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穷人》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gē tián yuàn xiān āi guǒ
( )浅 ( )空 抱( ) ( )起 ( )声叹气 包( )
kuí wǔ lín sī méi lǜ
( ) ( )湿 ( )碎 倒( ) 考( )
答案:搁 填 怨 掀 唉 裹 魁梧 淋 撕 霉 虑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搁:放置,引申为停滞:~笔。耽~。~置。~浅。填: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塞。~补。~充。~空(kòng )。义愤。怨:仇恨:~恨。恩~。宿~。~仇。~敌。掀:揭起,打开:~开。~涌。~起。~动。;发动,兴起:~风鼓浪。唉:叹词,应人声。;叹息的声音:~声叹气。裹: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魁梧:形容词,是指躯干高大;强壮粗大,亦作“魁吾”。形容身体强壮高大,肌肉丰满,体格健壮。淋:〔~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b.畅快,如“~~尽致。撕:用手把东西扯裂:~开。~破。~碎。~扯。~毁。霉: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呈细丝状。虑:思考:考~。思~。人无远~,必有近忧。;担忧:顾~。忧~。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qiǎng( ) dǎo( )
强 qiáng( ) 倒
jiàng( ) dào( )
答案:勉强 强大 倔强 倒下 倒水
知识点: 字形
解析:
分析:强qiǎng硬要,迫使,尽力:~使。~迫。~逼。~辩。勉~。~人所难。qiáng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壮。~健。~人。~力。~大。~劲。jiàng固执,强硬不屈:~嘴。倔~。倒:dǎo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dào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yōu lǜ dà gài guǒ zhù kuí wǔ
( ) ( ) ( ) ( )
sī pò dǎo méi xiān qǐ zāo gāo
( ) ( ) ( ) ( )
答案:忧虑 大概 裹住 魁梧 撕破 倒霉 掀起 糟糕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忧虑 :忧愁思虑;忧愁担心。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讲个大概。裹住: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魁梧:形容词,是指躯干高大;强壮粗大,亦作“魁吾”。形容身体强壮高大,肌肉丰满,体格健壮。撕破:指不留面子,并且因不给**面子而跟**扯明了说,很果断,毫不犹豫,形容意思坚决、不肯改变的拒绝,并且不在乎别的,很不给面子。倒霉:运气不好,坏事连连,什么不好的事情都被自己遇到。掀起:(动)揭起。 (动)往上涌起;翻腾。大海~了波涛。糟糕:谓事情或情况坏得很。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上册 第三组第9课《穷人》
4、写出近义词
温暖—( ) 抱怨—( ) 安静—( )
心惊肉跳—( )
答案:暖和 埋怨 宁静 胆战心惊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温暖: [动词]使感到温暖:党的关怀,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别人。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周围安静极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噪音、没有购货人流的喧嚣。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潮湿—( ) 宁静—( ) 魁梧—( )
蜷缩—( ) 僵硬—( )
答案:干燥 喧闹 瘦小 伸展 灵活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潮湿: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魁梧:形容词,是指躯干高大;强壮粗大,亦作“魁吾”。形容身体强壮高大,肌肉丰满,体格健壮。蜷缩:就是曲着身子,弓着腰,抱膝,把身体缩在一块。僵硬:指不灵活;肢体不能活动。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莓( ) 虑( ) 魁( ) 填( ) 搁( )
霉( ) 虚( ) 槐( ) 镇( ) 隔( )
答案:草莓 发霉 考虑 虚心 魁梧 槐树 填空 城镇 搁浅 隔离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莓为草字头,霉为雨字头,这两个字为同音字,读méi;虑为心字底,读lù,虚为业字底,读xū;魁的有半部分为斗,读kuí,槐为木字旁,读huaí,这两个字的读音不要弄混;填为提土旁,读tián,镇为金字旁读zhèn;搁和隔这两个字为同音字,要注意区分,不要组错词。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对号入座,把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上。
(1)A涯 B崖
①天( )海角 ②悬( )峭壁 ③一望无( ) ④漫无( )际
(2)A荒 B慌
①( )诞无稽 ②( )无人烟 ③神色( )张 ④( )时暴月
答案:(1) ①涯 ② 崖 ③ 涯 ④ 涯 (2) ①荒 ②荒 ③慌 ④ 荒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一望无涯:涯:边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漫无涯际:边际;界限人生苦海。
荒诞无稽:稽:考查。十分荒唐,不可凭信。荒无人烟: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神色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荒时暴月: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8、加部首成新字再组两个词。
真——( ) ——( ) ( )
吾——( ) ——( ) ( )
每——( ) ——( ) ( )
答案:(镇)一(镇定 镇静) (语)一(语文 语言) (海)一(海风 海浪)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真加偏旁可以变成填,阗,瑱,磌,搷,窴,寘,镇,缜,嫃,禛,瑱。吾加偏旁可以变成讠:语,齿:龉,囗:圄,攵:敔,钅:铻,女:娪,山:峿,王:珸,阝:郚,木:梧,口:唔,忄:悟,扌:捂,日:晤,火:焐,氵:浯。亻:俉,牛:牾,午:啎,鼠:鼯,疒:痦,辶:逜。每加偏旁可以变成诲(教诲)悔(后悔)侮(侮辱)海(大海)晦(晦气)霉(倒霉)梅(梅花)莓(草莓)敏(敏锐)勄(勄力)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9、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答案:顶 艘 阵 条 只 座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将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海浪拍击着海岸。 ( )
(2)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
(3)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
(4)桑娜想去探望那个生病的邻居。 ( )
(5)我可替你担心呢! ( )
