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极地地区
知识梳理
一、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
1.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________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________。
2.北极地区石油、________、煤、________等资源丰富。
3.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成了长城站、________站、________站、泰山站等,在北极地区建成了________站。
4.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针对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
基础通关
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选址奠基,历时4年全面建成,是我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读南极地区略图,完成1~2题。
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一般选择在(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2.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B.气候干旱,淡水缺乏
C.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D.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中国科考队在第12次北极科考中首次利用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索4500”开展科学考察。据此,完成4~5题。
4.中国科考队前往北极地区的最佳时间是( )
A.1—3月 B.10—12月 C.12—次年2月 D.6—8月
5.在极地地区科考的主要目的是( )
A.开发矿产资源 B.研究极地环境
C.建立产业基地 D.发展旅游产业
下图示意某次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一段路线,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路线中,国际考察队大致的行进方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7.国际考察队从南极点前往和平站的过程中( )
A.海拔逐渐升高 B.一直处于黑夜
C.距南极点渐近 D.遇到了大风天气
8.队员们应该将考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
A.带回站内处理 B.就地掩埋
C.丢弃在野外 D.焚烧处理
能力突破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22年2月建成。读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的分布图,完成9~10题。
9.环绕南极洲的各大洋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0.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
①冰川面积的变化 ②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煤炭资源的勘探 ④因纽特人的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苹果屋”是用玻璃钢制成的球状设施,具备帐篷功能,并能在水上漂浮,是我国北极科考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下图示意北极地区。据此,完成11~13题。
11.北极地区是指( )
A.北冰洋所在地区 B.北极圈以北地区
C.北极点附近地区 D.南极圈以南地区
12.“苹果屋”外观用绿色等鲜亮颜色的主要原因是( )
A.与周围森林协调 B.产生清凉的感觉
C.抵御严寒与风雪 D.冰雪上容易识别
13.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做法是( )
A.兴建避暑胜地 B.开展捕猎行动
C.监测海冰动态 D.打造工业基地
素养达标
14.【学科素养·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不仅使极地生物受到危害,而且海平面的升高也威胁着居住40%~50%全球人口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
材料二 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据图,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_______个,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海峡。
(2)在下列方框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3)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会遇到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两幅极地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为____________洲,B为____________洋,
C为____________站(科学考察站)
(3)我国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3月,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考队员们需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极洲的科学考察站使用的能源,如果就地解决,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
A.地热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煤炭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矿产 固体淡水 海洋生物
2.天然气 铁
3.中山 昆仑 黄河
4.南极条约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基础通关
1.A
2.D
3.B
4.D
5.B
6.D
7.D
8.A
能力突破
9.A
10.B
11.B
12.D
13.C
素养达标
14.(1)三 白令
(2)①融化 ②上升 ③沿海
(3)大风、极寒、黑夜、大雾、海冰断裂、野生动物攻击等
(4)回收垃圾;保护北极地区的动物;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15.(1)海陆轮廓或代表动物
(2)北美 太平 长城
(3)南极地区此时正值暖季,大部分地区有极昼现象
严寒、干燥、烈风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