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同步训练
1、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选C。
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2、我国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的植物是( )
A、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B、苔藓、蕨类和藻类植物
C、蕨类、藻类和种子植物 D、苔藓、藻类和种子植物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中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分占世界已知种类的(苔藓未统计确数、)22%、36.7%,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据世界第三位;裸子植物总数占26.7%,位列世界第一位,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要求考生识记一些我国常见的生物,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3、我国被称为()
A、裸子植物的故乡 B、被子植物的故乡
C、苔藓植物的故乡 D、藻类植物的故乡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中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分占世界已知种类的(苔藓未统计确数、)22%、36.7%,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据世界第三位;裸子植物总数占26.7%,位列世界第一位,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从我国是裸子植物故乡来解答。
4、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植被类型是()
A、草原 B、热带雨林 C、荒漠 D、常绿阔叶林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缺少高达的乔木,动植物种类明显减少,不符合题意;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故符合题意;C、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那里烈日炎炎,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极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故不符合题意;D、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低温少雨,生物种类较多,比热带雨林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分布。
5、荣获“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先生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D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袁隆平先生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故选D。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基因多样性。
6、野生动植物基因具有多样性的含义是()
A、控制每种生物的性状有多种多样的基因
B、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
C、所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都完全不同
D、每种野生动植物的基因数目都比人类要多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 不同。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多样性的原因,属于常考题。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什么控制的()
A、基因 B、环境 C、其他生物 D、气候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而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意在考查生物的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属于常考题。
8、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
A、基因库 B、种子库 C、细胞库 D、生态系统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意在考查基因库的概念,属于易考题。
9、下列项目中,哪个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
A、保护生物的数量 B、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C、保护生物的种类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D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选D。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0、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下列哪类生物不属于动植物种类()
A、海带 B、蓝藻 C、草履虫 D、蘑菇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动物是生物的一个主要类群,称为动物界。它们能够对环境作出反应并移动,捕食其他生物。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由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能进行光合作用。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叶绿体。A、海带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蓝藻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草履虫属于动物,能自由运动,C错误;D、蘑菇属于真菌,不能运动,细胞内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叶绿体.D正确。故选D。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真菌的主要特征、区别。
11、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只要掌握生物多样性的额原因,就能准确做题。
1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很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基因组成、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B、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很少
C、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
D、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差异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答案:D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正确;B、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单一,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生物种类很少,B正确;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生物生存的环境,因此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C正确;D、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多样性的实质、基础是基因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D。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3、关于识别一个新物种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来辨认
B、可以对生物的基因分析来辨认
C、可以根据生物的生理特征来辨认
D、可以根据它所处的生态系统来辨认
答案:D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区分和识别一个新物种可以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基因组成和生理特征等方面来进行,在这些方面相似的个体应为同一物种;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物种,一个物种会存在于很多生态系统中,因此靠生物所处的生态系统不能识别一个物种。故选D。
分析: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怎样识别一个新的物种。
14、某个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的重要标志是()
A、动植物种类减少 B、自动调节的能力下降
C、生产者受到严重破坏 D、食物网简化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绿色植物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受到严重破坏时,生态系统的功能就难以维持,生物种类将减少,食物网将简化,大量生物的死亡甚至绝灭,整个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故选C。
分析:做这题的关键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要了解生态系统破坏的标志,才能准确做题。
15、如果人们大肆捕捉青蛙食物,其直接恶果是()
A、植被被破坏 B、食物链被破坏
C、环境被破坏 D、害虫密度增加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植物→害虫→青蛙.如果人们大肆捕捉青蛙食用,会使青蛙大量减少;害虫因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数量剧增,害虫密度增加;会严重破坏植物,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因此人们大肆捕捉青蛙,其直接恶果是害虫密度增加,故选D。
分析:主要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要掌握迫害生物多样性的后果。
1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迁入园中培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迁出原地
D、建立种质库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A错误;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正确;C、迁出原地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错误;D、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但不是有效的措施,D错误;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考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7、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
