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1 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背景”类设问
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简析……的背景”;“简析……的原因”;“指出……因素”;“概括……条件”。考查内容以历史小专题为主,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
【思路分析】
定向词分类 定向词暗含答案来源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 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教材 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只不过是个引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教材 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 设问间的递进或并列或转折关系 答案肯定在材料间递进或并列或转折的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得出认识和结论
该设问类型要求多角度、多方面作答(中外关联的从双方)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外交、民族等因素)。(大时代特征+材料具体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大变革;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逐渐确立;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百家争鸣;私学创立;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士阶层兴起。
2、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发展;政局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朝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确立思想界的主流地位;丝绸之路开辟,中外文化交流频紧。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南移;佛、道教盛行,冲击着儒家思想的同时三种思想不断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4、隋唐时期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开始超过北方;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地位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思想文化兼收并蓄,三教合一;政府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宋元时期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民族交融加强;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市民阶层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儒学思想发展为理学并确立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兴起海上“丝绸之路”;科学技术领先;市民文化兴起(如风俗画、宋词、戏剧、话本、小说);封建伦理道德压抑人性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不利于社会进步
6、明清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或社会矛盾激化;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高产农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或根深蒂固;儒家思想、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早期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大量土地被开垦,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灾害(关注材料)。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东方航路与资源的争夺;世界经济联系与东西方贸易需求的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7、晚清民国时期
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或政府内忧外患,力图维护利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西方民族民主观念等等的传入影响,或“实业救国”思潮、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或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等;有识之士推动、效仿;在工业文明冲击之下,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中国从农业为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8、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际地位提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化三改,奠定了工业化基础;三大改造后,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双百方针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外交上一边倒,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破裂。
9、改革开放时期
民主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参与全球化;解放了思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邓小平理论指导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10、古代希腊罗马时期
商品经济发展;民主法治逐步发展;古希腊民主制(直接民主制),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重视城邦利益;古罗马法治;罗马法的完善;海洋文明,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思想文化繁荣,人文精神的出现。
11、西方近代前期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重商主义盛行;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或统一,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自然科学的发展。
12、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向工业文明转型;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政党政治逐渐形成;社会不平等,贫富分化两极悬殊;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严重;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弊端的逐渐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出现。
1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一战爆发,政局动荡。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大危机,民主制度受到威胁,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了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对外扩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下。
14、二战以后
雅尔塔体系确立,美苏争霸,冷战开始,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60年代以后,挑战美国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制度确立;70年代经济滞涨,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
15、改革类
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加剧;政府出现了财政困难(危机);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危机加深(外族、少数民族政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旧制度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如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贵族垄断政治权利);新兴经济的发展和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力量的壮大);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推动(如西方启蒙思想、汉族文化); 统治者或改革者的个人因素;其他改革成功的启示、带动;人民的呼吁、运动,政府的压力;直接原因,(如教皇出售赎罪券、如一战)。
16、外交类、军事类、其它
国际形势的变化(如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政府政策的调整;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等。国家完成统一(如国家初定,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新中国建立); 保卫新生的政权(如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忧外患;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军事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或出现统治危机。
题型02 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特点”类设问
特点就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等。
此类型试题主要通过对个别或群体的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化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它们之间本质上互相区别的主要之处。
