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3 18: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 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减弱
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
2.汉元帝时期,谏大夫贡禹针对王室奢侈腐化和百姓贫困、饥馑的局面,质疑道:“王者受命于天,为民父母,固当若此乎!天不见耶?”“方今天下饥馑,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将问题的焦点直指皇帝的无道统治。其主张(  )
A.重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B.发展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C.否定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体现了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黄宗羲认为,全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担任老师,在特定的日子,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就弟子之列听讲,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地方官员如果倚势欺凌老儒,学校的士子可以群起而驱逐之。该观点(  )
A.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B.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
C.顺应了强化监察制度的趋势 D.蕴含着一些朴素的民主色彩
4.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学派被后人评价为“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该派学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5.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墨家 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道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以法为工具,控制臣民
A.构建官僚政治 B.重建政治秩序 C.加强中央集权 D.变革选官制度
6.董仲舒认为,世界由天、地、人三者构成,受命于天的圣人为王,王代天施政,是沟通天人的纽带,王在人间具有最高权威,是世俗权力中心的原点。董仲舒这一思想(  )
A.抛弃了先秦儒学的思想内核 B.旨在劝诫统治者顺应自然
C.奠定了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D.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7.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下列人物、主张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体现革故鼎新
B.庄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体现天人合一
C.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体现自强不息
D.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民本思想
8.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提到:中国人爱说“读书明理”,这个“理”何所指?它不包含物理的理、化学的理、一切自然科学的理,社会科学上许多理,亦不包括在内。中国的书所讲的“理”也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由此可见,中国的“理”(  )
A.推动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 B.体现对理想化的人格追求
C.使儒学完成哲学化思辨化 D.源于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
9.图1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  )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图1
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
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 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
10.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中存有数千里之外的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更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距今4300年前,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在其中心或都邑性遗址中的表现出现高峰,甚至形成一波浪潮。由此可见,早期中华文明(  )
A.逐渐趋向于一致性 B.渐次迈入文明社会
C.萌生华夏认同观念 D.呈现出交融性特征
11.明代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专注“致良知”,认为“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可知,王阳明(  )
A.提倡个性自由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抨击君主专制 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12.考古资料表明,距今约8000—5000年的中国各地聚落遗址外围一般有壕沟围绕,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墓葬遗址也普遍排列规整。据此可知,早期中国文化的特征是(  )
A.有容乃大,和谐共存 B.追求秩序,稳定执中
C.祖先崇拜,以人为本 D.整体思维,天人合一
13.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确立有一个“试错”的过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游说诸侯,以求自售;秦始皇重用韩非法家之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大一统”局面形成。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诸子百家逐渐走向消亡 B.社会大变革由思想主导
C.中国从分裂走向了统一 D.儒家学说顺应时代潮流
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诗句,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
A.自强不息 B.和而不同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15.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该思想(  )
A.利于统治者进一步控制百姓 B.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C.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D.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16.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陆羽所撰《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并主张细致观察茶的烹煮过程以体会天地宇宙的造化之功,“沫饽……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开放包容,交流互鉴 ②崇德向善,注重操守
③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一)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二)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三)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四)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12分)(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选必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习案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由“传向周边各民族……被中原地区所吸收”可知,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吸收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华夏认同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当时中原地区和周边戎狄蛮夷之间的差异和隔阂仍然存在,民族隔阂减弱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由“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周边文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互相交流,统一观念加强的说法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方今天下饥馑,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为民父母,固当若此乎”,可知贡禹公然指责皇帝的无道统治目的是为了天下贫困、饥馑的百姓,体现了他关心天下疾苦的责任感,故选D项;贡禹劝诫皇帝是他作为谏大夫的职责,排除A项;贡禹借天意来抨击统治者的无道统治,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排除B项;贡禹劝诫皇帝的无道统治是在履行他作为谏大夫的职责,并未彻底否定皇帝的专制地位,排除C项。
3.【答案】D 据材料“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可知,黄宗羲关于学校教育的相关观点与西方民主政治所提倡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和议会政治具有相似之处,体现了朴素的民主思想,故选D项;材料中的观点并未体现市民阶级的价值诉求,而且黄宗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看法本质上依然属于传统士人阶层的范畴,排除A项;“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说明黄宗羲依然赞成传统的君主统治,并未对君主专制进行彻底否定,排除B项;古代传统的监察制度只是皇权控制百官的手段,黄宗羲的观点具有民主监督的色彩,不属于传统监察制度的范畴,排除C项。
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迎合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的必然趋势,符合材料“迎合未来之新趋势”的相关表述,故选D项;儒家强调道德教化和民本思想,无法满足诸侯争霸和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排除A项;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利益,而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是新兴阶级的代表,排除B项;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主张,排除C项。
5.【答案】B【解析】材料表格中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儒家主张德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现实,各派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重建政治秩序,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官僚政治是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加强中央集权仅是法家的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各学派的治国主张,变革选官制度仅是其中之一,比较片面,排除D项。