答案:(1)击打 (2)舒服 (3)爱惜 (4)看望 (5)担扰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击打:打击;拍打。舒服:身心安恬称意。生命的自然状态及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的感觉。爱惜:重视而不糟蹋。看望:看(试图发现情况);②看望(多指远道)。担扰:指忧愁、担心,发愁。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1)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2)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安静 平静
(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 )。”
(4)南湖( )得像一面镜子。
答案:(1)抱怨 (2)埋怨 (3)安静 (4)平静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别人。 埋怨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事物表示不满。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周围安静极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噪音、没有购货人流的喧嚣。平静:安宁;没有骚扰动荡泻湖的水面总是那么平静。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1)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2)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3)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答案:(1)尽管……还是…… (2)宁可……也…… (3)与其……不如……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
分析:关联词语在复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40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中用来连接分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84577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一是连词。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是在某个句子中连接不同的词,那它也不是关联词。二是副词。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但如果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三是短语。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点评: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对号入座。(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选择恰当的理解,将序号填表在括号里)。 ①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③表示说话结结巴巴;④表示语意的跳跃;
(1)“我嘛 缝缝补补…” ( )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
(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 )
(4)“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答案:(1)③ (2)② (3)① (4)④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 ( http: / / baike. / view / 33131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和语气 ( http: / / baike. / view / 53776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58755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 ( http: / / baike. / view / 143596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4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点评: 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将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 )
(2)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
(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
答案:(1)干燥 温暖 (2)柔软 (3)高兴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潮湿: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僵硬:指不灵活;肢体不能活动。严肃:令人敬畏 认真 使严格 神态、气氛庄重,使人敬畏:教室里呈现严肃的气氛。 指作风态度认真:严肃处理|严肃地批评。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选择带点字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张A.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B.量词 C.看,望 D.商店开业 E.陈设
(1)元宵节的夜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 )
(2)请把这张喜报发下去。 ( )
(3)上课时不要东张西望。 ( )
(4)昨天,百货大楼开张了。 ( )
(5)船上的帆还没有张起来。 ( )
答案:(1)E (2)B (3)C (4)D (5)A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张:开,展开:~开。~目。使合拢的东西分开,量词 ,看,望 ,商店开业 ,陈设。回答这道题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景来回答,就不难回答这道题了。
点评: 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慌不安,肌肉抽搐。( )
(2)自己对自己说话。( )
(3)水猛烈地向上涌。( )
(4)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
(5)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答案 :(1)心惊肉跳 (2)自言自语 (3)汹涌澎湃 (4)自作自受 (5)忐忑不安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点评:考查学生对此役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扩句
(1)私塾先生讲着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私塾先生有声有色地讲着少年岳飞的故事。
(2)旅客们走进车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站台上的旅客们有秩序地走进车厢。
(3)白医天使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群美丽的白医天使兢兢业业地工作。
知识点:扩写句子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缩句
(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上盛开着花。
(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鼎是炊具。