特点、特征型设问的角度较多,有针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设问,也有依托某段材料的设问,还有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的设问。特点、特征型非选择题属于概括说明类题目。
1、改革的特点
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多方面,措施比较全面;颁布法律、法令;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进行的;兼顾各阶层利益;覆盖面广;操之过急、循序渐进;确立早、历史悠久;崇尚、重视、缺乏;工业文明、外国侵略的冲击下进行的;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改革不彻底;侧重于制度的重建;接受汉化的过程;汉化政策的体现;缺乏群众基础等。形式是反对天主教会,实际上是级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建立新政权或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等。内容往往包括废除(如债务奴隶制,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财产等级制)确立(如军功爵制,财产等级制,郡县制,均田制,农奴制,身份等级制,租调庸制度),奖励(如耕织,工商业,发明创造,垦荒)等词。
2、民主法治类的特点
民主范围逐渐扩大;享有民主权利的人逐渐增多;民主法治日益完善: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小国寡民下的直接民主制,少数人的民主,男性公民的民主;资产阶级的民主;突破了直接民主制的局限,确立代议制;取消了财产资格的限制;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力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权利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民主制的确立完善是漫长的、曲折的等等。古代法律;受儒家思想(宗法观念)影响,减轻刑罚,兼收并蓄,择善而从。
3、福利制度、社会救济保障和赈灾、民生类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有立法和制度保障:政府重视;政府赈灾和百姓自救相结合;确立最早;逐步走向完善;严格监管、监督;舆论、媒体的推动等。
4、环保类
注重舆论宣传和监督;政府和民间合作(协作),体系完备;制定法律、法规作为保障;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民众积极参与和配合;注重教育和引导。
5、经济发展类
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制定相应的有效政策和法律法规(如重农抑商、招商引资、特殊的经济政策);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和机构(如市舶司、总理衙门、发改委);循序渐进,从农村到城市,从东部到西部,从局部到全国;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等等。世界经济出现了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体系化、制度化。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经济危机时间长、范围广(全面)、破坏性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出口手工业品。
6、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
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大量种植;货币经济占主导;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专业性。城市特点:规模宏大、布局规整;整齐划一的坊市制;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强;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农业发展特点:精耕细作,赋税改革的推动,政府的政策推动。
7、科技、工业革命类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对传统经验的总结;实用性为主;往往和农业相关;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实验室发挥重要作用;轻(重工业)为主;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等等。
8、趋势用语
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从禁止到允许;从非法到合法;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思想方面;从学习西方科技到学习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思想文化;从政府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中央;从官营到私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农村到城市;从原工业化到工业化;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东南沿海到内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从任命到选举。民主法治逐渐完善;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消弱;地方权力削弱,中央集权制加强;选官制度逐渐西方近代科技注重实验科学,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注重理性;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两极对峙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加强;密切世界各地联系,全球化趋势加强。
1、“时间”角度示例
起源早、延续时间长,不断继承和发展;起步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旧交融/交替,继承中发展;历代重视
2、“范围”角度示例
覆盖面广;领域广;涉及的地方多;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或以XX为主为核心等等
3、“主体”角度示例
政府占主导地位;民间组织占主导;以XX为核心;以XX为主体
4、“目的”角度示例
为……服务,以……为目标,注重……,强调……,以……为主。
5、“性质”角度示例
XX阶级的XX运动;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具有爱国主义色彩;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随意性、主观性、包容性、正义性、妥协性、
6、“态度”角度示例
政府重视;有识之士努力倡导;把XX放在优先地位;设立专门机构;立法保障(法制化);法律规范(规范性);健全制度或制度保障(制度化)
7、“形(方)式”角度示例
立法保障;设专门机构;形式多样;形式灵活(灵活性);将XX与XX相结合;兼有XX和XX;恩威并施或暴力、和平方式;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8、“过程”角度示例
过程漫长;逐渐形成(渐进性);道路曲折(曲折性);分阶段进行、反复性;政策具有连续性;平民化、世俗化、大众化、封建化、专门化
9、“变化”角度示例
由XX到XX;逐渐完善;不断发展
10、“平衡”角度示例
产业结构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重心在XX;重心XX移
11、“体系”角度示例
体系完整(体系化或系统性)、规范化、制度化
12、“原因”角度示例
受西方影响;受传统文化影响;受政府政策影响;受时局因素影响;适应XX需要
13、“影响”角度示例
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影响后世;不彻底有明显局限;流于形式
题型03 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变化”类设问答题专业术语 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阐述从……到……的变化”;“概括……以来……的变化”;“概括……以来……演变的特征”;“说明……变化的特点”;“概括……转变的历程”;“指出……演变的趋势”。
1、“类型一”示例
答“由XX到XX”,如:
由一国到多国;
由地方到中央;
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由临时性到长期性;
由防御转为反攻;
从自发行动到有组织领导;
由以官方为主转变为以民间为主;
由不合法转变为合法或由合法转变为不合法;
由封闭转向开放;
由集体转变为个体。
2、“类型二”示例
答“出现的新现象、新因素”(即之前不曾有过的表现),该类型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类型三”示例
按所提供材料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期式的分析、归纳、总结,该类型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类型四”示例
答“发展趋势”,很多是答“所占比例的大小”; “所占比例的升降”;“数量的增减”。
5、“类型五”示例
答“XX不断XX” ,如:
范围不断扩大;
人数不断增加;
程度不断加深。
题型04 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影响”类 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说明┄┄作用”;“简析┄┄影响”;“简述┄┄意义”。该设问类型要求多角度、多方面作答(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外交、民族等方面)。 答案思路: 从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角度分析(从背景材料概括意义、作用、影响)、(从材料内容概括意义、作用、影响)即从第(1)问原因和特点中直接推导出第(2)问作用、意义、(从材料中有关意义的文字叙述概括意义、作用、影响)。
【参考模板:积极方面】
1、“政治角度”示例
推动了XX事件的发生;
为XX运动打下基础;
促进XX事业的发展;
促进民主法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提高行政效率
2、“社会角度”示例
稳定了XX社会秩序;
有利于加强XX社会治理
3、“阶级角度”示例
缓和了阶级矛盾;
维护XX阶级的根本利益
4、“民族角度”示例
促进民族融合;
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或汉化;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推动了XX民族或XX地区的独立运动的发展
5、“经济角度”示例
促进了XX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推动了某国的工业近代化历程
6、“思想角度”示例
有利于XX思想意识的萌发或觉醒;
提高了人们的XX积极性
7、“后世角度”示例
为XX人或XX事提供借鉴;
