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易混易错】
▲四时捺钵:捺钵是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设有五京,但严格说来皆非正式首都,真正的首都和朝廷设在皇帝流动的行在——捺钵。辽朝皇帝以及大部分贵族和高级官员一年四季往返于捺钵之间,圣宗以后更成为定制。捺钵是整个辽国的政治中心,不仅有关游牧各部的重大问题要在这里决策,汉地一切重要政务也都要从这里取旨处理。
▲宋朝租制:租佃制是一种人身隶属关系相对宽松的剥削制度,租佃制下的劳动者称为佃农,他们有较多的人身自由,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并且大多是通过契约缔结的。宋朝租佃制十分普遍,佃农在户籍中专门被列为“客户”。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奠定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始于唐朝后期,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宋和元朝时期进一步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
【习题跟踪】
1.宋太宗常谓侍臣曰: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防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与此。其意为( )
A.民用足而国富饶 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C.吏治清而政策明 D.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2.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 )
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 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
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3.南宋兵制改革实行将兵法,兵将合一,兵权集中于将军,一时出现了“岳家军”“韩家军”等战斗力惊人的军队。时人评价:“若夫尾大不掉,则非今之所虑也,事定然后徐图之可也。”这反映了当时( )
A.武将势力膨胀严重威胁皇权 B.面临严重军事压力
C.重文轻武政策被迫彻底放弃 D.文官武将激烈冲突
4.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并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为将。王安石实行的军事改革( )
A.改变宋军编制,实现强军目的 B.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力
C.配合财政改革,革除军制弊端 D.整顿官僚机构,措施完全失当
5.南宋时期,政府以官仓中大量的储粮为基础,“遇贵量减市价塊(卖出粮食),遇贱量增市价来(买进粮食)”。有时为了抑制不断上涨的粮价,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政府抛售粮食的价格。南宋政府此举意在( )
A.保障农民利益 B.维护社会稳定 C.增加财政收入 D.规范商品市场
6.在辽国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契丹文字除了被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碑碣、书状、印信等外,也被用来翻译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这反映出辽国( )
A.注重汲取汉族文化 B.与南宋文化交流频繁
C.境内民族交融加强 D.推行文化强国的政策
7.吉林金代早期女真贵族墓前发现有石雕文臣武将、石虎石羊,黑龙江金代女真人墓群出土有中原的丝织品和瓷器,河北发现的金人墓葬形制与辽墓有相似之处,甘肃发现有西夏纪年的汉人火葬墓。这些现象表明( )
A.女真有自己墓葬习俗 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响
C.金人葬俗受辽人影响 D.各民族文化交流广泛
8.《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幹儿朵;秋,居于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
A.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D.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9.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石刻,它是佛教人士驱魔消灾的宗教崇拜行为的见证。图中刻有“六字真言”两行,每行一种文字,计有梵、藏、汉、西夏、八思巴蒙古、回鹘六种文字。该石刻可用于研究元代( )
A.民族交融的趋势 B.对西域管辖因俗而治
C.严格的四等人制 D.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10.宋代诗人大多数并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荷锄躬耕,身处地主阶层的诗人下乡检校田庄有了接触田园景象的机会,宋人笔下的田园已不再是桃花源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由此可以推知宋代( )
①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②地方士族庄园经济兴盛
③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④自耕农业经济发展受阻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12.北宋中期,浙西苏州“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南宋初期,浙东绍兴、江东徽州也能亩得米二石,闽、浙上等田则普遍亩得米三石。以后,苏、湖、明州最好的田地能够亩收五、六石。这种现象的出现( )
A.表明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D.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13.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比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增长近一倍。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B.赋税征收不再以人丁为主
C.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 D.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
14.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这一理论( )
A.源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体现了儒家伦理观的自我修正
C.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对宇宙本源提出了科学的认识
