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语文备课组七(上)3-12《本命年的回想》(教案+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宜兴市伏东中学语文备课组七(上)3-12《本命年的回想》(教案+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9 12:57:49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学研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作者家乡过年习俗。
2.赏析生动有趣的场景,感受文中的民俗文化。
3、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
【课前预习】
1、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刘绍棠(1936―1997)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人。十三岁时开始发表散文和小说。十七岁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其中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被选进当时的中学语文教材。1979年平反后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刘绍棠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农村,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流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代表作有《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蛾眉》等。40多年的文学生涯,他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21教育网
2、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积累重点字词、字音:
大嚼( ) 鬼祟( )阖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 ) 烙饼( ) 疙瘩( ) 抠( ) 捅进( )栗子( )渍( ) 糁儿( ) 黏( )儿www.21-cn-jy.com
3、二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感知内容。
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共写了几件事具体描绘了家乡过大年的情况?
4、三读课文,用笔圈划出文中几个生动传神,富有情趣的语句:
①体现过年的热闹气氛的语句;②文中一些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富的群众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如:二十四节气歌,“忙得脚丫子朝天”等等,并做好批注。21·cn·jy·com
【我的疑惑】:
自我评价__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案
活动一:作者按照何种顺序共写了几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描绘了家乡过大年的情况?请你为每件事写个小标题(方法指导:用“动词+名词”的形式概括这几件事,如:守(动词)岁(名词)或用名词来作主题词,如“腊八粥”)。(2人交流)21cnjy.com
活动二:从课文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场景,品味文中生动传神,富有情趣的语句。请参照例子进行品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个场景读给伙伴听——自主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讲)
提示赏析要点:列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词、句,分析出课文所展示的画面内容及蕴涵的感情。
例如:(1)“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换岗”一词显得幽默。如同写灶王爷一样,对于换门神的描写也表现了乡亲们的虔诚,寄托这他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美好愿望。 2·1·c·n·j·y
活动三: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请你和同学们分享你家乡的或是你旅游亲眼见到的民俗风情。(要求突出节日氛围,表现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__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学研案(教师稿)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
2.学习并运用点面相结合的场景描写方法。
3、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学过《端午日》,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传统节日。端午之后是中秋,中秋之后是春节。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哪些事?(学生回答:放鞭炮、拿压岁钱、吃团圆饭、守岁、拜年、贴春联、看春节晚会等等)今天,老师将要带你们一起到刘绍棠的家乡——北京郊外运河边的村庄作一次民俗风情游,去过一个旧时的年。21·cn·jy·com
二、预习展示:
(1)解读学习目标。
(2)字词:大嚼(jué) 鬼祟(suì) 阖家(hé)烙饼(láo)疙瘩(gē da)
抠(kōu)捅进(tǒng)栗子(lì)渍(zì)糁儿(shēn)脚丫(yā)
鬏(jiū)簸箕(bò ji)秫秸(shú jiē) 糖黏nián儿
(3)解题“:题目叫做本命年的回想”,何为本命年?作者本命年回想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走进课文。2·1·c·n·j·y
介绍作者:刘绍棠(1936― ( http: / / www.21cnjy.com )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人。十三岁时开始发表散文和小说。十七岁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其中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被选进当时的中学语文教材。1979年平反后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刘绍棠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农村,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流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代表作有《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蛾眉》等。40多年的文学生涯,他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的文学创作。21·世纪*教育网
补充:了解本命年习俗:在传统习俗中,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过一道槛儿一样。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作者按照何种顺序共写了几件事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绘了家乡过大年的情况?请你为每件事写个小标题(方法指导:用“动词+名词”的形式概括这几件事,如:守(动词)岁(名词)或用名词来作主题词,如“腊八粥”);思考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京郊运河的父老乡亲吃腊八粥、贴春联等过年习俗寄托了怎样的期盼?(自读—合作—交流—展讲——上台板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思路:学生1可以说: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写家乡过年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第四段,学生1读第一件事,并归纳标题:腊月初一炒年货;学生2读第二件事,归纳为:腊月初八吃腊八粥;3读第三件事并归纳:买糖果;4读,归纳为:挑绒花;5请第2小组全体朗读,归纳;6请第3小组朗读,归纳;7请第4小组朗读,归纳;8请第5小组读,归纳;1请全班同学读第九件事和第十件事,并归纳。最后简要点评一下其他各小组的朗读,大家是否同意我组观点?请补充。21教育网
明确:1、炒年货2、吃腊八粥3、买糖果4、挑 ( http: / / www.21cnjy.com )绒花5、杀牲禽6、备食物7、送灶王8、换门神9、守岁10、拜新年(引导学生概括出内容后,按顺序排列出)2-1-c-n-j-y
明确: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腊月初一———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腊月三十———正月初一
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后,请同学概括或强调:
1、欣喜五谷丰登,尽情地饱尝一年的劳动成果。
2、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3、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的关系。
学生板书: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天伦之乐、亲情和睦、延年益寿、发财好运、健康幸福、前程美好。
师小结: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乡几十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寄托了运河地区人民的美好期盼,这样丰富的生活表现了运河地区人民重视过年——热爱生活的特点,体现了他们的勤劳、淳朴,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www-2-1-cnjy-com
活动二:从课文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过年场景,参照例子进行品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个场景读给伙伴听——自主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讲)【来源:21cnj*y.co*m】
例如:(1)“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换岗”一词显得幽默。如同写灶王爷一样,对于换门神的描写也表现了乡亲们的虔诚,寄托这他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美好愿望。 【出处:21教育名师】
“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炕烫得能烙饼。”这句话的传神之处在于:(1)“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是叠词,“土炕烫得能烙饼”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过年炒花生、瓜子很多,渲染了过年的喜庆气氛。(2)“捅”形象地写出了添柴禾时的动作,表现了人们过年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时的豪迈喜悦之情。21cnjy.com
“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这里既侧面描写“大吃大嚼”的情景,也增添了几分幽默的情趣。  21*cnjy*com
“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黏儿……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虔诚的愿望寄托于滑稽的举止之中,如实写来,很幽默,表现了父老乡亲的可爱而可笑。【版权所有:21教育】
活动三: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请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同学们分享你家乡的或是你旅游亲眼见到的民俗风情。要求运用本文全景式和特写式镜头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节场氛围,表现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
(写作指导: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中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进行场面描写呢www.21-cn-jy.com
常见三种方法:一是点面结合,布点撑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叫全景式和特写式描写,通过各个点(特写)的细致描写(有时还要根据需要,有所侧重,集中笔墨,突出某个点),才能很好支撑、突出这个面,才能把整个场面写活。二是安排顺序,层次清楚。场面描写的虽只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这个阶段本身也有一个时间和空间顺序问题。只有安排好合理顺序,条理方显清楚。三是细节描写,同中求异。场面描写必须借助细节描写才能生动起来,这些细节描写必须做到同中见异,才能刻画人物,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
本命年的回想
腊月初一:炒年货———————预热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
买糖果 ∣
挑绒花 增温
杀牲禽 ∣
备食物 ∣红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 ∣火
换门神 ∣
除夕:守岁——————— 发烧
正月初一:拜新年
过年的文化内涵: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天伦之乐、亲情和睦
延年益寿、发财好运、健康幸福、前程美好
《本命年的回想》答案
1.略 2.略 3.立秋、处暑、白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分、寒露、霜降;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华夏文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就不能不更加引人注目了。(意近即可) 4.⑴好运气。⑵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身,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身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5、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对偶 6.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等 7.“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节约心理、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吃起来又没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怎么也吃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样写真实又富有情趣。(意近即可) 8.A 9、略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