XX精神或原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8、“其他角度”示例
为XX提供国际法依据;
提高XX文化素质;
推动了XX国的教育\交通\军事近代化历程
【参考模板:消极方面】
示例
产生XX的消极作用;
产生XX的弊端;
体现了XX阶级的局限性;
具有XX的不足之处;
并未从根本上解决XX危机(问题);
由于社会XX导致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成效有限;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激化了阶级矛盾;
保留XX残余 1、中国古代政治类
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富国强兵;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高素质人才的选拔;打破贵族对权力的垄断;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加强监督、减少腐败等。
2、中国古代经济类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土地骤井;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海外贸易发展;促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人身依附关系减轻;规范租细关系等。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调整生产关系,缓解阶级矛盾。扩大国家税源,增加政府收入。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3、中国古代的思想、教育、科技类
思想文化统一;思想文化繁荣;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有利于解放思想;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维护国家统一、封建统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的主观欲求(人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中华民族性格塑造;教化社会,提高素质,规范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转型;打破受教育的身份限制,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科技文化的交流;东学西渐,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4、中国近代政治
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推翻了(冲击了)君主专制(清王朝的)统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促进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等。
5、中国近代经济
小农经济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创办近代工业,促进了近代化进程和近代城市的发展;促进近代社会转型,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和外国企业竞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国的经济侵略;近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促进了移风易俗和社会风貌的变迁;铁路、轮船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
6、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教育
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传统的纲常礼教,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新思潮和三民主义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全盘西化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一方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西方思想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导致主流文化缺失,传统文化断层,出现思想界的混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凝聚力增强;托古改制有利于减轻改革阻力,宣传维新思想,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毛泽东思想(工农割据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领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培养了新型人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教育民众担负社会责任,探索救亡图存。
7、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化
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完善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一国两制维护了国家统一,建国初的一边倒政策,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工业化)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企业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国企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思想,加速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外开放加强了和国外的联系,引进了先进的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深圳特区起了试验田的示范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邓小平理论解放了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
8、西方古代政治、经济、思想
古希腊(雅典)开创了民主制的先河,创立了议会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直接民主制是少数人的(男性公民)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后世资产阶级立法提供借鉴,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促进了工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繁荣。
9、西方近代政治
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从人治走向法治;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逐渐走向完善,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增加,民主范围扩大。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87年宪法使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但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和州权主义盛行,引发了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妥协,有较大的局限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颁布了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是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体现了保守性,一战二战德国都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10、西方近代经济
西方国家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世界市场开始、初步、最终形成;西欧崛起,贸易中心转移;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广锅的市场;人类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侵略方式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科技发明的负面作用(危害世界和平)。
11、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思想统治,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传播发展了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理性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奥论基础); 推动了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发生。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
12、西方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革命首创精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解体,两极对峙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新经济政策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发展经济,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俄国找到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基础,导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失调,人民生活提高缓慢,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后来阻碍了苏联的发展,赫鲁晓夫(农业改革)促进农业的发展,勃列日涅夫工业改革促进工业发展,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失去活力,两次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最终失败。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义运动的发展。
