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惯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wú nài cóng róng piē jiàn shòu xuē dīng zhǔ jiū zhù
( ) ( ) ( ) ( ) ( ) ( )
答案:无奈 从容 瞥见 瘦削 叮嘱 揪住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无奈:表示没有办法了,无计可施。作为连词用在转折句的头上,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意图,有“可惜”的意思。作为名词时表示对于事物没有办法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同时,也可能伴有略微愤慨的心情。从容:指人镇定、时间充裕或休息。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某事。很快地扫了一下。瘦削:一指形容瘦;二指谓肌肉减削,变瘦;三指形容细长直立。叮嘱:一般就是嘱咐的意思,大多是长辈对晚辈才用叮嘱,表示长辈的特意嘱咐。表示他所说的内容是必须注意的。揪住:同等于“抓住”的意思。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2、多音字组词
bēn( ) xuē( ) shān ( )
奔 削 扇
bèn( ) xiāo( ) shàn ( )
答案:奔跑 投奔 瘦削 削皮 山峰 扇子
知识点: 字形
解析:
分析:奔bēn急走,跑:~跑。~驰。~突(横冲直撞;奔驰)。~流。~腾。bèn直往,趋向:投~。~东走。他都~六十了(将近六十岁)。削xuē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铁如泥。~足适履。xiāo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扇shān摇动扇子或其它东西,使空气加速流动成风:用扇子~。shàn 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子。~坠(扇柄下端的装饰物)。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3、我是拼音小能手
shòu xuē zhēng zhá piē jiàn qiǎng pò lì jí chòng zhē
( ) ( ) ( ) ( ) ( ) ( )
答案:瘦削 挣扎 瞥见 强迫 立即 冲着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瘦削:一指形容瘦;二指谓肌肉减削,变瘦;三指形容细长直立。挣扎:竭力支撑或摆脱扎。 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某事。很快地扫了一下。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使。是建立在自己意志的情况下来迫使别人服从。立即 :就是立即的意思。作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在马的背上。冲着:(名)通行的大道;重要的地方。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考察类型:常考题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上册 第三组第10课《别惯坏了那匹马》
4、写出近义词
依然—( ) 竭力—( ) 疑惑—( )
答案:依旧 尽力 迷惑
知识点:字义
解析:
分析:依然:照往常,依旧。竭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心竭力,尽力,尽心;用尽全力。疑惑:迷惑,不理解。依旧:照往常,依旧。尽力:竭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竭尽全力。尽:用力完成。迷惑:迷乱,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5、写出反义词
从容—( ) 宽厚—( )
答案:惊慌 苛刻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从容:形容词。解释:指人镇定、时间充裕或休息。宽厚:宽而厚。也指(待人)宽容厚道,宽恕别人。也指(声音)浑厚。 惊慌:亦作“ 惊荒 ”。害怕慌张。苛刻:指(条件、要求等)过于严厉;刻薄。如:这些条件太苛刻,没法谈下去。形容某人的行为怪异,故意刁难,或要求过高。 往往形容人蛮不讲理的严格和要求。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6、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秦( ) 卖( ) 摊( ) 怒( ) 扭( )
泰( ) 买( ) 滩( ) 努( ) 纽( )
答案:秦皇岛 泰山 卖货 卖货 公摊 沙滩 愤怒 努力 扭打 纽约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秦的下半部分为禾,泰的下半部分为水,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卖比买的上半部分多一个十字,这两个字为反义词,要注意区分;摊为提手旁,滩为三点水旁,这两个字为同音字;怒的下半部分为心,努的下半部分为力,要注意不要弄混;扭为提手旁,纽为绞丝旁,这两个字为同音字。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7、将下列词语中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萌胧( ) 到处乱串( ) 混水摸鱼( ) 臭味相偷( )
答案:朦 窜 浑 投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萌胧的“萌”应该改为“朦”朦胧:(形)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联绵式。月光~。
到处乱串的“串”应该改为“窜”。混水摸鱼的“混”改为“浑”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即气味相投。指思想情趣相同的人彼此合得来。臭,亦读chòu。今多用于贬义。
点评:考察学生对自行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8、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学校不远处的书滩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时候,生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留之大吉。
答案:滩(摊)生(身)留(溜)
知识点:字形
解析:
分析:滩: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头。~涂。河~。海~。盐~。摊:摆开,展开:~牌。把问题~到桌面上。生: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身: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留: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溜:滑行,(往下)滑:~冰。;光滑,平滑,无阻碍:~圆。~光。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9、根据句中内容写词语。
(1)父亲的教育让我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
(2)我跟过去完全一样地到他的书摊看书。( )
答案:(1)刻骨铭心 (2)一如既往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一如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点评: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0、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眼睛 ( )的马草 ( )的心情 ( )地看
( )的脸 ( )的心灵 ( )的笑容 ( )地吃
答案:茫然 焦黄 紧张 仔细 瘦削 美好 灿烂 悠闲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1、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继而 继续 阻止 阻挠 强制 控制
(1)他先是一愣,( )眼睛一亮
(2)“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 )看书吧。”
(3)“别打孩子。”年轻人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 )我父亲。
(4)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 )。
(5)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筑权,想进一步( )我国北部。
(6)在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 )自己不去书摊。
答案:(1)继而(2) 继续(3) 阻止(4)阻挠(5)控制(6 ) 强制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继而:不久,一会儿。 继续: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 他不顾炎热继续工作 。阻止;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 阻挠:阻拦使不能进行;阻止 百般阻挠。强制:(动)用政治或经济力量强迫。控制 :指管理者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12、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搬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父亲对我说,搬队的马车需要马草,我可以扯马草换钱。
