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4: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diǎn fù wěi xié bīn zé zòu
字( ) ( )手 ( )员 ( )义 ( )馆 选( )( )乐
dàn niǔ zhān qí sǎng dǎng
( )生 ( )扣 ( ) 仰 ( )驴 ( )子 ( )员
答案:典 副 委 协 宾 泽 奏 诞 钮 瞻 骑 嗓 党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典要注意与曲区分开,不要弄混;诞字与延字不要弄混,要注意有半部分不是廷;钮字不是提手旁;瞻的左半部分为目,不要写成谵;党不要错写成堂;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chéng( ) lǜ( ) xíng( )
乘 率 行
shèng( ) shuài( ) háng ( )
答案:乘坐 千乘之国 效率 率领 游行 银行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
分析:乘 shèng 多余,余留下来的:~余。~菜。~货。~勇(余勇,如“宜将~~追穷寇”)。~水残山。所~无几。就~他一个人。行: xíng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háng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diàn niǔ sang zi diǎn lǐ
( ) ( ) ( )
zhān yǎng zhèng xié wěi yuán
( ) ( ) ( )
答案:电钮 嗓子 瞻仰 政协 委员
知识点:词形
解析:
分析: 诞字与延字不要弄混,要注意有半部分不是廷;钮字不是提手旁;瞻的左半部分为目,不要写成谵;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汇聚—( )协商—( ) 庄严—( ) 肃静—( )
答案:聚集 商量 庄重 寂静
知识点:词 义
解析:
分析: 汇聚:其意思是团聚、聚集。协商:两方以上,对某一件事情进行商量,最终求得各方一致认同的处理办法。庄严: 庄重、严肃、庄重肃穆。肃静:指严肃而安静。
点评:理解了词义,找近义词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汇聚—( )协商—( ) 庄严—( ) 肃静—( )
答案:分散 独裁 轻浮 喧哗
知识点: 词义
解析:
分析:汇聚:其意思是团聚、聚集。协商:两方以上,对某一件事情进行商量,最终求得各方一致认同的处理办法。庄严: 庄重、严肃、庄重肃穆。肃静:指严肃而安静。
点评:理解了词义,找反义词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6、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城 ( 诚 ) ( 诚实 )  
伸( )( ) 拍( )( ) 波( )( )  
摸( )( ) 楼( )( ) 协( )( ) 
答案:抽 抽水 泊 停泊 坡 山坡 漠 沙漠 搂 搂住 肋 肋骨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呻痛苦时口中发出哼哼的声音,常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如“无病呻吟”。绅
字从纟从申。“申”意为“婚媾”。“纟”与“申”联合起来表示“作为已婚标志的丝制腰带”。审:详细,周密:审慎。审视。神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拍怕 迫 伯 泊 柏 铂 狛。波波-三点水+病字框=疲(疲劳)-三点水+提手旁=披(披衣服)-三点水+提土旁=坡(上坡)
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辨字组词。  
郊( ) 克( ) 俭( ) 融( )  
效( ) 刻( ) 检( ) 隔( )
答案:郊区 效果 克服 时刻 勤俭 检查 融化 间隔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郊与效不同音,效读xiào,郊读jiāo;克与刻为同音字;俭与检的偏旁不相同;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8、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
(2)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   )
(3)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   )
(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
答案 :(1)拟人(2)比喻(3)夸张(4)反问
知识点: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解析:
分析:拟人: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1)把“波浪”写成“人”“轻轻吻”。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包含本体、喻体、喻词。(2)把“哆嗦”比作“像风雨中的树叶”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定义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3)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就是夸张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反问句一般用上“难道……不”“怎么……会”。
点评:掌握了什么是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指出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就不难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9、 扩句。
(1)部队进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发出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宣读公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知识点:扩写句子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
点评:扩句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最佳搭档(选择合适的填空)
排山倒海的( ) 鲜红的( ) 雄伟的 ( ) 瞻仰 ( )
宣布 ( ) 宣读( ) 庄严的 ( ) 检阅 ( )
国旗 宣告 掌声 声音 部队 国旗 命令 公告
答案 :排山倒海的—掌声 鲜红的—国旗 雄伟的—声音 庄严的 —宣告
宣布—命令 宣读—公告 检阅—部队 瞻仰—国旗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手中的碗被他交给少年。 (2)他交给少年手中的碗。
知识点:句式变换
解析:
分析:被字句把字句之间的相互转换。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句式变换的掌握程度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选词填空
竟然 依然 毅然
(1)已是三月,天( )很冷,真奇怪。
(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 )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3)谁都没有想到,他( )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答案:(1)依然(2)毅然(3)竟然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依然就是仍旧、就是一如既往。就是一直坚定下去。
毅然:坚决地。
竟然: 表示出乎意料,不在意料之中。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选词填空。  
陆续 连续 继续  
(1)五年级三班( )三个月获得卫生红旗班。  
(2)下课铃声响了,大家( )回到教室。  
(3)虽然这次考得不好,可我有信心( )努力,争取下次考好!
