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3 16:31:50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
1.风向指的是   的方向。
2.水有三种状态:液态、   和   。
3.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之为   。
4.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   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二、判断题
5.橡皮泥做成卡通小熊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都相同。(  )
7.空气不占据任何空间。(  )
8.5毫克的水比5毫克的空气重。(  )
9.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  )
10.孔明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
11.气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  )
12.(2019三上·睢县期末)通常根据一个地方12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
13.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量来预测晴雨天气。(  )
14.天气预报主要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
三、单项选择题
15.朵朵观察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种天气属于(  )。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16.朵朵看到体育馆前的国旗微动(如图),按我们的风速等级评定此时风速为(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17.感受着风,朵朵想起了“风的形成”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线香的作用是(  )。
A.产生火焰,制造高温
B.产生香气,去除异味
C.产生烟雾,方便观察空气的流动
18.风是会流动的空气,以下哪个现象不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  )。
A.溪水哗哗流
B.炊烟迎风飘
C.红旗迎风展
19.打篮球前,朵朵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既能打入10筒空气,也能打入15筒空气,主要是要说明(  )。
A.空气可以被压缩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有质量
20.假设篮球没充气前称重量是600克,充足气后会是(  )。
A.600克 B.大于600克 C.小于600克
21.打完篮球,同学们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朵朵想让衣服变干得更快,可以(  )。
A.脱下来放进密封的袋子里
B.用湿毛巾擦
C.用吹风机热风吹
22.朵朵刚进家门,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原因是(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可以被压缩
23.口很渴,朵朵煮水喝,水沸腾时(  )。
A.看到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B.水的温度达到100℃
C.水面非常平静
24.朵朵往水杯中加入一小勺食盐,准备冲盐水喝,能让食盐最快溶解的方法是(  )。
A. B. C.
25.食盐里不小心混进了沙子,下列哪个方法可以将沙子分离出来 (  )。
A.蒸发 B.过滤 C.用筛子
26.朵朵从冰箱拿了个冰棍吃。冰棍融化时需要(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要吸收热量又要放出热量
27.朵朵利用模具自制冰棍,模具的水不能装太满,原因是水结冰后,体积会(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28.朵朵用气温计测了气温,读取气温计示数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29.测量气温应选在(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C.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30.天气预报显示,下午到晚上宝安区可能会下雨。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以下五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数据收集②气象员做出预报③天气会商
④数值天气预报⑤发布天气预报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③②⑤
31.朵朵想制作一个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下面三个杯子由最适合的是(  )。
A. B. C.
32.朵朵用注射器抽进半筒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
A.推到0刻度
B.很难推动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33.朵朵和爸妈利用塑料袋、纸筒和蜡烛做了一个“热气球”(如图所示),“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  )。
A.热空气会上升 B.冷空气会下降 C.热空气体积小
34.升空之后的“热气球”,过一会儿,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塑料袋会一直飘在空中
B.塑料袋会落下来
C.塑料袋会熔化
四、探究实践题
35.朵朵想证明空气到底有没有质量,她找来了以下材料进行实验。
(1)步骤一:天平左右两边各放入一个皮球,使天平处于(  )状态,则可以进行步骤二。
A.向右倾斜 B.左右平衡 C.向左倾斜
(2)步骤二:往左边的皮球打入20筒空气,原本平衡的天平向左边倾斜,说明空气   。
(3)步骤三:在天平的右边加入6枚回形针,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在用回形针来恢复平衡时,应(  )。
A.一个一个地加入 B.三个三个地加入 C.随意加入
(4)步骤三中是否可以用50克砝码(如右图)来恢复天平平衡    (填“可以”或者“不可以”)。因为   。
(5)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出20筒空气的质量与   枚回形针的质量相当;可以推测10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枚回形针。
(6)生活中,以下哪个仪器也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  )。
A.量筒
B.刻度尺
C.精度为0.001克的电子秤
36.晚上,朵朵在整理她的天气日历时,发现一张记录单(如下),该记录单记录了一天中七个时间点的气温。
时间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气温(℃) 10 12 14 17 20 15 12
(1)根据以上信息,补全下面的气温柱状图。
(2)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时。
(3)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早到晚,气温先   后   。
(4)正常情况下,当天20时的气温会   (填“大于”或“小于”)12℃。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吹来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2.【答案】固态;气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3.【答案】大气层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之为大气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气体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厚度大约在5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线。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4.【答案】短时间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情况。