(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松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校园里挺立着一棵棵松树。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
考察类型:常考题
13、用下列词语组成词序不同,意思也不同的两个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玲玲 快 你 叫 去 哥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玲玲,哥哥叫你快去。 哥哥,玲玲叫你快去。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 ( http: / / baike. / view / 33131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和语气 ( http: / / baike. / view / 53776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58755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 ( http: / / baike. / view / 143596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点评:考察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考察类型:常考题
14、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 )连( )返 ( )无分( ) ( )之大( ) 怒( )圆( )
不由( )( ) ( )( )不安 十( )连( ) 羞( )不( )
答案:流 忘 身 文 溜 吉 目 睁 自 主 忐 忑 指 心 愧 已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身无分文: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溜之大吉: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怒目圆瞪:因为发怒而把眼睛睁大。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十指连心: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羞愧不已:很是惭愧不好意思,做了什么比较尴尬的事情。
点评: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考察类型:常考题
15、填字解义。
( )之大吉:__________ 不( )分说:__________
刻骨( )心:__________ 吱呀( )响:__________
一如( )往:__________ 羞愧不( ):__________
答案:溜 偷偷走开 由 容许 铭 刻 作 发出 既 已经 已 停止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溜之大吉: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吱呀作响:形容声音吱吱呀呀的响。一如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羞愧不已:很是惭愧不好意思,做了什么比较尴尬的事情。
点评: 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6、活学活用(用上本课的四字词语)
(1)我现在__________,穷得买一口水的钱都没有。
(2)这地方真美,令所有的游人都__________。
(3)窃读时那种__________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
(4)他是真伤心了,你看他__________的样子。
(5)他这会儿__________的,样子挺吓人的。
(6)经他一指点,我顿时__________,有了主张。
答案 :身无分文 流连忘返 忐忑不安 泪流不止 怒目圆睁 眼前一亮
知识点:成语
解析:
分析:身无分文: 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泪流不止: 眼泪流不停,止不住,比喻非常伤心。怒目圆睁:发怒时瞪大了眼睛。形容很愤怒。眼前一亮:并非眼前一亮,它特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困难面前,有了新的解决办法,在茫然失措时,突现转机。 有对光明闪现之欣喜之意。
点评:考察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7、修辞辨析(指出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龙骨又是什么呢?原来是龟甲和兽骨。 ( )
(2)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3)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4)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阿!( )
答案:(1)设问(2)比喻(3)反问(4)拟人
知识点:修辞方法
解析:
分析:设问句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包含本体、喻体、喻词。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点评:了解了句式的定义,做题就容易了。
考察类型:常考题
18、缩句
(1)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秃山挡不住狂风。 (2)我看到了背影。(3)喊我的是大娘。
知识点:缩写句子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19、用“然”字组五个词,分别用在句子里。
(1)( )后面有人就住了我的衣领。
(2)姑娘一脸( ),不知他说的什么意思。
(3)拿着马草换来的钱,我( )地坐下来读书。
(4)( )抬头拭泪时,发现他正注视着我。
(5)不管别人怎么说,他( )做着自己的事。
答案:(1)突然 (2)茫然 (3)泰然 (4)偶然 (5)依然
知识点:词义
解析:
分析:突然:表示事情发生得很急促;忽然;猝然;突然停止。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泰然:安定,不放在心上:身心泰然|泰然自若、处之泰然。偶然: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又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依然:副词。照往常,依旧。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0、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课文中第__________次出现“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残疾青年这样说的目的是既是暗示碧云__________,更是说给“我”听的,目的是__________。残疾青年在给妹妹说这句话时语带双关,“那匹马”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__,“饿坏了”则是指__________。
答案:不要拒绝收下马草 让“我”安心读书 作者 没有书读
知识点: 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篇文章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句子是_____ 。
答案:别饿坏了那匹马
(2)那匹马的饲养者是_______ 。 A.碧玉 B.我 C.残疾青年(残疾青年编造出来的善意的谎言) 。
答案: C
(3)文章是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
答案:言行、神态、心理描写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故事的关键句。(2)考察的是学生对饲养者的理解(3)是对任务的描写。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2、下面的句子都用了哪些描写?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1)“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 ( )
(2)哦张皇地回过头来,看到父亲怒目圆睁的脸。 ( )
(3)他从窗户探出头来,向四周望了望。 ( )
(4)我真想放声痛哭,可转念一想,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哭。( )
答案:(1)C (2)A (3)B (4)D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