(3)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灯光亮了起来。
知识点:缩写句子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在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残暴---残酷 含糊—模糊 安宁---安定
可惜----惋惜 占据---占领 坚决---坚定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残暴:残忍凶暴。残酷:指残忍、虐袭、虐待、冷酷。含糊:形容声音、言语或意思等不清晰、不明确。 模糊:(形)不分明、不清楚。安宁:(心情)安定;宁静:嘈杂的声音,使人不得~。可惜:令人惋惜:机会很好,~错过了。占据: 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 坚决:指意志确定不移;不犹豫。
点评:考察学生对词义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病句门诊。
(1)大约有八十左右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约有八十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2)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张莉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加比赛的同学除了张莉,其余的都到齐了。
(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证了。
知识点: 修改病句
解析:
分析:(1)大约和左右都为约数,不能在一起使用,所以应该划掉一个词。(2)到齐了,和莉莉没来这两个词相互冲突,应该划掉一个,或者换掉。(3)疾病有保障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换掉。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与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暖烘烘 _____ ______ ________
(2)摇摇摆摆 _____ ______ ________
(3)又冷又饿_____ ______ ________
答案:(1)冷丝丝 冷飕飕 冷冰冰 凉飕飕
(2)摇摇晃晃、踉踉跄跄、挨挨挤挤、明明白白、干干净净、清清楚楚
(3)又惊又喜,又红又专,又惊又怕,又气又恼,
知识点:词语
解析:
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ABB、AABB、ABAB句式的掌握。摇摇晃晃:左右摇摆,不稳定。踉踉跄跄: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挨挨挤挤:挤来挤去。亦用以形容人多杂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干干净净:没有尘土、杂质等:孩子们都穿得干干净净的。又惊又喜:又是惊奇又是喜悦。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考察类型:常考题
22、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人物神情的词语:脸色苍白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探望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心惊肉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1)怒气冲冲 泰然旨若 眉开眼笑(2)眺望 推搡 蜷缩
(3)忐忑不安 欢天喜地 惊慌失措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泰然旨若: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眺望:从高处向远望。推搡:使劲推。蜷缩:就是曲着身子,弓着腰,抱膝,把身体缩在一块。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点评: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3、精彩句段我来品。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1)“总能熬过去的”的“熬”意思是( )。
A.久煮 B.忍受 C.提取
答案:B
(2)这段语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_。“死人”又指的是___________。
答案:桑娜 西蒙的孩子 西蒙
(3)渔夫觉得“是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孩子失去了父母,无人照顾。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学生对字义的掌握,(2)说的是文中的你、他们、死人各指的是什么。(3)让学生回答渔夫指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贫穷与富有
咚!咚!咚!重重的敲门声吓了我一跳,是谁,这么晚了还闲不住?我边想边打开门。 原来是邻居小马叔叔。“就你一个人!”我点点头:“叔叔请 ”“进”字还没出口,他已大步流星闯进了里屋,一屁股砸在沙发上,沙发发出一阵吱吱的呻吟声。这是爸爸刚买回不久的处理货,在我家也算得上高档商品了。看着马叔叔那肥胖的身躯,我真为沙发的命运担忧。
“马叔叔请抽烟。”我找出家里招待客人的最好的香烟,递给他。这烟爸爸平时是舍不得抽的。他努努嘴,说:“你这是什么烟?看我的!”他随手拿出一盒甩在茶几上。看到那精美包装上的几行英文HILTON,我认出是希尔顿。两盒烟相比,我手里的就显得逊色了。 “听说你念书不错,叔叔今天有事,请你帮忙,事成有赏!”马叔叔一边上下打量我家中的摆设,一边大声说着,“这几年买卖忙,顾不上回家看爹妈,你给我爹妈写封信。我说你写。”我赶忙拿出纸笔做好准备。“父母二老,如信如面,儿买卖事业,兴隆发财,一路风顺 ”马叔叔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地说着,语法用词错误百出。我实在写不下去了,小声打断他的思路,指出一些不妥之处。马叔叔脸红了,可瞬间又恢复了平静,扯着嗓门说:“你就不用听我说了,自己写吧!”
我三下五除二,很快地写好了信,念给他听。“不错!绝了!盖了!”他大声称赞着,收起写好的信,一张十元的钞票送到我的手上。我执意不要,可能是他担心我父母快回来了,便收起钱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笔挺的西装,光亮的皮鞋,我茫然了:那漂亮的外表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呢?
想到他家中那时髦的家具,全套的高档电器,我曾经羡慕过。可此时,我想的更多的,是他家中时常传出的粗俗的叫骂声,喝酒划拳的吵闹声,打麻将发出的嘈杂声。
看看眼前,我家中的摆设虽然陈旧,长长的书架虽然简陋,可那一排排的书,错落有致,却是充实的。父母每晚去夜校学习,我一人在家虽然冷清,但有这些书做伴,我并不寂寞。与邻居相比,到底谁更贫穷,谁更富有,我一下子有了新的见解。
咚!咚!咚!门口传来熟悉的敲门声,我高兴得一跃而起。
(1)写出下列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重 _____( ) ______( ) 发 ______( ) ______( )
几 _____( ) ______( ) 量 ______( ) ______( )
答案:zhòng(重量) chóng(重复) fā(出发) fà(头发)jǐ(几个) jī(几乎) liàng(重量) liáng(测量)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静——( ) 称赞——( ) 寂寞——( )
答案:安静 赞叹 孤单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陈旧——( ) 冷清——( ) 错落有致——( )
答案:崭新 热闹 杂乱无章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掌握,(2)考察的是学生对锦衣词的理解。(3)考察的是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