5.【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橡皮泥做成卡通小熊后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常温下,50毫升水能够溶解食盐大约是18克,能够溶解小苏打大约是5克。
7.【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
【解析】【分析】相同体积的水和空气,水重得多;相同质量的水和空气,空气体积大得多。
9.【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用于传递作战信息,他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但是孔明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水的温度最高会到100℃,气温计的最高温度是达不到的,所以不能用气温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纤细、羽毛状的云通常出现在晴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量来预测晴雨天气。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天气预报主要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15.【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云量的多少是区分阴晴天气的重要依据。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朵朵观察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种天气属于多云。
16.【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用风旗确定风速简化定级可知:0级无风、1级微风(风旗微动)、2级大风(风旗飘动)。图中的风旗微动,所以评定此时风速为微风。
17.【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变轻,上升运动,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了空气水平流动,从而产生了风。在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中,因为空气是无色的,人眼看不到空气的流动,利用蚊香的烟雾便于观察空气流动的方向,有利于观察空气流动情况。
18.【答案】A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风是会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形成风。炊烟迎风飘、红旗迎风展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溪水哗哗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空气无关。
19.【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由于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所以打篮球前,朵朵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既能打入10筒空气,也能打入15筒空气。
20.【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所以篮球没充气前称重量是600克,充足气后会是大于600克。
21.【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打完篮球,同学们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朵朵想让衣服变干得更快,可以用吹风机热风吹通过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来加速水的蒸发。
2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空气可以流动,所以朵朵刚进家门,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
23.【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4.【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朵朵往水杯中加入一小勺食盐,准备冲盐水喝,能让食盐最快溶解的方法是用热水冲,并且搅拌。
25.【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26.【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7.【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
28.【答案】B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气温计是用来测量气温的,气温计的组成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单位符号、刻度、液柱、液泡。观测气温计的读数时,手拿气温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气温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9.【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测量气温要定好时间和地点,将气温计放在室外阴凉通风地方,要避免太阳直接照射。
30.【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测)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是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①④②③⑤。
31.【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所以选项中适合用来作雨量器的是透明直筒的A。
32.【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所以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但是不能压缩为0。所以朵朵用注射器抽进半筒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因为空气不能被完全压缩。
33.【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所以“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热空气会上升。
34.【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热气球”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之后的“热气球”,过一会儿,热空气消失,那么塑料袋会落下来。
35.【答案】(1)B
(2)有质量
(3)A
(4)不可以;空气很轻
(5)6;30
(6)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天平时,天平左右两边各放入一个皮球,使天平处于左右平衡状态,则可以进行步骤二。
(2)由于步骤一的时候天平处于左右平衡状态,往左边的皮球打入20筒空气,原本平衡的天平向左边倾斜,说明空气有质量的。
(3)在天平的右边加入6枚回形针,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在用回形针来恢复平衡时,应一个一个地加入,因为空气的质量很轻,一个一个地加入有利于精确实验结果。
(4)因为空气的质量很轻,所以不可以用50克砝码来恢复天平平衡。
(5)根据题干可知,20筒空气的质量与6枚回形针的质量相当;可以推测10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是100/20×6=30枚回形针。
(6)测量仪器是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进行衡量所需要的第三方标准,测量仪器一般都具有刻度,容积等单位。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刻度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精度为0.001克的电子秤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36.【答案】(1)略
(2)14;6
(3)升高;降低
(4)小于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将气温柱状图补充完整即可。
(2)根据题干可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为20℃;最低气温出现在6时,为10℃。