6.【答案】D【解析】据材料“王在人间具有最高权威,是世俗权力中心的原点”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王代天施政,在人间具有最高权威,迎合了统治者强化统治的需要,故选D项;董仲舒的思想并没有抛弃先秦儒学的思想内核,反而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项;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为秦朝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体现了其对人民的重视,反映了民本思想,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在肯定自然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独立性,与革故鼎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是老子《道德经》的内容,与庄子没有关系,排除B项;“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意思是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体现的是崇德尚贤,并非自强不息,排除C项。
8.【答案】B【解析】由“不包含物理的理……亦不包括在内”、“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和所学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国传统的“理”偏向于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强调通过自我修养,升华价值追求,把这种追求上升到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的完善,是对理想化的人格追求,故选B项;中国的“理”并未突破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因而中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并未发生嬗变,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理”的情理和伦理化,并未体现哲学化和思辨化的特点,排除C项;“理”形成于北宋时期,与新的经营方式产生无必然关联,排除D项。
9.【答案】D【解析】由“人无弃才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可知,这位思想家看到了中国不如西方的好几个方面,主张更多地学习西方,除了学习西方坚船利炮,还要培养新式人才、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提倡统治者和人民相互交流、做到名实必符等,这些主张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故选D项;由“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知,这是在阐述“中体西用”的内涵,但由“君民不隔不如夷”可知,这是在政治领域对中西方进行比较,所以超出了“中体西用”的范畴,排除A项;题干信息更多的是看到了中国“不如夷”的地方,所以其主张的特色不是充分认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而是主张更多地向西方学习,排除B项;“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而“人无弃……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则是对中国更深入的认识和分析,所以这位思想家的主张不仅仅是冲击顽固派对传统的坚守,而是要更多地学习西方,打破中国传统,排除C项。
10.【答案】D【解析】由“良渚文明中发现……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表现出现高峰”可得,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出交流交往交融特点,即交融性特征,故选D项;由“良渚文明中发现……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可知,不同文化各有自己的特征,所以不能得出逐渐趋向于一致性的结论,排除A项;迈入文明社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等,题干信息并没有相关信息,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
11.【答案】B【解析】据材料“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可知王阳明强调天理本来就在人的心中,所以需要通过主动遏制内心私欲,恢复人的内在良知就可以成圣成贤,突出强调人们对追求内在良知的能动性,故选B项;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天理对人性的扼杀,与“个性自由”相矛盾,排除A项;王阳明的心学本质上依然属于儒学的范畴,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根本出发点,排除C项;朱熹的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国各地聚落遗址......排列整齐,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可知,中国古代聚落遗址和古城以较大房屋为中心,建筑方正规矩,凸显规整庄严、秩序井然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崇尚秩序、稳定执中,故选B项;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各地区人民密切交往、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共存,反映了有容乃大,和谐共存的特点,排除A项;农业生产需要一群人在一片土地上长期耕耘经营、繁衍生息,容易产生以共同祖先为纽带的延续性很强的血缘社会,早期中国作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农业文化区,形成祖先崇拜、以人为本的特点,排除C项;中国始终秉持一种整体性、连续性的宇宙观,这是因为庞大的中国农业社会对大自然的特别敬畏,或者是中国人因农时之需对天文历法的格外重视,这种整体性的宇宙观,本身就包含了整体思维、天人合一的文化基因,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所以在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秦朝时沿用法家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导致了国家因为暴政而短暂灭亡,所以汉朝在糅合了多家学派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儒家思想,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统一,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故选C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将各家学派思想与儒学相糅合,并未彻底消亡,排除A项;思想变革往往是社会大变革的先导,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大变革的主导,排除B项;儒家学说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完善发展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的客观需要,排除D项。
14.【答案】A【解析】据材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强调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强调意志坚定、节操高尚,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故选A项;“和而不同”是指与他人保持和睦的同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不盲目苟同、随波逐流,排除B项;“崇德尚贤”是指推崇有德行有贤能的人,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排除C项;“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的认同、热爱,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和理念,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据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知理学强调知识分子应该胸怀家国天下,主动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责任,同时还需要肩负起弘扬儒学和开创太平盛世的责任,体现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材料主要从儒家知识分子的角度分析个人的责任意识,与统治者的阶级统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横渠四句”主要体现理学的实践意义,强调知识分子应该在实践中践行理学的责任意识,排除C项;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对“天理”源头的认知,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国是茶的故乡”等可知,茶叶、茶文化都是诞生于中国的,材料并没有体现茶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互鉴,故①错误;据材料“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等可知,茶最适宜精进修行、俭以养德之人,体现了茶文化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崇德向善,注重操守的内涵,故②正确;革故鼎新指去掉旧的,建立新的,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茶叶种植、茶汤烹煮、茶文化中剔除了哪些旧制,有哪些创新,故③错误;据材料“体会天地宇宙的造化之功”“枣花漂漂然”“回潭曲渚青萍”“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等可知,陆羽主张细致观察茶的烹煮过程以体会天地宇宙的造化之功,对于茶汤汤花的描写更体现了恬静自然的神韵,这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内涵,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7.【答案】补充内容:在国际关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2分)
阐述:古代中国一向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彼此文化交流不断。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就存在广泛的文化交流。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范围扩大。西汉时期,海陆丝绸之路开通,甘英奉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东汉时期,倭奴国曾派使臣来朝,汉光武帝赐其金印。唐朝时,中原与西域陆上交通通畅,海路交流活跃。日本向唐朝多次派遣遣唐使,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华,将唐文化带回日本。明朝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清朝前期,政府虽推行闭关自守政策,但是依然坚持传统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对外贸易与对外交往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8分)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交往方面始终坚持和平外交,文化交流不断,具有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