A、同种生物的斗争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答案:D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滥砍乱发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合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选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灭绝的原因,才能准确做题。
18、以下那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A、会使物种栖息地减少 部分物种灭绝;B、改变生物生活环境 部分物种灭绝;D、生物入侵会与本地生物有竞争关系或捕食关系,且因无天敌而大量繁殖,可能使本地物种部分灭绝。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了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才能准确解题。
1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C、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答案:D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提高生活水平打下基础,并不能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要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多样性
D、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的生物,每种生物就是一个基因库,因此,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多样性,在一个生态系统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因此,大大增加或减少某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稳定。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真正地、深层次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结合题意,就能灵活解答本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以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材料二:水稻丛矮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材料三:位于我国大别山的某县,曾经是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气候宜人的地方,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改良农作物,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使得林中的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 。
(2)材料二说明了 。
(3)材料三说明了: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相联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当后者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和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保护 。
答案:(1)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遗传的多样性
(3)环境;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约7种,各种亚类型生态系统约600种,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表明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2)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的基因和栽培水稻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2、下图为不同因素对哺乳动物和鸟类威胁大小的条形图
根据上图回答: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写出两条保护动物的措施。
答案:(1)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
(2)栖息地的丧失
(3)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不乱砍乱伐、乱捕滥杀(也可填其它答案)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约占30%。
(2)由图可知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60%。
(3)由(1)、(2)可知鸟类和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主要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因此要想保护动物,我们就要禁止偷猎,不乱捕滥杀,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不乱砍乱伐,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分析:此题是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受威胁的原因的识图问答题,分析图形作答。
23、人类活动对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环境恶化对人类及动物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人类在近10年中已经得到了沉重的教训。如果肆意破坏环境,污染环境,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1)举例说出你知道的破坏环境的行为?______。
(2)举例说出哪些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______。
答案:(1)乱砍滥伐,乱捕滥杀,随地丢弃垃圾,毁林造田等。
(2)大量使用农药,工厂排放的废水,焚烧秸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1)随着人类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威胁动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因此破坏环境的行为乱砍滥伐,乱捕滥杀,随地丢弃垃圾,毁林造田等。
(2)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因此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有大量使用农药,工厂排放的废水,焚烧秸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要识记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才能准确做题。
24、白鳍豚,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他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鳍豚,有三分之一是 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白鳍豚______(填是或不是)鱼,若不是,它属于______类。
(2)白鳍豚越来越少的原因是?______。
(3)谈谈保护白鳍豚的价值?______。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白鳍豚?谈谈你的想法______。
答案:(1)不是;哺乳;
(2)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
(3)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白鳍豚最有效的措施。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1)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动物,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2)白鳍豚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人类的行为是白鳍豚灭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肆捕杀,其次是近些年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白鳍豚濒危绝迹越来越少白鳍豚;
(3)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喙豚科,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白鳍豚是恒温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水域;
(4)白鳍豚濒危的症结在于人类粗放利用长江资源和不合理干预长江水系生态系统,根本出路在于改进这种粗放利用和不合理干预,1、停止实施以任何理由继续从长江里捕捉白鳍豚的计划,即便是科学研究也应不予批准.白鳍豚研究晚几年对科学事业没有影响,但长江中再多捕捉1头白鳍豚,对其保护会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白鳍豚最有效的措施。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识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才能更好的解题。
25、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_的多样性、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的多样性。
(2)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______;______;恒温培养。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4)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是______;可以利用真菌产生的______ 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答案:(1)物种;基因;生态系统;
(2)高温灭菌;接种;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共生;青霉素
知识点: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2)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3)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划出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加以保护的地区,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由分析可知,在人的肠内有很多细菌可以与人“和平相处”,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体有益,同时,人体为这些细菌提供了生活场所和营养物质,两者之间彼此有利,是共生关系;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等。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识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