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检测试卷A卷-(原卷版+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检测试卷A卷-(原卷版+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5 13:16: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检测试卷A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9~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
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2.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置于储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L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 拨到b 时,由电感L与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电场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振荡电流正在增大
C.线圈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减小
D.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升高时,LC振荡频率增大
3.如图甲,LC电路中的电流正在变大,保持L不变,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回路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路中的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
B.电路1中电容为电路2中电容的4倍
C.电路2中的电流最大时,电路1中的电流也一定最大
D.电路2中电容器的最大电荷量与电路1中电容器的最大电荷量相等
4.如图所示,图像表示LC振荡电路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时刻,回路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在某段时间里,回路的磁场能在减小,而M板带负电,则这段时间对应图像中的(  )
A.Oa段 B.ab段 C.bc段 D.cd段
5.2022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对神舟十四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进行了直播,其间航天员与北京飞控中心保持通话联络,直播画面通过电磁波传送到地面接收站。下列关于电磁波和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
B.电磁波跟声波一样,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D.航天员讲话时画面能与声音同步,说明电磁波与声波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
6.心脏除颤器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抢救设备之一、某种除颤器的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由低压直流电源经过电压变换器变成高压电,然后整流成几千伏的直流高压电,对电容器充电。除颤时,经过电感等元件将脉冲电流(如图所示)作用于心脏,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某次除颤过程中将电容为25μF的电容器充电至5KV,电容器在时间t0内放电至两极板间的电压为0.已知线圈阻碍电流的感抗RL=2πfL(f为频率、L为自感系数),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T
B.在该次除颤过程中,流经人体的电荷量约为125C
C.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放电脉冲电流的峰值越小
D.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小,放电脉冲电流的放电时间越长
7.过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根据有关规定,工作人员所在处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如果一个人距离无线电发射器为10m远的位置,为了保证此人的安全,则要求该无线电发射器的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不得超过(计算时,可以将该无线电发射器视为发出球面电磁波的波源)(  )
A.157W B.314kW
C.628W D.1256W
8.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蓝牙耳机,手机与基站及耳机的通信如下图所示。若基站与手机、手机与耳机之间通信的电磁波分别为甲波、乙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波的频率都比可见光的频率大 B.真空中甲波的传播速度比乙波慢
C.真空中甲波比乙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D.甲波与乙波有可能发生干涉
9.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是由射电望远镜对电磁波捕捉而获得。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磁波的发射中,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频
B.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弱
D.电磁波在与电场、磁场均垂直的方向传播
10.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产生机理不同、特性不同、用途也不同,红外测温枪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来对天体进行研究,应用X射线进行人体透视、机场安检等,γ射线在医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下列关于红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和γ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波动性最明显,γ射线粒子性最明显
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强度就越大
C.红外线、X射线和γ射线都是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D.它们和机械波本质相同,都是横波,都可以发生多普勒效应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1.如图甲所示,LC电路中,周期。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开关S断开时,极板间有一带电灰尘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开关S闭合时,回路中的振荡电流i-t图像如图乙所示,规定顺时针为电流正向,不计电路产生的内能及电磁辐射,g取。线圈中电流最大时(未打到极板),灰尘的加速度大小为 ;回路的磁场能在减小,且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回路应在 时间段(,ab,bc,或cd);灰尘在遇到极板之前,它的速度 (不断增大、不断减小、或周期性增大、减小)。

12.如图所示,感应圈G上装两根带有球形电极的铜管a、b构成发射天线,两球的间隙约0.5cm。将一根导线弯成环状,导线两端安装两个小金属球。其间留有空隙,将导线固定到绝缘支架B上靠近感应线圈放置。让感应线圈工作,当电火花在铜管a、b上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支架B上导线环两端的两个小球间也有电火花跳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是 。
(2)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解释如下,请完成其中的填空。
①感应线圈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它利用 将低压交流电变成数千伏的高电压,由于铜管a、b上两球间的电压很高,间隙中电场 ,空气分子被电离,从而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②当电火花在铜管a、b上的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必定建立了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 的形式在空间快速传播。当其经过导线环时,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环中激发出 ,击穿导线环中的空气,使得导线环的空隙中也产生了电火花。
③在此实验中,感应圈及金属棒构成了电磁波的 ,导线环成了电磁波的 。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如图所示,一LC回路的电感,电容,在电容开始放电时设为零时刻,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求:
(1)此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多少?