 汇集 聚集
(4)几个人( )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5)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6)小明于1989年6月( )了。
(7)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肃立 站立
(8)三十万人一起脱帽( ),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9)他( )在那儿,一动不动。
答案(1)连续 (2)陆续 (3)继续 (4)聚集 (5)汇集 (6)出生 (7)诞生 (8)肃立 (9)站立;
知识点: 词义
解析:
分析: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连续 :一个接一个:~不断。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继续 :意思是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近义词在句中的区别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填入人名:
(1) _____宣布开国大典典礼开始。
(2) _____亲自按动升起第一面国旗的按钮。
(3) _____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4) _____任检阅司令员。
(5) _____任阅兵总指挥。
答案:(1)林伯渠;(2)毛泽东;(3)毛泽东;(4)朱德;(5)聂荣臻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旗帜 一( )掌声 一( )礼花 一( )宫灯  
一( )画像 一( )坦克 一( )书信 一( )宝库  
一( )兰花 一( )绿洲 一( )虚惊 一( )范文  
答案:面 阵 种 盏 幅 辆 封 座 枝 遍 场 篇
知识点:量词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我会缩身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会场上爆发出掌声;(2)目光投向主席台;(3)广场上汇集了队伍;
(4)毛主席宣读公布。
知识点:缩写句子
解析:
分析: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点评:缩句就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句子更简练,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 按意思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 )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
(4)恭敬地看。 ( )
答案:(1)开国大典(2)肃立(3)排山倒海(4)瞻仰:
知识点:解词
解析:
分析:开国大典: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肃立:恭敬而庄严地站着。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点评:掌握词义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1)乐队奏国歌。
(2)升国旗,鸣礼炮。
(3)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4)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5)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6)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答案:(1)3(2) 5(3) 1(4) 2(5) 6(6) 4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横线上。
徐徐 汇合 安静 雄壮 举
汇集 缓缓 雄伟 肃静 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徐徐—缓缓 汇合—汇集 安静—肃静 雄壮—雄伟 举—擎
知识点: 词语搭配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修改病句。
(1)同学们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程师们核对并设计了图纸,开始施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学们的眼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2)工程师们设计并核对了图纸,开始施工。
知识点: 修改病句
解析:
分析:(1)(眼睛)改成(眼光);(2)(核对)并(设计)颠倒位置。
点评:修改病句时先看看前后词语是否搭配,有没有近义词重复使用等,让后再改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总数( shǔ shù) 直奔(bèn bēn ) 乐曲(yuè lè)
飘拂(fú fó) 隆隆(lōng lóng) 抛上天( pōu pāo )
答案:shù bèn yuè fú lóng pāo
知识点:拼音
解析:
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照样子,写词语。
(1)例: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写4个带数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注视 凝视(写4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心一意、一分为二、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2)浏览、端详、
目睹、视察、
知识点:仿写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2、把下面表示“ 看”的词语恰当地填在括号里。
探望 赡养 观赏 俯瞰 环视 仰望
( )国旗 ( )四周 ( )风景
( )山谷 ( )病人 ( )星空
答案:瞻仰 环视 观赏 俯视 探望 仰望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
分析: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3、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解释词语。
  A. 肃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瞻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3)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案(1)A.恭敬、庄严地立着。 B.恭敬地看。
  (2)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把掌声比作雷鸣。
  (3)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现在五星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现在五星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4、 课外阅读
  小草
  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多彩;不少人爱柳,因为柳树柔美多姿。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到来的信息报告给人们。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如果用手拨开紧贴地面的枯草,就会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针尖一样的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那绿油油、软绵绵的草地,可供孩子们游乐,供大人们休息;那鲜美柔嫩的茎叶,是牛羊虫鸟的美餐。
  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而生命力却是惊人的。狂风暴雨休想摧毁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镰刀锄头,把它拦腰折断,车轮把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倔强地挺直身躯,开始了新的生长。
  多么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1)写出第四小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开头与结尾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赞扬小草( )。
答案:(1)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而生命力却是惊人的。
   (2)开头: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结尾:多么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知识点:理解课文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