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易混易错】
▲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属于原始人群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商朝建立的是一种松散的国家管理结构,商王只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自主权很大;商朝维系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暴力和垄断神权。
▲郡县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郡县制的确立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与发展。
▲黄老无为思想实为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黄老之学主张君主应“无为而治”,即顺其自然,尽量减少主要行动和干预,而达到治世,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习题跟踪】
1.新石器时代,江淮地区用玉器随葬比较常见,玉器中除珠、管、饰外,镯、环、璜、玦较多,此外还有鱼、龙、鹰等特殊器形。在凌家滩、薛家岗遗址中出土大量玉器,其墓葬中存在随葬用玉不等的现象。据此可知( )
A.崇玉佩玉葬玉深受先民喜爱 B.江淮玉器制作技艺领先其他地区
C.新的社会行为规范正在形成 D.遗址应处于早期奴隶制国家时代
2.文献资料与考古研究表明,中国远古三大族团均有自己的图腾。东夷族团的图腾是鸟,华夏族团的图腾是龙,南苗族团的图腾是犬。每个大族团的下属民族或后裔民族又均有自己的图腾,如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如图),巴族的图腾是虎等。这( )
A.体现出南北文化的交融 B.标志着中国概念的确立
C.折射出早期的文明生活 D.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征服
3.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4.在西周中期至晚期前端的百余年中,井氏家族成为赓续绵延的法官家族。周恭王时期,井氏家族的宗子井伯曾以审判团首席法官的身份处理裘卫诉邦君厉一案;传世的青铜器曶鼎铭文记录了井叔处理贵族曶与限之间争讼的案例。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权力被烙上宗族印记 B.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
C.审判权是诸侯的重要权力 D.传统礼乐制度遭到冲击
5.据史书记载,吴公子季札,通晓《诗》《乐》。戎子驹支对历史和现实政治了如指掌,并且能赋《诗》言志。晋文公之舅狐偃深明大义,精通历史,学识过人。这说明( )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B.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民族
C.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D.“百家争鸣”辐射周边各民族
6.中国古代“君子”一词在《周易》中指封君的儿子。自孔子开始,君子被赋予道德品质的内涵,进而成为令人仰慕的、有很高道德地位的人。君子内涵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B.封君的道德水平在提升
C.德治理念得到推广 D.封建等级秩序开始崩溃
7.《论语·子张》中记载:“子张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韩非子》中有:“臣以为人生必事君养亲,事君养亲不可以恬淡。”据此可知,两者( )
A.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B.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C.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 D.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
8.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历史文献中关于禹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大戴礼记·五帝德》 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墨子·节葬下》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
《韩非子·饰邪》 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A.各学派借古代权威阐明主张 B.均为二手史料缺乏参考价值
C.新兴地主阶级诉求得到反映 D.客观呈现禹的道德模范形象
9.秦统一货币以来,货币运行便在上、下两个层面存在。秦朝以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上币贵重易携带,下币低廉易日用,随着后世社会经济发展、变迁,逐渐演化为政府财政税收与民间日常用度的上下之分和商业资本循环与小农经济运行需求的上下之分。据此可知,这一货币制度设计( )
A.不利于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发展 B.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C.促进了封建等级秩序的瓦解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10.《岳麓秦简》记载:“廿六年臣状、臣绾请: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请。制(皇帝)曰:可。”《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巡游到湘山祠时遇大风,几不得渡。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政令出现朝令夕改现象 B.国家组织能力提高
C.天人感应观念影响巨大 D.皇权缺乏有效制约
11.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而始皇的乾纲独断剥夺了六国百姓过渡、适应的时间,这就使得百姓的不满不仅没有消解反而愈发积累,造成剧烈的后果。这可以用来解释( )
A.秦朝祚短运促的社会原因 B.分封制更符合秦朝的国情
C.意识形态阻断了制度变革 D.郡县制度遭到全社会反对
12.项羽被打败后,众诸侯上书推尊刘邦为皇帝说:“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秦亡汉兴成为天下大势 B.刘邦势力强于各诸侯王
C.封建正统观念影响深远 D.对皇位合理存续的重视
13.司马迁在《史记》中赞颂汉高祖实行“量利禄,度官用,以赋予民”的赋税政策,即严格测算官吏俸禄和政府开支,然后根据支出需求,向人民征收赋税。这种赋税政策的实行根源于( )
A.秦帝国衰亡的教训 B.社会经济的凋敝
C.对黄老治术的推崇 D.选官制度的变革
14.西汉政府在向西域派驻以都护为首的特设机构的同时,还册封西域诸国的君长和部落首领。同时,都护和戊己校尉等地方高级官僚拥有传召、奖黜,甚至逮捕诛杀胡人君长的权力。这反映了西汉( )
A.地方实力得到强化 B.边疆治理恩威并施
C.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D.中原制度对外传播
15.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令自己的家族发源地南阳撰写地方风俗历史,主要记载“耆旧节士”“名德先贤”。不久,沛、三辅地区和光武帝家族的早期活动区域鲁、庐江也兴起修撰郡国书的风气。据此可知,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B.尊重地方历史传承
C.安抚地方豪强势力 D.彰显皇帝统治权威
16.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叙传》中指责《史记》将汉史“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所以他将《高帝纪》作为开篇,陈涉、项羽分别由世家、本纪降为传。这一史学编撰的变化反映出( )