(2)当时,电容器上板带何种电荷?电流方向如何?
(3)如电容器两板电压最大为,则在前内的平均电流为多大?
14.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沿水平方向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是多少?(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远远大于飞机的速度)
15.实验室里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10-6F。在两极板带有一定电荷量时,发现一带负电的粉尘恰好静止在两极板间。还有一个自感系数L=10-4H的电感器,现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求:(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振荡电路周期和S闭合瞬间电流的方向;(只填写“顺时针”或“逆时针”)
(2)从S闭合时开始计时,经过2π×10-5 s时,电容器内粉尘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假设此时粉尘未到达极板)
(3)当粉尘的加速度为多大时,线圈中电流最大。(假设此时粉尘未到达极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检测试卷A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9~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
B.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答案】D
【详解】ABC.根据电磁场理论可知,在稳定电场周围不会产生磁场,在稳定磁场周围不会产生电场;在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故ABC错误;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故D正确。
故选D。
2.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置于储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L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 拨到b 时,由电感L与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在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电场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振荡电流正在增大
C.线圈的自感电动势正在减小
D.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升高时,LC振荡频率增大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电容右极板带正电,负极板带负电。由磁场方向可知电流方向为由负极板流向正极板。故电容正在充电,电容器电压增大,自感线圈两端电压与电容器两端电压相等,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增大,磁场能减小,电场能增大,震荡电流正在减小,故A正确、BC错误;
D.当储罐内的液面高度升高时,两板间充入的电介质增多,电容增大,根据LC震荡周期
可知回路的振荡周期变大,故振荡频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3.如图甲,LC电路中的电流正在变大,保持L不变,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回路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路中的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
B.电路1中电容为电路2中电容的4倍
C.电路2中的电流最大时,电路1中的电流也一定最大
D.电路2中电容器的最大电荷量与电路1中电容器的最大电荷量相等
【答案】C
【详解】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图甲中电流从电容器流出,电容器在放电,电场能转换为磁场能,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电路2的振荡周期为电路1的2倍,根据公式
可知电路2中电容为电路1中电容的4倍,故B错误;
C.电路2对应的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1对应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也为0,即电路1对应的电流也最大,故C正确;
D.根据电容的定义式
可得
由于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前后电容器两端的最大电压相同,且电路2对应的电容为电路1对应的电容的4倍,可知电路2对应的电容器所带最大电荷量是电路1对应的电容器所带最大电荷量的4倍,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图像表示LC振荡电路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时刻,回路中电容器的M板带正电。在某段时间里,回路的磁场能在减小,而M板带负电,则这段时间对应图像中的(  )
A.Oa段 B.ab段 C.bc段 D.cd段
【答案】B
【详解】由所示图像可知,t=0时刻电路电流为0,电容器刚刚充电完毕,此时M板带正电,Oa段电路电流逐渐增加,磁场能增加,电容器放电。ab段电路电流减小,磁场能减少,电容器充电,M板带负电。bc段电路电流变大,磁场能增大,电容器放电。cd段电路电流减小,磁场能减少,电容器充电,M板带正电。
故选B。
5.2022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对神舟十四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进行了直播,其间航天员与北京飞控中心保持通话联络,直播画面通过电磁波传送到地面接收站。下列关于电磁波和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
B.电磁波跟声波一样,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D.航天员讲话时画面能与声音同步,说明电磁波与声波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
【答案】A
【详解】A.电磁波的传播和振动垂直是横波,声波的振动和传播平行则是纵波,故A正确;
B.电磁波的传播不依赖介质,声波是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错误;
D.航天员讲话时画面能与声音同步,但电磁波的速度为光速,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两者差距很大,故D错误;
故选A。
