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标要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以及成就
【学习难点】理解一边倒方针;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自主学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从军事、理论和政治方面思考)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是什么?这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什么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什么作用?
4.新中国成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新政权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
(1)军事上
(2)经济上
(3)国际上
(4)外交上
2.巩固政权的措施
肃清残敌 剿匪镇反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 抗美援朝
过程
影响
为过渡提供的条件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1)国际:
(2)国内:
2.三大外交方针(1949年):
内 容 含 义 意 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根据教材内容梳理建国初期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经济领域:一化三改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1)提出:
(2)内容:
(3)特点:
(4)实质:
2.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化
(1)背景:①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②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
③巩固国防的需要;④新中国工农业落后。
目的:
结果:
(4)意义:
3.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二)政治领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宪法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宪法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确立了三大民主制度:
3.意义:
(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毛泽东思想
1.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3)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毛泽东思想:(1)形成的过程:
(2)意义:
【课堂探究】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开放战略,但总体面临着很大的外部压力。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敌视或封锁的态度。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的发展:1952年,工业GDP 占总GDP的份额仅为17.6%,1978年达到了44.3%;1978年,中国粗钢产量、煤产量和发电量的世界排名分别达到了第5、第3、第7位;1953-1965年期间,中国重要工业部门从无到有,涵盖能源、冶金、化工、民用机械和国防工业等部门。
材料二 近代以来,工业化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却难以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推进工业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采取过政府推动型工业化模式和市场拉动型工业化模式,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不会受制于他国或成为他国附庸,但这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或与外界隔绝。
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晗李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背景及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2.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两人主总之……人主尊为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毕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史实中,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课后巩固】
1.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2.关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毛泽东一度相信“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必须经历漫长的、民主管理的私人企业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和周恩来的工业化思路同样也还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公私企业参与、注重市场作用的渐进式工业化。但是,到 1951年底,中共高层开始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上逐渐达成共识。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 B.受到了当时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
C.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经验的借鉴 D.国民经济恢复后可解决资金困难
3.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新中国”的使用频数,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B.三大改造的稳步推进
C.新政权逐步走向稳固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4.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收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这一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
A.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特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5.新中国土地改革后,在相关政策的帮扶下,大部分地主转变为农民,一些地主转到工商业领域,还有些地主中的知识分子投入教育领域。地主阶级的转变( )
A.解决了国内的人地矛盾 B.优化了中国的产业结构
C.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D.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
6.下表为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比重 39.6% 22.7% 31.3%
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
C.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D.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
7.1949年10月3日漫画家张乐平发表了漫画《大旗招展全球》,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中国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参考答案:
课中探究
1、(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实施了“一边倒”战略,得到了苏联的援助;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或封锁政策,意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成就: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
(2)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坚持独立战争和平外交政策;苏联的援助;人民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2.启示:政治制度建设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要不断完善法律,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为民主法治的建设奠定基础。
【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启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去思考。先概括材料主旨,本题材料主要反映了政治制度建设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然后再总结经验教训,就是要如何做,比如要不断完善法律,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为民主法治的建设奠定基础。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材料“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工人和农民”可知,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C项正确;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与参与人员无关,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题中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题目的重点在为什么1951年底后开始达成共识,主要原因是朝鲜战争给中国巨大国防压力,使我们认识到优先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的重要性,苏联在朝鲜战争后同意对中国进行援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面临的资金和技术困难,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可能性,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变化主要原因是朝鲜战争引发国际局势变化的需要,排除A项;新中国一开始就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排除C项;资金问题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至1956年(中国)。据材料信息“新中国”一词在《人民日报》中使用的频率呈下降趋势,反映了新政权逐步走向稳固,更少的与过去对比,更少强调“新中国”,C项正确;影响材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新政权逐步走向稳固,“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A项;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新中国的使用频率就有所下降,排除B项;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而材料变化早于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材料可知,民主党派加入政协以及“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说明新政协和新政府的人员构成较为广泛,一定程度上代表各阶层利益,具有鲜明的民主性,A项正确;“共同执政”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民主人士不拥有政治特权,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大部分地主转变为农民,一些地主转到工商业领域,还有些地主中的知识分子投入教育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原有的地主阶级逐步转变身份,成为各类型的劳动者,从而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D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人地矛盾的问题得到解决,排除A项;材料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地主身份的转变,与民众生活水平的变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通过表格数据可知1951年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较1950年有明显下降,1952年又有所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当时的朝鲜战争有关,1950年10月,中国决定入朝作战,从国家安全角度必然会减少对辽宁的工业投资,而1952年,随着战争形势的好转,我国又逐步恢复了辽宁的工业投资,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是1956年底,排除A项;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着眼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关系不大,排除C项;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正是材料表明的现象,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10月3日(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漫画描述了大大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地球上,象征和平的和平鸽在上空飞翔,红旗下面的人正拉着其他人上来的画面,表明此时新中国已成立,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A项;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