出近义词不难。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新鲜—( ) 崭新—( ) 寂静—( ) 痛苦—( )
答案:腐败 陈旧 喧闹 欢乐
知识点: 词义
解析:
分析:崭新:很新颖,全新;极新、像刚买来得。寂静:(形)没有声音,很静。
点评:理解了词义,找出反义词不难。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 ) ( ) ( ) ( ) ( )
叩问 硝烟 铸进 崭新 紫荆
答案:kòu xiāo zhù zhǎn jīng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叩: 敲打:~击。~门。~关;硝:一些矿物盐的泛称:~石。芒~。为石字旁;铸: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铁。~造。~件。熔~。~币。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7、找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刹(chà shā )那 骨髓(shuí suǐ) 硝( xiāo qiāo )烟
铸( zhù zù )进 悄(qiǎo qiāo )然 叩(kōu kòu )问
答案:chà suǐ xiāo zhù qiǎo kòu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叩: 敲打:~击。~门。~关;硝:一些矿物盐的泛称:~石。芒~。为石字旁;铸: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铁。~造。~件。熔~。~币。髓要注意字的写法,这个字比较复杂,左边是骨;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8、给下列字组词
巷( ) 顷( ) 只( ) 杀( )  
港( ) 倾( ) 帜( ) 刹( )  
搂( ) 俏( ) 随( ) 斩( )  
缕( ) 硝( ) 髓( ) 崭( ) 
答案:巷子 海港 顷刻 倾斜 两只 旗帜 杀死 刹那
搂住 一缕 俊俏 硝烟 随时 骨髓 斩断 崭新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巷比港少一个三点水,这两个字音不同;顷比倾少一个单人旁,字音相同;搂与缕的偏旁不同;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9、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清风轻轻拂过柳树的发梢,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 )
(2)燕山雪花大如席。 ( )
答案 :(1)拟人(2)夸张
知识点:拟人 夸张
解析:
分析:拟人: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定义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
点评:掌握了拟人、夸张的定义,判断句子是什么修辞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 用“静”组四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括号内。
(1)看了这条新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 )。
(2)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周一片( )。
(3)一声枪响,打破了夜晚的( )。
(4)班主任走进教室,我们才( )下来。
答案 :(1)平静(2)寂静(3) 沉静(4) 安静
知识点: 词语
解析:
分析:考察学生对字义的掌握与认识。学生要注意区分,就可以很好的回答这道题了。
点评:测试学生对词语的应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1)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一个孩子坐当中。
(2)一个字,两个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3)上面正差一笔,下面少去一点。
(4)三山倒挂,二月相连;田下一道川,川上一放田。
(5)有河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6)手足并用
答案 :(1)匹;(2)哭;(3)步(4)用(5)也(6)捉
知识点:猜字谜
解析
分析:猜字谜主要是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点评:掌握了方法猜字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判断句子是否比喻句。  
(1)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 )  
(2)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 )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 )  
(4)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果。 ( )
答案:(1)×;(2)√;(3)√;(4)×
知识点:比喻句
解析:
分析: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包含本体、喻体、喻词。
点评: 了解了比喻,判断不难。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选词填空。  
寂静 安静 平静 幽静  
(1)一阵大风过后,湖面上又恢复了( )。  
(2)上课铃响了,校园里十分( )。  
(3)到了深夜时,整个村子格外( )。  
(4)贝多芬走在( )的小路上,听见茅屋里传来了琴声。 
答案(1)平静(2)安静(3)寂静(4)幽静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某学生在日记里写道:“天亮了,起床了,吃饭了,上学了,下课了,回家了……”老师看完,写了一个评语。下边已把评语的标点删掉了。请为评语补上标点符号,还它原来妙趣横生的面目。
该 用 了不 用 了不 该 用 了尽 是 了了字 用 得 太 多 了希 望 今 后 少 用 了
答案: 该 用 了, 不 用 了。 不 该 用 了, 尽 是 了。 了字 用 得 太 多 了 ,希 望 今 后 少 用 了。
知识点: 句义
解析:
分析:考察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点评: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脊梁 ( )的土地 ( )的大海  
( )的日出 ( )的寂静 ( )的一分钟  
答案:挺直 肥沃 浩瀚 崭新 刹那 最后
知识点:词语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1)最后一份钟,是旗帜的形壮,是天地间缓缓上生的红色。( ) 
(2)被撕碎的厉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哪伸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近我们的灵魂。  ( )   
答案:(1)份(分)、壮(状)、生(升)。
(2)厉(历)、哪(那)、伸(深)、近(进)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目不转精( ) 不知所错( ) 惊心动破( ) 坐无虚席( )
答案:睛 措 魄 座
知识点: 字形
解析:
分析: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所以是眼睛的睛,而不是精。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魄:指魂魄。
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座:指座位。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请选择四个不同身份的人说的话,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填序号 )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_____”,裁缝说:“_____”,赶车的接过话茬:“_______”,船夫最后说:“__ _”。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
厨师的话是______________   裁缝是______________
车把式是______________   船夫是______________
理由:
答案:厨师的话是B   裁缝是D
车把式是A    船夫是C
理由: 各自的语言要具有各自身份的特点。
知识点: 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请根据括号里的意思,用“,”在下列句中相应的地方断句。
A.贝 贝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贝贝着急)
B.贝 贝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妈妈着急)
C.贝 贝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爸妈着急)
答案:A.贝 贝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贝贝着急)
B.贝 贝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妈妈着急)
C.贝 贝 找 不 到 ,爸 爸 妈 妈 非 常 着 急。(爸妈着急)
知识点: 理解句意
解析:掌握标点的用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 我能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毛病,然后改正过来
(1)多读好书,可以提高和丰富我们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邻居家的小丽,不仅年纪小,而且还懂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2)邻居家的小丽,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3)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园。
知识点:改病句
解析:
分析:(1)去掉“提高和” (2)“不仅……而且还……”换成“虽然……但是”。
点评:考察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 写出表示时间意思的词语。  
例:瞬间 ( ) ( ) ( ) ( )  
答案:忽然 不久 片刻 刹那
知识点:掌握词语
解析:
分析: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2、填上量词。  
一( )硝烟 一( )教科书 一( )空位 一( )礼炮  
一( )眼泪 一( )紫荆花 一( )伤痕 一( )红旗  
答案:缕 本 个 门 滴 朵 道 面
知识点:量词
解析:
分析: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3、读课文填空:
 (1)香港于( )年 ( ) 月( )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并设立了( ) 。( )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 )、经济( )和( ) 50年不变。
(2)( )提出的( )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构想。
(3)( )是香港( ) 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别行政区赠送的礼品是( )大型雕塑,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答案:(1) 1997 , 7 , 1 ,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制度, 制度 , 生活方式(2) 邓小平 “一国两制”(3)紫荆花 , 特别行政区的,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4、 课外阅读
阅读 《乡 愁》,回答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 。( )( )( )( )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 )( )( )( )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 ) 。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答案:(1)乡愁是一枚( 小小的 )邮票 ,乡愁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2) 邮票 、船票 、坟墓 、 海峡 ,(3 ) 小时候 、 长大后 、后来啊、而现在(4) 台湾海峡(5) B
知识点:理解课文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