A.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 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
C.史学的政治功能日益扩大 D.官修史书体裁进行了变革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故此制因价值丧失以致事实上之消灭。然在周代既有长时间的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
——摘自《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儒家重视宗法与族谱的生活伦理和社会功能,并将宗法伦理运用于族谱的编撰之中。张载主张用宗法与谱系来“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苏洵在创修《苏氏族谱》时,明确希望“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摘编自张载《张子全书》、苏洵《嘉祐集》
材料三:后世封建不行,而宗法因之以不讲……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摘编自陈瑄《方氏统会宗谱序》,嘉靖三十七年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后之社会,非宗法所能维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明儒家编撰族谱的目的,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以“仁”为核心,主张“为政以德”。《论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又主张统治者“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孟子将孔子的仁爱理论发展为“仁政”的政治统治理念,主张将礼乐教化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认为统治者要在纷争的战乱中取得胜利,不能单纯地凭借武力征讨,最关键的是实现民心的归向和支持。统治者要想获得民心,则必使百姓有“恒产”。孟子提出了“大农业”的概念,将林、牧、副、渔都纳入民生的范畴进行综合发展。
材料二:管子将人民对粮食的依赖性上升到国家的层面,统治者要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的巩固,那么就必须保证人民无口腹之忧。管子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将土壤及其产物分为九十种,建议当地生产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商鞅大力实施其“农战”思想。在他看来,国家之强弱的关键在于粮食的多寡。商鞅将农业和战争紧密结合,以农养战,以战促农,把全国大部分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使其成为耕作者,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农民平时生产,战时则从戎打仗。为配合“农战”的顺利推行,他还提出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士大夫所养食客数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向德富、赵川《先秦儒法两家重农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和法家重农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家重农思想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以来,学者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涵盖了诸多层面。第一、先秦的内外服制、分封制、礼制、世卿制以及郡县乡里制、军功爵制、官僚制等。第二、在此前偏重上层统治结构、皇帝官僚制度、律令制度等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第三、古代官吏选任、考课、监察等制度的演变历程。
学者认为,汉唐政治制度研究领域中一些经典著作的出现为“政务运行”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汉唐时期,随着官僚制和皇权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权力的运作具有了一整套可依赖的行政运作的规章与流程,皇帝制敕的起草颁布、三省的运作、部司与寺监及州县之间的政务关系等都支持着汉唐社会的发展繁荣。
——摘编自卜宪群《不断深化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史索《2020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在古代政治“政务运行”方面的贡献。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继秦朝之后,西汉统一了长城以内的农业区。匈奴单于统一了长城以外的游牧区,包括汉长城以西和天山以北的游牧区,天山以南的农业区也受匈奴单于的控制。匈奴统治了许多其他民族,如东胡、乌桓、丁零、小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以及天山以南的各农业民族。西汉政府严禁“精金良铁”运出关塞,但在20世纪60年代考古发掘的匈奴西岔沟贵族墓葬中,却发现了大量来自汉地的铁工具、兵器、铜镜、马具、服饰和货币。其中汉式环首小铁刀和铁锥多达二百五十余件,还有数量可观的铁镬、铁斧、铁锛和铁锄等金属工具。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女真人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建立金朝以后,继承辽朝疆域,统辖东北地区。辽朝农业地带主要集中在西拉木伦河和辽河流域,金朝农业垦殖区向北扩展到今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虽然这时的农业开垦仍呈零星和点带状形式分布,但农田的分布范围已持续向东北继续扩展了。从考古发掘的文物来看,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包括犁铧、铁锹、铁铡刀等,各式各样的铁制农具,不仅数量、地点与辽代相比有所增加,而且属于精耕农作所使用的工具,在金代时常可见。农业生产方式已不仅仅是汉、渤海等旧有农业民族的生产形式,女真、契丹、奚等游牧民族也相继投入农耕生产的行列中。由于垦殖区扩大和技术提升,金代粮食质量和产量比辽代提升许多,松花江流域成为金王朝立都的基础。
——摘编自张帆等《辽夏金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长城内外的基本政治、经济格局及匈奴控制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少数民族政权对北方社会发展的贡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其墓葬中存在随葬用玉不等的现象”可知,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存在随葬用玉不等的现象,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新的社会行为规范正在形成,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存在随葬用玉不等的现象,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项;新石器时代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远古族团都有自己的图腾,反映了早期先民的自然崇拜,折射出远古先民的文明生活,故选C。各个族团都有自己的图腾,无法体现南北文化的交融,排除A。上述材料未反映华夏族的融合发展历程和中国概念的确立,排除B。上述材料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崇拜而非征服,排除D。
3.答案:B
