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学年第二学期控江中学高三年级初态考试
地理学科(等级考) 试卷
(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 分)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卷共8页,答题纸共2页。
2.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标注“单选”的试题,指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标注“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指每题应选一个或多个选项。
一、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秘鲁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的的的喀喀湖区。(22分)
材料一:马铃薯有耐旱、耐低温、耐瘠薄土壤、营养价值高,单产高等特点。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影响,不同种植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生长时期和管理方式等均存在较大差异。
材料二:2016年,我国发布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马铃薯作为主粮,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
第 1页, 共 8 页
1.秘鲁多样的地理环境特征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请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判断 图1中①②③④四处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① 、② 、③ 、④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旱作农业 C.畜牧业 D. 渔业
2.利马是一个“无雨之都”,但冬季多浓重湿雾,主要原因是 。(单选 2分)
① 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② 秘鲁寒流流经,近地面空气冷湿
③ 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 ④ 受逆温和副高影响,水汽难以上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秘鲁的的喀喀湖区与首都利马相比,光照较 (A.强/B.弱),整体气温较 (A.高/B.低),昼夜温差较 (A.大/B.小),从自然条件看,更 (A. 有利于/B.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积累。(4分)
4. 根据图2所示,我国的马铃薯优势产区多位于 。(单选 2分)
A. 青藏高寒区 B. 干旱、半干旱区 C. 东部平原区 D. 高原山地地区
5.图2 甲处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B.水分),生长期较 (A.长/B.短),在春播和秋收时期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A.干旱/B.霜冻)。乙地利用冬闲田种植的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 (A.排涝/B.灌溉)。(4分)
6.从粮食安全和马铃薯生长习性角度,简析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决策背景。(6分)
第 2页, 共 8页
二、红海航线连接了地中海和印度洋,是沟通欧洲、中东和亚洲的最短航线。(19 分)
材料一: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在8月份高达 32℃, 即使是 200 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21℃,而在深海盆中,水温更是高达60℃。
材料二:也门首都萨那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称。2023 年 11月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多次袭击红海及附近水域目标,不仅加剧中东局势紧张,也波及国际海运。
7.相比通过船舶采样获取海温数据,利用 (A. RS/B. GNSS/C. GIS/D. GPT) 技术监测海洋温度更加全面、高效。(单选 2分)
8.以下各选项中,红海表层海水水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不定项选择 3 分),深海盆中水温高的原因主要是 (单选 2分)。
A.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B. 板块生长边界,岩浆上涌,加热海水
C.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 海域封闭、狭长,受陆地影响大
E. 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水体交换频繁
9. 红海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船只由广阔的印度洋经亚丁湾进入红海为 (A.顺/B.逆) 水航行, 吃水深度变 (A.深/B.浅)。(2分)
10.中转港是用于停靠、装卸货物、补给等操作的港口。亚丁港成为世界重要中转港的原因是 (①经济腹地广 ②货物量巨大 ③位置优越 ④能源丰富)。(单选 2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萨那“阿拉伯明珠”的美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请在图上画出7月份萨那的主导风向,分析萨那气候宜居的原因。(4分)
12.推断也门人口空间分布特点是 。(单选 2分)
A.南部沿海人口多 B.东部地区人口多 C.北部内陆人口多 D.西南部地区人口多
13.运用地理知识说明,也门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为何能拨动国际航运命脉 (2分)
第 3页, 共 8 页
三、2024年1月22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产煤村庄发生山体滑坡。(22分)
材料一:云南以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可分为滇西横断山、滇中紫色砂页岩高原、滇东喀斯特高原为主的三种地貌区。
材料二:降雨通常是诱发滑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雨和久雨均易导致滑坡灾害。
注:临界雨强的计算时间段为当日雨量加上前10 天的雨量,是导致滑坡泥石流的最低降水强度。
14.下列区域中地表水可能欠丰富的是 。(单选 2分)
A.滇西横断山区 B.滇中砂页岩高原 C.滇东喀斯特高原 D.滇南雨林植被区
15.滇西横断山区有多条大江大河 (A.自西向东/B.自北向南) 流经; 滇中紫色砂页岩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 滇东喀斯特高原受 (A.流水冲蚀/B.流水溶蚀) 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表景观。(3分)
第 4页, 共 8 页
16.云南山区面积广,降水多,且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多发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从人为活动角度分析,镇雄县还可能受到 、地下工程建设等影响,灾害更具频发性。(4分)
17.研究小组分析了云南滑坡的时空分布,请判断如下结论的对错,以 或×表示。(4分)
