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 三个太阳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 三个太阳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9 13:42: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 五 单 元
19.三 个 太 阳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文中“南极精神”的内涵,理解“三个太阳”的含义。
2.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悟民族的胆略、气概以及崇高的南极精神。
●重点:明确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黄传会,当代作家,长年笔耕不辍,著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篇报告文学《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曾多次在全军、全国获奖。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给加点字注音。
亘古(gèn)      粗犷(guǎng)      混沌(dùn)
舷窗(xián) 伫立(zhù) 翩跹(xiān)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了筹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
 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2)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3)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形容舞姿的轻盈。
4.整体感知。
这篇通讯记叙了一位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南极,战胜了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赞颂了我国科学式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5.内容概括,结构分析。
全文四个小标题,引领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
第一部分:女画家 向往并争取去南极工作的经过及愿望实现后投放漂流瓶的激动心情 。
第二部分:女画家在南极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写她对南极、对风暴以及对南极人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部分:女画家在长城站过生日以及她在长城站后山上的所见所思所感。
第四部分:女画家为长城站精心制作了一幅壁画,画中的三个太阳给考察队员们留下了艺术想象的宽广天地。
合作探究
  问题一:文章为什么以“三个太阳”为题
本篇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象、深入思考的余地。这里的“三个太阳”可以是指:南极、南极人和南极精神;也可以象征南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是代表不同时期的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老、中、青三代人;可以代表祖国、南极、世界。
  问题二:从女画家的种种表现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南极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这位女画家是一位具有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人,具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的人,具有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开拓精神的人。
南极精神:就是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朝气蓬勃、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团结拼搏、豪迈乐观、为国争光的精神。
  问题三:文中插叙了画家申请赴南极的始末,申请过程中画家遇到了哪些困难 交代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所遇困难:名额挤不上,自筹部分经费,性别不方便,行业不对口等。
作用:突出女画家争取南极之旅的曲折、艰难,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问题四:读完全文,你会发现文章里一个人物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连文章的主人公女画家都没有名字。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作者提人物名字,意在表明南极精神是我国前后好几代科学家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仅仅是某个人身上所具有的。
  问题五:文章以“南极!南极!南极!”结尾,使用了什么修辞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女画家离开南极时对南极的依依不舍之情,对南极人和南极精神发自内心的赞美、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