解析:根据“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等信息可知,被分封的诸侯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统治,形成了自己封国的民众,与周天子的联系逐步削弱,说明封国有一定的自身地缘政治的性质,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一个诸侯国,没有与其他诸侯国纷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不能说明失去作用,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诸侯国的状况,体现不出挑战王室,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井氏家族获得了司法审判的权力,说明国家权力具有宗族印记,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宗族掌握司法权力,与地方治理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说明井氏家族拥有司法审判的权力不能得出审判权是诸侯的重要权力,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吴国公子季札、戎子驹支、晋国的狐偃都是周边少数民族的贵族,他们都精通儒家经典,说明儒家思想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A项;材料强调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百家争鸣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君子”内涵的变化,正是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君子”内涵的变化,不能体现封君的道德水平的变化和德治理念的推广情况,故排除B和C。西周末年至春秋初期,封建等级秩序已经开始瓦解,而孔子为春秋后期人,故D错误。
7.答案:A
解析:考查先秦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儒家子张提出“学而优则仕”;法家韩非子认为人生活在世上一定要侍奉君主,赡养双亲,而事君养亲就不可能清静淡泊。由此可知,两家学派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故A项正确。先秦时期,只有法家提出了可行的治国方略并被采纳、重用,而儒家治国方略并不适用于大动荡的时代,未被统治者采纳,故排除B、D两项;儒家主要代表传统贵族的利益,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两家学派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并不相同,故排除C项。
8.答案:A
解析:孔子认为禹具备“德”、“仁”、“信”等品质,墨子认为禹具有节俭的品质,韩非子则认为禹“以法为本”,其目的是借助禹宣传自己学派的观点,A项正确;《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和后学所编著而成;为研究墨家的一手史料,排除B项;孔子、墨子和韩非子三人只有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排除C项;三家对禹的形象塑造带有学派主观性,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秦代货币制度在设计方面存在割裂性,表现为政府财政税收与民间日常用度的上下之分、商业资本循环与小农经济运行需求的上下之分,这样的制度设计不利于维护国家对货币的统一管理,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发展,A项正确;货币运行在上、下两个层面存在与封建等级秩序的瓦解无关,排除C项;这样的设计将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这一制度设计抑制了商品经济同小农经济之间的循环往来,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请”“秦始皇二十八年巡游到湘山祠时遇大风,几不得渡。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可知,秦朝时期,尽管国家明确规定保护山林树木,秦始皇却强行大规模砍伐山树,可用来说明当时皇权缺乏有效制约,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秦朝政令的更改,排除A项;国家组织能力提高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天人感应观念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秦朝时期,传统的分封思想依然存在,六国百姓不能完全接受秦朝的思想和制度,秦始皇激进的制度建设激化了社会矛盾,这成为秦朝祚短运促的社会原因,A项正确;秦朝时井田制已经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已经丧失,分封制不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B项排除;C项中“阻断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说法太过绝对,排除。
1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众诸侯推尊刘邦是因为其“功盛德厚”,强调作为帝王应该有功德,这是在为其登上皇位的合理性进行解释,故选择D项,A和B跟题干关联性不大,故排除;题干并不能体现和“封建正统观念”,排除C。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即严格测算官吏俸禄和政府开支,然后根据支出需求,向人民征收赋税”及所学可知,汉初,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国力穷困,汉高祖推崇黄老治术,采取了“量出以制入”的赋税政策,B项正确;吸取秦朝衰亡的教训并不是实行赋税政策的根源,排除A项;推崇黄老治术属于原因之一,但不是实行赋税政策的根源,排除C项;汉高祖的这种赋税政策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怀柔与高压的措施,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西汉的都护和戊己校尉等地方高级官僚拥有压制胡人君长的权力,并非地方实力增强,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民族交融方式的多样,排除C项;材料反映西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而非中原制度的对外传播,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光武帝下令在自己的家族发源地南阳修撰地方风俗历史,主要记载地方名人,其后兴起的沛、三辅、鲁和庐江地区,都是和两汉皇室家族密切的地区,由此可知,光武帝下令修撰郡国书实际上是为了追述、宣传祖先美德,借此彰显统治的权威,D项正确;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彰显皇帝的权威,非巩固儒家正统地位、尊重地方历史传承,排除AB项;材料与安抚地方豪强势力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班固的做法强化了对帝王中心地位的肯定,弱化了项羽、陈胜的地位,这是儒学正统观念强化在史学的体现,C项正确;“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与材料“项羽降为传”相矛盾,排除A项;“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表述过于夸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史书体裁进行的变革,而是时代变迁,史书编撰也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1)原因:宗法制不适应秦汉以后的社会现实;宗法制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封建制度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宗法制不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宗法观念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目的:宋、明儒家编撰族谱的目的是通过强调血缘关系,维护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弘扬儒家伦理道德,培养人们的孝悌之心;通过编撰族谱,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特性: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和统一性的突出特性。