15.唐宋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 )
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
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
16.据王祯《农书》记载,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种三十亩者,岁砍十亩,三年以遍,岁收绢百匹”;柞树“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经营漆树的民户,有的“资至巨万”。这些现象( )
A.表明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巩固了江南地区经济重心的地位
C.有利于解决当时严重的资源危机 D.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藏库实际是宋朝皇帝亲自掌管的理财机构,号称“天子之别库”。内藏库财赋的用途较广,如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到景秸四年(1037年)正月,三司共向内藏库借贷钱帛917.2万贯匹。这种借贷往往是有借无还的。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提取内藏库锦绮绫罗100万匹,“下陕西路市籴军储”。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提取内藏库900万缗,用来犒赏军队。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秋霖害稼,“出内帑银四十万两,变籴以济民”。钦宗靖康初年,“御笔:内藏库支钱一万贯,付李彀充应副道君皇后修造使用”。
材料二:内藏库内部设监官,委派诸司使或副使(武臣)和内侍充任……元丰改制,内藏库名义上隶属户部和太府寺。户部所属金部右曹案“主行内藏受纳宝货、支借拘催之事”,太府寺兼管奉宸、内藏库的受纳事务。至于两库“支用多少”,户部和太府寺“不得以会计”“文籍舛谬,不得以稽察;岁久朽腐,不得以转贸”。两库“总领之者,止中官数十人”。徽宗时,内侍受到重用,“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为僚属”。在这种情况下,内藏库全归内侍控制。南渡后高宗时,内藏库仍然不隶户部和太府寺。绍兴十三年,规定“有司辄敢(向内藏库)会问,与供报者,皆坐之”。于是,内藏库全由内侍管理,而与外廷无涉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内藏库财赋的用途。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内藏库财政管理制度建立的背景和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斯帝国的交通网络由主要城市之间的御道和连接各地方村镇的普通道路组成。御道作为交通网络的主要干线,沿途所建驿站的位置均保持相等的距离,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传递信件,优质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使得军队等大型往来人员均可通行。普通道路往往较为狭窄,沿途所建驿站的位置并不等距,很难在暴雨等极端天气过后保持畅通。无论是御道还是普通道路,波斯帝国都会定期派巡查员检查道路情况,清理路面上倒塌的树木和其他妨碍正常通行的因素。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民间商人开放,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文件中一般会标明出行人数、目的地以及人员车马在驿站中所得补给的种类和数量,有时还会特别标注该许可文件在旅途往返均可使用。
——摘编自李智《从苏美尔到波斯: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材料二:
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水陆站共计1500处左右。驿站以大都为中心,沿着几条交通干线,一直通达各边疆地区。忽必烈统治时期,在蒙古帝国驿站的基础之上,在全国范围之内实行驿站制度,以元大都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贯通东西、南北的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过往的使臣或传递情报者持圣旨令牌可换乘铺马。元朝的驿站具有为元朝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商业、宗教、文化服务的多重功能。元朝的官员、王公、驸马,中外使臣均可利用驿站。元代的驿站制度,在合理的距离内,在适当的地点设立站点,通过一系列的站点将交通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驿站交通网络。元代除驿站、急递铺之外,还有运输货物的递运站,分为马运、水运和车运等不同交通方式。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驿站、客馆的建设及经济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波斯帝国同元代驿路体系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驿路体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下令将坊墙撤除,由此形成了“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城市当中,店铺日夜均可经营。宋代坊郭户籍政策是政府对商人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奖励,这样一来,商人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城市经济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有工商型、商业型、手工型等。商业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享受。为了适应海外贸易,宋朝的港口城市也逐渐增加。宋代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商人行列,经商甚至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以服饰论尊卑的制度也逐渐动摇,到南宋时贵贱着装相差无几的现象时有。宋代大城市周围的市镇比小城市密集的多,农村劳动力也大量迁入,人口多到朝廷需颁布政令来控制。但坊市界限的打破也造成了秩序的混乱,官商勾结、滋扰百姓的现象层出不穷。此外,农村人口的迁入也使流民、难民散布城市当中,烧杀抢掠事件发生更为频繁。
——摘编自司马少府《宋代城市是怎么样的?浅谈宋代城市发展》
材料二: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专门化,大约在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了。在中世纪时代,西欧城市是封建领主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城市不仅成为逃亡者的避难所,也危害了封建主的利益,而且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益、摆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与其斗争、争取自治,甚至因此发动起义,中古西欧城市培养了新的阶级——市民阶级,也是日后推翻封建社会的主力。
