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总结与针对训练 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总结与针对训练 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13 20:2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总结与针对训练
【知识构建】
【单元集训】
易错专训
易错点1:透镜对光的作用
1.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 )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2.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   ,使太阳光   ,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易错点2:实像和虚像
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
A.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不可以是缩小的
易错点3:近视和远视
4.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的   (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佩戴   (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5.小花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 ( )
A.近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C.近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易错点4: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6.桌面上放有一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7.(多选) 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B.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
C.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
难点突破
难点1:像的调节
8.如图所示,这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   (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9.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出了蝈蝈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现要拍出如图乙所示的照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照相机远离蝈蝈,增加镜头和像之间距离
B.照相机靠近蝈蝈,增加镜头和像之间距离
C.照相机远离蝈蝈,减少镜头和像之间距离
D.照相机靠近蝈蝈,减少镜头和像之间距离
10.如图所示,这是一款小巧的手机投影仪,可以实现将“影院”搬到家中,它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像位于   (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若要让像更大些,应将投影仪   (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
11.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   (选填“远”或“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   (选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难点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他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20 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该同学又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置一近视镜片,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 )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难点3:计算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14.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 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 cm②9 cm③12 cm④16 cm,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   立的像。凸透镜焦距范围是   。
16.小明用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完整地成像在一张A4纸上。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窗户与凸透镜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 cm,成像原理与    相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总结与针对训练参考答案
1.A
2.凸透镜 会聚
3.C
4.乙 凸
5.C 【解析】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焦距变小,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成因,由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6.B 【解析】盛满水的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7.BC
8.凸透镜 远离 缩小
9.B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乙照片中蝈蝈大些,即像大一些,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照相机靠近蝈蝈,同时把镜头向前伸,使暗箱变长,故B正确。
10.二倍焦距以外 远离
11.远 能
12.缩小 右
13.C
14.D 【解析】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 cm的位置时,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所以f15.倒 8 cm16.大于 照相机
【解析】明亮的窗户的面积大于A4纸,所以窗户完整的成像在一张A4纸上时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即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大于60 c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