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作业目标 对应题号 答错题号 自我评价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4、14、15 很棒□ 及格□ 加油□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3、18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5~10、13、17
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11、12、16、19
【练基础】
必备知识1:声音的产生
1.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
2.在我国北京有座大钟寺,寺内悬挂着一口我国最大的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永乐大钟”,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钟停止振动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声的回音
3.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很多水花,该实验说明 ( )
A.液体可以传声
B.液体也可以作为声源
C.装水的固体容器也能够传声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必备知识2:声音传播的条件
4.【2022河北月考】 如图,这是一款网上售卖的科学实验玩具——真空中的声音。把发声器放在垫了棉花的底座上,盖上透明罩,把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外拉”或“向里推”),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说明 。
5.宋朝陆游的《思故庐》的一句诗“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如图所示,其中蝉的发声器就像蒙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 而发出声音,蝉鸣在 中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蝉鸣。
6.渔民常将特制的电子发声器放入水中,发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将鱼诱入网中。在该事例中,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 )
A.空气 B.真空
C.大地 D.水
必备知识3:声音传播的速度
7.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C.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D.古战场上,将耳朵贴在地面听便能及早发现敌情,原因是固体传声比空气快
8.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 )
A.水管、水、空气
B.水、空气、水管
C.空气、水、水管
D.水、水管、空气
9.小明看到闪电后5 s听到雷声,打雷处距小明多远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必备知识4:回声
10.如图所示,这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声音的反射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
11.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若要测量海底的深度,船底发声装置向下发出声波,经2 s后,船底的声音接收装置收到回声,那么海底的深度是 ( )
A.6000 m B.3000 m
C.1500 m D.750 m
12.探测专家用超声波探测沉没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少
必备知识5:骨传导
1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耳朵的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及其他组织传给 ,再传给 ,这样人类就听到了声音。
【练能力】
关键能力1:利用转换法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14.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我们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进水中,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水花的作用是把 放大。
15.小明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作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是 。
关键能力2:利用声音传播速度的应用
16.我们可用下述方法测定钢介质中的声速,在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钢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 m,两次响声间隔2.8 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2)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17.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 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 s。(此时气温约为15 ℃)问: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 331 冰 3230
空气(15 ℃) 340 铜 3750
煤油(25 ℃)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练素养】
18.【2022河北中考】 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他们用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 产生的。
19.观察图甲、乙所示的情景。
(1)图甲的喇叭播放声音时,纸盆上的黄豆“翩翩起舞”,说明 ,所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 。
(2)图乙中,用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土电话”并张紧棉线,能实现10 m间通话,这表明 。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振动
2.C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钟还在振动。
3.D 【解析】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很多水花,该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D符合题意。
4.向外拉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透明罩内有空气时,在外面可以听到发声器的声音,利用注射器向外拉可以减少透明罩中的空气,传声介质变少,所以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抽出透明罩内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可知,如果将透明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真空不能传声。
5.振动 空气 声波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蝉的发声器振动发声;人和蝉之间是空气,声音是通过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到人耳的。
6.D 【解析】渔民常将特制的电子发声器放入水中,发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将鱼诱入网中。在该事例中,传播声音的介质是水,不是大地和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故D符合题意。
7.D 【解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故B错误;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故C错误;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比空气传声要快,因此将耳朵贴在地面听能及早发现敌情,故D正确。
8.A 【解析】声音会分别沿着固体水管、水、空气向另一端传播,由于声音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即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在另一端的人先听到由固体水管传来的声音,其次是通过水传来的声音,最后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故A正确。
9.【解】根据v=可知,打雷处距小明的距离
s=vt=340 m/s×5 s=1700 m。
10.B 【解析】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声音的反射,故B正确。
11.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用的时间t=×2 s=1 s,由v=可知,此处海底的深度s=vt=1500 m/s×1 s=1500 m,C正确。
12.【解】s===150 m。
13.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
练能力
14.溅起水花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音叉的振动
【解析】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进水中,我们会看到溅起水花,可以得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水花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使实验现象更直观。
15.(1)被弹开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2)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转换法
(3)B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小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作转换法。(3)①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但不能听到声音,故B正确。②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6.【解】(1)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t空气===3 s。
(2)根据题意可知,两次响声的间隔是t空气-t钢=2.8 s
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时间
t钢=t空气-2.8 s=3 s-2.8 s=0.2 s。
(3)声音在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钢===5100 m/s。
17.【解】(1)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t===2.5 s。
(2)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t金属=t空气-Δt=2.5 s-2.33 s=0.17 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v金属===5000 m/s,查上表可知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
练素养
18.振动
19.(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转换法 (2)固体能传播声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