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第8课《中华少年》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第8课《中华少年》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4:4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第8课《中华少年》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pán hǔ juàn nàn nèn jìng qiàn
( )跚 水( ) 画( ) 灾( ) 鲜( ) 刚( ) ( )夫
答案:蹒 浒 卷 难 嫩 劲 纤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蹒:〔~跚〕a.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b.走路缓慢、摇摆之态。浒:水边:水~。卷: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难: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嫩:初生而柔弱:娇~。~芽。;(颜色)淡;浅:~绿。~黄。劲 :坚强有力:~敌。~旅。~拔。~悍。~挺。~秀。~直。~松。纤:拉船前进的绳子:~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jìn( ) hā( ) qiàn( )
劲 哈 纤
jìng ( ) hǎ( ) xiān( )
答案:劲头 刚劲 笑哈哈 哈达 纤夫 纤细
知识点: 字形
解析:
分析:劲jìn力气,力量:~头。费~。干~。jìng坚强有力:~敌。~旅。~拔。~悍。~挺。~秀。~直。~松。哈hā 张口呼气:~欠。~一口气。;象声词,形容笑声:~~大笑。hǎ方言,斥责:~他一通。;姓。纤qiàn 拉船前进的绳子:~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xiān细小:~人(卑鄙的小人)。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pán shān shuǐ hǔ huà juàn zāi nàn
( ) ( ) ( ) ( )
xiān nèn gāng jìng hǎ dā qiàn fū
( ) ( ) ( ) ( )
答案:蹒跚 水浒 画卷 灾难 鲜嫩 刚劲 哈达 纤夫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蹒:〔~跚〕a.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b.走路缓慢、摇摆之态。浒:水边:水~。卷: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难: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嫩:初生而柔弱:娇~。~芽。;(颜色)淡;浅:~绿。~黄。劲 :坚强有力:~敌。~旅。~拔。~悍。~挺。~秀。~直。~松。纤:拉船前进的绳子:~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4、写出近义词
思念—( ) 承受—( ) 惊叹—( ) 翱翔—( )
答案:想念 接受 赞叹 飞翔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思念:即想念。往往指情人、家人或朋友分离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情愫或牵挂之感。承受: 接受,承担 承受损失的主要部分。惊叹:指惊讶感叹。翱翔:通常用于描写有志气的人。本义是鸟回旋飞翔,老鹰在天空中,振翅而不动。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崭新—( ) 幻想—( ) 蹒跚—( )
答案:陈旧 现实 平稳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崭新:非常新;簇新;极新。陈旧:旧的﹔过时的。幻想:是指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实现的, 荒谬 的想法或希望。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行步缓慢,往来徘徊的样子。 行步摇晃跌撞。 舞步翩跹。 旋行;徘徊。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焊(   )   驱(   )   遥(   )   僵(   )
悍(   )   躯(   )   谣(   )   疆(   )
答案:电焊 彪悍 驱逐 身躯 遥远 谣言 僵硬 边疆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焊为火字旁,悍为竖心旁,这两个字都读hàn,驱为马字旁,躯为身子旁,这两个字为同音字,读qū,遥为走之旁,谣为言字旁,这两个字为同音字,读yáo,僵和疆这两个字为形近字,偏旁不相同,但是读音相同,都读jiāng ,要注意区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蹒跚(mán pán) 水浒(hǔ xǚ)  画卷(juǎn juàn) 灾难(nán nàn)
鲜嫩(lùn nèn) 刚劲(jìn jìng) 哈达(hǎ hā) 纤夫(qiān qiàn)
答案:pán hǔ juàn nàn nèn jìng hǎ qiàn
知识点:拼音
解析:
分析:分析:蹒:〔~跚〕a.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b.走路缓慢、摇摆之态。浒:水边:水~。卷: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难: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嫩:初生而柔弱:娇~。~芽。;(颜色)淡;浅:~绿。~黄。劲 :坚强有力:~敌。~旅。~拔。~悍。~挺。~秀。~直。~松。纤:拉船前进的绳子:~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
点评: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8、工兵扫雷(圈出并改正错字)。
 锦秀山川(   )   英雄毫气(   )   装点花圆(   )
 民族摇蓝(   )   竟相开放(   )   密罐温床(   )
答案:秀—绣 毫—豪 圆—园 蓝—篮 竟—竞 蜜— 密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锦绣山川:形容美好的国土。英雄豪气:英雄的各种品质 ,豪放的气概。 桀骜蛮横的习气。装点花园:比作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摇篮:摇篮是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竞相开放:形容植物的花开放的过程,这个词有拟人的意思,把花开放时的情景形容得像人一样,争先恐后的开放,生怕自己落在别的花后面,生怕自己开得没有别的花漂亮。蜜罐温床: 生活在温室,没有吃过苦, 通常指安定无忧的生活。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9、选词填空
圆月 画卷  花朵 祝愿  诗篇 笑脸 功德 诗篇 灾难 画卷
鲜嫩的( ) 皎皎的( ) 崭新的( ) 铭记( )  承受( )
璀璨的( ) 美好的( ) 展开( )  谱写( )  露出 ( )  
答案:花朵 圆月 画卷 诗篇 祝愿 功德 灾难 画卷 诗篇 笑脸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写全词语。
(   )环抱   (   )昆仑   (   )黄河
(   )学语   (   )学步   (   )耳畔
(   )不回   (   )破浪   (   )端庄
(   )联翩   (   )劲舞   (   )峻拔
答案:碧波 莽莽 九曲 牙牙 蹒跚萦绕 百折 长风 刚劲 比翼 欢歌 巍峨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碧波:碧绿色的水波。莽莽:草木茂盛的样子。蹒跚萦绕: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刚劲端庄:形容诗文、书画等用笔的风格挺拔有力,端正庄重。比翼连篇: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巍峨峻拔: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滋养  补养  抚养  培养
(1)老师们呕心沥血为祖国(   )了大批人才。
(2)长江黄河之水(   )了一又一代中华儿女。
(3)我们的健康成长,多亏了父母的精心(   )?
(4)他刚刚动过手术,身体需要好好(   )。
答案:(1)培养 (2)字样 (3)抚养 (4)补养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滋养:滋补养育,提供营养:山林川泽之滋养,财之所从出也|滋养成林。也指营养物:身量大,受累多,应当需要更多的滋养。补养:指靠饮食或药物来滋养身体。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培养:指以适宜的条件使繁殖;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1)(   )遇到什么挫折,我们(   )能想法克服。
(2)(   )有春种,(   )有秋获。
(3)(   )决心已下,(   )应该坚持坚持不懈。
(4)我(   )不要奖品,(   )在考试时作弊。
答案:(1)无论(不管) 都 (2)因为 所以 (3)既然 就 (4)宁可 也不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