——摘编自杨超《论中古西欧城市产生的原因兼评西方学者的学术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及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与三佛齐关系
材料:“三佛齐在南海之中,诸蕃水道之要冲也,东自闹婆诸国,西自大食、故临(印度南部)诸国,无不由其境而入中国者”。宋代三佛齐遣使访问次数有三十次以上。990年,阔婆同三佛齐发生战争。992年,阇婆派遣使节来到宋朝,这是它对宋朝的第一次访问,并向宋朝阐述它同三佛齐互相攻伐的原因。宋朝丝毫没有卷进阇婆和三佛齐之间的纷争。1088年,宋真宗“封禅”,三佛齐被安排“赴泰山陪位于朝觐坛”,并且“遣赐甚厚”。1028年,三佛齐遣使入贡,宋朝逾越常例,特赐浑金带,以示殊礼。宋朝对东南亚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金、银、铜(货币)、铅、锡等金属,丝绸及其制品,陶瓷、漆器各种日用器具以及米、盐,糖,酒等食品,其中以丝绸和陶瓷为大宗。我国商人前往东南亚各国贸易,备受隆重接待。《诸蕃志》阇婆国条谓:“贾人至者,馆之宾舍,饮食丰洁”。在南宋,仅槟榔一项的进口,便为宋朝增加数万缗的岁入。以贡品形式进口的商品,数量也相当巨大。仅给三佛齐的一次回赐就达钱六万四千缗,银一万五百两。三佛齐的音乐也在这时传到我国,这种音乐的演奏,“有小琴、小鼓,昆仑奴踏曲为乐”。
——摘编自张硕《我国宋朝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和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朝对三佛齐政策的特点。
(2)请你对宋朝关于阁婆与三佛齐战争的政策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宋太宗认为“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防之”、“若为内患,深可惧焉”等内容可知,其强调“内患”,即国家治理的重点是内部,再结合所学(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可知,其意在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民用足而国富饶”是王安石变法指导思想,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在宋朝初年,统治者的重点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吏治清”、“政策明”并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C项;在题干中,宋太宗将“内忧”与“外患”进行对比,并没有涉及“创新”与“进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对知州进行监察、纠举,且府衙不在同一地区,这有利于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对地方官员的制约,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不设置在一个地区,是为了节制地方势力,并不是为了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有体现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
3.答案:B
解析:选择B:材料提及南宋兵制改革集中兵权于将军,时人认为将领权力大不是当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稳定局势才是最重要的,结合所学可知,这种评价产生的原因是南宋时期北方军事压力过大。排除A:材料“非今之所虑也”说明,武将势力膨胀不是当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严重威胁皇权”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南宋兵制改革加强武将兵权,是在面对军事威胁下对重文轻武政策的适当调整,时人评价中“事定然后徐图之”也表明这只是权宜之计,而非对重文轻武政策的彻底放弃。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官和武将的分歧。
4.答案:B
解析:王安石变法精简军队有助于减少军费开支而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为将,有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B项正确;军事改革并未改变宋军编制,排除A项;军事改革并非为了配合财政改革,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5.答案:B
解析:粮价与民众生活尤其是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政府一再将粮食按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抛售,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避免饥荒及民变的爆发,故选B项;“谷贱伤农”,故排除A项;按照价值规律可知,材料中的做法只能平抑物价,并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故排除C项;政府直接参与粮食买卖活动不利于商品市场的规范运行,故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辽国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将汉语和契丹语用作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而且翻译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说明当时的辽国注重吸收汉族文化A正确:南宋与辽国并不是同时期的政权,排除B:民族交融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答案:D
解析:D.根据材料可知,女真人墓前出现中原文化的丝织品和瓷器,金人墓葬形制与辽墓有相似之处,西夏纪年的汉人火葬墓,这些现象表明各民族文化交流广泛,故D项正确。A.女真有自己墓葬习俗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响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B项。C.金人葬俗受辽人影响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故选D。
8.答案:A