13、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冷战(两极对峙),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危害了世界和平;两强制约,相对和平: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展,冲击了美苏的霸权:苏联解体,两极对峙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14、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资本主民主制度遭受重大威胁,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福利制度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刺激了消费,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政府财政赤字增加,负担加重;扩大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的建立,使战后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率,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方便人们的生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15、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思想、科技
自由放任的思想受到冲击,凯恩斯主义受到重视;国家干预减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相对论、量子论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注意:答题时一般要强调阶级属性或事件的性质。(如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或改革;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题型05 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异同点”类设问
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概括……的相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指出……的异同点”;“ ……存在差异的原因”。
该设问类型是高考题的常见设问题型,一般为中西方比较,或是时间上的前后变化(如:中国古代史不同朝代的政策)的比较。
【参考模板】
1、“相同点”角度示例:(中国古代史不同朝代的政策)
(1)背景(原因)相似:
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都存在严重的财政负担;
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
(2)目的相似:
都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都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方式相似:
都采取XX的方式
(4)性质相似:
都属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都属于赋役制度的变革调整
(5)内容相似:
都涉及XX方面
(6)影响相似:
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2、“不同点”及“差异的原因”角度示例:(中西方比较)
(1)背景(原因)不同:
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X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快速发展
(2)经济体制不同:
中国: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
X国: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
(3)经济思想不同:
中国: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
X国:重商主义、求富思想盛行
(4)政治体制不同: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
X国: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
(5)思想文化氛围不同:
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根深蒂固,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主义;
X国:启蒙思想、以法治国思想传播
(6)外交理念不同:
中国:闭关自守;
X国:殖民扩张
【注意事项】
(1)该设问类型中“不同点”及“不同点的原因”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对比性。
(2)该设问类型中在回答前可先拟定角度。(如:背景、目的、方式、性质、内容、影响等)
(3)如设问为“ ……存在差异的原因”,则需要联系所学知识作解释说明,但一定要注意关联好设问“不同点”的不同角度。
题型06 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认识启示”类设问
该设问类型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答题思路一般找准“题眼”,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材料涉及的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初步分为“有益的”和“有害的”两方面。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组织答案语言,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解答该设问类型的落脚点,即重点指出其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题眼”分析:
(1)“题眼”是政治革命、政治道路方面: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策、改革和革命,政党组织派别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国情、领导阶级及其实施的方针策略、群众支持或拥护程度等角度思考。以下示例术语仅供参考
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
①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③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正确的革命政党领导;
④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
⑤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⑥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⑦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得出的认识: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和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斗争都不能取得成功;
②只有在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阶级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得救。
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
①必须从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③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
④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2)“题眼”是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措施、工业化道路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符合国情、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适时调整政策等角度思考。以下示例术语仅供参考
关于中国近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启示:(中国梦的实现)
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不实现民族独立,就难以实现近代化;
③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重视人才;
④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一切先进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提高综合国力;
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⑥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不盲目照搬外国经验。
关于经济类问题的启示:(中国如何借鉴美国等国家推动经济的发展)
①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恰当的经济政策并调整经济政策;
②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掌握核心技术;
④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⑤推动国家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世界各国改革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改革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
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
⑤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⑦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改革中要相互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
⑧要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最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题眼”是思想文化方面:主要包括文化制度(政策)、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发展、主流与支流、本土与外来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从以下三点思考:从如何对待,从在批判中继承、发展等角度思考;从如何认识,从文化活动或思想的地位、对国内和国际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从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思考。以下示例术语仅供参考