分析: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22429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 ( http: / / baike. / view / 44134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49419 / 1221627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调整语句,运用特定 ( http: / / baike. / view / 65408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 ( http: / / baike. / view / 120476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方式和方法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69819 / 508668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552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比拟 ( http: / / baike. / view / 564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又名比体 ( http: / / baike. / view / 119764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分为拟人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19198 / 1451840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拟物 ( http: / / baike. / view / 75860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夸张 ( http: / / baike. / view / 571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排比 ( http: / / baike. / view / 670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对偶 ( http: / / baike. / view / 665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又名对仗 ( http: / / baike. / view / 3424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排偶 ( http: / / baike. / view / 901073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反复 ( http: / / baike. / view / 31381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借代 ( http: / / baike. / view / 594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寄寓(寄托 ( http: / / baike. / view / 36636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互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628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设问 ( http: / / baike. / view / 575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引用 ( http: / / baike. / view / 597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呼告 ( http: / / baike. / view / 590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反问 ( http: / / baike. / view / 55883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顶真(又名联珠 ( http: / / baike. / view / 68222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考察类型:常考题
23、 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檐上草
对面屋檐瓦片上果然长出一棵小草,嫩生生,绿茸茸的。小智却像发现了新大陆,滔滔不绝地发表着他关于这棵小草的“演说”:可能是小鸟衔了粒草籽儿掉在这里,小草就长出来了;也可能是大风把草籽刮到屋檐上去的……”
从此,小智就对这棵小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天观察。
盛夏的中午,毒日肆无忌惮地抖着它的威风,将屋顶烤得滚烫。小草蔫了,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的。小智见了心急如焚,试图搭架子看爬上去为它浇水,但是没有成功。
第二天清晨,小智一爬起来就推开窗门看他的小草,嘿!小草又很精神地挺立在屋檐上了,叶片上还滚动着两滴晶莹的露珠。晨风一吹,像是在向小智微笑哩!小智也会心地笑了。小草经受住了烈日的考验。
不料有一天,狂风大作,接着是倾盆大雨,小草在暴风雨中摇来摆去,最后终于倒下了,可怜巴巴地软瘫在屋顶上。我明知小智心里难过,却故意带着幸灾乐祸的口吻开玩笑说:“这回你的小草完了。”小智将脑袋一歪,不服气地笑道:“才不会完呢,我们老师说了,小草的生命力可强啦,我相信小草会站起来的!”果然,小草经过一夜休整,第二天早晨竟又奇迹般地直起身来。
一个星期日,小智做作业,被一道题难住了。我正要给他讲解,可他摇了摇头。时近中午了,小智还没有做出来,我急了,奔过去喊道:“算了,算了,还是我帮帮你的忙吧!好不容易有个星期天,爸爸陪你打球去。”
小智也急了:“不!不!”他用双手紧紧地捂住练习本,望着窗外屋檐上的小草,说:“小草都那么坚强,我怎么能怕困难呢?我偏要自己做出来。!”
(1)短文中的小草经受住了那两次考验。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烈日 暴雨
(2)小智从小草身上的到启发,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草都那么坚强,我怎么能怕困难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中小草的理解,(2)说的是我们从中得到的解释。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4、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一条小面包
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20个小孩召唤来,对他们说:“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每天早晨,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为装面包的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都想拿最大的一条面包。等他们拿到了面包,顾不上想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慌忙跑开了。
只有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之外,等其他孩子离去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条面包。他从来不会忘记亲吻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激,然后才捧着面包高高兴兴地跑回家。
有一天,别的孩子走了之后,羞怯的小格琳琴得到一条比原来更小的面包。但他依然不忘亲吻面包师,并向他表达真诚的谢意。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发现里面竟然有几枚崭新发亮的银币。
妈妈惊奇的叫道:“格琳琴,立即把会送回去,一定是面包师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掉进去的,赶快去,把钱亲自交给好心的面包师。”
当小姑娘把银币送回去的时候,面包时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特意把他们放进去的。我要告诉你一个道理:谦让的人,上帝会给予她幸福。愿你永远保持一颗宁静、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上帝的奖赏。”
(1)从那些孩子和格琳琴拿面包时的不同表现,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体会到格格琳琴是一个懂得谦让,宁静,懂得感恩的人。她散发着其他孩子没有的尊贵品质。
(2)面包师为什么要把钱币藏在最小的面包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面包师被她的所作所为感动,懂得谦让的人,就会得到回报,诚心的帮助小姑娘。
(3)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在做人待人上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应当懂得知恩图报,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事物感到不满,真诚相待每个人。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2)告诉了我们面包师被她的所作所为感动,懂得谦让的人,就会得到回报,诚心的帮助小姑娘。(3)告诉了我们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应当懂得知恩图报,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事物感到不满,真诚相待每个人。 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考察类型:常考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