解析:两都巡幸制一方面是皇帝因为游牧民族的习俗及气候的变化而采用的制度;另一方面,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避免内忧外患,安抚蒙古故地以及中原汉族的需要,故A项正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具体的政治治理原则,故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不出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故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每行一种文字,计有梵、藏、汉、西夏、八思巴蒙古、回鹘六种文字”可得出这里面有多种民族的文字书写,这反映出民族交融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不能看出对西域的管理因俗而治,排除B项;材料与四等人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佛教的书写内容,与行政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材料并没有涉及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①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士族衰落,②错误;宋代地主阶级的诗人并不需要下田躬耕,而是通过“检校田庄”接触田园,笔下的田园不再是桃花源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由此可以推知宋代社会土地兼并较为严重,③正确;兼并之风的盛行使很多自耕农失去自己的土地,进入田庄成为佃农,④正确,故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商品多为手工业制成品,而输入商品多为奢侈品,最终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故D项正确;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故A项错误;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外贸在国家税收中所占比重,故C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由“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到“五、六石”可知,粮食亩产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余粮进入市场,解放了部分劳动力,推动了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经济重心南移一般指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从北方向南方转移,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粮食亩产提高与国家财政危机的缓解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农民的生活条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粮食亩产提高并不一定会改善农民生活,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所以出现户籍激增的现象;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户无主客,这就使农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其他副业,B项正确;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是宋朝的社会变化,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两税法,与“以庸代役”的租庸调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赋税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与户籍制度作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系统阐述了宇宙是如何产生的。朱熹把周敦颐的“太极”解读为终极真理,成为理学的基础,故选C项;材料中的理论发展源于唐末以来的儒学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材料是对宇宙本源的阐发,没有涉及儒家伦理,B项错误;材料中对于宇宙本源的认识并不科学,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转换为秦汉,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经常提及具有家国情怀的地域名词,如“身老沧州”“西北望长安”,这些都说明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从未间断,D项正确;秦汉的强盛并非为历代文人所仰慕,A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的是宋代诗人,而非唐代诗人,排除B项;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非西北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A
解析:据材料“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岁收绢百匹……资至巨万”,可知经营植树,经营漆器的农户,收入可观,说明在传统小农经济下,农户的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多种经营,与江南经济重心巩固无关,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其对当时的资源危机的影响,排除C项;虽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但仍是小农经济的范畴,并没有突破,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用途:补助三司的经费;支付军费;赏赐费用;救灾赈济;皇室经费。
(2)背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多民族政权并立对财政管理提出新要求;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作用:有效制约了三司和户部等理财机构;有助于调控国家经济,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解析:(1)用途:根据材料“三司共向内藏库借贷钱帛917.2万贯匹。这种借贷往往是有借无还的”可知,补助三司的经费;根据材料“提取内藏库锦绮绫罗100万匹,下陕西路市籴军储”可知,支付军费;根据材料“提取内藏库900万缗,用来犒赏军队”可知,赏赐费用;根据材料“出内帑银四十万两,变籴以济民”可知,救灾赈济;根据材料“御笔:内藏库支钱一万贯,付李毅充应副道君皇后修造使用”可知,皇室经费。
(2)背景:根据材料“内藏库内部设监官,委派诸司使或副使(武臣)和内侍充任……元丰改制,内藏库名义上隶属户部和太府寺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为僚属”和所学可知,可从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多民族政权并立对财政管理提出新要求及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用:根据材料“出内帑银四十万两,变籴以济民”“绍兴十三年,规定有司辄敢(向内藏库)会问,与供报者,皆坐之”和所学可知,可从有效制约三司和户部等理财机构、有助于调控国家经济、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及利于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等角度进行分析。