(3)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所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所以正常情况下,当天20时的气温会小于12℃。
1 / 1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
1.风向指的是   的方向。
【答案】吹来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2.水有三种状态:液态、   和   。
【答案】固态;气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3.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之为   。
【答案】大气层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称之为大气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气体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厚度大约在5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线。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4.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   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答案】短时间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情况。
二、判断题
5.橡皮泥做成卡通小熊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橡皮泥做成卡通小熊后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都相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常温下,50毫升水能够溶解食盐大约是18克,能够溶解小苏打大约是5克。
7.空气不占据任何空间。(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
8.5毫克的水比5毫克的空气重。(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
【解析】【分析】相同体积的水和空气,水重得多;相同质量的水和空气,空气体积大得多。
9.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0.孔明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用于传递作战信息,他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但是孔明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11.气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水的温度最高会到100℃,气温计的最高温度是达不到的,所以不能用气温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12.(2019三上·睢县期末)通常根据一个地方12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13.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量来预测晴雨天气。(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纤细、羽毛状的云通常出现在晴天。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量来预测晴雨天气。
14.天气预报主要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天气预报主要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三、单项选择题
15.朵朵观察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种天气属于(  )。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云量的多少是区分阴晴天气的重要依据。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朵朵观察到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种天气属于多云。
16.朵朵看到体育馆前的国旗微动(如图),按我们的风速等级评定此时风速为(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用风旗确定风速简化定级可知:0级无风、1级微风(风旗微动)、2级大风(风旗飘动)。图中的风旗微动,所以评定此时风速为微风。
17.感受着风,朵朵想起了“风的形成”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线香的作用是(  )。
A.产生火焰,制造高温
B.产生香气,去除异味
C.产生烟雾,方便观察空气的流动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变轻,上升运动,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了空气水平流动,从而产生了风。在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中,因为空气是无色的,人眼看不到空气的流动,利用蚊香的烟雾便于观察空气流动的方向,有利于观察空气流动情况。
18.风是会流动的空气,以下哪个现象不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  )。
A.溪水哗哗流
B.炊烟迎风飘
C.红旗迎风展
【答案】A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风是会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形成风。炊烟迎风飘、红旗迎风展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溪水哗哗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空气无关。
19.打篮球前,朵朵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既能打入10筒空气,也能打入15筒空气,主要是要说明(  )。
A.空气可以被压缩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有质量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由于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所以打篮球前,朵朵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既能打入10筒空气,也能打入15筒空气。
20.假设篮球没充气前称重量是600克,充足气后会是(  )。
A.600克 B.大于600克 C.小于600克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所以篮球没充气前称重量是600克,充足气后会是大于600克。
21.打完篮球,同学们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朵朵想让衣服变干得更快,可以(  )。
A.脱下来放进密封的袋子里
B.用湿毛巾擦
C.用吹风机热风吹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打完篮球,同学们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朵朵想让衣服变干得更快,可以用吹风机热风吹通过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来加速水的蒸发。
22.朵朵刚进家门,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原因是(  )。
A.空气会流动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可以被压缩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空气可以流动,所以朵朵刚进家门,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
23.口很渴,朵朵煮水喝,水沸腾时(  )。
A.看到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B.水的温度达到100℃