思想解放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①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改革和革命,促进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②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
(4)“题眼”是外交方面:主要包括国际组织、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和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内容。可从外交政策的改变取决于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合作有利于各国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以下示例术语仅供参考
关于对外关系与交往交流的启示:
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
②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
③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④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
⑤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
⑥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交流,择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
⑦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不盲目照搬外国经验。
(5)“题眼”是国家治理的制度、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教育与选官制度、户籍制度、基层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和优抚政策、货币金融制度、赋役制度、法律与教化、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可从政策调整的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家治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推动文化交流等角度思考。以下示例术语仅供参考
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⑤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关于文官制度的认识:
①文官是国家政策推行或落实的主要负责者,稳定文官队伍有利于政治的稳定;
②任何国家都应根据国情加强文官队伍建设,实行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
【注意事项】
(1)该设问类型各材料之间的联系性非常紧密,设问也往往是该题的最后一小问,所以,一定要从所给各材料的整体性出发,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得出最恰当、最准确的“历史结论”,不能脱离题目泛泛而谈。
(2)“启示”类问题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两方面回答;“认识”类问题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的角度回答。
(3)该设问类型答案的常见句式可采纳:“ XX是XX”;“必须XX”;“我们要XX”;“我们不要XX”; “只有XX,才XX”。
(4)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5)要有开放性思维,一个历史事件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就的,因此,启示可从多角度回答,如原因、条件、时间、人物、影响等,一般只要合情合理,均可得分。
(6)“谈谈你的认识”类设问,因题而异,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个别题(不规范)答的是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7)要注重对该设问类型答案的个人长期积累,形成“知识答案库”,临场发挥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由于该设问类型答案的时代性较强,所以考生平时应多注重探究时政热点,从而预判、预研历史学科中时政热点的隐性考查。
2、“谈谈你对……看法”类设问示例
常规题型:
“看法、借鉴、建议、主张、态度、见解”类设问类型,侧重从“要怎么样”的角度回答。
特殊题型:
(1)有些特殊设问类型,材料涉及“某人”、“某事”、“某观点”时,有可能需要你先表个态(如:“XX是正确的”;“XX是不全面的”;“我赞成XX的观点”),然后再谈你对“此人”、“ 此事”、“ 此观点”的态度的理由。
(2)有些特殊设问类型,有明确的指向性设问(如:“就XX的原因\作用\影响,谈谈你的看法),其实其设问类型已转变为“背景”类、“影响”类设问,需注意甄别。
【注意事项】
(1)该设问类型中的特殊设问形式“表态”并“阐述理由”的答题思路类似于综合论述题,可参考借鉴,但不能具备更多的开放性。
(2)该设问类型中的特殊设问形式可能涉及“评价”性质的语言表达,可能要有“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
(3)因题而异,该设问类型有的也可能与“谈谈你的认识”类设问类同,所以也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型07 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评价”类设问
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对……予以简要评价”;“评析……”;“简析……的经验及教训”;“谈谈你对……的认识”;“就……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分析】
(1)该设问类型,就是要求考生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对某人(某事、某做法、某思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认识、看法),得出具有准确性、全面性的“历史结论”。
(2)笔者将“评价学者观点”的题型放在开放性试题的探究中,故上述考生的见解实际是“已知”答案的再现,与考生平时知识的积累息息相关。
选择题
历史单纯死记硬背很难拿高分,每一个答案的得出都需要一定的逻辑依据。对于选择题而言,审题则尤为重要。
一要精准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
做历史选择题必须要论从史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读懂题目,把握主旨是最为重要的。以下几个方法可帮助我们较为准确地把握主旨。
1.关注题眼。不断地“灵魂拷问”自己“这一现象”是指材料的什么现象?“这一变化”是从什么变成什么?“此举”的举动到底是什么?注意,有些题目还会转变话语体系,比如“该学者认为”是从学者的观点而不是平时史学界的观点出发,可能会有一定的情感偏向。
2.找对应的表达。第一找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第二找同义词,注意高考题可能会出现一些崭新的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与辨别。
3.找材料的侧重点,把握出题者的意图。尝试判断材料对应的考点是什么?出题人的情感倾向是什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把握,材料是从横向(空间)还是纵向(时间)角度叙述的?材料中的主观态度和客观阐述分别反映了什么?中心句是什么?特别注意“如”后面的很可能只是用来“设坑”的例子,要找到这个例子所服务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切忌以偏概全。
4.从选项反推。材料实在看不懂怎么办?第一,多看几遍,字字落实。第二,先看选项,再重新看题目揣摩。
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可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在考场上着急,越紧张就越读不懂题目。要有“考生思维”,即便是暂时卡顿、对设问不熟悉、对答案不确定也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紧张和纠结,拘泥于一两个小问题上。要把能拿的分都拿到,坚持总分优先的原则。
二要注意词语的程度。
一般来说,过于绝对的选项都是错的,还有“开始”“已经”这些跟时间有关的词语,也要多加注意。另外,史料实证中也十分强调“孤证不立”,因此要注意选项有无扩大或缩小范围。“可”“部分”“适度”“相对”“应该”“应当”“可以”“松动”“渐趋”“有所”等词语是较为严谨和适当的。
三要厘清概念。
要认真审题,忠于题目,切忌偷换概念。还需要把握易错、易混、高频出现的概念,如小农经济、精耕细作、地缘政治、市民阶层、大一统与统一、环境与社会环境等等。
四要找准时空定位,符合史实。
这属于基础问题,好好记忆时间轴、阶段特征可以大大降低我们做历史选择题的错误率。
五要注意逻辑正确。
有些题目的选项看起来貌似正确,但是如果认真分析则是错误。如何减少逻辑错误,要积累一定的政治学科中经济生活的知识。此外,平时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对历史现象进行推导,并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理解历史的逻辑关系,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对于选择题,要重复刷高考选择题和自己整理的错题,并且保证每天都练一套选择题保持题感。遇到偏难的题目时,要及时放弃,不要过多纠结在一道题上,关键是要掌握做题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总体特征]
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具体而言: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新视角]
从考古史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1)生产力水平:青铜器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青铜发展到使用铁器、牛耕,体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生产工具的飞跃推动了社会转型。
(2)政治生活
①神权色彩:青铜器大多有铭文且用于祭祀,说明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神权色彩”浓厚。
②战乱纷争变法图强:出土车马坑、戈等文物,说明国家政治生活中战争的频繁性。只有变法图强才能成为强者,兼并弱者。
(3)文化:青铜器上有铭文,印证文字的存在,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一时期的铭文我们一般称之为“金文”。
[特别提醒]
