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nǐ xùn má chú xūn fù àn
( )人 ( )葬 干( ) 踌( ) 功( )( )约 ( )然
答案:拟 殉 嘛 躇 勋 赴 黯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拟读nǐ ,不要写成似;殉与询要区分开,两者的字音不同,偏旁也不相同;踌躇,近义词为犹豫、迟疑、徘徊等。意思是对某件事很难作出决定。黯读àn,不要错度为ān;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xiǎn( ) chù( ) jīn( ) huán( )
鲜 处 禁 还
xiān( ) chǔ( ) jìn ( ) hái( )
答案:朝鲜 鲜艳 到处 处理 情不自禁 禁止 归还 还是
知识点:多音字
解析:
分析:鲜xiǎn少:~为人知。屡见不~。xiān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果。~花。~嫩。新~。处chù地方:~~。~所。chǔ居住:穴居野~。
点评: 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3、下列各组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拟(lǐ)定 功勋(xūn) 楠楠(nán)
B.奔赴(fù) 慰(wèi)问 牺牲(shēng)
C.殉(xǜ)职 黯(àn)然 尸(shī)体
D.踌(chóu) 躇(chú) 凑(zòu)近 眷(juàn)念
答案:B.
知识点:拼音
解析:
分析:A.拟(nǐ)定C.殉(xùn)D.凑(chòu)近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不认识字的掌握,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勾画不认识的字,就不难回答这道问题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破格—( )踌躇—( ) 悲痛—( ) 慰问—( )
答案:破例 犹豫 悲伤 问候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
分析:破格: 打破约束,不遵常规破格录用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犹豫:迟疑,不果断,做事拿不定主意。悲痛:悲伤哀痛 因为他的爱畜死了而感到悲痛指伤心。 慰问:安慰问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破格—( )踌躇—( ) 悲痛—( ) 紧锁—( )
答案:照例 果断 快乐 舒展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
分析: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紧锁:1.皱起。如:紧锁双眉陷入沉思。2.扣在一起。如:使困倦的眼皮紧锁在一起的睡眠。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给下列字组词
诣( ) 仰( ) 临( ) 骋( )
脂( ) 抑( ) 监( ) 聘( )
答案:造诣 脂肪 仰望 抑制 面临 监狱 驰骋 聘用
知识点:形近字
解析:
分析:诣和脂的偏旁不相同,诣为言字旁,脂为月字旁;仰和抑的偏旁不相同,读音也不一样;临和监要注意这两个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辨字组词。
弈( ) 俱( ) 援( ) 盂( )
奕( ) 惧( ) 缓( ) 孟( )
答案: 弈(对弈) 俱(面面俱到) 援(援助) 盂(痰盂)
奕(神采奕奕) 惧(恐惧) 缓(缓慢) 孟(姓孟)
知识点:考察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分析: 奕 兼有下棋的意思,但不如 弈 用的多。弈 动 形声。从攻 亦声。本义:下棋 同本义 弈,围棋也。 俱,主要用来作范围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有时也作动词,意思是走在一起、等同。惧:害怕:恐~。~怕。~惮。~怯。~色。临危不~。援与缓的偏旁不同,要注意区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的辨别能力。要把握好字形,才能正确的组词。
考察类型:常考题
8、 根据句意写词语。
(1)给有功德的人看 ( )
(2)因公务而牺牲。 ( )
(3)犹豫不决的样子。 ( )
(4)起草制定。 ( )
答案 :(1)勋鉴 (2)殉职 (3)踌躇 (4)拟定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勋鉴:给有功德的人看。殉职:因公务而牺牲。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 词义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9、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只写序号)
(1)①桃花 ②荷花 ③迎春花 ④腊梅花 ⑤桂花
(2)①父亲 ②儿子 ③曾祖父 ④孙子 ⑤祖父
(3)①少数 ②全部 ③没有 ④一半 ⑤多数
(4)①一季 ②一年 ③一月 ④一周 ⑤一旬
答案 :(1)③①②⑤④ (2)③⑤①②④ (3)③①④⑤② (4)④⑤③①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
分析(1)按开花的先后顺序排列(2)按长幼排列(3)按数量排列(4)按范围排列
点评:掌握文化常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 按要求改句子。
(1)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改为陈述句)
(2)他们想见见儿子的遗体。(改为反问句)
(3)他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改为“被”字句)
(4)电报记录稿被秘书交给主席。(改为“把”字句)
答案 :(1)他们的父母很悲痛。 (2)难道他们不想见见儿子的遗体吗?