C.水面非常平静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4.朵朵往水杯中加入一小勺食盐,准备冲盐水喝,能让食盐最快溶解的方法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朵朵往水杯中加入一小勺食盐,准备冲盐水喝,能让食盐最快溶解的方法是用热水冲,并且搅拌。
25.食盐里不小心混进了沙子,下列哪个方法可以将沙子分离出来 (  )。
A.蒸发 B.过滤 C.用筛子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26.朵朵从冰箱拿了个冰棍吃。冰棍融化时需要(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要吸收热量又要放出热量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7.朵朵利用模具自制冰棍,模具的水不能装太满,原因是水结冰后,体积会(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
28.朵朵用气温计测了气温,读取气温计示数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气温计是用来测量气温的,气温计的组成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单位符号、刻度、液柱、液泡。观测气温计的读数时,手拿气温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气温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9.测量气温应选在(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C.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测量气温要定好时间和地点,将气温计放在室外阴凉通风地方,要避免太阳直接照射。
30.天气预报显示,下午到晚上宝安区可能会下雨。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以下五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数据收集②气象员做出预报③天气会商
④数值天气预报⑤发布天气预报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③②⑤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测)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是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①④②③⑤。
31.朵朵想制作一个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下面三个杯子由最适合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直筒容器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所以选项中适合用来作雨量器的是透明直筒的A。
32.朵朵用注射器抽进半筒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
A.推到0刻度
B.很难推动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由于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所以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但是不能压缩为0。所以朵朵用注射器抽进半筒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因为空气不能被完全压缩。
33.朵朵和爸妈利用塑料袋、纸筒和蜡烛做了一个“热气球”(如图所示),“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  )。
A.热空气会上升 B.冷空气会下降 C.热空气体积小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所以“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热空气会上升。
34.升空之后的“热气球”,过一会儿,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塑料袋会一直飘在空中
B.塑料袋会落下来
C.塑料袋会熔化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热气球”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之后的“热气球”,过一会儿,热空气消失,那么塑料袋会落下来。
四、探究实践题
35.朵朵想证明空气到底有没有质量,她找来了以下材料进行实验。
(1)步骤一:天平左右两边各放入一个皮球,使天平处于(  )状态,则可以进行步骤二。
A.向右倾斜 B.左右平衡 C.向左倾斜
(2)步骤二:往左边的皮球打入20筒空气,原本平衡的天平向左边倾斜,说明空气   。
(3)步骤三:在天平的右边加入6枚回形针,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在用回形针来恢复平衡时,应(  )。
A.一个一个地加入 B.三个三个地加入 C.随意加入
(4)步骤三中是否可以用50克砝码(如右图)来恢复天平平衡    (填“可以”或者“不可以”)。因为   。
(5)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出20筒空气的质量与   枚回形针的质量相当;可以推测10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枚回形针。
(6)生活中,以下哪个仪器也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  )。
A.量筒
B.刻度尺
C.精度为0.001克的电子秤
【答案】(1)B
(2)有质量
(3)A
(4)不可以;空气很轻
(5)6;30
(6)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1)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天平时,天平左右两边各放入一个皮球,使天平处于左右平衡状态,则可以进行步骤二。
(2)由于步骤一的时候天平处于左右平衡状态,往左边的皮球打入20筒空气,原本平衡的天平向左边倾斜,说明空气有质量的。
(3)在天平的右边加入6枚回形针,天平重新恢复了平衡。在用回形针来恢复平衡时,应一个一个地加入,因为空气的质量很轻,一个一个地加入有利于精确实验结果。
(4)因为空气的质量很轻,所以不可以用50克砝码来恢复天平平衡。
(5)根据题干可知,20筒空气的质量与6枚回形针的质量相当;可以推测10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是100/20×6=30枚回形针。
(6)测量仪器是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进行衡量所需要的第三方标准,测量仪器一般都具有刻度,容积等单位。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刻度尺是一种常用的工具,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精度为0.001克的电子秤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36.晚上,朵朵在整理她的天气日历时,发现一张记录单(如下),该记录单记录了一天中七个时间点的气温。
时间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气温(℃) 10 12 14 17 20 15 12
(1)根据以上信息,补全下面的气温柱状图。
(2)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时。
(3)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早到晚,气温先   后   。
(4)正常情况下,当天20时的气温会   (填“大于”或“小于”)12℃。
【答案】(1)略
(2)14;6
(3)升高;降低
(4)小于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将气温柱状图补充完整即可。
(2)根据题干可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为20℃;最低气温出现在6时,为10℃。
(3)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较高,其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所以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所以正常情况下,当天20时的气温会小于12℃。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