1.社会变革都以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为根本推动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发展,诸侯国为增强本国实力,致力于改革,增加生产;注意笼络人才。改革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3.每一次社会转型都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贵族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趋于衰落,新兴的平民阶层逐渐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新旧政治势力的斗争贯穿于社会转型的始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非常深远,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强调“仁政”的儒家思想、主张辩证思维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思想和哲学的基础。
甲午后至五四前
[总体特征]
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史家争鸣]
中国近代化的“冲击—反应”模式。费正清教授主张“当时西方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及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够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近代化”。由此可见,西方的冲击是影响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提醒]
1.推动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型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个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两大诉求,第一是民族独立,第二是民主富强。
2.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本质上是向近代化迈进,具体表现为:政治上体现为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体现为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体现为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舞台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在政治上发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经济上掀起实业救国浪潮;思想上发动新文化运动,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这一时期虽然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已经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可以说这一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总体特征]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具体而言:
(1)两个阶段:经济恢复(1949~1952年)、经济建设(1953~1956年)。
(2)三项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其中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4)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视角]
从学者观点分析新中国初期工业化道路的策略、特点及原因
(1)策略: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2)特点
①实行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③立足于中国国情。
(3)原因
①国内资金和资源缺乏,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工业与工业体系的建设。
②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中国“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
④中国经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原因。
[特别提醒]
1.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经济基础的过程中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进行工业化建设;第二、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在过渡时期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2.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
3.新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借鉴了苏联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苏联的苏维埃体制;第二、经济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三、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偏重理工科教育。
4.计划经济体制,是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初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总体特征]
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
(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外开放: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三是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并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相联系,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视角]
从学者观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教训
(1)中心任务:“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2)建设速度: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结论: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3)生产关系: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结论: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
(4)建设道路:新中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论:立足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5)依靠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具有广泛性。结论: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
(6)外部环境:对外开放,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结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营造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
[特别提醒]
1.本次社会转型从经济领域开始,很快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领域,虽然没有政治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其深刻程度是任何一次革命都无法比拟的。
2.本次社会转型重点表现为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并非西方化,而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
3.本次社会转型从进程上看,表现为渐进性的特点,从点滴开始,逐渐积累,最后达到质变的效果,避免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动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4.任何一次社会转型都会带来利益的再分配和社会阶层的分化,这是社会转型期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的原因所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例外,需要政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强力破除改革的阻力。
17~18世纪欧美社会的转型
[总体特征]
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具体而言:三件大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史家争鸣]
美国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写的《后美国时代》一书中认为,世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中心的转变:
(1)第一次转变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在18、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急剧加速。
(2)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美国的崛起,认为美国逐渐取代欧洲成为世界权力中心,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是由美国主导的。
(3)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21世纪加速进行,也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特别提醒]
1.欧美17~18世纪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要求,其矛头直指封建势力,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是17~18世纪社会转型的本质内涵。