6.心脏除颤器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抢救设备之一、某种除颤器的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由低压直流电源经过电压变换器变成高压电,然后整流成几千伏的直流高压电,对电容器充电。除颤时,经过电感等元件将脉冲电流(如图所示)作用于心脏,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某次除颤过程中将电容为25μF的电容器充电至5KV,电容器在时间t0内放电至两极板间的电压为0.已知线圈阻碍电流的感抗RL=2πfL(f为频率、L为自感系数),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T
B.在该次除颤过程中,流经人体的电荷量约为125C
C.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放电脉冲电流的峰值越小
D.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小,放电脉冲电流的放电时间越长
【答案】C
【详解】A.LC振荡电路的周期是指从电路开始振荡到完成一次振荡所需要的时间。电路完成一次振荡电容器将充放电两次,t0指电容器放电时间,故,故A错误;
B.由知
故B错误;
C.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感抗RL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放电脉冲电流的峰值越小,故C正确;
D.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小,放电脉冲电流的放电时间越短,故D错误。
故选C。
7.过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根据有关规定,工作人员所在处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如果一个人距离无线电发射器为10m远的位置,为了保证此人的安全,则要求该无线电发射器的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不得超过(计算时,可以将该无线电发射器视为发出球面电磁波的波源)(  )
A.157W B.314kW
C.628W D.1256W
【答案】C
【详解】人距离无线电发射器为10m远,要使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则有
解得
因此该无线电发射器的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不得超过628W。
故选C。
8.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蓝牙耳机,手机与基站及耳机的通信如下图所示。若基站与手机、手机与耳机之间通信的电磁波分别为甲波、乙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波的频率都比可见光的频率大 B.真空中甲波的传播速度比乙波慢
C.真空中甲波比乙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D.甲波与乙波有可能发生干涉
【答案】C
【详解】A. 由图可知甲、乙波的波长都比可见光的波长大,根据波长、波速和频率关系式
可知甲、乙波的频率都比可见光的频率小,故A错误;
B.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则真空中甲、乙波速度相同,故B错误;
C. 由图可知甲波长大于乙波长,则甲的波动性更明显,更容易发生衍射,故C正确;
D. 两列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甲、乙波的频率不同,不能发生干涉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9.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是由射电望远镜对电磁波捕捉而获得。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磁波的发射中,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频
B.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弱
D.电磁波在与电场、磁场均垂直的方向传播
【答案】AD
【详解】A.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频,A正确;
B.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径、障碍物尺寸小于波长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大,所以可知该电磁波的波长要大于等于1m,不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B错误;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C错误;
D.电磁波是横波,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即电磁波在与电场、磁场均垂直的方向传播,D正确。
故选AD。
10.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产生机理不同、特性不同、用途也不同,红外测温枪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来对天体进行研究,应用X射线进行人体透视、机场安检等,γ射线在医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下列关于红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和γ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波动性最明显,γ射线粒子性最明显
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强度就越大
C.红外线、X射线和γ射线都是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D.它们和机械波本质相同,都是横波,都可以发生多普勒效应
【答案】AB
【详解】A.红外线的频率小于射线,波长便大于射线,由于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所以红外线波动性最明显而射线粒子性最明显。故A正确;
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而且温度越高发射红外线强度就越大,故B正确;
C.原子的跃迁实质上就是核外电子的跃迁,产生红外线、X射线。γ射线是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故C错误;
D.红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和γ射线和机械波的本质不同,但都是横波,且都可以发生多普勒现象,故D错误。
故选AB。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1.如图甲所示,LC电路中,周期。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开关S断开时,极板间有一带电灰尘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开关S闭合时,回路中的振荡电流i-t图像如图乙所示,规定顺时针为电流正向,不计电路产生的内能及电磁辐射,g取。线圈中电流最大时(未打到极板),灰尘的加速度大小为 ;回路的磁场能在减小,且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回路应在 时间段(,ab,bc,或cd);灰尘在遇到极板之前,它的速度 (不断增大、不断减小、或周期性增大、减小)。