解析:(1)据材料一“故此制因价值丧失以致事实上之消灭”可知,宗法制不适应秦汉以后的社会现实;据材料三“后世封建不行,而宗法因之以不讲”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据材料一“在周代既有长时间的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法观念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古代封建社会制度的发展可知,封建制度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宗法制不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2)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二“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可知,通过强调血缘关系,维护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据材料二“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可知,弘扬儒家伦理道德,培养人们的孝悌之心;据材料三“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并结合所学可知,通过编撰族谱,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第二小问特性,据材料宗法制和宗法观念的发展可知,连续性;据材料一“周代既有长时间的历史,儒家复衍其法意以立教,故入人心甚深”可知,创新性;据材料三“盖因谱不时修耳,不然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可知,统一性。
18.答案:(1)背景: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代,小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战争频繁,各国追求富国强兵;各家学派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主张。
(2)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有利于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了对民众的人身束缚,限制了人口流动;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后世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得出儒家和法家重农思想产生的背景,如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代,小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战争频繁,各国追求富国强兵;各家学派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主张等等。
(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法家的重农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法家重农思想的影响,做到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根据材料“以农养战,以战促农,把全国大部分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使其成为耕作者,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所学可知,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有利于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他还提出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士大夫所养食客数量”和所学可知,加强了对民众的人身束缚,限制了人口流动;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重农思想还影响了后世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
19.答案:(1)主要内容:古代王朝行政制度;古代基层社会治理;古代官吏的选拔、管理与考核等。
(2)贡献:以专制集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古代中国“政务运行”的政治基础;以三公九卿制度和三省六部制为主的行政机制保障了古代王朝“政务运行”的高效性、科学性;以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道为主的监察系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务运行”的规范性;以郡县制、道州县制为主的地方行政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保障了“政务运行”的畅通性。
解析:(1)由材料“第一、先秦的内外服制、分封制、礼制、世卿制以及郡县乡里制、军功爵制、官僚制等。”可得出古代王朝行政制度;由材料“在此前偏重上层统治结构、皇帝官僚制度、律令制度等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可得出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由材料“古代官吏选任、考课、监察等制度的演变历程。”可得出古代官吏的选拔、管理与考核。
(2)由材料“汉唐时期,随着官僚制和皇权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权力的运作具有了一整套可依赖的行政运作的规章与流程,皇帝制敕的起草颁布、三省的运作、部司与寺监及州县之间的政务关系等都支持着汉唐社会的发展繁荣。”及所学可知,分别从以专制集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古代中国“政务运行”的政治基础;以三公九卿制度和三省六部制为主的行政机制保障了古代王朝“政务运行”的高效性、科学性;以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道为主的监察系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务运行”的规范性;以郡县制、道州县制为主的地方行政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保障了“政务运行”的畅通性等方面分析说明。
20.答案:(1)政治格局:西汉政权与匈奴政权并立。
经济格局:长城以内的农业区与长城以外的游牧区的并立。经济发展状况:以游牧业为主,农业也有较明显发展:与中原地区经济交流较为密切。
(2)贡献:北方农耕文明的扩展;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解析:(1)根据材料“西汉统一了长城以内的农业区。匈奴单于统一了长城以外的游牧区,包括汉长城以西和天山以北的游牧区,天山以南的农业区也受匈奴单于的控制”概括政治和经济格局。根据材料“天山以南的农业区也受匈奴单于的控制”和“发现了大量来自汉地的铁工具”概括其经济发展状况。
(2)结合上述材料如“天山以南的各农业民族”“农田的分布范围已持续向东北继续扩展了”“游牧民族也相继投入农耕生产的行列中”完成第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