2.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资本主义制度,欧洲大陆却盛行君主专制,人民与封建君主的矛盾非常尖锐。因此,欧洲大陆国家反封建的要求更为强烈,这是启蒙思想在法国发展进入高峰的原因所在。
3.英国之所以首先在18世纪60年代爆发工业革命,是民主政治建立、国内外市场扩大、资本市场发达、自由劳动力充裕、工业技术较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4.欧美近代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产物。反过来,近代科学的发展又推动了工业革命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科学与经济、思想之间是相互促进、交替上升的关系
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
[总体特征]
资本主义先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表现: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本主题是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主题,大部分试题要求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复杂影响,一般要求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客观地看待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
[新视角]
1.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加强世界联系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审视工业革命
从纵向发展来看,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美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特别提醒]
1.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本质上是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即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商品化、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这些内容几乎是所有经历工业革命的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2.科技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主要是一线的工人和技师,其发明主要依靠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主要是科学家,其发明主要依靠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
3.当今史学界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对其负面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上,巨大的生产力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第二、政治上,工人阶级的贫困化,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第三、生活上,工业革命使人成为经济动物,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第四、环境上,环境破坏严重,从根本上损害了人类的生存根基;第五、军事上,强大的生产能力制造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4.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是工业革命后的三股进步潮流,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20世纪人类现代化的新趋势
[总体特征]
面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20世纪,人类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运用政府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运行机制中如何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个经济杠杆方面,要求学生认识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尽量避免两者存在的问题。
[新视角]
整体史观下的“经济全球化”
目前在中国对全球化的理解有三种且代表三种不同的全球史观。第一种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超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阶段;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或新的发展阶段;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或美国化。上述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是一种整体史观;第二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欧美中心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其核心是“美国中心论”。
[特别提醒]
1.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和竞争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两种社会制度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鉴的一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调整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2.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单纯地依靠政府的计划来发展经济,排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这一误区的修正。经济大危机爆发前,资本主义国家单纯依靠市场来调整经济,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修正。
3.20世纪的变革本质是对生产相对过剩、社会不公、战乱不断等问题的回应和解决,这是现代史观对世界现代史的解读,是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分析20世纪的结论。
4.从20世纪上半期的混乱到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再到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体现了国际社会共同进步的时代要求。
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
[总体特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衰背后的原因是本主题的目的所在。这里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应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中国崛起”成为国际话题。总结世界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问题。
[新视角]
1.俄罗斯(苏联、俄国):经济、政治、法律等各项改革要协调进行;经济改革要关注民生的改善;政治改革要关注权力的监督和法制建设;各项政策要随环境、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的挫折意味着新起点的开始。
2.德国:分裂削弱国家实力,统一能增强国力;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上结盟或不结盟都是为了谋求国家利益;积极的民族精神能使国家奋起,扭曲的民族精神易使国家偏离正确的轨道。
3.美国: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善于抓住机遇和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提升自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发展不能以强权为保护伞。
[特别提醒]
1.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普遍经验。英国开创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开创了民主共和制,这些都为本国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德国因为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而使崛起之路夭折。
2.充分利用国际机遇期。英国充分利用了新航路开辟的机遇,却未能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是其衰落的重要因素。美国利用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有利地位,建立并强化了自己的强国地位。
3.经济发展是大国崛起的基础。英国曾经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国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一。
4.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英国曾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领头羊,美国和德国则领跑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苏联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领先。
5.主要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特点
(1)英法关系——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时而对立时而联合。
(2)英德关系——长时期是相互争夺的对手,目前是同盟关系。
(3)美日关系——从19世纪末起,是争夺远东优势地位的两个主要国家。
(4)法德关系——在近代为争夺欧洲霸权进行了长期争夺,并形成“世仇”。
(5)英美关系——长期争夺世界霸权,18世纪曾一度形成敌对关系,一战后、二战后期、二战后,两国一直都是同盟关系。
(6)美苏关系——二战前是敌对国家,二战中结盟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二战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代表世界势力的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