西部多发与地势有关,东部次数较少因为处于喀斯特地貌区。
南部次数较少,主要是降水强度不够。
滑坡多发于山脉东面坡和太阳辐射有关。
滑坡次数集中在6-8月与夏季风强降水有关。
18.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预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措施之一。地理研究小组为验证植被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设计了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的模拟实验,下表为实验方案(摘录)。
实验用品 矿泉水瓶、量杯、水槽、支架各2份;水、枝叶、土壤样品若干
实验目的 验证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实验方法 设定相同的坡度、土壤性质、降水强度等要素,分组对比不同植被覆盖状况下水土流失量的变化,确定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实验操作(步骤 ①选择相同的土壤填满两个水槽, 模拟相同土质 ②在一个水槽土壤表层铺设枝叶,另一个水槽土壤保持裸露 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水槽平稳放置在实验台上 ④用两个量杯收集冲刷后的水土混合物,沉淀后,称量水量和泥沙量并记录 ⑤将矿泉水瓶均匀扎孔,倒入相同的水量,分别在两水槽上方模拟降水 ⑥将两个水槽的一端垫高使其倾斜相同角度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为:③→ →⑤→ 。(3分)
(2)实验过程中发现,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2分)
(3)土壤样品的选取引发了不小争议,以下几种土壤样品,你认为最适宜的是 。(2分)
A.江南丘陵的红壤 B.三江平原的黑土 C.黄土高原的黄土 D.西北内陆的荒漠土
19. 有同学提出该实验不能很好地模拟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请你指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科学性问题。(2分)
第 5页, 共 8页
四、临港新城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是上海市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19 分)
材料一:临港新城在空间上划分为滴水湖核心片区、先进制造片区、新兴产业片区和综合产业片区,其中后三者构成了临港新城产业区的核心区域。
材料二:2024年临港新城新建的重大项目有综合区站公交枢纽商务综合体(简称“综合区站TOD”)和先进制造片区的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大型储能电池制造工厂)等。
20. 滴水湖畔坐落着全球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台,圆洞天窗位于主建筑入口处。当太阳光穿过圆洞,会在地面形成光斑。光斑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是 。(单选 2分)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北
D.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1. 临港综合产业片区重在规划具有生活居住功能的“产城融合”布局,请将各功能区的数字序号填入下表中:①工业区 ②居住区 ③高新产业区,并说明布局理由。(6分)
字母标号 功能区序号 布局理由
A
B
C
第 6页, 共 8 页
22. 综合区站 TOD 的建设有利于 。(不定项选择 3分)
A. 缩短通勤距离 B. 提高土地利用率 C. 减少碳排放 D. 缓解交通拥堵
23.2019年,特斯拉汽车生产超级工厂选择落户临港产业区,主要原因是 。(单选 2分)
①靠近洋山深水港,产品运输便利②太阳能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
③靠近钱塘江,生产用水充足 ④地处远郊,土地价格低廉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4.继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临港之后,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再次选择临港,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单选 2分)
A. 科技 B. 集聚 C. 劳动力 D. 土地
25.为了更好地了解临港新城交通出行的便捷性,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制定了一个实地调查方案(选取部分如下所示)。请根据调研目的,完善调研内容和调研方法。(4分)。
调查背景 随着临港新城的快速发展,人口和产业不断集聚, 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
调查目的 了解临港新城交通出行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调查内容 交通线路布局的合理性、______(A.公交车的发车密度/B.公交车的乘坐舒适度)、公交换乘的便利性等。
调查方法 1.采用_________(A.问卷法/B.实地考察法/C.空间分析法) 了解交通线路布局、走向、发车班次、公交客流量等情况; 2.采用_________(A.问卷法/B.实地考察法/C.空间分析法) 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合理性和线路换乘的便利性; 3.采用_________(A.问卷法/B.实地考察法/C.空间分析法) 对临港新城居民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出行现状等情况。
第 7页, 共 8 页
五、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寒假期间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了研学考察。(18 分)
热浪通常是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异常炎热的天气,多发于夏季。澳大利亚热浪事件分布具有区域差异, 大致可分为 EA、SEA、WA 和 NA 四个子区域。
26.研学小组从凯恩斯一路向南,经黄金海岸到墨尔本,观察到的植被景观依次是景观图 、景观图B、景观图 ,这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3分)
27. 杰洛顿-格林诺夫市和北部的达尔文市,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请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并分别解释成因。(6分)
28. 研学小组在阿德莱德和墨尔本研学时遭遇热浪。研究发现,导致澳大利亚热浪的典型天气系统是异常 (A.气旋/B.反气旋)。受 (A.东南信风带/B.中纬西风带) 的影响,位于 SEA 的局地异常天气系统向 (A.东/B.西) 移动,引导热浪的传播。若仅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差异, SEA 和WA 热浪更强的是 (A. SEA/B. WA)。(4分)
29. 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澳大利亚热浪的发生与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
以上地理过程所体现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5分)
第 8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