(3)爱子被他亲自送到农村锻炼。(4)秘书把电报记录稿交给主席。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
分析: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被动句: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 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把字句:就能把宾语提置于动词之前,以强调行为结果或行为方式。 这种句式在语义上可视为宾语前置
点评:了解了各种句式,做题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反问句。
(1)他为什么要躲躲藏藏呢? ( )
(2)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 ( )
(3)战争究竟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 )
(4)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 )
答案:(1)×;(2)√;(3)×;(4)√
知识点:反问句
解析:
分析: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测试学生对反问句的掌握。
点评:了解了反问句,做题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 把下面的词相应的音节写在括号内
拟定( ) bēn fù
殉职( ) nì dìng
奔赴( ) xùn zhí
黯然( ) xǖn jiàn
踌躇( ) chóo chú
勋鉴( ) àn rán
答案:拟定—nì ding 殉职 —xùn zhí 奔赴 — bēn fù
黯然 —àn rán 踌躇— chóo chú 勋鉴 — xǖn jiàn
知识点:字音
解析:
分析:拟:打算:~去信联系。~议。殉职:国家公职人员.因公死亡的。奔赴:指奔丧;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 黯然:①阴暗的样子②面色难看的样子③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踌躇:犹豫不决;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学生在做这类题型是,要注意区分字不同特点,再根据具体的字形进行解答就可以准确的回答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解释词语
投笔从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身殉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投笔从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以身殉职: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投笔从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以身殉职: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
点评: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狂轰滥( ) 原封不( ) 情( )自禁 自我( )慰
答案:炸 动 不 安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狂轰滥炸:狂:疯狂,发狂;轰:指用大炮或炸弹破坏;滥:多,不加节制;炸:指用炸药或炸弹爆破。本成语指短时间内对目标频繁进行的破坏性轰炸。原封不动: 原封:没有开封。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情不自禁: 表示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自我安慰:指自己安慰自己,通常指一种心理暗示或心理慰藉的现象。
点评:测试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积累词汇。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我会缩身
(1)鱼钩闪耀着灿烂的光芒。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焰火在夜空里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农民的辛勤劳动下,今年的小麦长势十分良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鱼钩闪耀着光芒。(2)妈妈照顾我。(3)同学们手舞足蹈。
(4)焰火构成了图案。(5)小麦长势良好。
知识点:缩写句子
解析: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A.去“枝”留“干”法。B.借助“的、地、得”。C.“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D.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E.去掉“在 (中、里)”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点评:掌握了缩句方法,做题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课内阅读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 )代( )的名句。“忠骨”指( ),这里指( )。毛主席引用这句名诗的意思是( ) 。
(2)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答案:(1)清 龚自珍 忠臣的遗骸 毛岸英烈士的遗体(2)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 在慢慢长夜里,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做出的决定,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2)(3)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是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的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朝鲜战场上,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是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的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都很悲痛;(3)在朝鲜战场上,不是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吗?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
分析: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测试学生对反问句的掌握。
点评:了解了反问句,做题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 扩句,是句子更具体。
(1)他头上顶着碗。
在____________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碗。
(2)观众盯着碗。
___________________观众_________________盯着__________________碗。
(3)场子里静。
场子里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片掌声里 一摞(2)台下的 紧紧地 头顶上(3)连掉一根针都能听见。
知识点:扩写句子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 ( http: / / baike. / doc / 2163376-2289187.html" \t "_blank ),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修改病句。
(1)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一切困难都难不倒我。
知识点: 修改病句
解析:
分析:修改病句: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先组词,再填在句子的括号里。
醒:( )、( )、( )
(1)妈妈不断地( )我要认真对待考试。
(2)儿童团在墙上刷下( )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3)昏迷了两天的小青渐渐( )过来,一家人十分欢喜。
答案:(1)提醒;(2)醒目;(3)苏醒。
知识点:词形
解析:掌握词语的用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体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奔道题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学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照样子写词语。
例:平平安安(A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吞吞(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高兴兴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快快乐乐 白花花 绿油油 阴森森 皱巴巴
知识点:仿写
解析:积累词汇
分析:奔到题考查学生对“AABB”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水果输出颜色的掌握,学生要注意观察句式,才能准确回答本题。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22、从下面选择与“死”近义的词语:( )
A.投身; B.殉职; C.献身; D.牺牲; E.逝世
答案:B C D E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考察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考察类型:常考题
2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
知识点:诗
解析:理解诗句意思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4、课外阅读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一会,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夜时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住了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
(3)给下列词找反义词。
严寒——( ) 柔软——( )
(4)第五段开头的“被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5) “这怎么行呢”这是 句式。“这”指的是 。
答案:(1)雪中送炭(2)第一层(1)长征路上,我不小心跌进河里,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第二层(2~5)毛主席知道了,派警卫员来看我,还把自己仅有的被子也送给了我。第三层(6)我盖着主席的被子,感到很温暖。(3)酷暑 坚硬 (4)惊奇(5)反问 毛主席把被子送给我这件事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