分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40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4773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4773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 ( http: / / baike. / view / 1689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 http: / / baike. / view / 50632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将分句连起来,使它变为通顺 ( http: / / baike. / view / 213303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完整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31444 / 803685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一个句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依据课文填空
(1)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长城的古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洋炮的弹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落后的科学技术 帝国主义的侵略
(2)啊!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是指__________,“东方雄狮”比喻的是__________,“噩梦”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 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时代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学生对长城的古砖的理解,(2)考察的是学生对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的理解。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开心词典。(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1)“锦”如果不知道它的读音,应该用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可组词为____、________
(2)“雏”如果知道它的读音,可用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
答案:(1)部首 钅 8 锦绣 锦缎(2)音序 C chú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锦:为左右结构,偏旁为金字旁,这个字读jǐn,意思为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雏为左中右结构,这个字的写法比较复杂,要注意字形,这个字读chú,意思为事物初步形成的规模;未定型前的形式。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选择带横线字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断,弄断;B.损失;C.弯,弯曲;D.回转,转变方向。
(1)他刚走出教室又折了回来。 ( )
(2)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 ( )
(3)叔叔在施工时受了伤,小腿骨折了。( )
(4)曹操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 )
答案:(1)D (2)C (3)A (4)B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折zhé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 shé断,绳子~了。;亏损:~本生意。;姓。 zhē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点评: 考查学生对自已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牙牙学语 百折不回 水落石出 波涛起伏 可见一班 思潮起伏
B.寝不安席 惹人讥笑 狂风怒号 悬崖峭壁 比翼连翩 战歌飞旋
C.蜜罐温床 千灾百难 炎黄子孙 立地顶天 蹒跚学步 萦绕耳畔
答案:C
知识点:词形
解析:
分析:A.可见一班应该改为可见一斑。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波涛起伏:形容正处于风口浪尖.。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思潮起伏:思想活动极频繁。B.比翼连翩应该改为比翼连篇。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惹人讥笑:让别人嘲笑。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比翼连篇: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战歌飞旋:指的是抗日人民胜利后的欢呼。蜜罐温床:生活在温室,没有吃过苦, 通常指安定无忧的生活。蹒跚学步:小孩学着大人的样子走路,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比喻做事刚刚开始。萦绕耳畔:形容某一个声音在耳边久久回响,挥之不去。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形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扩句
(1)同学们在听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学们专心地在听黄老师的课。
(2)鬼子查看着每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凶残的日本鬼子仔细查看着每一个人。
(3)仲先生回答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仲先生很快地回答他的话。
知识点:扩写句子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缩句
(1)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松鼠蹦来跳去。
(2)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鹿欣赏影子。
(3)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太阳挂在天空。
知识点:缩写句子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人的性格品质的成语(如:平易近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蔼可亲、助人为乐
(2)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如:顶天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公无私、深入浅出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大公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点评: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课文回放
《中华少年》是一首__________诗,诗中选取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地方的__________族、__________族、__________族、__________族儿童作为代表,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答案:朗诵 青藏高原 宝岛台湾 内蒙古草原 黄土高原 藏族 高山族 蒙古族 汉族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这道题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根据课文《中华少年》内容回答问题。
(1)“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分别出自唐诗______ 、 ________
答案:《枫桥夜泊》《使至塞上》
(2)“女娲”、“大禹”分别出自中国神话________ 、 ________
答案:《女娲补天》《大禹治水》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2、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 )
(2)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 )
(3)要作旗舰去长风破浪,要作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 ( )
(4)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 ( )
答案:(1)拟人(2)比喻(3)排比(4)对偶
知识点:修辞方法
解析:
分析: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22429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 ( http: / / baike. / view / 44134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49419 / 1221627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调整语句,运用特定 ( http: / / baike. / view / 65408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 ( http: / / baike. / view / 120476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方式和方法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69819 / 508668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552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比拟 ( http: / / baike. / view / 564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又名比体 ( http: / / baike. / view / 119764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分为拟人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19198 / 1451840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拟物 ( http: / / baike. / view / 75860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夸张 ( http: / / baike. / view / 571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排比 ( http: / / baike. / view / 670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对偶 ( http: / / baike. / view / 665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又名对仗 ( http: / / baike. / view / 3424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排偶 ( http: / / baike. / view / 901073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反复 ( http: / / baike. / view / 31381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借代 ( http: / / baike. / view / 594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寄寓(寄托 ( http: / / baike. / view / 36636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互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628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设问 ( http: / / baike. / view / 575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引用 ( http: / / baike. / view / 597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呼告 ( http: / / baike. / view / 590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反问 ( http: / / baike. / view / 55883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顶真(又名联珠 ( http: / / baike. / view / 68222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11685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暗喻(隐喻)、借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39840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博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30868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又名复喻)、倒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156059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又名逆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599576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反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75850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互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181937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又名回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285773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较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181938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可分为强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30869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弱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1488875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譬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90542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曲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185345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饰喻 ( http: / / baike. / item / %E9%A5%B0%E5%96%BB"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引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174228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3、带着问题来读书。
  甲: 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
  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乙: 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丙: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丁: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丙 :丁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感受(   ) 领略(   )
答案:感觉 领悟
(2)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在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的感情。
答案:祖国优秀的文化滋养着中华少年 自豪 感激
知识点:
解析:
分析:(1)考察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2)考察的事学生对本科的理解,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爱的哨所
我们的哨所,在高高的山崖上。
黑色的山崖啊,那么高,那么陡,像是一根钢柱,直插向深蓝的天顶。
上哨所去的路,是崎岖又艰险的。它像一条银灰色的带子,从天上垂下来,随着海风在空中摇摆。
心爱的哨所啊,我们爱你的高,因为只有高才能望远;我们爱你的险,因为只有险才能显示战士的英勇和豪迈。
心爱的哨所啊,你是无比坚固的。暴雨冲不垮,狂风刮不动,巨雷劈不倒。你的根基,牢牢地扎在祖国钢铁般的山崖上。
我们在这里守卫,守卫祖国瑰丽的黎明、喧腾的黄昏、安静的夜晚……
心爱的哨所啊,战士的好伙伴!
(1)“暴雨冲不垮,狂风刮不动,巨雷劈不倒。”这是一个__________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排比 哨所的无比坚固。
(2)这篇短文的第__________自然段采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明了边防战士们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
答案:五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精神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1)哨所的无比坚固。(3)告诉了我们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精神。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