18.答案:(1)同:官方主导驿路体系的建设;设立有管理驿路的体制;管理较为严格。异:波斯帝国的驿站主要由官方进行使用,元代则是面向更多人群开放;波斯帝国主要由陆路交通组成,元代驿站形式更加多元,元代驿站功能更加多样。
(2)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融。
解析:第(1)问由材料“御道作为交通网络的主要干线”和“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可以得出官方主导驿路体系的建设;由材料“波斯帝国都会定期派巡查员检查道路情况”和“过往的使臣或传递情报者持圣旨令牌可换乘铺马”可以得出设立有管理驿路的体制和管理较为严格;由材料“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民间商人开放”和“元朝的官员、王公、驸马,中外使臣均可利用驿站”可以得出波斯帝国的驿站主要由官方进行使用,元代则是面向更多人群开放;由材料“元代除驿站、急递铺之外,还有运输货物的递运站,分为马运、水运和车运等不同交通方式”可以得出元代驿站形式更加多元,元代驿站功能更加多样。
第(2)问由材料“元朝的驿站具有为元朝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商业、宗教、文化服务的多重功能”可以得出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由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站点将交通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驿站交通网络”可以得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由材料“元朝的官员、王公、驸马,中外使臣均可利用驿站”可以得出促进了中外文化交融。
19.答案:(1)积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城市经济类型;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传统等级观念松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消极:易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城市发展带来了大量人口的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
(2)特点:经济功能占主导,由封建领主统治逐渐发展到城市自治等。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城市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
解析:(1)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店铺日夜均可经营”“商业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可得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城市经济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可知,丰富了城市经济类型;根据“商业化的娱乐活动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享受”可知,丰富了市民的生活;根据“为了适应海外贸易,宋朝的港口城市也逐渐增加”可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宋代以服饰论尊卑的制度也逐渐动摇,到南宋时贵贱着装相差无几的现象时有”可知,传统等级观念松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消极影响:根据材料“坊市界限的打破也造成了秩序的混乱,官商勾结、滋扰百姓的现象层出不穷”可知,易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根据材料“农村人口的迁入也使流民、难民散布城市当中,烧杀抢掠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可知,随着城市发展带来了大量大日的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
(2)特点:根据材料“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专门化,大约在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兴起了”可知,经济功能占主导。根据材料“在中世纪时代,西欧城市是封建领主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城市不仅成为逃亡者的避难所,危害了封建主的利益,而且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益、摆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与其斗争、争取自治,甚至因此发动起义”可知,由封建领主统治逐渐发展到城市自治。原因:根据材料“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农业的分离和日益专门化”可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西欧城市是封建领主政治的对立物。大批手工业者、农奴为逃避封建主的奴役进入城市”可知,阶级冲突日益尖锐;根据“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市民就为自身利益、摆脱封建领主的盘剥而与其斗争、争取自治”可知,城市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
20.答案:(1)不卷入地区冲突,对外政策保持中立;重视商贸联系(和平交往);经济和政治上给予特殊优待。
(2)北宋对阇婆与三佛齐之间的战争采取中立政策。这是因为北宋财政负担沉重,与东南亚的贸易对宋朝财政收入相当重要,而三佛齐、阁婆均处于宋对东南亚贸易的要道;宋与三佛齐、阁婆距离遥远,干涉难以起到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崇尚和而不同。
解析:(1)“宋朝丝毫没有卷进阁婆和三佛齐之间的纷争”,可得出不卷入地区冲突,对外政策保持中立;“赴泰山陪位于朝觐坛”“遗赐甚厚”“宋朝逾越常例,特赐浑金带,以示殊礼”“给三佛齐的一次回赐就达钱六万四千缗,银一万五百两”等,可得出经济和政治上给予特殊优待;“宋朝对东南亚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金、银、铜(货币)、铅、锡等金属,丝绸及其制品,陶瓷、漆器各种日用器具以及米、盐,糖,酒等食品”“以贡品形式进口的商品,数量也相当巨大”,可得出重视商贸联系。
(2)依据材料,关于阇婆与三佛齐战争,宋朝推行中立政策。从原因的角度回答,“三佛齐在南海之中,诸蕃水道之要冲也,东自阁婆诸国”。可得出宋与三佛齐、阁婆距离遥远,干涉难以起到效果;“其中以丝绸和陶瓷为大宗”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财政负担沉重,与东南亚的贸易对宋朝财政收入相当重要,三佛齐、阁婆处于宋对东南亚贸易的要道;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崇尚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