【答案】 10 cd 不断增大
【详解】[1]线圈中电流最大时,线圈的磁场能最大,则电容器的电场能最小,可知电容器内的电场强度为零,所以灰尘的加速度大小为
[2]回路的磁场能在减小,可知回路电流减小,电容器电场能增大,电容器正在充电,且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则回路应在cd时间段。
[3]灰尘带负电,且由于S断开时处于静止状态,电场力等于重力,则灰尘下落时受到向上的电场力最大等于重力,可知灰尘在遇到极板之前,灰尘的加速度方向一直向下,它的速度不断增大。
12.如图所示,感应圈G上装两根带有球形电极的铜管a、b构成发射天线,两球的间隙约0.5cm。将一根导线弯成环状,导线两端安装两个小金属球。其间留有空隙,将导线固定到绝缘支架B上靠近感应线圈放置。让感应线圈工作,当电火花在铜管a、b上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支架B上导线环两端的两个小球间也有电火花跳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是 。
(2)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解释如下,请完成其中的填空。
①感应线圈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它利用 将低压交流电变成数千伏的高电压,由于铜管a、b上两球间的电压很高,间隙中电场 ,空气分子被电离,从而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②当电火花在铜管a、b上的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必定建立了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 的形式在空间快速传播。当其经过导线环时,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环中激发出 ,击穿导线环中的空气,使得导线环的空隙中也产生了电火花。
③在此实验中,感应圈及金属棒构成了电磁波的 ,导线环成了电磁波的 。
【答案】 赫兹 电磁感应 很强 电磁波 感应电动势 发射器 检测器
【详解】(1)[1]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而首先证实电磁波存在,并捕捉到电磁波的科学家是赫兹;
(2)当火花在感应圈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必定建立一个快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快速传播,当电磁波经过导线环时,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使得导线环的两个小球间也产生了火花.在赫兹实验中,感应圈成了电磁波发射器,导线环成了电磁波的检测器.
①[2][3]可知,感应线圈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它利用电磁感应将低压交流电变成数千伏的高电压.由于a、b管上两球间的电压很高,间隙中电场很强,空气分子被电离,从而形成一个导电通路;
②[4][5]当电火花在a、b管上两个金属球间跳动时,必定建立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快速传播,当其经过导线环时,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在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击穿导线环中的空气,使得导线环的空隙中也产生了电火花;
③[6][7]在此实验中,感应圈及金属棒构成了电磁波的发射器,导线环成了电磁波的检测器。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如图所示,一LC回路的电感,电容,在电容开始放电时设为零时刻,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求:
(1)此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多少?
(2)当时,电容器上板带何种电荷?电流方向如何?
(3)如电容器两板电压最大为,则在前内的平均电流为多大?
【答案】(1)s;(2)上板带正电荷,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3)
【详解】(1)根据可得此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
s
(2)当时,即从t=0时刻开始在第二个周期阶段,电容器反向充电,此时上板带正电荷,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3)如电容器两板电压最大为20V,则电容器带电量最大值为
Q=CU=8×10-5C
则在前内的平均电流为
14.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沿水平方向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是多少?(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远远大于飞机的速度)
【答案】300m/s
【详解】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从左图中可以看出两次时间间隔为4个刻度线,即
利用公式可得刚开始相距为
同理173s后相距
结合几何关系,故移动的距离为
移动速度为
15.实验室里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10-6F。在两极板带有一定电荷量时,发现一带负电的粉尘恰好静止在两极板间。还有一个自感系数L=10-4H的电感器,现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求:(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振荡电路周期和S闭合瞬间电流的方向;(只填写“顺时针”或“逆时针”)
(2)从S闭合时开始计时,经过2π×10-5 s时,电容器内粉尘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假设此时粉尘未到达极板)
(3)当粉尘的加速度为多大时,线圈中电流最大。(假设此时粉尘未到达极板)
【答案】(1),逆时针;(2)0;(3)g
【详解】(1) 振荡电路周期
因开始时带负电的粉尘恰好静止在两极板间,可知上板带正电,则S闭合瞬间电流的方向逆时针;
(2)t=2π×10-5 s时,LC振荡电路恰好经历一个周期,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场强的大小、方向均与初始时刻相同,所以此时粉尘所受合外力为0,加速度大小为0。
(3)电容器放电过程中,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当电流最大时,两极板的电荷量为零,极板间电场强度为零,此时粉尘只受重力,其加速度大小为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